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

和談的儀式在繼續,孔子爲相禮,主持儀式和位次,趙無恤緩緩走過孔丘身邊,高大的老夫子對他舉袂作鞠,趙無恤則還以一禮,但他心裡卻不住暗歎:“我最後還是沒有下手……”

並非下不了狠手,他還不夠強,無法肆意妄爲地碾平一切;他也不夠自信,若是孔子死於己手後,還想要子貢、冉求、樊須、公西華等人效力?無異於癡人說夢。

以衆叛親離爲代價,換取一時惱羞成怒?這不是玄幻,這是活生生的歷史,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勾心鬥角。

一步錯,步步錯。

何況,今日之事無對錯,只有利益。

但趙無恤心裡的對孔丘憤懣卻沒有消失,只是暗暗潛伏,他和孔子之間距離,又遠了一分,也許是到決裂和攤牌的時候了。

破壞和談的打算已然落空,現在趙無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但方纔亮出牙齒來也不是沒好處的,至少他已經確定了足夠的話語權,絕不會讓齊侯和三桓的陰謀得逞!

……

孔子以一己之力阻止了衝突爆發,儼然成了今日的大功臣,他宣讀着禮書:“俘不幹盟,兵不逼好。於神爲不祥,於德爲愆義,於人爲失禮,釋甲兵,交相見,兩國之福也!”

於是魯侯宋和齊侯杵臼按諸侯間會遇之禮相見,互相作揖謙讓而登壇。

兩國國君之後,齊國和魯國的諸位卿大夫分爲左右兩列上臺,果不其然,更尊貴的右邊被讓給了齊人。

趙無恤跟在三桓之後登上會盟臺,他是魯國權勢地位最大的第四人。年輕的他格外顯眼,齊國卿大夫紛紛對他指指點點。而趙無恤也注意到了,齊人隊伍裡。最前面的是卿士高張和卿士鮑牧,然後是大夫樑丘據。他一點都沒有大夫的威儀,畢竟是以花言巧語和陪伴齊侯玩樂才走到今天這位置的。

此外,還有一個容貌英俊的青年,也身穿大夫袍服,正意味深長地看着趙無恤,似笑非笑。

按照慣例,這之後要舉行宴飲獻酬之禮,大家在飯桌上一笑泯恩仇。這之後才能談起敏感的政事。

趙無恤坐於席間,對齊魯兩國君臣之間的各種廢話無動於衷,只是偏頭看着夾谷裡的景色。

站在會盟臺上,能夠將整個夾谷縱收眼底,景色秀麗,也難怪齊侯等人總喜歡建築高臺,一方面炫耀財力,一方面停留在上面肆意玩樂,讓自己有種蔑視地面上生靈的虛假崇高感。

但對於趙無恤來說,這時代一切的所謂高臺。仍舊不及後世隨便一棟五層樓……

所以當輪到他受孔子引薦,讓齊侯和齊國諸卿大夫認識時,趙無恤也不覺得這位國君有何尊貴之處。

齊侯六十上下。鬍鬚稀疏,瘦長的馬臉紅光滿面下透着幾分陰沉,那對小眼睛尤爲奇特,一隻精明,一隻昏亂。黑紅相間的雍容禮服裹着一具被酒色掏空的身體,早早生出老年斑的雙手則扶着玉帛帶。

平平常常的一人,而且已經衰老,彷彿行將就木,就和曾見過的晉侯、宋公、魯侯、曹伯一樣。總是讓趙無恤想起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既然這些人也能爲君,我爲何不能?

這時代能讓他充滿好奇和重視的國君。恐怕只有南方夫差、勾踐那對冤家了。

見了趙無恤,齊侯杵臼捋了捋鬍鬚。砸了咂嘴道:“沒想到,趙卿之子竟如此年輕。”

趙無恤不卑不亢地回答道:“齊侯謬讚,小子正後悔沒有早生幾年,好見識下司馬穰苴和晏平仲的風采,惜哉斯人已逝,齊國再無人能趕得上了。”

齊侯琢磨着這句話裡有沒有埋汰自己的意思,隨後看着一旁第一次參與這種大場合,有些緊張的魯侯,以及有些諂媚的三桓笑道:“果然言辭犀利,當初趙小君子離開晉國時,爲何不直接投齊,若那樣的話,我或許能助你一臂之力,說不定現下早已回到晉國,不必佔着齊、魯、衛的領邑不還了……”

這話綿裡藏針,似乎是在提醒魯侯和三桓趙無恤一個外來人佔着大片的領地,不是長法。

趙無恤微笑:“不敢,下臣可不想像欒盈一樣被分屍於曲沃,也不想像先君昭公一樣無可居之地。”

這硬氣的話語頓時把齊侯噎住了,趙無恤這是在諷刺齊人德薄,有始無終,極盡利用後卻擯棄的老毛病。

於是齊侯看着眼前這個年輕人冷哼一聲,如今趙無恤的形象已經和雪地裡那個騎在駿馬之上,渾身甲冑和鮮血的年輕人重疊到一起了,這讓他有些頭皮發麻,說話期間一直不敢離趙無恤太過靠近……

今日且這樣,反正方纔的劍拔弩張都忍下了,何況這會呢?休想再從中挑撥,讓和談告吹!等着吧!等齊魯兩國協議商定後,寡人拉攏周邊邦國後,有的是機會讓你輸得一無所有!

……

齊侯走後,趙無恤這邊的席位頓時冷清了下來,他正好能思索下一步怎麼走。

前往夾谷之前,張孟談出了引發齊魯爭端,使得議和告吹的計策,但也針對萬一此策失敗後,趙無恤的反擊之法。

既然伐謀、伐交無法取得效果,那就只能依靠最終的解決方案:伐兵!

說實話,趙無恤現在治下四個邑,加上已經實際控制的其他地區,口數將近二十萬,已經超過了叔孫氏,比起季氏孟氏略爲不如。

但他能動用的兵力,卻已經超過了季氏,可以和孟氏比肩!

趙無恤手下有整整一師新老募兵混雜的武卒,兩千五百餘人,這是精銳,也是常備軍,其中騎兵已有五百!此外還有讓冉求以鴛鴦陣訓練半年的兩千五百亭邑兵卒。趙廣德駐紮在濮南的一千溫地兵卒,這六千人是在農忙時也能抽調的主力。

若是秋收之後,他還能在此基礎上。徵召其他邑大夫的民衆,在什伍制度的效果下。起碼有一萬青壯能奮而起之!

除去留下守備各邑防務的,滿打滿算,至少有萬人能用,相當於舊制裡的一軍了。隨着鐵質農具在西魯推廣,不單耕地和糧食今年將會豐收,而且使得大量銅器得到了解放,兵器甲衣並不是很缺,足以完成武裝……

有此一軍。只要齊國不進行全民徵召,趙無恤有信心抵禦周邊任何邦國、卿族的進攻至少兩三年內,還有五千俘虜在晉國和西魯的齊國是做不到大規模徵召的。

但若是主動進攻……如果以三桓爲假想敵,加上週邊的諸多幹涉者的話,身邊只有曹伯這個不靠譜的隊友,晉國趙氏相隔千里,趙無恤尚無信心能取得完勝。

所以他需要助力,而張孟談那計策只有兩個字:“費!郈!”

不破不立,破而後立,這又是一場冒險和賭博。擋車的螳臂倘若再度阻道,他絕不會選擇讓道!

計算完力量對比後,趙無恤心中微定。一擡頭,宴飲獻酬之禮已經過半,齊魯各位卿大夫們大抵相互結識了,正推杯交盞說着些假惺惺的話。

就在這時,他方纔在齊國大夫隊伍裡看到的那同齡人卻端着酒盞,在季孫斯的陪伴下走過來了。

齊魯和談能夠繼續下去,這讓季孫斯心中大定,有了北方的這根大粗腿後,他看向趙無恤的眼神也不似先前那麼忌憚了。他笑呵呵地說道:“子泰,有一齊國英才欲與你相識。特讓我引薦……”

那眉清目秀,脣上無須的青年恭敬地行了一禮。帶着狐狸般的笑容自我介紹道:“在下陳恆,字子常,願與趙小司寇結識……”

……

切好的嫩羊肉盛在瓷盤中,蘸醬則在瓷豆裡,蔬果、黍粥則在一旁。趙無恤看得出來,這些是甄地燒製的瓷,那獨特的釉彩天下別無第二家,瓷器走俏後,已經悄然在席間取代笨重的銅器。

陳恆此人給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虛僞和囉嗦,從他在季孫斯引薦下過來坐到席上開始,已經過了整整半刻,嘴裡一直在四海九州地扯淡,從陳氏平日購買瓷器的渠道,到打探趙氏的燒瓷技術,繞了一圈又回到了食物上。

“小司寇的親衛已經試過,這些食物都沒問題,酒也正常,緣何不嚐嚐?魚是來自齊國海濱的海魚,以冰塊保鮮,以日行兩百里的傳車送到夾谷,再讓皰廚烹製的,佐以青鹽,乃是世間少有的美味……”

趙無恤今日心情不佳,也不與他虛與委蛇,而是徑自打斷了陳恆的話:“齊國陳氏從始祖陳公子完入齊起,已經過了六世了罷?”

言罷他又敲了敲自己的額頭笑道:“不對,算上子常的伯父陳武子開的話,是七世。”

陳恆面色有些怪異,他本就帶着打探對手的心思過來與趙無恤相見的,卻見他和自己想象中的虛僞而健談之人大不相同,反倒對自己的話題興趣寥寥,半響後卻直接問了這麼個問題。

“是,又如何?”

趙無恤眼睛微眯,當衆吟誦起來了:“鳳皇于蜚,和鳴鏘鏘。有嬀之後,將育於姜。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這是齊桓公時的大夫懿仲要嫁女給陳公子完時占卜的結果。果不其然,到了子常的祖父陳桓子時,陳氏果然興盛,成了齊國的卿族,至於第八世,不就是身爲陳氏世子的子常你麼?能結識你這樣的人物,真是幸事。”

陳恆的面色恢復了方纔的雍容,同時一臉傲然,沒錯,正是因爲這個預言,下一代家主被宗族寄予了厚望!而他,卻能從諸多兄弟中拼殺出來,早早被父親選爲世子!

八世之後,莫之與京,十年二十年後,他將爲陳氏創造怎麼樣的成就呢?還有什麼比正卿之位更高貴的麼?連陳恆自己光是想想,都會砰然心動。

他和父親的目的駭人聽聞,現下也只有晏子曾一語中的,但多數人都對此嗤之以鼻,覺得陳氏謀求的,頂多是國、高那樣的地位。

以外姓卿大夫竊取主君之國?這是春秋以降從未有過的事情,光是想想都不可能完成。

陳恆每每在心裡冷笑,都是羣沒見識的凡俗之人,我的志向,你們怎麼可能知道!

然而此時此刻,在最不合時宜的地方,陳恆對面的趙無恤卻用一種“我是過來人,我什麼都知道”的表情說了句要命的大實話。

“子常莫不是在想,要在有生之年,完成陳氏代齊的壯舉,竊國爲侯?”

“嘭”的一聲,平地乍起驚雷,陳恆手裡的酒盞掉落在地,淡黃色的酒漿灑了一地。

感謝書友打瞌睡的水獺,男兒行31,神幻界,書友151101073247258的打賞!感謝各位的月票!

第82章 振振公子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020章 分娩第733章 虎狼!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886章 少樑砲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804章 三家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305章 柳下季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3章 趙樂聯姻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655章 大風(12)第732章 國人暴動 下第4章 單騎走馬第352章 將治魯第1033章 列爲諸侯(上)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1137章 三箭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491章 魚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445章 野心第1010章 奴隸制第1020章 分娩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362章 大禮議第4章 單騎走馬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48章 請君憐惜第37章 我的成邑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94章 醫扁鵲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528章 弒君者(終)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658章 大風(完)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515章 勝負手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710章 陶朱第503章 外援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73章 泮宮公學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475章 舟師第837章 運河第1180章 剛愎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