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爭流

ps:比預想的時間寫的更長,就這樣了,打賞的友以後再感謝。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孔子靜靜地看着趙無恤,很久了,那大概是上次與盜跖在中都牆垣下的激辯後,他很久沒與人爭論如此之久,如此之累。

他本以爲,自己與這位相見恨晚的小君子,會像和老子那樣,只有談笑和長輩對後輩的教誨,沒有爭端的。

可惜啊……

只不過,與少正卯,與盜跖不一樣,那是勢不兩立的理念之爭,可對於趙無恤……

僅僅是立場之爭,君子和而不同而已。

但真是這樣的麼?

從宰予的那番話裡,孔丘已經窺見了他和趙無恤巨大的分歧,理念上的細微差別,投射到爲政上,或許就是水火不相容。

就在他在扔出底牌,想聽聽趙無恤對自己和弟子們深思熟慮商定的人選還有何看法時,卻見趙無恤拊掌讚歎:“大善!柳下大夫一定能治理好須句。”

孔丘鬆了口氣,卻聽無恤突然話音一轉,讓他不得不再度強行提起精神。

“只是不知道,他是直接因功封得此邑,還是僅僅臨時守之?”

孔子一時間噎住了。

商周春秋封賜給卿大夫作爲世祿的田邑。也叫“采地”、“封地”、“食邑”。冊封的包括土地,也包括土地上的民衆,受封者對采邑中的百姓有管轄權,並課徵租稅,理論上是終身世襲。

柳下季是個君子沒錯,但他少有功勞,又是出了五服的公族遠支,甚至因爲庶弟盜跖的原因,被剝奪了職位。無緣無故封賞一個五千戶大邑,魯國那些眼巴巴等着封邑的近支公族不得羣情憤慨,統統炸了窩?

所以只可能是第二種,以大夫之名替國君守之。

在晉國。兼併日漸劇烈,卿大夫的采邑也隨之動搖,十年間換了數個主人實屬尋常,並漸漸開始化邑爲縣。縣長官稱大夫,卻是隨時可以任命和撤換的官僚,職位比邑宰、司馬要高,卻已經不是他們的主君。而是上司。

魯國的情況類似,在三桓四分公室後。很少再有人再有運氣獲得世襲的大封邑。比如曾經的鄆城大夫,就是臨時守之,稱之爲守大夫要更合適些。

“只是爲君守之。”

無恤見自己所料不差,鬆了口氣後說道:“一個五千戶大邑,光靠大夫可管不下來,須句司馬無所作爲,之前被一同趕走了,只剩下些卒長、佐吏維持治安。作爲大夫可以垂拱而治,但司馬卻必須能擔當重任。不能隔着數百里隨意指派,以免須句資敵的事情再度發生。小子對須句防務頗爲熟悉,想推薦一位司馬人選,可乎?”

既然柳下季只是臨時守之,那須句司馬便不是他的家臣,僅僅是沒有人生依附的下屬。憑藉這一點,趙無恤就可以玩很多花樣了。他的意思很明顯:我能讓柳下季進須句做大夫。但兵事得聽我的,大家各退一步可好?

孔子再次重重地看了無恤一眼:“小司寇但說無妨,但這得由君上裁定。”

這事不全是我說了算,你且講講看,但行與不行,還得視人選而定。

無恤恭敬行禮:“我推薦平盜有功的冉求。子有!”

……

“等疫病消除後趙兵撤離,而柳下大夫前往治政事,冉求作爲邑司馬掌兵事,事情便這麼定下來了,中軍佐,你覺得如此可行否?”

趙鞅將方纔孔子扔出的矛投了回去:“此乃魯國內政,問吾子即可。問我作甚?”

“唯唯……”季孫斯連忙弓着背作鞠,用求助的目光看向了趙無恤。

在季孫斯看來,趙鞅的可怕程度遠遠超過了陽虎,他當年在陽虎淫威下就如同見了狸奴的碩鼠,在趙鞅面前更是大氣不敢出,還是趙小司寇可以商量些事情。

至於更加不堪的叔孫州仇,更是一直保持着諂媚的笑,期間幾乎不發一言。

於是,今天完全是趙氏父子與孔丘的爭鋒。

事後,叔孫州仇居然還後怕地責備孔子說:“若是惹怒了趙卿,他帥連齊人都打敗了的趙兵來伐,吾等如何應付?”

孔子說:“晉政多門,六卿不能一心一意,趙孟也忙着歸國,哪裡來得及討伐魯國?何況作爲君上的卿大夫,吾等若是不爲邦國爭利,就會遭到欺凌,國將不國!”

老子和他說過以不爭爲爭,但孔子覺得現在自己是無法做到的。

他對今天季孫斯和叔孫的表現大失所望,二卿則完全成了泥塑雕像,畫諾蓋印之人,直到這場會面接近尾聲,才代表魯人答應了雙方各退一步的事實。

“鬥屑之人,不足與之謀!”

……

對於季孫斯來說,今天的筵席交鋒能談成這樣他已很滿足了。

趙氏答應退出大邑須句,這讓他們神經一鬆,儘管人選不盡人意,是魯侯較信任的柳下季,但他畢竟是魯國公族,總比趙無恤盤踞那兒要好。至於加塞進來的司馬冉求,雖然做過趙無恤之臣,但那不是孔丘的學生麼?怎麼想都是比較聽孔丘的話。

但孔子卻有些悶悶不樂。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這是他對弟子冉求的評價。

他能確保冉求政務上的才幹,但德行……孔丘也無法確定。

他這位弟子是個性格謹慎諾諾之人,所以孔子鼓勵他行事果斷一些爲好,如今看來並無太大改觀,只是將遇事請示的對象,由孔子變成了主君趙無恤。

想來也是,當年冉求在中都只是個小小的兩司馬,手下二三十人。可到了無恤麾下後卻被信任之,重用之,職務一路躥升,讓冉求不能不盡心效命。

“子有,勤勉忠君,以五百之衆御數千羣盜,多次立功,當升爲大邑司馬!”

如今趙無恤又將他推薦位須句司馬。以這位弟子知恩圖報的性情看,孔子不能確保他以後究竟會聽誰的。

也罷,子有的本質還是好的,雖然言語訥訥,但行爲敦厚,總不至於變成宰予那樣的不肖之徒吧。

所以對於趙無恤的這個舉薦,於情於理。孔子都沒有拒絕的理由。

就在孔丘垂着頭思索時,卻聽到一聲渾厚的發問。趙鞅不知何時,繞過了季氏和叔孫,徑自站在了他的面前。

“餘聽聞,孔子有句話,叫君子矜而不爭,爲何今日爭得連衣袖都要捋起來了,儒者的斯文何在?”

……

趙鞅無視了季孫斯的諂媚,這樣的人他見得多了,他眼睛還在往孔子那邊瞟。近幾年來,從未見過如此膽大之人,恍若當年平丘之會上爭承的鄭子產復生!

他心裡有不快,有欣賞,也有刻意的刁難,故有此問。

孔子停步迴應道:“君子沒有什麼可爭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爲國而爭。但即使是爲國事而爭,也是先互相作揖、謙讓,結束後又互相敬酒。這纔是君子之爭。”

和先前他臨危受命,起身接下了趙氏父子的挑戰一般,孔子作爲筵席的主持者,再度從篚中取酒爵。盥手洗爵,又用酒壺將銅樽添滿酒漿,隨後才面朝北面,獻於趙鞅。

這邊,高大的魯國老者收起了針鋒相對,將臉矜持地掩在寬袍大袖之後,酒水撒了卷鬚。

“赫赫師尹。民俱爾瞻,今日始知趙卿之威。”

那邊,趙鞅沒了先前的刻意傲然,也雙手舉樽,滿飲一樽。

“孔子今日所爲,足以爲國之砥柱矣。正如《詩》言:樂只君子,邦家之基!”

這兩位巨人雖然無法爲友,但也沒有像歷史上那般相互仇視,這算是件好事麼?默默旁觀的趙無恤也說不清楚。

……

頒佈了對趙無恤的賞賜,解決了須句的事情,孔子的使命也就算完成了。

至於趙無恤已然滲透的西魯各邑,雖然大夫會盟大夫不符合禮法,但那是齊國大軍壓境時的不得已之舉,說到底還得怪三桓不救讓大夫邑宰們絕望。魯侯對此追加承認,如今已成既成事實,反悔也來不及了。

既然趙無恤沒太明顯地派軍進駐,驅逐大夫,那魯侯和三桓還能捏着鼻子裝作沒看到,一切等強勢的趙鞅離開後再說。

但孔子卻不能聽之任之。

於是他臨走時,又認真地問了趙無恤一句:“小司寇,陽虎,真的死了麼?”

夫子啊,你對陽虎的恨意還真是持久啊,歷史上,千百年之後嗎,他都得靠沾你的光而留名。

於是無恤也很認真地回答道:“死了,我的家臣闞止親眼所見,我當時還闞止讓送了他一句話。”

“什麼話?”

“世人莫學陽虎,兩叛其主,欲弒其君,以陪臣執國命。“

趙無恤此言或是效仿當年楚靈王的,楚靈王主盟諸侯時討伐吳國,在吳國朱方邑抓獲了齊國的昔日權臣慶封。愛顯擺的靈王大喜,於是將他五花大綁,背上插着斧鉞遊街示衆,還逼他說這句話:“切勿效仿齊國的慶封,他是個叛臣,殺死他的國君,削弱國君的孤兒(齊侯杵臼),還敢僭越與大夫會盟!”

當時口齒伶俐的慶封卻反其道而還之,遊街時大聲喊出楚靈王的醜事:“二三子不要學楚共王的庶子圍(楚靈王),他殺死兄長的孺子麇而篡奪君位,還妄圖稱霸,和諸侯盟會!”楚靈王大窘,趕快讓人把慶封的嘴堵上殺了。

所以孔丘一時間很是好奇,陽虎會怎麼回答。

經過今日的對抗後,他對趙無恤的態度在悄悄改觀,甚至連”修身齊家治國治國平天下“這符合孔門志向的豪言壯語,似乎也和當年楚靈王占卜時大言不慚的:”餘尚得天下?(我能得到天下麼?)“靠攏了。”陽虎可有迴應?”

趙無恤露出了回憶的神色:“據說,陽虎當時奄奄一息,甚至都不能發音了,但我想他心裡想說的應該是……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則五鼎烹吧!”

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77章 吾之子房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892章 過河卒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253章 商丘對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283章 擲矛兵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820章 無爲有爲(下)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899章 計然策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793章 四君子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1119章 雙頭鷹第410章 會師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479章 孔方兄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1176章 特赦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1050章 軍功爵第469章 第藥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767章 萬歲!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860章 古史辯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626章新婚夜第1007章 卸甲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49章 有女如雲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577章 失敗者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36章 一言之威第509章 致師第519章 漁父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46章 一生之敵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561章 大將軍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742章 暴行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824章 大學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706章 孫子.吳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