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禮不伐喪

從雍都到河西,五百里地,快船加飛馬,將秦伯薨逝的消息傳到大庶長子蒲的手中。

得知此事後,子蒲原本想秘不發喪,逼迫魏軍退出河西后再回去。但這時候的秦國還沒有商鞅制定嚴格的戶籍和客舍檢查制度,晉國間諜遍佈秦地,雍城的動盪,很快就傳到了趙氏、魏氏的耳中。

河西的形勢也不妙,先是少樑城陷落,左庶長子虎被俘。然後是魏曼多親自在新絳、曲沃、安邑幾處,發魏氏之民年十五以上者悉至河西,魏軍強渡蒲阪,殺出了一條通道,糧食和援軍源源不斷送到魏駒手中。

加上右庶長催之甚急,由此導致秦軍壯士斷腕,放棄優勢,全線撤兵。

因爲子蒲深思熟慮後,認爲丟失河西只是肘腋之患,雍都若亂,卻是心腹之疾!畢竟覬覦君位的公子公孫有好幾個,雖然秦國一向不封公子,所以他們沒什麼實力,過去畏懼三庶長之威不敢造次,但若子蒲在外打了敗仗,就說不準了。據右庶長說,已經有人聯繫老公族,在蠢蠢欲動了。

國一日不可無君!攘外,必先安內!

所以先撤兵,讓太子即位,穩定政權纔是老成謀國的做法。

對這個結果,子蒲心中是萬分遺憾的,在留兵三千駐守大荔,帶着城內外數萬居民渡過雒水的時候,他讓御者駐馬,下了車,撲通一下跪倒在地。他眼神中迸發出無數不甘,不捨,不憤,與不願。仗打到今天可不容易啊,秦軍費盡全力,在犧牲極大的情況下重創了魏軍,魏駒手下至少兩個師喪失了再戰的能力。

到了這個地步,再努那怕那麼一點點的力,秦軍就可能大獲全勝!

但終究,因爲種種因素,他們功敗垂成。雖然秦國尚未完全失去河西,但隨着秦人撤軍,只要魏氏不傻,這片肥腴的土地遲早會易主。

“吾會回來的!”望着河西,子蒲發下了重誓,“有生之年,子蒲必復穆公之業,再次飲馬大河,不然,死則梟首,挫骨揚灰!”

……

聽聞秦伯死訊,對此最爲歡喜的,恐怕就是魏駒了。

原本被秦人的“泛舟之役”截斷退路,受困河西,魏駒還擔心自己會不會把魏氏的精英全部葬送在這裡。幸好運氣站在他們這邊,隨着秦軍轉攻爲守,魏氏不但解除了困局,還有了更多的想法。

“全取河西,振興魏氏,在此舉矣!”

河西九城裡,少樑陷落於趙氏,輔氏、王官被魏軍佔領,還剩下芮、新城、北征、彭衙、汪、邧幾處,在子蒲留下的秦軍守卒手中。

按照魏駒的想法,他要再接再厲,將大荔、芮兩城拿下,然後再與趙軍會師於洛水沿線,從而席捲河西。

若能如此,魏氏便達到八十年後,魏文侯派吳起全取河西,全面逼壓秦國的局勢了。他們將跳出河東一隅,擁有縱深,增加人口土地,也跳出了趙氏對他們的制約,可以自由發展。

然而就在魏駒興沖沖地將這個計劃告知少樑的趙無恤,希望他們再白白給魏氏打一次工的時候,趙無恤卻回了他一句話,讓魏曼多、魏駒父子目瞪口呆,卻無從反駁的話。

“君子禮不伐喪!”

……

“詩曰:不弔昊天,亂靡有定,諸侯交兵,多不得已而爲之,聞喪則止,故諸夏之禮,不伐喪吊之邦!”

魏駒看着趙無恤這冠冕堂皇的書信氣憤不止,將其揉成一團後扔到地上,冷笑着說道:“這口氣,真不愧是晉國上卿!”

趙氏的信使楚隆笑道:“不錯,正因爲是晉國上卿,主君代表的不僅是自己,是趙氏,還有晉國,所以纔會對此尤爲重視,趙氏也有難處,還望君子體諒,少樑已拔,只要君子一句話,趙氏隨時可以雙手奉上……”

魏駒的憤怒,頓時被這番天衣無縫的話噎了。

古時,諸夏邦國相互征伐,當獲悉敵國君王去世或國內發生嚴重災禍時,一般都不會趁火打劫而要略表哀矜之意。西周五禮之一的凶禮,即要求對他人或別國的各種不幸事件要進行悼念、慰問、互助。到後來,不僅是中原,就連蠻夷之地的諸侯國也漸漸接受這種規則。如楚共王伐陳,即“聞陳喪而止”。

而違反這條規矩的人,至少在表面的輿論上,會遭到國際社會的唾棄,比如(公元前558)楚共王去世,吳國便不顧“禮不伐喪”的慣例,竟然興兵伐楚。北方中原的君子認爲吳國的這種行爲是不道德的,晉國還在召開盟會時加以指責,同時認爲吳國之所以出兵不利,正是因爲昊天也對這種行爲憤怒的結果。

但那個溫情脈脈的古典時代已經悄然而逝,特別是在吳師入楚和晉國六卿大戰後,原有的國際秩序徹底禮崩樂壞,怪現象層出不窮:趙氏父子一國二卿,曹國驅逐了國君,廢除了君主制,宋國牝雞司晨,宗教躍居政權之上……

真要算起來,對春秋禮樂秩序破壞得最嚴重的,恰恰是趙氏政權,在他們內部,本來只教公孫卿大夫子弟的官學徹底淪落爲有教無類的私學,行伍老卒立功後能與宗室家臣並列,商賈百工對趙氏有貢獻的,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廟堂之內,成爲大夫。

所以趙氏被克己復禮的孔丘批評也最多,但就這麼一個以破壞舊制度,建立自己新秩序爲樂的政權,今天卻突然講究起“禮不伐喪”來,你敢信?

反正魏氏是一點都不信。

“明明應該趁亂侮亡纔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楚隆下去後,魏駒恨得直咬牙,連連砸了好幾個案几和燭架,趙氏這是明擺着不想繼續爲他們家火中取栗了。但他也沒法說趙氏的不是,首先盟約裡說好了,攻擊河西時,魏爲主力,趙韓爲輔佐,趙氏幫他們打下了最難攻的少樑城,並且願意交給魏氏,任務已經完成,趙軍打道回府沒什麼問題。

加上趙無恤言之有物:趙氏是大國上卿,是諸夏的主盟者,要是幹出乘喪而伐的事情來,還怎麼做諸侯楷模?非但如此,他還要穿上喪服,爲秦國降衰,朝着西方哭幾聲呢!因爲禮制規定,凡是諸侯的喪事,異姓的在城外哭吊,同姓的在宗廟哭吊,同宗的在祖廟哭吊,同族的在禰廟哭吊。

算起來,趙氏與秦公室屬於同宗,擁有一個祖先,除了遙祭外,趙氏還得派使者去秦國的少昊廟、伯益廟、飛廉廟哭喪!

親親戚戚的,人家遇到喪事,我實在拉不下臉打上門去啊!

於是就在秦軍主力西撤之既,趙無恤派了位使者去雍都慰問,同時與秦國商量贖回他們左庶長之事,趙秦兩邊眉來眼去,突然就恢復了和平。

對此,魏曼多和魏駒只能暗地裡罵趙無恤幾聲,卻不能公開反對他的做法,父子倆發現在打了秦國後,自己已經進退維谷,前面是難纏的秦人,後面是陪着自己捅了馬蜂窩一棍就撤的“隊友”,單獨對付秦國勉強,若同時與秦、趙爲敵,魏氏必亡!所以對趙氏,就算知道他們耍了花招,魏氏也只能陪着笑臉伺候着,一切等打完河西再說……

因爲捨不得河西之利,魏氏裝聾作啞,就當不知道秦國有喪事,不知道晉國的執政已經與秦化干戈爲玉帛,繼續對雒水諸邑用兵。趙無恤心照不宣,也沒有強制魏氏罷兵,大打出手後,秦魏再和好已經不可能了,爲了河西這塊肥肉,雙方必然是不死不休的局面。留守的秦人抵抗頑強,河西的戰事,只怕會一直打下去……直到西風壓倒東風,或者東風勝過西風。

魏氏的攻勢很猛烈,而秦伯死後秦國朝堂的震盪遲遲沒有結束,到了五月中旬,大荔陷落,河西南部已經完全被魏軍控制,重心開始轉向北方,魏駒打算以少樑作爲據點,拔除北征、彭衙等城邑。

然而當魏駒帶着軍隊去接收少樑時,卻再度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昔日一度繁華,也算雍州大邑的少樑城,如今卻成了一座鬼城,街巷空空如也,只有幾隻野狗鑽來鑽去,而府庫裡,連一粒糧食都沒剩下!

趙氏輕輕地來,重重地走,城中的民衆、糧食,盡數被帶往樓、離石、藺三縣,充實那裡,爲進一步開拓上郡做準備。他們揮一揮衣袖,只給魏氏留下了一座滿是殘垣斷壁的空城……

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44章 始作俑者第82章 振振公子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817章 河西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26章 猛士歸心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541章 新宋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492章 侯犯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283章 擲矛兵第4章 單騎走馬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925章 《用間篇》第376章 棋走邊角第208章 成之誓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439章 靈鵲(上)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62章 公族之學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1017章 馮翊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194章 醫扁鵲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442章 天逐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861章 中山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7章 車騎之爭第46章 一生之敵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912章 沸鼎(下)第396章 鴛鴦陣!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34章 巡視鄉里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951章 連橫(上)第539章 巫頌(中)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322章 亂(上)第750章 國之之鼓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62章 公族之學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1053章 麟之趾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515章 勝負手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459章 食鹽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