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吾之子房

“這一輪,是趙子贏了。”

呂行朝無恤行了一禮,爽快地認了輸。

趙無恤鬆了口氣,這呂行的本事,也遠超出了他的預想,若非憑藉改造過的複合弓,還真不是其對手。不知道十年以後,他的箭將何等剛烈,真不希望在戰場上碰到。

他剛要謙讓幾句,卻見呂行濃眉一挑,急切地說道:“但第二輪,我可不會再輸!”

趙無恤嘖了嘖嘴,這纔回過味來:“第二輪?”

“沒錯!方纔比的是站立射箭,可戰陣之中,你我則是在車上爲戎左戎右,我們再來比比看,在疾馳的戰車上射移動靶子。而且,這次要設個賭注,若是我贏了,趙子你要將你的弓箭借予我一觀!”

呂行已經發覺了,趙無恤能夠在九十步外開射,恐怕和那把奇怪的弓有脫不開的關係。

趙無恤很無奈,還有完沒完啊?更何況,那改造過的“蘭博弓”是他的秘密武器,可不想這麼早暴露。

正在他想着要用什麼法子推脫時,卻見一旁有位和他差不多高,文質彬彬的白衣少年慢悠悠地走了過來,正巧聽到呂行的邀戰,便道:“呂子此言差矣,照小子看來,比試射術,爭一次則可,爭兩次則不可。”

呂行冷哼了一聲:“我自與趙子比試,關你甚事?正所謂,君子無所爭,若有,則必也射乎!何錯之有?”

令狐博則朝少年施禮:“原來是張子,阿行你休得無禮。”

被稱爲張子的少年緩緩還禮,繼續慢悠悠地說道:“呂子且聽我一言,小子聽說,射者,仁之道也。射箭時先要求自己做到心平氣和,身體端正,之後纔開始發射。發而不中,也不應埋怨勝過自己的人,而應回頭來檢視一下自己的不足之處。”

“何況《司馬法》言:爭義不爭利,是以明其義也;知終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呂子已經輸了,卻不反求諸己,反倒帶着怨氣,想要逼迫趙子再比一場,而且還帶上了賭注,這已經不是士大夫明智的君子之爭,而成了鄉野匹夫粗鄙的意氣之爭了……”

少年伶牙俐齒,語氣緩而不急,卻極有說服力,讓趙無恤聽得不由得暗暗點頭,並好奇此人究竟是誰。

一席話說完,呂行沉吟,受《司馬法》薰陶,春秋還存有貴族精神的士大夫們,還是很吃這一套的,對非禮的東西會自覺加以規避,呂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堂兄令狐博也在一旁悄悄拉扯他,暗示他不要忘了此次前來試探趙無恤的初衷,既然目的已經達到,就不必死纏爛打了。

事情的最後,是呂行再次認輸,朝無恤客客氣氣地揖讓行禮,並且讓人去跟泮宮管理酒窖的酒正尋了三銅爵薄酒,當着衆人的面滿飲而盡,以示輸者自罰。

當然,喝完以後他又紅着臉撂下了狠話:“好酒,下一次,行定要讓趙子也得飲此酒!”

作爲贏家,趙無恤倒是很大度,他和魏氏一黨的呂、令狐兩人又什麼仇,對呂行的本事,甚至還有幾分欣賞。趙鞅先前還囑咐過,要和這一派搞好關係,他就全當是不打不相識了。

“善,入夏後在虒祁宮中,還有國君舉行的大射禮,我也期待到時候與呂子再比一場!”

在泮宮子弟中射藝第一的呂行被趙無恤擊敗,讓衆少年看向他的目光都恭敬了幾分,他們正是尊重強者的年紀。於是趙無恤進入泮宮第一天,便打下了一個開門紅,那些趙氏一黨大夫們的子弟不再觀望,而是紛紛上前向他問好,親切之至,彷彿這才見到他一般。

其中,方纔那位被稱爲“張子”的白衣少年也在其中,和他聯袂而至的,還有位黑衣紋繡的年輕人。

趙無恤對“張子”剛纔解圍的方式和談吐都很是欣賞,也好奇他究竟是哪家的子弟。

那兩人過來以後,手籠在寬袖裡,空手而拜。

黑衣紋繡的少年首先踏出一步,稱:“樂符離見過君子!”

趙無恤恍然:“原來是銅鞮大夫之子,失敬失敬。”

銅鞮大夫樂霄,和無恤的岳丈樂祁雖然氏名相同,卻並非同姓一家。晉國樂氏是姬姓公族,出自羊舌氏,因爲最初出任了樂官一職,故後人以官職爲氏族名。

其先祖名爲樂王鮒(fu),也叫羊舌鮒,他在六卿中像一隻牆頭草般搖擺:先爲了私利出賣弟弟羊舌虎和欒氏,做了範宣子黨羽,後來又投靠了趙文子,作爲其副手,還一度坑害哥哥叔向,差點置之於死地。

趙無恤之所以對此人印象深刻,還因爲他是晉國著名的貪官,最後又死於貪婪。

樂王鮒身爲代理司馬、代理理官,不能以身護法,反而以貪壞法,賣法縱貪,死後還被他的哥哥叔向定罪爲“墨”,“貪墨”一詞由此而來。

而現如今的銅鞮縣大夫樂霄,也是晉國所剩不多的,依然獨立擁有一個縣領地的大夫。銅鞮也是晉侯離宮之所在,樂宵繼承了先祖長袖善舞的特點,與晉侯、魏、知、範、趙都交往甚密,目前暫時屬於趙氏一黨。

但,眼前的樂符離,衣着紋繡,十分華麗,其表現卻像個大大咧咧的二愣子,與這一家族固有的性格不太吻合啊……

趙無恤與之見禮,隨即將目光放在了那位依然不悠不緩,任憑樂符離先行向無恤示好的白衣少年身上。

樂符離拜完後,回頭看了他一眼,少年彷彿這纔想起來還未自我介紹,便緩緩一拜:“在下張孟談,見過君子。”

張孟談!

不同於面對樂符離時的雍容,趙無恤臉色微變,這個名字如同炸雷一般在他耳邊響起。

方纔此子三言兩語幫趙無恤解圍,就讓他刮目相看,但無恤始終沒有想到,他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孟談!

這麼說吧,在前世所知道的歷史上,張孟談之於趙襄子,就如同張良於劉邦,諸葛亮之於劉備,道衍和尚之於朱棣。

在歷史上,當知伯權傾晉國,逼迫趙襄子獻出領地時,趙襄子採納了張孟談的建議,奔守晉陽。從而有效地抵擋住了知韓魏三家聯軍發起的進攻,使其久攻晉陽城不下。

知伯決水灌晉陽,導致這一堅城危在旦夕,城中懸釜而炊,易子而食,眼看就要堅持不下去了,趙襄子也打算肉袒出降。

這時張孟談極力勸諫,獻上了奇計,他隻身深入到韓魏營寨中去,暗地遊說韓虎、魏駒聯趙反智。由於張孟談機智善辯,能夠準確地利用韓、魏兩家與知伯之間存在的矛盾,所以很快便說服了韓、魏兩家。於是韓魏趙三家聯手殺掉了智伯,攻滅了知氏,開啓了戰國時代。

可以這麼說,三家分晉,一定程度上是張孟談一出妙計奠定的結果。

鬼才,智囊,肱股,這是趙無恤對張孟談的評價,也正是他未來最需要的人才。無恤雖然知道後世歷史走向,但陣營裡多數是一些武夫,或是像計僑那樣專精一業,其他方面則並未出衆之處。

現在掌控一鄉,倒是綽綽有餘,可今後當勢力漸漸變大後,就缺少一個宰臣式的人物統籌全局,謀劃未來。

當然,那是在拿下今年上計第一,分封到萬戶大縣後的事情,若是以他目前一個鄉的地盤,就急吼吼地招攬人家,只會自討沒趣,徒惹人嗤笑。

而且看上去,眼前這個和趙無恤差不多年紀的少年張孟談,雖然方纔助了他一臂之力,現在卻沒表現出太多的親近,而是保持一個恰當的距離。

“親而不附”,正是方纔張孟談對樂符離暗中所說的,對待趙無恤的恰當態度。因爲他們兩家雖然是趙氏之黨,但卻並非委質效忠的家臣,擁有完全的自主權。

何況,就算要投效,也得投效未來的趙氏世子,可目前,趙氏四子都有機會,形勢還不是很明朗。

然而自覺應對聰明的張孟談卻不知道,從聽到他的名字起,趙無恤心裡早就決定了:吾之子房,快到主公碗裡來吧!

……

求收藏,求推薦……第二更在14點以後

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030章 王孫歸不歸?(下)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543章 宮闕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31章 成氏一族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546章 墮郈(上)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941章 他死了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67章 大都無防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440章 靈鵲(下)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285章 名與實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808章 趙策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808章 趙策第469章 第藥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383章 該怪誰?第561章 大將軍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531章 投其所好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733章 虎狼!第38章 中門迎客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997章 心蕩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315章 秋以獮治兵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894章 孫武子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383章 該怪誰?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1072章 少昊之國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38章 中門迎客第295章 尼父之丘(下)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80章 陶瓬之器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394章 圈套第1176章 特赦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355章 公輸紙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52章 冬至(一)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763章 戰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