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出城野戰

甄氏的廳堂內,趙武卒們魚貫而入,亮出了兵刃,將聚會公議的甄氏族長、長老們包圍,原本寬敞的廳室內頓時狹窄起來。

“旅帥不是說好不派兵進入我族裡閭,並且會秋毫無犯的麼?爲何要食言!”

甄仲勳臉色煞白,看得出來人不懷好意。

“如今是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旅帥只是有事要請甄氏的諸位去邑寺一敘。”田賁身後,貌惡的封凜探頭進來,說了這麼一番話,隨後瞧了縮在人羣后的甄堇父一眼,又暗生一計。

他笑容可掬地朝前邑門吏招手道:“甄下士,多虧你告知吾等甄氏動靜,快隨我來,旅帥重重有賞!”

甄仲勳目光不可思議地盯着小宗子弟甄堇父,而衆長老也回頭怒視他,篤定就是他出賣了今日的公議。

甄堇父這回跳進濮水也洗不清了,他欲要爭辯,族長和衆長老已經被田賁帶人一一押送出了屋子,他卻被封凜攔了下來。

“封凜,我與你究竟有何仇怨?要如此污衊我!”他哭喪着臉,覺得前途一片灰暗,叛族之人的下場往往極慘,從此甄邑再無他立足之地。

封凜笑道:“甄下士,如今你已經被宗族仇視,吾等佔據甄邑一天,你和你的家人就能平安,若是吾等離了此地,你轉眼就會被宗族千夫所指,戮殺於市!你現如今除了投靠旅帥,做旅帥的忠狗外別無出路。”

甄堇父面色扭曲,心中百轉,最後才咬牙切齒地問道:“你們想要我作甚?”

封凜彷彿多年好友般跟他勾肩搭背地說道:“很簡單,挑出順服的甄氏族兵,在旅帥率軍出邑時幫吾等維持邑中秩序。”

……

廩丘大夫名爲烏亞旅。是晉平公時因爲崔慶之亂,一度帶着領邑投晉的齊大夫烏餘之孫。等到慶封南奔吳國後,烏餘又回了齊國。向齊侯杵臼委質效忠,繼續做了齊大夫。並任“亞旅”之職,便興沖沖地給剛出生的孫子取了這一個名。

烏亞旅年過三旬,正是精明強幹的年紀,他的廩丘城與魯、衛的邊邑地勢交錯複雜,是齊國西進和南下的最前沿,所以駐軍不少,整整有兩千之衆,戰鬥力也不弱。而且野戰強於守城。

今年四月份,魯侯在陽虎慫恿下親自帥軍攻齊,攻打廩丘,想拔除這個楔入魯國西鄙的城塞。烏亞旅讓人縱火焚燒魯人衝城的攻車,但魯卒齊齊脫下麻布短衣沾水滅火,就攻破了外郭。

於是烏亞旅和邑司馬率軍出戰,魯軍意志薄弱,一擊即潰,齊人贏得了此役勝利,烏亞旅也被陳氏上書齊侯嘉獎。增加了他在東萊的封田養邑。

烏亞旅志得意滿,便整備軍械,等待齊國反擊魯人。他很想奪取高角或鄆城作爲自己的新封邑。但因爲齊國內部的權勢鬥爭,烏亞旅交好的陳氏又一次與主帥之位錯肩而過,反倒是上卿國夏和高張領軍。

於是烏亞旅的廩丘之衆被拉在了一邊成了後備隊,國夏只要他提供糧秣輜重即可,烏亞旅鬱悶之餘,西面卻傳來了新的消息,說是一支冒進的晉軍已經佔據了衛國的甄邑!

甄邑離廩丘不過五十多裡,兩日可到,而那支晉軍據說只有五百餘人。若是能幫盟友衛國奪回甄邑。也算是功勞一件,就算衛侯不將這個千室之邑賜給他。也能從富庶的濮北之地多少撈一些好處。

既然國夏不讓他東進,烏亞旅就決定西行。甄邑里的衛國人定然心懷不滿,裡應外合之下破城應該不難,等到國夏反應過來,他早已旗開得勝了。

齊國的軍制和晉國有所不同,5人爲伍,軌長統領;50人爲小戎,裡有司統領;200人爲卒,連長統領;2000人爲旅,鄉良人統領,萬人爲一軍,五鄉之帥統領。

烏亞旅的軍職正是鄉良人,手下有滿編的一旅,正好兩個月前魯國人留下的那些笨重的攻城器械還在,於是烏亞旅便留了五百人守廩丘,自己親自帶着千五百人之衆,帶着攻城的衝車、木梯等物徐徐西行。

他們當夜宿於青山,得到了當地衛人的熱情接待,得知佔據甄邑的晉人一直龜縮城內,大概是人手不足,又懼於青山地勢險要,所以只派了人窺探,不敢來攻青山。

烏亞旅更是放下心來,在得到數十名青山鄉衛人加入後,第二日加速前行。到了午後,便遙遙望見了甄邑的牆垣。卻也在城垣外數裡外一馬平川的濮北平原上,發現了一支坐陣相待的敵軍,對方也發覺了他們,隨後一面白底黑紋的玄鳥旌旗高高豎起。

當那數百兵卒變坐陣爲立陣後,拭車遠眺的烏亞旅才反應過來。

“晉人這是要和我野戰啊!”

……

甄氏族長和長老們戰戰兢兢地立於牆垣之上,他們昨夜被趙無恤遣人熱情地“接”到了邑寺,今天又被提溜到東面的牆垣上,和甄邑的邑宰、邑司馬、長吏們一起,被悍卒死死監視着。

那位舉止儒雅斯文的張子美其名曰請他們觀戰,見證武卒擊退來侵犯甄地的“齊寇”,實則是以他們爲人質,好叫邑內的甄氏全族乃至於國人不敢輕舉妄動。

張孟談被趙無恤任命爲假邑宰,武卒出城野戰,全邑的安危就交給了他,這責任可不輕。

全邑原本有兵卒七百,現如今拉出去了五百,只剩下一百弩兵和輜重兵,弩兵被張孟談分爲四兩看護着四門,弩矢已經上弦,卻未對準牆外,而是死死瞄着邑內的通道。

至於無險可守的邑寺,張孟談直接選擇了放棄,街巷也只由沒了退路的甄堇父帶着家眷同樣被拘押的衛人勉強維持。現如今的甄邑雖然看似平靜,實則危機四伏。成摶、封凜等帶着的一百輜重卒輔兵、商賈,也一一發放了武器,警惕地站在在牆垣上,觀察着邑內的一舉一動。

張孟談今天也在腰間掛上了劍,寥寥兩百人撒到長達數裡的牆垣上,顯得稀稀拉拉,彷彿隨便一擊就能從內部突破。

他踱步於牆垣之上,對衆人說道:“旅帥出城禦敵,而這小小城邑就交由吾等來守了,比起以五百之衆對敵三倍之敵,吾等分到的只算是輕鬆的任務,二三子各司其職,切勿讓邑內亂起,讓旅帥分心!”

他心裡思索道,若是邑外的趙無恤野戰失利,到那時候,被壓制已久的衛人很有可能乘機作亂,想再入城守衛都極其困難。

所以,此戰非勝不可,否則,他們這一流亡勢力休矣!

“來了!”就在這時,一直翹首眺望的封凜喊着一聲。

張孟談聞言轉身,只瞧見遠處數裡外塗道盡頭有幾點黑影,那是沿着塗道大搖大擺開過來的齊人戰車,之後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步卒。

……

直到隔着兩裡的距離與遠處的晉人徒然相遇,廩丘大夫烏亞旅都無法相信,對方竟然敢帶兵出邑與他野戰。

從青山到甄邑一馬平川,從塗道過來根本沒有什麼可以設伏的地點,所以烏亞旅也沒在意,就讓一千五百人拉成了半里的縱隊緩緩行軍,甲士在前,輜重和攻城器械在後由徒卒或推或拉。

直到對方距離自己只有兩裡,烏亞旅這才發覺不對,他口中急促下達了命令:“速速讓全軍向前方集結,原地展開!”

身後響起了雜亂的腳步和喊號聲,站在戰車上仔細粗略數了數對方的人數後,烏亞旅又放心了下來。晉人的確只有一旅之衆,半里外有十餘單騎一直在遊弋觀察他們的行動,不時有人飛奔回去傳遞消息。

烏亞旅指點着對面隱約可見的玄鳥旗,輕蔑地對一旁的手下們說道:“可笑,一旅之衆也敢來阻我,我的兵卒可都是見過陣仗的老兵,人人都有數次被徵發的經歷。兩月前的廩丘之役,還曾野戰擊敗了兩倍於己的魯師,緣何會怕他?彼輩要戰,正合我意!”

他讓後方的徒卒留下輜重和攻城器械,迅速攜帶武器上前來列陣。

“凡用兵之法,三軍之衆,必有分合之變,吾等分爲常用的左中右三陣禦敵!”

因爲帶了甲士五百,徒卒一千,所以烏亞旅按照齊人的傳統,將軍隊均分爲三個部分:十輛戰車和三百甲士,一百徒卒,一百弓手在中央,一百持盾甲士和三百武器裝備較差的徒卒,還有一百弓手分別位於兩翼。

“敵方衆少,且位於敵國境內,沒有任何援助,雖然在外野戰,卻必然擔憂甄邑之內,羣情驚懼之下,定然陣散而亂。一會結好了陣就直接推過去,擊敗彼輩後乘勢進攻城邑,定能一鼓而下!”

列陣需要時間,半途遇敵後,雖然烏亞旅信心滿滿,但齊人徒卒還是有些慌亂的。

齊人的輕車斥候因爲被遊騎騷擾的緣故無法派出,所以肉眼發現對方時已經很遲,停下的地方也不算好,卒伍展開後剛好橫亙在一片廣闊的灌木和深草叢上。這破碎分割的地形再次讓他們的集結困難重重,不得不向前或左右推進了數十步重新列陣,彼此間留出了不少空隙,但烏亞旅也並未在意。

就在齊人的陣列將成未成時,對面的趙無恤武卒卻已然徐徐開動了,不同於棘津之戰的防禦反擊,這一次,他們決定主動進攻!

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439章 靈鵲(上)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285章 名與實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1098章 濟南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237章 道路輿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255章 募兵制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655章 大風(12)第285章 名與實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77章 吾之子房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547章 墮郈(下)第544章 首誅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01章 當國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548章 濟清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442章 天逐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868章 魏武卒第1005章 決戰風陵渡(中)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374章 刺殺!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548章 濟清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1162章 大道第647章 大風(4)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43章 畏此簡書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655章 大風(12)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809章 魏策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番外3 上帝之鞭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237章 道路輿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90章 君子有爲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818章 道可道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804章 三家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1156章 王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