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該怪誰?

到了八月初,以上六邑大夫的反饋陸續傳了回來,面對齊人越來越熱鬧的治兵動作,對於趙無恤倡議的“聯防”之事,他們的反應各不相同。

像高魚、中都兩處,早在大半年前就和趙無恤暗通款曲,高魚的魚氏大夫是唯一一個出兵幫趙無恤圍剿盜跖的,他的領地又夾在廩丘和鄆城中間,兩家雞犬相聞,聲息互通,關係處得極好。

至於中都邑的宰予,他原本就是受趙無恤推舉纔得到邑宰之位。此人在孔門弟子裡是個特例,有野心,有能力,在老師眼裡卻是個失敗的學生。

但這並不影響他爲自己謀劃前程,在軍事上有武卒庇護,手下還有不少孔門弟子留下輔佐。所以中都去歲被盜跖破外郭後雖然殘破,大半年時間居然恢復得差不多了,這也證明了宰予的能力。

孔子不待見這位叛逆的弟子,但宰予自有靠山,他在無恤的再度推舉下,從假邑宰轉爲正式任職。

宰予升遷,自然要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中都在政治上對趙無恤一向亦步亦趨,不知道的,還會以爲無恤纔是中都大夫呢!

這兩邑雖然不必直面齊人攻擊,其邑主卻第一時間答應,願意親至廩丘盟會。

但接下來,趙無恤收到的卻是須句城義正言辭的拒絕!使得這次計劃平添了幾分波折。

須句原本是個**小國,和任、宿、顓臾一樣,都是風姓太昊氏的後裔。進入春秋後任、宿陸續滅亡,只剩下須句和顓臾一西一東。他們理論上是子爵的夷人小邦,但削弱不能自守,實則是魯國私屬,不能與其他諸侯來往,每年都要向魯侯朝貢,滿足魯人“憬彼淮夷,來獻其琛”的虛榮心。

百年前。須句曾被邾國滅亡,須句子奔魯求援,魯僖公認爲“崇明祀,保小寡。周禮也;蠻夷猾夏,周禍也”。於是次年伐邾國取須句,讓須句子得以返國。

過了幾十年,倒黴的須句又被邾國所滅,這次是亡得乾淨了。魯文公再次奪回須句後。就乾脆讓自己的兒子做大夫,所以須句大夫也是魯公族。

須句在西魯位置最爲靠北,它位於濟水、濮水下游,也就是後世的梁山泊一帶。地勢較低,一旦到了雨季,周遭常常會變成溼地沼澤。

正因爲這糟糕的交通狀況,讓這個小不點能保持**千餘年。雖然齊人的東阿、平陰之師朝發而夕可至,往年卻不太樂意走須句的爛泥路,更願意繞道秦邑,先至廩丘。再攻打鄆城等地。

須句的這種地形極易防守,它好歹曾是一個子國,都鄙共有戶數四五千,若是全民動員,一師之衆是拉得出來的,也是趙無恤最希望爭取的一家。

但讓他失望的是,須句大夫生性多疑,平日行爲就極爲乖張孤僻,窩在領地裡悶悶不樂,總覺得有人要謀取他的祖地。過去趙無恤送去的禮物便總得不到回饋。此次更一口回絕!

收到信後,看着那高高在上的語氣,無恤氣極反笑:“須句大夫自視甚高,自以爲是魯文公之後。看不起周圍的鄰居。覺得就算齊人來了,礙於周邊的湖沼也奈何他不得,反倒會先攻打其餘幾邑。聲稱除非讓他這個公族做主盟之人,否則不願屈尊於我之下。”

西魯聯防之事,前提條件是以趙無恤爲首,這點絕不容於動搖。所以趙無恤也不打算示弱。理論上,須句大夫的身份地位和他是相當的,無恤拉攏諸邑聯防的藉口“小師,蒞戮”本就十分勉強,無法逼須句加入聯防計劃。屆時各自爲戰,這種以鄰爲壑的舉動,只能日後再與他算賬了。

希望到那時,須句還沒被齊人攻破,雖說那裡有湖澤作爲屏障,但連邾國、魯國都能兩度破城來看,其實一點不保險,只是可憐須句的芸芸衆生。

不過好在其餘三個邑秦、範、郿陸續同意了這份《西魯聯防》的提議,所謂的聯防,就是各邑主政之人歃血結盟,共享情報,邑兵歸趙小司寇統一指揮,讓魯國西鄙聯合起來,好渡過此次危機。

三桓各自爲政,對西鄙的不管不顧讓大夫和邑宰們傷透了心,他們原本一盤散沙,打算能抵抗則抵抗,不能抵抗則請降,誰料趙無恤這邊卻給了他們最後的希望。

因爲就算投降,也不一定能保住領邑,齊侯那邊也有一堆士人眼巴巴等着拿封地呢!

……

就在“西魯互保”之事順利發展的同時,公西赤這些天卻過得不太舒心,在趙無恤手下做家臣就這點不好,他總會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問題。上次是竹簡紙張之爭,這一次,則是無法逾越的道德障礙。

公西赤字寫得好,所以往常趙無恤要寫奏疏,一般都召他去撰寫,這次也不例外,但無恤口述的內容卻讓他停住了筆。

無恤問道:“子華,是我的話有何不妥之處?”

公西赤遲疑道:“司寇,雖說與諸位大夫同聲通氣是因爲三桓的不作爲,但周禮雲,卿大夫間不得私下盟會,只能行相見禮。這所謂的廩丘之會,恐怕不妥當吧……”

對這點趙無恤絕不相讓:“無盟會不足以使敵畏懼,無歃血則不見信義,不足以託付兵事,吾等也是被逼無奈。”

公西赤訥訥地說道:“但這不是一般的盟會,而是撇開國君和執政商議與齊人動武,是私下串通結黨,夫子也說過,君子不黨的。”

趙無恤臉色沉了下來:“爲學切勿斷章取義,是君子羣而不黨!吾等做的事情,就好比泉水乾了,擱淺的魚得吐沫互相潤溼,事急從權也,並非結黨營私,更不想割裂魯國!”

這番訓斥將公西赤鎮住了,一旁對所謂尊卑禮法一向不以爲然的闞止站出來開導他。

“子華迂腐,早在晉靈公元年,晉君尚幼,趙宣子就代表晉君與齊、宋、衛、鄭、曹、許君盟於扈,此爲大夫主盟之始。當今之世,這種事情已經屢見不鮮,既然大夫盟諸侯都可以,大夫盟大夫又何必奇怪。何況君待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爲君者、主政者自有保護屬下大夫的職責。如今魯國的主政者拋棄了西鄙,讓各邑自生自滅,難不成吾等要礙於禮節,連相互自保也不許,只能引頸待戮不成?”

這話讓公西赤無言以對,是啊,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究竟該怪誰呢?

在魯國,上下異位已經持續了百餘年,三桓自家的領地都說叛就叛,連國君昭公也做過帶着城邑奔齊的事情,就更不用指望大夫們有多少忠君忠國之心了。

對於大夫們來說,如何保全領地纔是最重要的,爲此,不得已時降齊也不過是眨眨眼的事情,何況投靠同爲魯臣的趙無恤?

公西赤知道,自己今天若是一味抵制此事,司寇恐怕會對他生出惡感來。甚至,他身爲廩丘的“三老”,若在廩丘舉行盟會,他還得到場充當司儀,主管祭祀、迎賓、禮儀等事項。

是從,還是不從?

“夫子啊,你教了我宗廟之事,讓我可以束帶立於朝,與賓客言。”

“但你卻從沒教過我如何應對眼前的局面……”

在高官厚祿、輕裘肥馬與固守夫子所教禮儀之間,公西赤咬了咬牙,最後還是選擇了前者……

至此,已經基本籌劃好“西魯聯防、互保”的趙無恤決定“先斬後奏”。由他口述,讓公西赤抄寫了一份八邑四大夫、兩邑宰參與署名的聯合請命,打算讓封凜送到朝堂上與三桓攤牌。

他很期待三桓那不願同意,卻迫於形勢不得不從的表情……

……

盜跖的事件告一段落後,柳下季被重新啓用,於是朝堂上,有他和孔丘在側,魯侯一系的“君派”隱隱有擡頭之勢,孰料這引起了三桓“卿派”的反彈,更加劇了魯國中樞的矛盾。

強敵在側,魯國朝堂上卻沒在思索禦敵之策,而是在空耗時間,經歷了整整半個月的口水戰,今天亦然。

孟孫何忌已經去了郕邑集結兵卒,過去大半年他們的族兵一直在圍灌城,領地民衆頗有些不堪勞役,如今還要與齊國鏖戰,甚至會耽擱秋收,所以必須安撫一番,讓他們多忍幾個月才行。

所以公宮內,魯侯面前只剩下孔子、柳下季,還有季氏和叔孫氏在討論着即將到來的戰事。

“說到底,西鄙究竟應該如何防備,大司馬除了將責任推給趙小司寇,推給當地大夫們外,還是沒拿出一點方略來!”

魯侯忍不下去了,一向作爲泥塑傀儡的他難得拍了桌子,朝堂上一時間寂靜了下來,季孫斯越來越有執政風範了,如同老僧入定,尖嘴狸腮的叔孫州仇也移開目光避而不答。

隨着趙無恤在西鄙的根越扎越牢,他們開始嫉恨,雖然礙於晉國趙氏,不敢和無恤公開翻臉。但卻一直等着看這少年失敗受挫。

這次齊人攻來,不就是一個機會麼?

他們等着看他從巔峰上狠狠摔下來,等着看他衆叛親離的笑話,然後就不得不向自己低頭,變成庸碌無爲的魯國大夫!

作爲流亡卿子,不就應該這樣麼!

最後,打破寂靜的卻是一個攜帶書信入內的寺人,說西鄙的趙小司寇遣人獻上了一份書信。

衆人都一個激靈,這已經是這月送來的第三封了……

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602章 知瑤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943章 刑人(下)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894章 孫武子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491章 魚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860章 古史辯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52章 冬至(一)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1009章 函首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27章 遠送於野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804章 三家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966章 熵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98章 攪動全局第516章 訪賢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1170章 自古誰能辨忠逆?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839章 徐國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305章 柳下季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96章 莫如兄弟第816章 秦人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9章 姑布子卿第94章 與子同仇第774章 搬山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12章 呦呦鹿鳴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