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

武庫者,官之兵器所藏也,置令守之。春秋之時,武庫已經成了一項制度,除了國都會設置外,晉國諸卿也有收藏兵器的武庫,進入成文法時代後,還會頒佈《倉律》、《庫律》來管理。而朝歌範氏武庫給趙無恤的印象,一是庫存量大,二是種類齊全。

跟着小吏往前走去,一個又一個倉庫被打開:鬆開了弦的弓,堆壓在一起,像是一一捆捆柴堆的長柄武器,木架上則是排列整齊的短柄武器。

在令吏獻上的集簿中,記載儲有弓的總數即達2678件,弓弦1987件……

短柄格鬥兵器計有:短劍500柄!

長柄兵器計有:車用鈹142件,鈹449件,矛2517件,戈3839件。鈹就是一種形似短劍,後接長柄的雙刃類矛兵器,繼承自東周。此類兵器後來演變爲槊,具備強力衝擊穿刺能力,是步戰和騎兵手中的利器。

此外還有許多堆積得密密麻麻的防護裝備:盾1000件,輕皮甲14具,厚皮甲633具,甲札587具……

最後他們踱步到了外面的車庫中,這裡尚有剛剛完工沒多久的車三百乘……

轉了一圈後,跟在身邊的漆萬嚥了一口口水:“竟然比曲阜的武庫還要大,存儲的武器裝備更要多。”

趙無恤笑了笑:“千乘卿族可不是吹噓出來的。”

出了武庫後,旁邊就是範氏的宮室,那些建築還是很雄偉華麗的,重堂邃宇,層樓疏閣,連棟結階。

無恤指着那邊說道:“範氏自封於朝歌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傳襲了五代人,雖然只是卿族而非諸侯,可畢竟創立這麼長時間了。繼承了殷商和衛國兩代的百里膏腴,朝歌又是晉國與齊、衛、鮮虞、北燕的交通和貿易中心。所以非常富庶。”

這些還只是封存在武庫內的,算上範吉射帶走的那些兵卒所持,隨後又被趙軍俘獲的武器裝備,算上朝歌守卒們手裡的傢伙,說範氏的財力能武裝三個軍絕對不是誇大。

贊完以後無恤又嘆息道:“只是這輝煌的赫赫千乘卿族,擁有這麼多的子民和武備,爲何這麼輕易就城破家亡了呢?”

身旁的僚吏和家臣皆拱手道:“因爲趙氏有昊天護佑,將軍英明神武!”

一片頌揚聲中。也有一點異樣,跟在最後面的武庫令吏突然笑了起來,說道:“趙將軍善戰不假,趙卒勇於二卿之兵不假,但小人認爲,範氏之亡還有自身的原因。”

趙無恤看了那武庫令吏一眼,示意他說下去。

“因爲範氏家族的治家之道走歪了,他們把苛刻當作明察,把欺詐當作智慧,把做作當作忠心。把計謀多端當作有本事,把聚斂財富當作才能。這就好比去了毛的獸皮,大則大矣。卻正是破裂的路子,所以纔會先亡……範氏之亡,還望將軍引以爲戒啊……”

旁邊衆人勃然變色,喝道:“大膽!”

趙無恤卻阻止了他們:“盛極必衰,水滿則溢,他說的有道理,我的家宰孟談說過,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是我親手將範氏覆亡,他們的教訓。我自然會吸取。”

他又看着那名身體瘦小,容貌不揚的武庫令吏道:“你叫何名?”

“小人薄疑。朝歌本地人。”

“好,薄疑,我聽說破城之時,中行寅只顧着逃走,朝歌宰則帶着死志,派人來令你將武庫和糧倉燒燬,你爲何未從?還帶人守衛此處,完好地獻給我?”

薄疑垂首道:“我是範氏之臣不假,但這裡不單是範氏的府庫,還是朝歌人,乃至於河內數十萬生民的糧倉。小人職務雖低賤,卻也知道大戰之後必有災年的道理,戰事對河內農事影響極大,今年的收成能到往年一半就不錯了。我寧可背上不忠的罪名,也要將這裡留住,還望君子能吸取範氏的教訓,將這些糧食分給河內黎民一部分,這纔是長治久安之道……”

這下子,趙無恤更對這名小令吏刮目相看了:“你有這般見識,卻僅能做一個區區倉吏,範氏屈才如此,不亡待何?”

“你的提議我會考慮,並讓人作出戰後撫卹民衆和賑饑的章程來,力求秋收前不會餓死一個人!如今人心未定,你暫且繼續替我管理府庫,我會派個計吏來做副職,協助你管好此地。好好做,我保你俸祿不缺,以後還有升職!”

覺得自己又撿到了一個可用之材,趙無恤很是高興,就在此時,城外柳下跖和虞喜又送來一道喜訊。

……

戎車緩緩駛入視線,車上是一張蒲席,鮮血在席子和車輿上流淌凝固,中行寅胖大的屍體躺在上面,就像一頭獵獲後被剝了皮的熊羆。

據說他先是服毒,接着以匕首捅自己肚子,雙管齊下後還未死透,可惜已經救不回來了。

趙無恤看着那具屍體良久,讓人來辨認,確定是中行寅無疑,這才大笑道:“子石爲我去了一塊心病!二三子,邯鄲、柏人雖還未下,但範、中行二卿相當於滅亡了!”

衆人皆過來圍觀賀喜,他們卻不知道,趙無恤雖然看上去大喜過望,可心裡面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無恤心裡是百感交集的:範吉射、中行寅治下有二十多個縣,百餘萬民衆,萬千家臣食客所擁,一朝振臂,三軍呼應影從,也曾不可一世,也曾主導晉國的軍政大事,歷史上他們甚至差點成功翻盤,擊敗其他四卿。

可如今,這一切都灰飛煙滅去了。

範吉射*而亡,是真的化成了火灰。中行寅的屍身則躺在車上,以蒲席裹着,被衆人圍觀,如同玩物。所以趙無恤見了他們的下場,不免覺得這世間盛衰無常。沒了想象中戰勝強敵後的興奮。一時間興致缺缺,腦中浮現的,則是如何治理這片被戰爭肆虐數月的土地。如何分勝利果實,如何善後……

倒是薄疑的表現和建議。讓他有了一絲靈光,範氏官吏民衆對二卿的忠誠,或許沒有想象中根深蒂固……

他隨後吩咐把這輛戎車在朝歌城中轉上一圈,讓那些投降的守卒和民衆都看一看,這之後纔將其收斂,以下卿之禮葬之。

同時下達的,還有一條約束軍紀和治民的法令。

“與趙氏爲敵者,範、中行二卿也。與百姓無關。小子與朝歌父老約定,趙軍在朝歌期間,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此外不劫掠一家,不亂殺一人,不亂戮一吏,衆人各司其職,以待秋收!”

這道命令傳遍了朝歌每一個街巷裡閭,得知趙氏不會清洗城池,不會行苛政。甚至答應開倉賑濟後,朝歌民衆內心稍安,那些投降的令吏更是高呼趙氏寬容。

勝利就在咫尺。這時候作爲一個有大志向的政治家,要做的不是瘋狂報復,而是要開始設法收買民心……

不過中行寅已死這件事情還是得宣傳出去,讓歸附的人安心,讓盟友堅定態度,讓敵人驚恐畏懼。

趙無恤將此事簡略地寫成了一封信,封進竹筒裡讓騎士送往溫縣。

希望這個消息,能讓重傷養病的趙鞅高興一下……

……

“果然像當年瓦之會時孔子說過的一樣,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啊……這麼快就入秋了。”大河邊上,晉國中軍佐用疲倦的嗓音評論道。

他在大戰中於十多步外被一箭射中。從肋骨間穿透過去,幸好有甲衣保護。稍微阻止了箭矢,沒有傷及心肺。縱然如此,也是難以醫治的重傷了,傷口依然受到了感染,是名爲”七日風“的絕症。

好在有靈鵲醫者診治,趙鞅憑藉自己堅強的意志挺過來了,可後遺症仍然存在。他全身乏力、頭暈、頭痛、局部肌肉發緊,一個多月過去了,才勉強能下牀,卻仍然無法行走,更沒法理政,內事交給長女季嬴,外事則是趙無恤繼續帥軍東征西討。

趙鞅因爲四肢無力,只能乘坐趙無恤讓工匠打製的木輪椅活動,這種名爲“輪椅”的東西裝有木頭與青銅製成的輪子,還配有毛絨墊,能讓老父舒服一些。

黑衣衛士鄭龍將載着趙鞅的輪椅推到了洶涌東流的大河邊,在能下牀後,他總喜歡來河邊久久停留,看漁船捕魚,看舫舟川流不息,之後許久,卿士都不曾說話。

關於季節,他的評論倒是沒錯。如今已經是七月中下旬,立秋將至,涼風開始吹,露水開始降落,寒蟬開始鳴叫,老鷹於是祭鳥,舊的事物成熟或是衰老飄落,人生世事變換之快讓人猝不及防。

就在這時,他們身後隱隱響起了腳步聲。

鄭龍知道,這是主君的長女季嬴來了,他已經很熟悉她的走路方式了:輕巧而優雅,如同在水面歡快地跳舞。

果然,她很快便出現在鄭龍的視線中,一身火紅的深衣,環佩叮噹,因爲走得急,身後的侍女都快追不上她,無法爲她舉起身後的長擺。

季嬴也不在意自己長裙墜地,望見趙鞅的背影,便趨行過來行禮,舉袂遮住白皙的面容,隨後獻上手裡的東西。

“父親,是無恤來信了……”

她擡起頭眨了眨眼:“看送信人的樣子,或許是好消息!”

藤紙上細小的字體密封在翠綠的竹筒內,趙鞅似乎感覺到了信中的內容,伸手接過。

“但願如此吧。”趙鞅不置可否,受傷臥牀一月,昔日強健的身體又幾乎廢掉後,他性格變了許多。

他表現得不急不忙,先讓鄭龍和季嬴將他推回亭中,這才慢慢展信而讀,看了一遍又一遍,皺眉又展眉,良久後才長長地嘆息一聲。

季嬴好奇地問道:“父親,信中寫了些什麼?”

趙鞅揉了揉又開始發痛的太陽穴,淡淡地說道:“無他,只是晉國又死了一個卿士而已……”

雖然趙鞅表現平靜,不過細心的季嬴卻發現,父親飽受病痛折磨,瘦了一圈的面容上隱隱露出了一絲笑,而扶着輪椅的左手,也止不住開始激動地顫抖……

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767章 萬歲!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646章 大風(3)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354章 造紙術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316章 公輸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109章 陶復陶穴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337章 小司寇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655章 大風(12)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626章新婚夜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363章 楮皮紙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655章 大風(12)第519章 漁父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577章 失敗者第42章 勢將去汝!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513章 右翼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248章 三段射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515章 勝負手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915章 叔于田第816章 秦人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826章 困於陳蔡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70章 數典忘祖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577章 失敗者第109章 陶復陶穴番外3 上帝之鞭第519章 漁父第33章 魏舒方陣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152章 欲殺之第835章 無私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509章 致師第123章食不厭精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87章 豆在釜中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546章 墮郈(上)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13章 獵國(下)第44章 始作俑者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423章 雪橇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817章 河西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1001章 函谷關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808章 趙策第96章 莫如兄弟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503章 外援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