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放虎歸山

趙無恤現在對魯侯和季氏都有救命之恩,所以對於“陽虎潛逃”一事,魯國的國君和執政雖然憂心忡忡,卻不會非難他。:../

“子泰迎回了君上,又將至寶伯禽之弓,大東之玉奪回,已經是莫大的功勳了,至於陽虎逆賊,遲早會被捉住的,切勿放在心上!”

魯侯這兩天被挾持,過得又驚又懼,眼睛就沒閤眼過,現在已經極其疲憊,扶起趙無恤,說完這句話後竟然忍不住打起了哈欠。

反正他早就做了八年傀儡,從不參與政事,所以季孫斯便讓司儀柳下季將魯侯送入尚且完好的公宮中休憩,他自己則帶着商量和口氣,和趙無恤說起國事來。

季孫斯最關心的,自然就是陽虎的行蹤,他對這個將自己性命捏在手裡幾年之久的家臣又恨又怕,只求將他抓到魯市斬首戮屍,好讓魯國人知道他季氏終於將這頭背主的猛虎抽皮拔筋了。

只要陽虎不死一日,他便如芒在背。

“陽虎是往北邊潛逃的,我已派遣兵卒追擊,也不知能不能抓住他……”

“北邊?陽虎及其黨羽現在還控制着西鄙的鄆城,東面的費邑,還有西北的灌城,北方的陽關,他莫不是出奔陽關了?”

陽關,那是魯國北境泰山一線的險關,也是面對齊國攻勢的最前線,常年駐紮有兵卒過千。那裡一度被齊國攻陷過,但沒多久便被魯國重新獲得,陽虎毫不客氣地把這座城邑放進了自己的袖中,將那裡經營成了陽氏老巢,雖然他的苛政引發了魯人的不滿,但城內依然有不少忠於他的死士。

“若陽虎真的成功逃回陽關,那就是放虎歸山啊……陽關易守難攻,現在已經入冬,再過一月半就會大雪封山,調兵和運糧困難重重。想要徹底剿滅恐怕要等待明年開春……”

說到這兒,季孫斯眼前一亮:“子泰可願意派善戰的武卒前往?”

陽關和趙無恤的地盤西鄙距離太遠,即便奪取也很難管理。

對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趙無恤斷然拒絕:“大司徒。武卒經過兩日力戰,損失不小,何況有危險的不僅僅是陽關一地,還有鄆城,關係到魯國與衛、晉的交通。我乃是廩丘大夫。與鄆城最近,無恤請命攻鄆城,至於陽關,若是大司徒無計可施,要不請大司空想想辦法?”

季孫斯臉色陰沉,孟氏的郕邑宰公斂陽一度想對他下手的消息,他早就從趙無恤處得知了。陽虎專權期間,孟氏多虧有此人,才得以保住了權柄,如今季氏元氣大傷。短期內力量不如孟氏,這讓一向自詡爲三桓之首的季孫氏感覺危機重重,生怕今天的事情重演。

陽關理論上也是季氏領地,若是讓孟氏收了去,實在有些尷尬。

趙無恤建議道:“我倒是有個主意,或許能不戰而下陽關。”

“快請講!”

“不如派一個勇士率軍前往陽關的必經之路上堵截,若是陽虎未至,則可以帶着君上的赦令招降叛軍,宣明此次只誅首惡,其餘人既往不咎。”

“這……不知誰人能擔當此重任?”

“無恤倒是可以推薦一名勇者。可以去陽關一行。”

“誰人?”

“子路!”

聽到趙無恤推薦子路,季孫斯微微一愣。

“爲何?此人除了忠勇外,還有過人的本事麼?”

“子路性格篤信,無宿諾。有這一點便足夠了。”

趙無恤聽子路說起過,他當年曾經在陽關呆過,與陽關邑司馬還有些交情。而且他這個人無宿諾,也就是答應今天兌現的事情,決不拖延到明天,很受人信任。

結合今天發生的事,趙無恤就生出了一個注意。剛好要借子路的篤信來實現!

季孫斯別無他法,季氏私屬損失慘重,得重新收回領地,才能料民收賦稅恢復實力,哪裡還湊得出攻城的部隊,可又不想便宜孟氏,所以只能答應以執政的身份簽署赦令,瓦解陽虎餘黨。

“其實陽關雖然重要,卻不是最緊迫的事情,如今處理費邑的叛軍,救回大司馬,纔是諸卿需要立刻考慮的。公山不狃雖然是陽虎之黨,但一直遊離其外,而費邑也是季氏主邑,有戶口過萬,若是讓他坐大,恐怕會變成心腹之患……”

季孫斯深以爲然,比起陽關,費邑對季氏,對魯國來說更加重要。而且他們季氏單獨面對孟氏處於劣勢,目前只能拉攏討好趙無恤與之抗衡,但趙無恤身爲一個外來人並未得到季氏的完全信任,今天的陽虎脫逃一事也疑點重重。所以並非長久之計,必須迎回叔孫州仇互相扶持才行。

趙無恤的心思又何嘗不是如此,他不想讓孟氏獨大,所以現在先扶季氏一把,不要讓他們倒掉,但對於費邑,一來他也沒什麼好主意,二來讓季氏如梗在咽,以免他們太快脫離與趙無恤的脆弱同盟。

“等後日君上會召開朝會,召集卿大夫覲見,以安人心。子泰立下了不世之功,當受封賞。該有的一樣都不會少,即便孟氏想要毀諾,我也會鼎力支持!”

臨別時,季孫斯信誓旦旦,還不失時機地黑一下孟氏,趙無恤則笑着謝過。其實他現在還佔着城西,武卒依然枕戈待旦,自然不怕三桓背信,敢少了他一分好處?先問問長矛、勁弩、輕騎答不答應。

……

等到出了公宮,入了城西,一衆家臣屬下都過來彙報情況,等到交待完畢後已經是後半夜,只剩下封凜、穆夏在側,點着燈燭巡視追逐陽虎時獲得的錢帛珠玉。

這些東西,是趙無恤讓穆夏收集起來,特地繞到從西門運進來的,上面蒙着厚厚的麻布,直接拉到被無恤徵用的城西武庫裡。

學過計數法的封凜捧着算盤彙報道:“下臣清點過了,一共有黃金八鎰,珍珠七斛,美玉三十五枚,還有……精美的白色趙瓷十九盞,其餘散亂的珍奇無算。”

“魯侯雖然失了權柄,但三桓每年還是要往公宮內府裡輸送部分貢賦的,積少成多,所以不會像周天子一樣窘迫。陽虎出逃時帶着這些積蓄,想當成招兵和賄賂的本錢,沒想到卻便宜了我。”

趙無恤看着閃爍的金玉,心情很是不錯,算下來,這抵得上甄邑和廩丘兩三年稅賦了,想要政治安定,軍力強盛,第一要務就是“必國富而粟多”,平白得了這麼多財物,他焉能不喜?

有了這些,來年春耕和開拓土地、打造手工產業鏈、疏通商業的計劃就可以順利實行了!

封凜辦事能力提高,獻媚和馬屁功夫也見漲,他見無恤心情不錯,便討好道:“大夫謀劃數月,終於有了今日的完勝,連三桓都要仰大夫鼻息,明天朝會一定能得到想要的封地和爵位職守!”

趙無恤卻嘆了口氣道:“完勝?不,這只是無可奈何的妥協罷了。”

十月的魯城夜晚已經有些寒冷,趙無恤披上了一件趙鞅留下的大氅,這是由姐姐用數十快貂皮親自縫製的,上面的針線彷彿還有季嬴的溫度,暖人肺腑。而內襯裡則有樂靈子的藥囊,能在睏乏的夜晚讓無恤醒神,拂過後指有芷蘭餘香。

在他心目中,這次入魯的完勝,應該是將陽虎和三桓一鍋端掉,然後在三年內擁有歸國和晉卿們抗衡的資本,只有那樣,才能回家,才能完成和樂靈子的三年之約。

“可無論在實力上,或是威望上,我都註定無法將三桓、陽虎一同擊敗。若是不顧形勢強來,魯國士大夫和國人的洶洶之勢很可能會反過來將我逐出此邦。若是攪亂了魯國,也會便宜了齊國人,到時候我非但不是晉、魯同盟的功臣,反倒是罪人了。”

“最初對於三桓和陽虎的向背,我是很猶豫的,陽虎是謀逆陪臣,卻也是反齊的強大中堅,我只需要動動嘴巴就能加入,把希望寄託在他能分我一杯羹上。三桓中的季氏和叔孫雖然懦弱無能,我必須全力介入才能扶持他們逃過此劫,但也容易在以後的日子裡和他們分庭抗禮,各個擊破。”

只有趙無恤和張孟談才知曉的梓秘脫口而出,封凜聽得心驚,卻又欣喜不已。以往他只管負責趙無恤與陽虎的溝通,辦事卻又看不到事情的全貌,直到今天才得窺一角。

他心中暗暗想道:“這是大夫將我引以爲親信的意思麼?”

趙無恤之所以這麼做,是讓封凜知道一些無關緊要的過往,一方面是示之以信,另一方面也是準備大用他了,畢竟過去一年,他也立下了許多功勞,應該受到嘉獎。

這半刻意半無意的舉動讓封凜受寵若驚,便大着膽子問道:“陽虎逃竄之事,下臣聽說了,他難道真是去了陽關?”

面對封凜的疑問,趙無恤輕笑道:“陽關?那兒太過關鍵,關係到齊魯兩國攻守態勢,我還指望子路去順利招降他們,怎麼會放虎歸山?所謂聲於北而擊於西,陽虎現在大概快到郕邑,離目的地灌城越來越近了罷!”

第649章 大風(6)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374章 刺殺!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495章 墮四都!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519章 漁父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383章 該怪誰?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208章 成之誓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17章 割圓之法第68章 少君魏姬第1007章 卸甲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1007章 卸甲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440章 靈鵲(下)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292章 授土賜民番外13 秦皇紀(上)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1096章 濟北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73章 泮宮公學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770章 死於此!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463章 私掠6令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860章 古史辯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675章 逐君側之惡臣(上)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255章 募兵制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768章 當歸 上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95章 劍擊之技第999章 殘城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36章 一言之威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