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

個人與宗族孰輕孰重?回到春秋之後,趙無恤才感受到了宗族責任的重量,這時代的人或許不愛國,但卻無人不愛家。

季氏和孟氏的家主都不是什麼英才,但他們的選擇卻讓趙無恤嗟嘆不已。季孫斯爲了保全季氏,毅然赴死;孟孫何忌爲了不成爲孟氏降齊的罪人,自己奔齊,讓弟弟繼承家業,延續孟氏的統治。

其餘士大夫,可以說他們腐朽,可以說他們鮮廉寡恥,可以說他們肉食者鄙,但無論是哪家,都在爲維繫自己宗族的延續而嘔心瀝血,而且其中不少人頗得領民支持。

無恤由此認識到,魯國的舊貴族還沒枯萎死透,淘汰他們需要時間,所以在推行縣制的同時,也保留了季氏、孟氏和東地大夫們的都邑。

他打算用改頭換面的“幕府”來強大自己,削弱羣藩。

幕府可不是日本的發明,而是從中國借用的詞彙,早在春秋戰國,列國的卿和將相就有開府的權力,李牧伐匈奴,靠的就是幕府下的門客家臣出謀劃策。

但趙無恤的幕府卻不盡相同,他只是借用這一制度,將魯國的三卿共治變成幕府將軍的乾綱獨斷。在貴族時代地位很低的士將被徵辟爲幕府私臣,他們或是冉求、公西華這種出身貧寒的孔門弟子,或是闞止這種低級的士。

這些士人和老前輩曹劌一樣,鄙視卿大夫萎靡的生活,他們崇尚功利,嚮往仁義,有了一絲“國家興旺,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想通過入仕創造人生價值。

在各縣蒙學源源不斷地量產人才前,在軍功地主們在魯國基層站穩腳跟前,趙無恤只能徵辟這些士人爲吏,長此以往,他們將在社會中下層形成士的精神。而大夫們會被慢慢剝奪參聞國事的權力,圈子越來越小,威望越來越低。

“魯國,乃至於整個九州諸侯舊貴族的掘墓人不是我。而是他們,是這些生機勃勃的士……”趙無恤只是一個歷史進程的推動者,他想讓那“士貴,王者不貴!”的戰國士風提前到來。

就在趙無恤憧憬可以預見的未來時,廳堂的門卻被人輕輕推開了。

現在是夏曆二月末。春風徐徐,燕雀歸巢,天氣和羲溫暖,但趙氏幕府的羣臣之首卻冷着臉尋上門來。

張孟談已經褪下了毛皮坎肩,穿着樸素的厚布深衣,站在門口。

“臣失禮,但臣有一事,不得不當面問問主君!”

……

張孟談讓侍衛將門一關,褪下鞋履後趨行上堂,到了十步距離時欠身一拜.pbtt.又直起身子,問了趙無恤一個極爲嚴肅的問題。

“建立幕府後,主君便統轄了全魯,但下臣卻有一句話不得不問,事到如今,主君究竟是想留在魯國做世卿?還是想回晉國繼承趙氏的宗廟?”

張孟談不得不嚴肅,縱觀全局,爲主君看清前路的危機,並提出自己的謀略,這就是他的任務。他恍然發覺。趙無恤的勢力走到今天,已經站到了十字路口,左邊是歸晉,右邊是留魯。兩者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若是一心歸晉,那就得將魯國最大限度地動員起來,通過軍功授田不斷刺激魯人的進取之心,等到整合完畢,能湊出三軍遠征數百里外時,便是趙無恤歸晉討伐範、中行之日!

若是準備留在魯國。守着這片辛苦打下的基業傳於子孫,就要徐徐圖之,對貴族也得溫和些,同時儘量在十年內韜光養晦,避免成爲齊晉戰爭的犧牲品。

趙無恤放下手裡的卷宗,擡頭迎着張孟談的目光,也接過了他的問題。

“孟談,你我是不是很久沒在一起言志了?”

張孟談一愣:“似是有許久了。”

宋國商丘那個小閣樓上,兩人聊得多麼盡興啊,諸侯形勢彷彿盡在掌中。但在那之後,他們卻一頭扎進了現實裡,如何在魯國求生存,如何鵲佔鳩巢,這就是他們的目的和志向。

只是人總在爬上山巔之後,才發覺還有更高的峰巒等着自己攀登。

“那今日你我便聊一聊罷,不是以君臣,而是以朋友。”無恤邀他坐下,問道:“孟談覺得,你我走到今日這一步,就算夠了?”

“自然不夠。”

換了常人,或許會覺得把持國政的卿就是人臣之極了,但張孟談卻不這麼認爲。

一箇中等邦國的執政而已,比起他爲趙無恤,爲趙氏設想的終點來說,差遠了!

“助君成爲大國上卿,再佐君如趙宣子一般爲晉國興霸業,這纔是我的追求!”

他平日素來是個柔軟和藹的人,但言及志向,卻意志剛毅。四年前他放棄在國內出仕的機會,毅然跑到宋國投靠一個人生無望的流亡卿子,這選擇被無數人嘲笑,但現如今那些人都啞口無言。那場豪賭贏來了收穫,但還不夠,人總是在抵達終點後,才發現自己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善,那也是我的追求!“趙無恤擲地有聲。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今我已經能夠立家,治一千乘之國。但離興霸業,平天下尚遙不可及……想要興霸,在魯國這種小地方是很難做到的,它畢竟已經積貧積弱數百年了。北限於齊,南限於吳,只能在泗上小國裡稱孤道寡,這有何意思?對我來說,只有晉國,只有民風彪悍、有險有馬的晉國,纔是能爭霸天下的地方。”

魯國數百里山河,依然裝不下趙無恤被後世見聞無限放大的野心。沒錯,只有晉國,纔是席捲天下的舞臺。不僅僅是物產和山川形勢,他還吞噬了數不清的土地,積蓄了百年財富,培養了一批以興霸爲己任的士人,有了足夠的底蘊和基礎,若能完整的繼承晉的遺產,趙無恤可以少奮鬥二十年!

他哪怕被魏趙韓一分爲三,也能叫齊秦楚等強國爲之側目,倘若不分,又當如何?

更何況。趙無恤之所以急於歸晉,還有個不能爲外人道哉的原因。

女子二十而嫁,季嬴,在歷史上趙簡子將她嫁去代國。應該就是這兩三年的事情吧?

……

聽趙無恤吐訴志向,張孟談鬆了一口氣。

作爲晉人,太行以西是宗廟所在,墳墓所處,他們這些僚臣自然是想回去的。趙無恤能居安而不忘危,富貴而不忘本,讓他很是欣慰。

但既然如此,他們就面臨抉擇了。

“若有朝一日主君要歸去,若中軍佐百年之後主君要繼承趙卿之位,一臣不能同時效忠二君,一卿不能同時宰執兩國,屆時魯國要如何處置?”

這是春秋而不是戰國,就像一女不能同時嫁給二夫一樣,爲臣者的委質效忠對象也被限制得死死的。即便到了戰國。所謂的蘇秦佩六國相印,其實只是管外交的副相而已,七雄之間頂多會玩換相的遊戲。

但趙無恤卻已經想好了一個偷樑換柱的解決之法,他指着與趙鞅的一封書信道:“其實你的問題,父親也問過我,你可知我在信上是如何回答的?”

不等張孟談說話,他就繼續道:“我向父親承諾,倘若父親能成爲上卿,只要我父子合謀,將西魯五個縣直接併入晉國。亦不難也!”

“這……”張孟談咬了咬嘴脣,隨即無奈地點頭道:“的確是不難。”

晉侯應該會很開心,魯侯如今已經是傀儡,他的意見無效。晉魯兩執政合力推動的決意,誰還能阻止?

魯侯、孟氏、季氏若是聽到這句話,恐怕會面容駭然。而柳下季,還有孔丘倘若知道趙無恤這打算,大概會氣得跳腳,罵他狼子野心。

這時代某國大夫突然帶着城邑投奔到鄰國實屬尋常。廩丘烏氏就幹過,好幾個東地大夫也是從莒國跑來的。但魯國五縣,三分之一的領土,三十餘萬民衆,說割就割,而且還是執政帶頭賣國,古往今來都沒有過的事情啊!魯國的道德君子們肯定恨不能生食趙無恤之肉。

“那魯國的其餘部分呢?曲阜、東地這些地方,主君打算如何處置?”

張孟談沒有傻傻地問爲何不將整個魯國併入晉國,那根本不可能,至少這代人內不可能。晉國雖然滅了不少同姓國的社稷,但魯國這種周公之封,千乘之國豈是說吞就吞的?別說魯人不服,孟氏寧可投靠齊國,季氏也會在東地大夫中間鼓譟,恐怕到時候還會招致全天下的圍攻……

秦、楚、齊,甚至是一心北上,將泰山以南視爲勢力範圍的吳國,四大國聯合附庸們來個九國伐晉,晉國雖強,也吃不消啊……何況內部還有六卿分立的問題,也不知道何時才能解決。

無恤卻胸有成竹:“這就是我設置幕府的原因了,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後,我當爲晉卿,但魯國的趙氏幕府卻會繼續下去……”

“主君的意思是……讓趙氏的兄弟來做魯國執政?”魯國的世卿世祿尚未廢除,所以趙大將軍的職位自然可以讓血親繼承。但張孟談面露難色,若真如此,他是不贊成的。

“兄弟?”無恤一愣,是啊,他還是有兄弟的。

若不是旁人提及,他大概都想不起來趙氏伯仲叔三人是自己的便宜兄弟,他們與他關係一般,也就老實巴交的伯魯還算不錯。但平白無故,好容易打下的江山爲何要便宜他?趙無恤可不是歷史上優柔寡斷的趙襄子,放着一堆兒子不傳,卻傳位給伯魯的孫子,結果把張孟談爲趙國規劃的完美開局搞成了一手臭牌……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後事不忘,亦前事之師!那個趙襄子做錯做差的事情,統統交給他來彌補吧!

他答道:“自然不是兄弟,而是我的子嗣……”

“子嗣?”今天與趙無恤談話的信息量有點大,張孟談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有件事還未告訴孟談。”趙無恤頗有些得意地笑了笑。

“我的妾氏伯羋已經有三個月身孕了,醫扁鵲診脈說,當生男孩……”

ps:那啥,昨天點錯把今天的一章發了,所以今天只有這章了,一整天都在汽車上,我也沒法寫

第359章 季嬴第15章 君子六藝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513章 右翼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899章 計然策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636章 中行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768章 當歸 上第1144章 赤山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80章 陶瓬之器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41章 釜底抽薪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255章 募兵制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351章 雙姝第1070章 太宰嚭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481章 齊魯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68章 少君魏姬第649章 大風(6)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767章 萬歲!第1070章 太宰嚭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237章 道路輿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657章 大風(14)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152章 欲殺之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742章 暴行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204章 君與臣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783章 雌虎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23章 君子如玉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43章 畏此簡書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359章 季嬴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503章 外援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999章 殘城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761章 降 上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799章 趙魏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869章 河間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