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魏舒方陣

衆人在整編之後,就合爲了一卒,無恤任命王孫期以鄉司馬之職兼任卒長。

卒之下,趙無恤則設了三個步兵兩。

放在春秋前期,諸夏三軍以“乘”爲單位作戰,一乘有駟馬戰車一輛,車右、車左、御戎爲主力和指揮官,外加七十二名步卒協同,“車馳卒奔”,配合作戰。然而當時的戰爭主要是戰車上的貴族們在玩打仗遊戲,徒卒們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作爲輜重兵和拉拉隊,地位比較低……

春秋後期,形勢爲之一變,戰爭的貴族氣質越來越弱,最終演變爲不死不休的征伐滅國。尤其是諸夏國家對戎狄蠻夷的開拓,更不需要講究什麼古軍禮,於是廉價、高效、對地形適應性極強的步卒開始逐漸取代戰車,成爲戰爭的主角。

趙無恤聽羊舌戎說過,這一時代,在南方,有孫武主導下的戰爭思維和戰爭方式跨時代的飛躍。而晉國,早在四十年前,就由中行氏和魏氏策劃過一次兵制兵種改革。

那是晉平公十七年(前541年)夏,中行吳及魏舒率軍開拓晉國北境,在太原遭遇無終國山戎和羣狄組成的聯軍。

太行山區,山巒重疊,道路崎嶇,地形險狹。魏舒認爲對面的戎狄多是步兵,己方則是戰車,在山地作戰,戰車機動困難,難以取勝。於是他向中行吳提出了“毀車爲行”的建議,把戰車編隊改造爲步兵方陣,使原來以兩、伍、專、參、偏爲編組的戰車陣形,變成以前鋒、後衛、左翼、右翼、前拒爲編組的互相配合的步戰陣形。

這就是著名的魏舒方陣,也開啓了中國步兵時代的先聲,從此被晉軍沿用。

此戰勝利後,大片北方土地被晉國奪取,並進一步開拓殖民,在這場北進浪潮中,趙氏也獲得了未來的重要基地:晉陽。

所以趙無恤纔會如此設置兵種搭配:一輛戰車作爲指揮車,三步卒兩爲主力,外加騎兵兩扈從側翼。

田賁這個惡少年這幾天是連級跳,先跟沐夏打了場架,而且還打輸了,卻撿了個伍長當,這會又混上了兩司馬。他昨天在鄉寺外把門,痛毆成氏皁隸,在鄉里打出了惡名,惡人自有惡人磨,這會放他來收拾那些亂哄哄的鄉民倒是十分有效。

只見田賁揹着手,昂頭挺胸地在人羣中間不停呵斥,看到有搗亂東張西望的,過去就是一腳,他那一兩頓時就老實了下來。

趙無恤昨日簽署了卷狀,將虞喜、穆夏兩名親信的身份提升成國人。他作爲一鄉之宰,又是趙氏君子,是有這份權力的,但還得上報下宮通過,料想便宜老爹沒理由爲難他。

所以,穆夏也當上了步卒兩司馬,他已經在下宮趙兵中樹立了角抵第一高手的地位,加上他是趙無恤最早的親信,這任命實至名歸。

至於那個話不多,但在野人中頗有威信的井,畢竟不是知根知底的,無恤決定再觀察上一段時間。

羊舌戎職位沒變,雖然兩個昔日下屬現在和他平起平坐,但因爲他還有個無恤車右的身份,只要無恤能順利地拿下一個萬戶大縣,他日後有的是高升機會,所以對此並不在意。而且羊舌戎的那一兩中,下宮趙兵居多,是一卒的中堅力量。

當然,這些人的任命都是趙無恤親自下達的,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只有權柄出自我手,才能讓下邊的人明白,誰是他們的衣食父母,他們需要向誰效忠。

同時,上位者又不能事事都親力親爲,雖然眼下的勢力不過百人,但趙無恤也開始琢磨出了一點御人經驗了。

於是,他就在一旁默默地觀察王孫期操練卒伍,並未太多幹涉。他作爲穿越者,前世接觸的信息多,全面戰爭系列玩了又玩,心裡或許有一些獨到的想法,但多數是戰術、戰略層次的東西,論起實實在在的練兵來,未必勝得過王孫期。

他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所以不僅沒有胡亂指揮,還在暗中虛心學習。想着回去以後要多多請教下王孫期,至少要把那部齊國人司馬穰苴所著的《司馬法》吃透。

雖然這都是很基礎的東西,還有不少可以無視的古樸軍禮,但慢慢積累之下,結合後世那些跨時代的戰例記憶,或許有朝一日無恤也能指揮數萬大軍……唔,兵仙韓信那種多多益善的段位就不要想了,天才才做得到。

唉,也不知道兵聖孫武現在到底還在不在吳國幫夫差父子打工,那部跨時代的鉅著《孫子兵法》寫出來了沒有?

在學習的同時,趙無恤也向王孫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王孫,雖說此次是以備盜賊爲名,但你我都清楚,這新田附近百里之內,六卿駐了整整六師的兵力,加上國人勇武彪悍,哪裡有什麼大盜可言。”

六卿的武裝,假想敵自然不會是那少數流竄的山野盜賊,而是其他的卿。現在晉國分成了三股勢力,趙魏韓一個派系,範、中行一個派系,晉侯、知氏一個勢力。孰強孰弱,也真如那宋國大司馬樂祁所說,根本就無法分辨……大家只能小心防備,對自家治下鄉邑的守備訓練抓得特別緊。

趙無恤繼續說道:“所以鄉民都是被裡胥逼迫來的,心思都在家中農事上,不樂操練之辛苦,效率也會降低一些。我們不如以蹴鞠誘惑之,使其在遊戲裡學到戰陣配合之法,再進一步演習金鼓旗幟,進退陣法,你看可行否?”

王孫期思索了一下,露出了困惑之色:“君子的想法不錯,此舉會讓鄉卒樂於操練,這蹴鞠期也知道,在齊地較爲流行,但只是單人或三四人的技巧遊戲,起不到練兵的功效啊!”

“小子所說的蹴鞠,和齊人那表演和技巧性質的玩耍大不相同,這樣吧,今天王孫先選定兩伍,發放兵器,小子改日再做出足毬來,讓下宮趙兵比試一場,演練給王孫看看。”

趙無恤所說的蹴鞠,其實是將後世足球和橄欖球結合,其對抗性和劇烈性自然不是春秋時的雜耍性質蹴鞠能比。而中國的競賽性蹴鞠,得到秦漢才成型,並用于軍事訓練,甚至被班固列爲兵家技巧之一種,趙無恤的建議,也算是拾後人牙慧了……

這一卒除了三個步兵兩外,還有個新兵種騎兵兩,趙無恤從鄉民中挑出了幾名善於騎乘的年輕圉童、牧人,和下宮帶來的少年們合併後,由親信虞喜作爲兩司馬。

他心裡也不由得暗暗吐槽:這一騎兵兩的成分如此純粹,以後會不會被人惡搞地叫成“圉牧騎士團”啊。

看着一個個年輕挺拔的少年騎在馬背上,彷彿日後鐵騎的雛形,趙無恤也來了興致,親自帶着他們上馬備鞍繞打穀場跑了幾圈。

之後覺得還不盡興,索性讓王孫期就這樣操練着徒卒,他從騎兵兩裡抽調了虞喜等幾人,帶着成巫作爲嚮導,前去巡視鄉中各里。也算是履行鄉宰“問當地習俗風情,國野疾苦”的職責。

從鄉寺附近出發,由近到遠,分別是甲裡、竇裡、桑裡,以及成氏四里。

求收藏,求推薦。。。

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98章 攪動全局第855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176章 特赦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754章 車壘雖然有奇效第74章 射你一眼第742章 暴行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997章 心蕩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769章 當歸(下)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42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82章 振振公子第535章 鬼神第65章 暮春三月第354章 造紙術第1217章 獲麟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710章 陶朱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539章 巫頌(中)第196章 成鄉!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652章 大風(9)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862章 燕國第762章 降 下第20章 術業專攻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23章 君子如玉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539章 巫頌(中)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9章 姑布子卿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56章 “民主制度”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1050章 軍功爵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799章 趙魏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352章 將治魯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81章 收之桑榆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75章 騂騂角弓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599章 夙願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42章 勢將去汝!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