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

如果說親民的政策和舉動,只是讓於秋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變的更加偉岸了。

那麼,煙花在天空中爆裂,給整片天空帶來絢麗的色彩之後,則是在於秋偉岸的形象上,增添了一重神聖的光環。

這麼絢麗的色彩,根本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們能夠看到的。

得知這是於秋親自爲慶祝上元節,給全城百姓準備的禮物之後,百姓們對他的敬仰,用敬若神明這個詞來形容,就太貼切不過了。

上元節一系列的慶祝活動,都是要在晚上進行的,不止是放煙花這麼簡單,於秋名下各個產業對此都做了準備,各種彩色的燈籠在天黑之前,早已掛滿全城,在一百零八發煙花燃放完畢之後,所有人開始點燈,頓時將城內照的如同白晝一般。

各處寬闊的路口,早已架好了火堆,有烤牛羊肉的,有烤雞鴨兔子,甚至豬肉的,更多的,則是穿着奇裝異服,把臉上塗上色彩之後,圍着火堆起舞。

俄難舞和魚龍舞,是上元節必須有的項目,自然是不能少的,於秋還專門讓人按照錢幣上華夏神龍的模樣,紮了九條色彩不一的大龍在城內遊行,所有臨街的門面,都會讓龍進到屋子裡面鑽一遍,寓意龍來財來,風調雨順,四季平安。

於氏的糖水店,率先開啓了免費活動,只要能猜對店門口掛着的彩燈上的謎語,就能免費喝到一杯糖水店的熱奶茶,大多數題目,基本都是送分題。

比如,洺州都督是誰?

洺州都督剛剛頒佈了什麼政令?

還有類似兩橫加一筆或者兩豎加一筆寫一個字等等的遊戲,完成就可以得到一杯奶茶,這讓奶茶店成爲了嘴饞的孩子們的天堂。

張喜兒看到孩子們喝到奶茶時享受的模樣,心裡十分開心和滿足,在她看來,糖水店裡產出的,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好喝的東西了,可惜於秋說,麥芽糖的甜味還不是很純,水果糖的成本又太高,大量製作不划算,等洺州製造的海船去到了嶺南,一定會帶回來甜味更加純正的蔗糖,還有香味十足的桂圓糖,荔枝糖和椰子糖的。

不過,大人們關心的卻和孩子們關心的不一樣,一些擺放着傢俱和各種農耕工具的攤位,纔是他們更加願意湊熱鬧的地方。

這些攤位可不是要出售這些東西,大家同樣可以靠猜燈謎,做遊戲,免費獲得,主持的人會通過一些做遊戲的環節讓大家知道,洺州對於惠民,有哪些具體的政策。

比如,農具有缺,是可以讓里長找縣衙免費申請領取。

比如,農民個體戶,是可以找民政署免息借貸牛羊牲畜,或者雞鴨家禽去養殖。

你覺得自己有本事養好十頭犛牛,或者一百隻羊,或者更多數量的兔子,鵪鶉什麼的。

那麼,你去戶籍所在縣的民政署申請借貸養殖,一年之內,這些犛牛若是下崽了,一半歸養殖的農戶,一半歸民政署。

羊也是一樣,不僅可以得到一半的羊羔,還能將羊毛剪下來賣錢,所得收入,全部歸農民自己。

兔子和雞鴨鵪鶉這類繁殖較快的動物那就更加不用說了,可能都不用一年,農戶就能還上本,並且將自家的養殖規模擴大。

而且,只要你去民政署申請借貸養殖成功,民政署還有專人指導你養殖技術,對於養殖成績好的農戶有額外獎勵,對於養殖狀況不佳,有養死情況的農戶,着重跟進。

當然,民政署這樣的機構還有很多,不僅僅是在養殖方面,各種新式農耕工具的使用方法,簡單的耕種知識,都有人負責教學,總而言之,它就是一個負責將幫助百姓將產能放大的部門。

這些新政,都通過上元節的這次全民聚會,以開心快樂的方式,告知了百姓。

盧家有一位沒有改姓的叫盧耀的族老在各個攤位前逛了一圈之後,突然開始渾身顫抖,拉住同行的幾個兒孫大聲喊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三公子大才,三公子大才也!”

“父親這是怎麼了?現在可沒有誰再把三公子喊三公主了。”二十來歲的盧少陽向盧耀問道。

“大朗可知,論語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盧耀抓住盧少陽的胳膊問道。

“孩兒記得,這是論語泰伯篇中的句子,意思是說百姓愚昧,可讓以讓他們服從,不能讓他們知道的太多,知道的多了就會心思雜,容易鬧出事情。”盧少陽答道。

“錯了,大錯特錯,孔夫子說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說,百姓們自己知道怎麼發展,可以任由他們。當百姓們不知道怎麼發展的時候,就告訴他們怎麼發展,三公子的這些新政,就是告訴百姓們怎麼發展,他施行的,是聖人之道,你等着看吧!洺州的富裕,將會是李唐任何州縣都不可比擬的,因爲,百姓越富,洺州會越富,洺州越富,百姓則更富。”盧耀激動的道。

他說話的聲音很大,讓同樣在那些攤位面前圍觀的許多百姓都聽到了,最近一段時間,讀書認字,接觸論語的工匠和農民有很多,但是真正學論語的人卻不多。

他們以爲是自己的學問還不夠,沒有資格接觸到論語這個層次的學問而已,其實是於秋不願意讓人教他們太多這些大道理,現在聽有人說起裡面的內容,頓時便有很多人將注意力聚攏了過來,其中一個年輕些的工匠率先開口問道,“於都督真的施行的是聖人之道嗎?難怪我們洺州在戰後這麼快就恢復了生機,比以往最好的時候過的都還好。”

“是啊!是啊!咱們洺州有於都督,一定能過上更好的日子的。”許多百姓跟着那個年輕人搭話道。

盧耀則是好像自己發現了新大陸一般,興沖沖的拉着兒孫就往都督府的方向走,他要問問於秋,自己偶然之間想到的這個點,是不是對的,論語,是不是真的可以像自己想的這樣斷句。

很快,他就在都督府附近的街道上看到了親切的跟每一個聚攏過來感謝自己的百姓握手問好的於秋,然後,強行打斷了於秋籠絡民心的這場秀。

“三公子,老朽有一句話,不問出來心裡就不痛快。”

盧耀也是五十多的老人了,於秋剛剛還說完自己要敬長者,當然是不好當着大家的麪食言而肥的,笑着看向他道,“你有什麼問題,可以對我直說,能夠幫你們解決的,我一定會想辦法幫你解決的。”

“敢問公子,論語泰伯篇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否能斷句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盧耀雙目緊盯着於秋道。

原本以爲他有什麼棘手的事情,自己要礙於面子先答應他呢!原來是這麼個問題,於秋沒多想,就點頭道,“當然可以,應該說,這纔是正確是斷句。

因爲,孔夫子是一個致力於推行教育,推行儒家學說的教育家,曾經周遊列國講學,又怎麼可能會主張愚民政策呢?他四處講學的目的,不就是想讓所有人都明白道理,學習知識嗎?

現在之所以很多人將其念做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實是因爲咱們沒有標點符號,竹簡上也沒有那麼多可以用於空格的地方,導致了有心人根據自己的利益需求,胡亂的解讀了聖人之言,使之得出完全相反的意思。

論語裡面像這樣被大家斷錯句的地方簡直是太多太多了,這才導致了儒學中分出了好多個派系,思想意見不能統一,需要加以更正規範才行。”

“原來,真的是這樣。那麼,用上三公子剛纔所說的標點符號,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麼?”盧耀一陣恍然大悟之後又問道。

“會好一些,但是,未必能徹底解決。因爲,爲了精簡字數所用的文言文,根本不適合作爲文化的傳載體,只有形容準確的白話文書,才能讓大家在學習前人知識的時候更少的出現偏差,古人因爲筆墨貴,記錄不易,不得不採用文言文記錄,但是到了今天,咱們卻不需要那樣了。

上元節之後,印刷作坊,和造紙作坊,將會全面運作起來。

屆時,會有很多有準確記錄各方面知識的白話文書推出,讓所有人學習起知識來更加準確,更加容易,真正的讓大家做到知之,用之,讓咱們洺州的百姓更加博學,強大。”於秋越說聲音越高道。

“原來,三公子施行的真的是聖人之道,這下我就放心了。不過,肯請三公子將這標點符號的使用之法傳授給老夫,老夫願意用此殘軀,將盧氏所有藏書都重新斷句,並且將其譯成白話文,流傳天下。”聽完於秋說的話,證實了心中所想的盧耀眼神中爆發出一陣炙熱的光芒道。

其實,於秋對於這些傳承年代久的遠典籍並不怎麼看重,其中大部分原主都讀過,基本沒有什麼實際用處,他也從來沒有教山莊的孩子們學習那些知識。

倒是這些東西,對於當下這個時代的人,還是有很多幫助的,因爲他們都沒有讀過什麼書,愚昧,不懂得道理,教授盧耀標點符號的事情,於秋在山莊隨便拉一個小孩出來,都能做到,誰叫他不肯改姓,只能去掃盲班任教,沒有獲得進入山莊居住的資格呢!

不過,讓他這樣的老人家去譯書做註解,倒確實是能幫於秋省下好多事,推行文化,普及教育的工作,可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需要很多人一起出力。

在於秋點頭答應了盧耀之後,洺州城內,盛傳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的話題,便又被傳開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送錢的來了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四十九章 再見劉黑闥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生烏龍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十八章 採購第三百五十五 抓捕第一百六十六章 送錢的來了第七十七章 名將爭鋒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五百零九章 至尊人皇第四百四十二章 夏國的火車第五百三十四章 環球遊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托車第三百六十章 倭島問題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五百一十六章 最大的改變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給你了第四百八十章 資源豐富的西域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兩百二十五章 去沙門島第三百三十六章 戲水遊樂場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兩百八十三章 呆立當場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務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佈置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六十六章 給闞棱的建議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七十四章 物品獎勵任務線開啓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兩百章 確定細則(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五百三十六章 網來了第兩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於都督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生烏龍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馬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兩百三十六章 長安的迴應第三百七十三章 揚州士族的禮物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九十九章 局勢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設吐蕃的工作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三百三十章 洺州有多富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淵北巡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兩百六十一章 形勢分析第一百三十八章 廁所裡的學習討論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設吐蕃的工作第兩百九十四章 圖書館開館第三百八十二章 到嶺南第二百零四章 套中有套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兩百三十八章 二次談判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兩百五十五章 洺州的做事原則第八十九章 正確的打開方式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是套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