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大將軍

魯宮大殿內,望着冠冕在頂的趙無恤,韓虎心中百感交集。

晉國地處河汾之間的夏墟,與宗周成周山川相隔,戎狄之民環繞之,所以從誕生開始,晉的命運便是從戎狄包圍下殺出一條血路。

到了春秋,殺出晉南盆地的晉人發現周邊依然羣狼環伺,秦、狄

、齊、楚一直威脅着晉的安危。爲了守住霸業,晉國君臣絲毫不敢居寧,在無歲不戰的環境中,發展出了軍將爲卿執掌國政的軍國體制。

晉的內鬥和外戰一樣殘酷,所以也帶動了國內貴族尚武和好鬥的精神。兩百年下來,其餘邦國的卿族大體衰落了,卻只有晉卿越來越強大。六卿裡隨便挑一個出來,都能和千乘之國單挑,趙氏甚至能追着齊軍主力跑。

可滅亡的卿族更多,先氏、胥氏、狐氏、卻氏……因爲懼亡,六卿只能不斷競爭,試圖壯大自己,削弱對手。

老一輩的恩恩怨怨也落到了年輕一代人身上,作爲晉卿的子孫,他們從小便耳渲目染,受到嚴格的教育,而各自的對手和朋友們,自然就是泮宮裡結識的其他卿子。

韓虎在國內時不可謂不努力,因爲知道自己在軍爭上沒什麼天分,他較多學習禮樂、外交、貨殖,在與魏駒等人的交往上花費了大量精力。

而與他爲友的魏駒更是拼命,不僅在安邑鹽池邊招募鹽工,訓練所謂的“魏武卒”。還讓魏氏也建立了“招賢館”,以招徠士人,豢養門客,在國內,魏氏公子的賢名已經很響亮。韓虎只不想說他一切都在效仿趙氏。

至於中行黑肱、範禾兩人,也早早便開始爲家族做事,或訓練中行兵卒在山地作戰。或尋覓死士,開設劍士館。每日練劍不休……

他們各自有各自的道路,晉卿子孫,絕無等閒之輩!

但他們四人的奮力,很大程度上是被另外兩人逼出來的。

“當晉國年輕一代裡有了一日一月,羣星便會顯得暗淡無光。”不知道是從何處傳來的說法,卻被晉人津津樂道。

趙無恤,知瑤,一個是在東邊冉冉升起的朝陽。一個則是將光芒籠蓋晉國的太陰。

韓虎和魏駒等人自然不甘願做陪襯,卻也無奈,因爲這兩人實在是異數。

知瑤的天縱奇才他在國內多有感受,此人年紀輕輕就撐起了知氏在北部方領地的軍政。仇由、無終等戎狄之邦本來尚強,自從知瑤去了以後,今日被削一邑,明日被奪一城,竟然逼得他們無還手之力。那個眼睛裡滿是高傲和,嘴角永遠帶着譏誚的傢伙是沒有朋友的,他只以自己爲友。回新田時一見面就會將他們搶白得無言以對,善辯的段規有一次甚至被按着頭調笑,如虎擒羊。

韓虎當時卻大氣不敢出。他有點怕知瑤,他知道自己絕鬥不過此人,哪怕和魏駒聯手也是如此。

至於趙無恤之能,韓虎在晉國時得到的多是間接消息,這次來魯國,他才真切地感受到了!

什麼叫權臣之威?

爲何趙無恤會和他父親一樣,被人比喻成新的太陽?

論成就,別說其餘幾人,連知瑤也大不如趙無恤。

當卿子們還僅僅是世子時。他卻已經是卿了。

當卿子們還巴巴地等着繼承千乘家業時,趙無恤卻已經控制了一個千乘之國。

人比人。氣死人,所幸韓虎心胸比較寬廣。他只是爲姐夫伯魯擔憂,自家那個好妒的姐姐得知此事後,一定會心中不平,責怪伯魯無能罷。

他很好地收斂起自己的情緒,笑着上前祝賀,而今日的儀式尚未結束,在加冕後,便是策命和封土了……

韓虎不僅好奇趙無恤會給自己找個什麼職務,也好奇他這次究竟能獲取多少實封的土地。

……

何謂“策命”?既以策書封官授爵。

周代官爵分九個等級。霸主侯伯爲上公九命,大國之君七命,小國之君五命,公、侯、伯的卿三命,子男的卿二命。

正所謂“撫之以彝器,旌之以車服,明之以文章”,策命除了策書外,還有賜予的象徵之物,九命分別對應九種器物,代表不同的含義,後世稱之爲“九錫”。

趙無恤作爲魯侯之卿,享受的是三命之爵,可以受賜三錫。

趙無恤獲得的東西,一曰衣服,他穿戴上了袞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一雙。

二曰車馬,指先前乘坐的金車大輅和兵車戎輅;玄牡二駟,即黃馬八匹。

能安民者賜衣服,其德可行者賜以車馬,這兩樣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韓虎的目光集中在用硃色魯縞蓋住的第三樣,究竟要挑什麼給,也是有講究的,與將擔任的職務息息相關。

韓虎心細如髮,他事先爲趙無恤算了筆賬,魯國原本有三卿,大司徒季氏,大司馬叔孫氏,大司空孟氏。季氏與孟氏尚存,但叔孫州仇已死,叔孫的卿位究竟是繼是絕還是個問題。

“趙子泰若不想保留叔孫氏,就會直接上任爲大司馬,若是他想延續叔孫,則會從小司寇升任爲大司寇,成爲魯國的第四個卿!”

段規則如此料定,這兩個職位各有側重,大司馬主征伐,大司寇主刑獄。

他在韓虎入魯宮時還悄悄對他預言到:“若爲司馬,第三命應該賜宮矢,能徵不義者賜之。若爲司寇,第三命應該賜斧鉞,能誅有罪者賜之。”

而魯侯賜給趙無恤的最後一命,是一把彤弓,還有幾根紅羽黑杆的宮矢!

韓虎心道:“果然,趙無恤準備廢掉叔孫氏,自己來做大司馬。”

當結果揭示時,別人還在揣摩其中意味,韓虎便了解了更深層的意思,他由爲段規這樣的聰明人能輔佐自己而感到驕傲。

“那些看起來如日中天的強卿,往往也是脆弱的,因爲他們會樹立衆多敵人。韓氏卻永遠是謙謙君子,從不將人往死裡得罪,所以趙氏有下宮之難,三卻死於堂上,欒氏被滅全族,最弱小的我們卻活着。虎,記住,與強者交好,同時盯着他們的一舉一動,這便是弱者的生存之道!”

韓虎知道自己不如趙無恤,不如知瑤,他是弱者,但他相信祖父韓不信的話。他相信,有韓氏的百年基業,有段規這樣的人物輔佐自己,他便能守弱勝強,帶領韓氏笑到最後!

可當柳下季宣讀策命上的官號時,韓虎聽到的卻是一個陌生又熟悉的官職。

“以趙卿爲大將軍!賜彤弓宮矢,帥左右二軍及卿大夫私屬,奉君命征討不臣!”

韓虎又一次呆住了,大將軍?這是什麼鬼?

……

“這個趙子泰,他不按尋常步驟下棋啊……”朝會過後,韓虎回到了館舍,段規預測落空,揉着太陽穴苦惱不已。

趙無恤的卿位是個掌管軍務征伐的武職,但他沒有像大家以爲的那樣升任大司寇,或者改當大司馬。而是取消大司馬之職,稱“大將軍”。

韓虎想了想道:“其實也在情理之中,以晉國爲例,國君以卿統軍,故常稱卿爲將軍。雖非正式官名,但我祖父,還有趙孟,一些場合也被稱爲韓將軍、趙將軍。趙子泰將這一稱呼正式化,也不亦可乎,如此一來,以將軍之名掌魯國左、右二軍就名正言順了,從此以後,軍政大權集中於趙氏之手,我開始爲周公、伯禽子孫的社稷擔心了。”

段規道:“反正叔孫氏是徹底沒了,叔孫州仇死後,叔孫竟找不出一個夠分量的人來繼承家業,他們在曲阜的府庫已經被趙子泰接管搬空,宮室也給圍了。看來趙子泰是下定決定要絕了叔孫,也不知道對季氏、孟氏,他會如何處置?”

他已經從失敗的預言裡緩過神來,舔了舔嘴脣道:“我倒是很期待趙子泰和他的謀士們會如何操持魯國之政,如何處置三桓舊族和諸位大夫。”

……

“主君虛歲十九就位列卿士……了不起,真是了不起,而這大將軍的名號,事先恐怕沒人想得到吧,他們更不清楚這其中的深意。”

和趙無恤年紀相仿的闞止在他退朝歸來後,便對今日盛況讚歎不已。

趙無恤笑罵道:“這些奉承話便不必再說了,朝堂上不知道多少人想看我接下來的動作。吾等在馬上得魯國,卻不能在馬上治魯國,一切都得謹慎才行,但也不能謹慎過度,錯失了整合朝堂的時機。”

闞止道:“所以主君在殿上才推掉了加封的領地,藉口是叛臣未滅,何以加封?費邑公山叛黨還在負隅頑抗,而有些人也沒主動來曲阜朝見君上,恐怕是生出了不臣之心。”

趙無恤將冠冕交給侍女,扭了扭被它們壓得有點酸的脖子:“封地不急,我的兵卒佔領了大半個魯國,缺的無非是國君的一紙策命,在完全控制魯國前,暫且先這樣罷,吃相太難看反倒會惹來嫉恨和不滿。”

等魯國只存在他一個聲音後,魯侯還敢不給?

趙無恤入室內換下沉重礙事的朝服,而闞止作爲親近家臣,也跟隨入內,這是少數人的特權。等侍女豎人退下後,他才問闞止道:“這幾天裡,季氏可還老實?”

ps:上一章紀年有點問題,已改正,謝謝龍空讀者忘憂花座指正,第二章在下午

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576章 繼業者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423章 雪橇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47 2章 學校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96章 莫如兄弟第95章 劍擊之技第966章 熵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783章 雌虎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410章 會師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495章 墮四都!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546章 墮郈(上)第一謀臣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654章 大風(11)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444章 叛徒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81章 收之桑榆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865章 大業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310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11章 幸不辱命第893章 階下囚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1056章 西施(下)第74章 射你一眼第912章 沸鼎(下)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480 金布律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28章 歲終上計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87章 豆在釜中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432章 傷寒(上)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535章 鬼神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1013章 入秦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892章 過河卒第269章 城濮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