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困於陳蔡

隼鳥拼命拍打翅膀,似乎要飛離苦海,它越飛越高,越飛越高,然而終於飛不動了,畢竟舊傷太重。它翅膀無力地收縮,朝着潁水流經的青綠色大地,如墜落的流星般垂直落下,落到了陳侯的宮室庭院裡,雙腿抽搐了幾下便死了。

陳國的宮中豎人們聞訊趕來,發現隼鳥身上插着一支箭,一支很奇怪箭:箭鏃是石制的,箭長一尺八寸,紮在隼鳥身上似乎已經過了很長時間。一時間,這件事在陳都宛丘被傳爲奇聞異事,甚至傳到了陳侯越耳中。

“據宮人所說,此鳥在空中飛的緩慢而鳴叫悲哀。徐徐而飛,是因爲故瘡痛苦;其鳴也悲,是因爲與鳥羣久久失散,一路飛到陳國還帶着這支箭,故瘡未息,難怪會掉落下來,只是這支吾等從未見過的箭,又來自何方呢?寡人深爲不解。”

陳侯越是陳懷公的兒子,繼承陳侯之位已經七年了,臉色白皙,陳國夾在楚吳之間,他卻面無憂色,也不喜歡軍政,整日只對一些奇聞怪事感興趣。他在陳國宮室殿堂內一發問,陳國的卿大夫們都面面相覷,無人能答。

最後,還是殿堂靠後的位置,一個渾厚的聲音響了起來。

“君上,寄居在臣家中的孔子乃魯國聞人,他或許能說出個究竟來。”是陳國的司城貞子,位列上大夫。

於是陳侯這才第一次接見了來到陳國將近半月的孔丘,與他在亭中對坐,不問蒼生國政,只問奇聞異事。

“這應該是楛木石矢……”孔子寄居在司城貞子家中,歇息了幾日後,從鄭國遠道而來的疲態已經一掃而空,接過箭矢後端詳片刻,便給出了答案。

“楛木石矢?來自何方?”

孔子說道:“隼飛來的地方很遠,名爲肅慎,在燕國、孤竹之北千里之外,這是肅慎部族的箭。從前周武王攻滅大邑商,派召公北伐,打通與北方各個蠻夷部族的道路,使得他們畏懼周室威德,便各自將那裡的地方特產送來進貢。肅慎部族進貢的正是楛木石矢,楛木做成的箭桿、石頭打製的箭鏃,箭長一尺八寸,這些東西在典籍中都在記載。後來武王爲了昭彰虞舜的美德,就把肅慎進貢的箭分賜給長女大姬,又將大姬許配給虞舜後裔胡公滿而封胡公在宛丘,建立陳國。若陳君派人去府庫按照名錄尋找一番,或許還能找到舊物。”

陳侯便試着派人到舊倉庫中尋找,果真得到這種箭,和孔子所說的一模一樣,一時間陳侯大喜,驚孔子爲天人,也開始時常邀請他入宮暢談。

漸漸與陳侯熟絡以後,孔丘便乘機對他說道:“當年周武王將珍寶玉器賞賜給同姓諸侯,是要推廣加深親族的關係;將遠方獻納的貢品分賜給異姓諸侯,讓他們不忘記義務。如今天子受晉卿逼壓,正需要諸侯支持,陳乃二王之後,也曾是中原大國,君何不派人去朝見天子?恢復職供?”

說到這裡,氣氛頓時冷了下來,陳侯越像是看癡呆一樣看着孔子。

宛丘乃古庖犧氏所都,曰大昊之墟。周初封舜後胡公滿於此,爲陳國。東周初年,陳國原與、蔡、鄭同爲豫州中等邦國,是周天子的左膀右臂,後因楚、齊、晉、秦四強興起,他們交爭於中原,陳國居於四戰地域,無日不處於戰爭的氣氛之中,國勢日趨衰弱。加之陳國君臣荒淫無度,相繼發生兩次爭奪君位的內亂和殘殺,國勢便一蹶不振,漸漸淪爲楚國的附庸。

楚國與諸夏不同,自有一套封建體系,陳、蔡、許、隨等附庸已經被納入其中,相當於楚分封的縣公一般,要出兵爲楚國服役征戰,還要經常朝拜,只是獨立性更強一些罷了。

如今雖然楚國被吳國破郢,一度中衰,但在令尹子西、司馬子期、葉公等賢臣輔佐下,楚國開始一天天地復興起來。他們開始報復十年前破郢之役的舊怨,前年攻滅了試圖投靠吳人的頓國,去年又攻滅了曾侵吞楚國疆域的胡國。陳國因爲距離楚國要近一些,加上前一代陳懷公是被吳王闔閭召喚到姑蘇後死在那裡的,所以陳國畏懼吳國的野蠻,想要繼續呆在楚國的羽翼下。

所以陳國國君倒是經常朝楚,在郢都恭恭敬敬地稱楚君爲“楚王”,爲了討好楚國令尹、司馬無所不用其極,生怕像楚靈王那次一樣,一言不合就把陳國夷爲縣邑。

總之,自從百年前落入楚國控制下後,陳國再未朝見過周天子哪怕一次,楚莊王問鼎之輕重那次,倒是作爲御者跟着去周王室邊上逛了一圈……

這節骨眼上,孔丘卻跑來建議陳國去朝見周天子?陳侯越只覺得他怕是想要復周禮,尊周王想瘋了。

陳侯也是個輕佻之人,便把這件事當做一個笑話告訴臣子們,陳國的執政公孫陀對此嗤之以鼻,說道:“自從平王東遷以來,魯國向周天子朝貢7次,其中魯國國君親自去的有3次。同時魯國卻朝齊侯11次,朝晉厚20次,連孔丘的家鄉魯國都如此作態,他何必來說陳國的不是?如此迂腐之人,其言不足讓君上聽之。”

於是孔丘師徒在陳國的日子又開始變得難過起來,孔子見自己的想法不能見用,只能嘆息道:“不如離去……”到了三月份時,他們收拾行囊,再度上路,準備去更南方的蔡國走走。

……

周武王克商建周後,封同母弟於蔡,稱蔡叔度,武王早死,周公攝政之後,蔡叔、管叔參與武庚叛亂被剿滅。管叔被殺,蔡叔則被流放,由於蔡叔的兒子品行端正,於是周公勸周成王復封蔡國,其都邑遷往今上蔡,若不算吳國的話,算是諸姬的最南端了。

春秋初年,蔡國國力尚強,曾與魯、宋等出兵伐鄭。直到楚文王時利用蔡國、息國二國的矛盾,出兵俘虜蔡哀侯,將蔡國納入楚國控制範圍,從此蔡國深受其害,淪爲楚國附庸近兩百年,風俗、文化都楚化了。(公元前前531年)楚靈王一度滅蔡,三年後蔡平侯復國,並遷都呂亭,稱之爲“新蔡”。

十多年前,因爲楚國令尹子常的貪婪,囚禁蔡侯,導致蔡侯獲釋後沉美玉於漢水,發誓一定要報復楚國!於是便和唐國一起叛楚,引誘吳師攻入郢都,差點就顛覆了楚國。

如今蔡國正處於復興的楚國和強大不減當年的吳國之間,局勢頗爲敏感。眼見楚國漸漸復興,連續收服陳國,滅頓、胡二國,切斷了由蔡通往吳國的道路,對蔡國呈包圍之勢。蔡侯申頓時就慌了,整日擔心楚軍來報復,但事到如今他已與楚國有大仇怨,無法再回頭,所以便廣發勞役戍邊,對邊境的管控十分嚴密。

孔子此時選擇南下蔡國,實在不能稱之爲明智,只是他放眼天下,竟無一處能容身之所:

魯國的家鄉回不去,因爲那裡被趙無恤篡權,如今安插了一個兒子做大將軍;衛國也去不了,自己的老友孔圉、遽伯玉等或爲趙氏做事,或直接去當了趙無恤的鄴城上賓;齊國……在孔子眼中,陳、鮑二氏的所作所爲,和趙無恤挾晉侯之舉也查不到哪去;宋國,操持鬼神之說的大巫南子不歡迎孔子;曹國陶丘,也號稱“共和”,成了一個無君無父之國,孔子對子貢也有些失望,只差指着他痛斥”非吾徒也,小子可鳴鼓攻之”了。

一時間,孔丘心頭只能發出“天下何國不通趙”的感慨。此外的鄭、陳都不待見他自不必說,所以孔子找來找去,竟只有秦、楚等幾處能去了。

不過他更想去的,還是吳國的延陵。延陵季子高壽,這位八旬老人在紛繁擾亂的野蠻吳國,卻過着文質彬彬的恬淡生活,孔子心嚮往之,一直想去拜訪,但去延陵,蔡國就是必經之路……

然而讓師徒一行百餘人沒想到的是,他們剛剛靠近陳蔡邊境的一處野地時,卻遇見千餘蔡兵呼啦啦衝上來,也不打招呼,就給圍住了!

……

“吾等乃魯國遊士,途徑貴國,並無他意!”

漆雕開嘶聲力竭的呼籲似乎並沒能起到作用,蔡國人的兵甲一言不發,朝孔丘及其弟子圍攏過來,戈矛和箭矢對準他們,一副要在此趕盡殺絕的架勢!

孔丘讓弟子們在車後,自己則如同護雛的雌獸般上前,舉袂自報家門:“魯人孔丘在此,還請貴國大夫過來說話。”

也不知道是不是蔡人地處南方,聽不懂孔丘那略帶魯地口音的雅言,交頭接耳一番後又繼續向前推進。

“夫子,講不攏,衝出去吧!”子路大聲喊了起來。

孔丘憂心忡忡,看着不聽己方解釋的蔡人,也不知是何緣故要與自己爲難,只能點了點頭,囑咐道:“休得殺人。”

“我當年從夫子遇難於匡地,被匡人所圍,如今又遇難於此,難道是命當如此?爲了不讓夫子罹難,公良孺寧可勇鬥而死!”面對如此危局,勇猛的子路和公良孺一左一右抽劍在手,鬥甚勇。

蔡國的軍隊以脆弱和無鬥心著稱,於是子路和公良孺兩個猛士,便能讓他們不敢靠近。孔子等人且戰且退,退到了一處小丘下。這時候天已擦黑,蔡人沒有追上來,而是在附近遠遠地觀望,似乎有些拿不定主意。

孔子又讓弟子顏回等人去與之交涉,這時候終於有個能說得上話的蔡國人站出來,隔着老遠冷冷地對他們說道:“前幾日,有人來向駐紮沈邑的大夫告發,說一支百餘人的隊伍將途經蔡國,裡面有楚國和陳國派來的奸細,打算裡應外合,攻破蔡國!沈邑大夫這纔派吾等前來堵截。”

孔子師徒譁然,孔子也左看右看,舉起手無寸鐵的雙臂,笑着對那蔡人僚吏道:“君子無所爭,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更不會介入列國爭衡之事,想必是貴國誤會了。”

但那蔡吏卻也無法做主,他不耐煩地說道:“誤會不誤會自有大夫和國君定奪,所有人在此地等待,待吾等稟報大夫,大夫再報君上,方能決定汝等是擒是放!”

他們也不再多言,牢牢地把守着小丘附近的道路,看樣子是打算在上司命令再度下達前,將孔子一行百餘人困死在這裡了。

……

時值三月,南國之春,在一片綠色草海中,小丘宛如一座島嶼。

孔子一行人在陳蔡之間的隙地上,已經被困了整整七天了!

蔡人封鎖了這座小丘周圍的道路,沒法通行,到第三天時,孔子師徒乾糧耗盡,斷絕了糧食。隨從的弟子疲憊不堪,餓得站不起來。

這是一處貧瘠的小丘,除非他們願意像牛一樣咀嚼草葉草根,否則幾乎找不到任何食物。他們曾嘗試吃螞蟻,但這些又小又黃的東西小到沒有什麼營養,而且會讓人滿口發酸。

有的弟子找到了一片灌木叢,彎曲的枝節上掛滿了綠色的硬果子。閔損等人猶豫地看了它們兩眼,最後還是忍不住,從其中一枝上摘下了一顆,咬了下去。果肉酸而耐嚼,過後還有一陣熟悉的苦澀,很不好吃。但光是咀嚼,便能讓他們的肚子開始咕咕亂叫,接下來大批弟子聞訊趕來,雙手摘下漿果,並把它們往嘴裡塞。

然而當日入夜後,他們的胃開始抽搐,疼痛讓人無法入睡,許多弟子一直在乾嘔和拉稀。

“要是子遲在這就好了……”

衆人不由懷念起能輕易識別各種野菜植物的樊須來。

次日,他們排泄出的已經是棕色的液體,而且極其難聞,孔門弟子在原野上蹲得到處都是,哀嚎遍地,臭氣熏天,“君子儒”的優雅消失殆盡。

他們拉得越多,就越發感到口渴,所幸喝的東西不成問題,被圍困的地方有一條渾濁的小溪,雖然溪水同樣會讓肚子痙攣。他們的腹中彷彿爬滿了毒蛇,扭曲着撕咬腸胃,但這可比口渴要容易忍受多了,除了吮吸高草上閃爍的清晨露珠之外,他們沒有別的東西可以喝。

在這困厄之際,有一個念頭第一次在將夫子視爲楷模的衆弟子腦海中閃過:“夫子的學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否則我們爲什麼會淪落到這個地步呢!?”

但哪怕是在這種情形下,孔子仍講習誦讀,演奏歌唱,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

在衆人有氣無力的應和聲中,終於有弟子憤憤然而起,發出了質疑的疑問。

“夫子不是要教我們君子之道麼?君子也有如此困厄倒黴的時候嗎?”

第432章 傷寒(上)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868章 魏武卒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835章 無私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20章 術業專攻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255章 募兵制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809章 魏策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995章 叔侄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678章 三線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978章 秦騎趙騎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97章 不棄親暱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19章 錦瑟無端第47 2章 學校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347章 闞止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911章 沸鼎(上)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926章 兵家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316章 公輸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412章 獵國(上)第1011章 國殤第253章 商丘對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152章 欲殺之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423章 雪橇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94章 與子同仇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892章 過河卒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1095章 無題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