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民心如碑
595
徐春君他們一路順風順水,第七天便進入了陳州境內。
此時,天剛破曉。
紫菱正張羅着僕婦們準備早飯。
在船上吃完早飯,中午便可棄舟登岸了。
鄭無疾和徐春君也起牀了,阿蓑徐春君梳妝,鄭無疾也正給女兒梳頭髮。
芳菲的頭髮細細的,軟軟的,鄭無疾小心翼翼地給她梳了兩隻窩角髻,再戴上兩朵珠花,靈秀可愛。
芳菲才一歲,但天生的會哄人。
鄭無疾給她梳完頭髮,她不忘回過頭在鄭無疾的臉上親了一口。
把鄭無疾美的喲!魂兒都快飄上天去了。
“侯爺、夫人,”黃嬸子走進船艙來,“前岸上怎麼站着許多人呢?黑壓壓的看着怪嚇人的。”
“我出去看看。”鄭無疾說着把女兒放在牀上站起了身。
他出了船艙,果然見前方不遠處的兩岸,站滿了人。
這陣勢也只有當初在淮陽舉行龍舟賽的時候能相比。
“奇怪,這也不是什麼特殊的日子呀。”鄭無疾心裡納悶,“這些人都在兩岸站着做什麼?”
正在這時,人羣中突然有人高喊:“來的可是鄭大人嗎?”
船工高聲回答:“是知州鄭大人,爾等何人?”
那些人一聽立刻雀躍起來,互相說着:“是鄭大人回來了!真是太好了!”
此時徐春君也從船艙出來,人羣高呼道:“是夫人!還有夫人!”
然後人們便不約而同地齊聲高喊起來:“歡迎鄭大人、夫人回陳州!”
原來這些百姓已經聽說鄭無疾要回來了,他們喜出望外,每天天不亮就到岸邊來等候。
今天終於等到了。
“春君啊,這就是民心。”鄭無疾心情很激動,握着徐春君的手說,“今天這個情景,我永生都不會忘記。”
而岸上的百姓已經開始敲鑼打鼓,鳴放鞭炮了。
鄭無疾回來是他們共同的心願,有這樣一位愛民如子的父母官,何其幸運!
這段水路沿途上百里,站滿了陳州的百姓。
男女老少,人人歡騰。
鄭無疾幾經平復,纔將涌到眼眶的熱淚憋回去。
“侯爺,百姓們如此愛戴,是你真正爲他們着想換來的。”徐春君柔聲說,“民心如碑,千金難買。”
“我若有功勞,必有你一半。”鄭無疾握着徐春君的手,“春君,是你成全了我。”
鄭無疾回到任上,吳先生帶着人早把一應文書簿冊都準備好了。
鄭無疾和徐春君都向他道辛苦,吳先生笑呵呵說道:“我其實做的不多,大人辦的義學中,着實有幾個聰明人。我把他們都挑選過來,比預期的時間提前了三個月。”
“那些獲罪人家的家產也全都覈實完了吧?”鄭無疾又問。
“明面上的都覈實完了,暗裡還有什麼得細查。”吳先生說。
“明日你帶人到淮陽王府去,看他家的荷花池底可有什麼東西。”
當初鄭無疾和徐春君去監獄裡看淮陽王的時候,他曾經說過,在他家荷花池底還埋着金銀。
至於真假,那就得挖着看了。
鄭無疾趕着吃了口飯,連午覺都沒歇,就和吳先生等人開始覈對賬目。
徐春君他們雖然有半年沒在這裡,不過留下的人也把這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徐春君回來並不需要添置什麼。
街上的商戶們自發送來許多東西,這都是老百姓的一片心意。
紫菱笑着向徐春君說:“姑娘若是這麼送回去,他們必然不收,拉拉扯扯的,費好一番周章了。
不如這樣吧,把咱們從京城帶來的東西作爲回禮給他們。”
“你這個主意好,就這麼辦吧。”徐春君笑着點頭,“正好卸車呢,就在院子裡分派吧。”
到了晚上,把飯菜做好,直接端到前頭去。
鄭無疾就和吳先生等人一起吃了晚飯。
徐春君知道他忙,也不去打擾。
要到睡前芳菲不肯睡,還要找爹爹。
徐春君便哄着她說:“好芳菲,乖芳菲,娘抱着拍拍睡,也是一樣的。”
芳菲多少有些不高興,但也沒怎麼抗拒。
正要睡的時候,鄭無疾從前頭回來了。
芳菲立刻醒了,伸着小手要他抱。
“小乖乖,快來。”鄭無疾把女兒抱在懷裡,輕輕地搖晃着,“爹爹把你哄睡了,再去忙。”
又低聲向徐春君說:“一路奔波,你也累了。早些睡吧!我把她哄睡。”
“你這一天才辛苦呢,不如你先躺下歇一歇。”徐春君也心疼丈夫。
“我一個大男人,這算什麼?”鄭無疾不肯讓她再操勞,“傍晚休息的時候,我和吳先生打了一套拳,疏鬆疏鬆筋骨,就不覺得累了。”
徐春君也不急着睡,兩個人在燈下低聲說話。
芳菲沒一會兒就睡熟了,鄭無疾將她輕輕放下,又在徐春君臉上親了一下才出去。
第二天,吳先生帶了人到淮陽王府去。
抽乾了荷花池裡的水,果然從池子的淤泥中挖出了四十翁金銀。
鄭無疾具表上報。
一個月後朝廷下達旨意,這些經營一半上繳,一半留用。
並且說因爲淮陽王在陳州作威作福幾十年,搜刮民財,濫用民力。
爲此,朝廷特意免除陳州三年賦稅,以示安撫。
此旨一下,萬民歡騰。
鄭無疾又帶着人將查抄的田產丈量分割,分給無地的百姓。
因爲陳州這裡土地兼併得厲害,幾乎真的到了“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程度。
鄭無疾深知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將這些土地平均分配,每家所得雖有限,但因爲灌溉不成問題,所以想要填飽肚子,還是綽綽有餘的。
之後他又帶領百姓改造劣田,諸如地勢不平、肥力不足,或是引水困難的田地,在經過改造後,都變成了良田。
轉眼就到了深冬,第一場雪落。
鄭無疾牽着徐春君的手站在城樓上,敲了敲自己痠痛的脊背,長舒一口氣,指着遠處被白雪掩蓋的農田說:“明年的莊稼必定豐收,只要連着兩個豐年又不必交賦稅,老百姓就有了積蓄。
老百姓的日子好過了,商人的買賣也好做。肯讓孩子讀書的人家也多了,日子就更有盼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