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三段射

既然已經決定開打,範氏旅帥便也不客氣,他揮動旗幟,開始指揮原本排成一列橫陣的戎車們重新佈陣。○

雁行之陣又叫“鳥雲之陣”,是一種最古老的車戰進攻隊形,據說,商湯伐夏的鳴條之戰,便“湯車九兩以鳥陣雁行”,擊潰了夏桀的徒卒。

牧野之戰裡,太公望也佈下了和雁行類似的“鷹揚”之陣,正所謂“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把商卒打得丟胄棄甲,一天就滅亡了大邑商。

這種陣法雖然原始,卻也是在大平原上最有效的一種戰術。

在範氏旅帥的旗幟揮舞下,三十輛戎車陸續開動,揚起了大量塵土,在衆御戎嫺熟的操作下,排列分爲前、左、右三組。前組是直線縱隊的“前銳”,左右呈微微偏斜的一字橫隊,稱爲“後張”,又叫左翼、右翼。

當塵埃落定後,從趙無恤的方向看去,敵人的車陣,就如同大雁南飛時排成的“人”字形。

“鳥雲之陣,散而爲鳥,憑藉車上的射手進行攻擊,擾亂敵方陣列;合而爲雲,密集衝陷敵陣!今日之事,先逼近令溫卒驚懼,再一鼓作氣衝散他們,則勝局可定!”

在朝衆人下達作戰指令後,範氏旅帥也親自站在戰車上,擔任“致師”之事,範嘉則在後押陣,並親自擊鼓。

大河之畔,隆隆的鼓聲伴隨着水流的嘩嘩聲,浮冰的碰撞聲響起。三十輛戰車開始緩緩開動,目標直指對面單薄的趙兵橫陣!

……

趙無恤在下宮時。跟郵無正、王孫期學過車戰之法,自然清楚。這種“前銳後張,延斜而行”的“人”字形戰鬥隊列,可以充分發揮戰車之長,又避免戰車易受地形和障礙物限制的弱點。

鱗次展開的隊形使每輛車其奔、其旋、其射都不會受到前車的阻擋,既能保證大量戰車的快速運動,又能使射界開闊,充分發揮弓箭和衝擊的威力。

更難得的是,這三十輛車列陣時有條不紊,所以趙無恤感慨對面的指揮者的確是“善用攻車者”。

“可惜。今天卻碰上了我,碰上了汝等,彼輩必敗無疑。”

趙無恤沒有留在戰車上,他望着對面如鳥散雲聚的戰車陣列,讓邢敖駕車,載着趙廣德加入右翼的車隊。他自己則抱着弩弓,和有些膽怯的溫縣縣卒們站到了一排。

“君子今日與汝等同在一列!同生共死!”

無恤的加入引發了一陣騷動,伍井、蘇壽餘等軍吏大聲呼喊了起來,頓時讓持弩的溫卒們氣勢一振。

雖然溫卒素來以膽怯聞名。但很大程度上,還是被溫大夫趙羅害的,主將都能棄軍而逃,那他的手下們哪裡還有繼續作戰的勇氣?

但當趙無恤親自持弩站到最前排後。溫卒們一時間受寵若驚,而且君子還說,他們是可以擊敗所向無敵的戰車鳥陣的!

“趙氏君子乃是國君行人。下大夫,卻能和吾等低賤的徒卒共站一列。他尚且不怕死,吾等又何懼?”

更何況。在溫卒弩兵們的身後,趙無恤還上了一道保險。

高大的穆夏帶着成鄉親衛,冷漠地看着弩兵們的後背,大聲喝道:“有膽敢後退者,新軍法處置,立斬無赦!”

在發現對面的三十輛戰車伴着鼓聲徐徐開動後,趙無恤大聲命令道:“樂氏甲兵,上前!”

宋人性格堅韌固執,樂氏兵卒又是所有人裡最仇恨範氏,也最爲悲憤的人。仇恨則忘卻了死亡,悲憤則不懼怕敵人,陳定國領着樂氏甲士,聞言後立刻帶着他們踏步前行,從弩兵的空隙裡穿過。

站定後,甲士們半蹲在地,將盾豎在最前方,凝視對面戰車揚起的塵土,不動如山。

他們的作用不在於阻擋戰車,而在於再次加強弩兵的膽氣當你發現前面有人先於你承受死亡時,就不會那麼恐懼了。

“衆弩手聽令,三列橫隊,全部上弦!”在樂氏之兵就位後,趙無恤大聲發令,隨即第一個低頭抽箭上弦。

有騎兵斥候在,趙無恤的軍隊就如同比別人多了好幾裡的視力,在數裡外發現敵人時,弩機已經調整過,箭矢也背在各自的腰間,這數千支箭,還是韓氏的附贈。

周圍陸續響起一陣吱吱呀呀的上弦聲,新鮮出爐的弩兵們這幾天只要一停歇,就會受到趙無恤的親自訓練,這簡單的操作,早已嫺熟無比。

“餘統領第一列,伍井統領第二列,蘇壽餘統領第三列。隨後我將親自校射,吾箭不出,所有弩手皆不得發箭。發箭時和平日訓練一樣,三列橫隊,依次上弦,陸續射擊,不得有誤,違令者,戮於廟!”

“唯!”衆人凜然應諾,蘇壽餘本來就是卒長,而伍井也熟悉了分給他管轄的溫卒,他們都不折不扣地執行着趙無恤的命令。

隨着鼓點變得密集,已經前進了四百步外的三十輛駟馬戎車開始加速,“人”字形隊列的頂端先靠近,左右翼在兩面展開。

趙無恤舉起了木弩:“第一列,平舉弩,瞄準頭車,次列隨時準備上前!”

戰場之上,三百步外,已經列開陣勢的範氏車陣開始衝鋒了!雖然只有三十輛戎車,但是在戰場上疾速跑起來,還是有着雷霆萬鈞的氣勢,雖未接觸,卻已經給了溫卒們不小的壓力。

但,前排的樂氏甲士不動如山,後面的成鄉悍卒死死盯着他們的後背,若敢轉身,就是一個死字,所以溫卒們只是嚥了咽口水,動了動足尖,卻不敢造次。

趙無恤則看着對面車兵揚起的漫漫煙塵,還有高舉着戈矛。踏步前行的數百徒卒,心裡暗暗祈求這幾天訓練的“三段射”能夠奏效。

春秋的弩和早期火繩槍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射程不夠遠,發射間隙長。在瞬息萬變的野外戰場上,往往淪爲一次性武器。

所以,趙無恤便靈機一動,和後世歐陸火繩槍、燧發槍時代的“三段擊”戰法一樣。他將弩兵先分三排,第一排射擊完後第二排射擊,第二排射擊時則第一排和第三排交換位置,到後方重新上弦。這樣循環往復,保證射出的箭矢不間斷,對敵人造成最大的威懾和殺傷。

經過從州縣到這裡。一路上斷斷續續的訓練,溫卒們已經基本掌握了這種戰法,如今,只能祈求在實戰裡不要出錯。

要不是覺得溫卒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可靠,趙無恤又哪需要站到前排來?論指揮,交給穩重的伍井來也行,但趙無恤的存在,卻相當於給衆人刷了一個加持士氣的bu,只希望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們還能撐得住。

……

作爲雁行車陣“鍥子”的,是六輛車組成的前銳,一輛跟着一輛,相隔十步左右。範氏旅帥的戎車位於末尾。他迎着呼嘯的風,眯着眼觀察對面的情形。

在發起衝鋒後,他便料定。對方的指揮者在他們開始衝擊後,會忙不迭地用右翼的十輛戎車前來阻攔。

而旅帥打算用自己左翼的十二輛纏住敵人。前銳的六乘則依次衝擊敵方薄弱的中軍,右翼十二輛從右方合圍衝擊。徹底將其陣列攪亂,而五百徒卒們則在後跟上收割敵方性命。

他已經察覺到了對方的變陣,但卻報以輕蔑的一笑:“就算在前面又放了一列甲士,也毫無用處,陣列太薄了,只有四五層,怎麼經得住戰車衝擊,一旦吾等衝入,溫卒必然全線崩潰!”

雖然對面的兩百人似乎是弓手,但以戎車的速度,他們至多射上兩輪,且多數箭矢會被披掛着皮革和甲盾的第一輛守車承受,不會對後面五輛造成多大傷害。

然而,當旅帥的戎車行進到百步以內時,他卻赫然發現,對面的陣列竟然還未出現喧譁和異動。那十輛戎車仍然停在右側,安然不動,絲毫沒有出擊的架勢。而那些溫卒手裡的“弓”,構造似乎有些特殊。

“溫縣的兵卒力氣一向極小,能找出兩百強弓手就不錯了,今日居然能開弓這麼長時間不撒手,有些不對勁……”

“不好!”他突然大喊了一聲,連忙搖旗讓後方的左右兩翼合攏,變鳥陣爲雲陣。

但,後面的戰車還可以減緩速度,變換隊形,可前面那五輛就來不及了。此刻,前銳的第一輛戎車,已經行進到了距離敵人五十步的位置!

……

趙無恤死死盯着越來越近的敵人車陣,腦海中已經沒有任何雜念了,只是專心致志在估算着距離。

第一輛車已經進入六十步以內了,這是木弩的最遠射程,但趙無恤卻沒有射出箭簇,他斜眼看了看旁邊那個已經忍不住想要扣動弩機懸刀的溫卒,再次重申了命令。

“吾箭不出,二三子皆不得發箭,違令者戮於廟!”

還得再等幾息時間,因爲手裡的弩太原始了,很多性能都不達標,只能有效殺傷五十步內的目標,而趙無恤,打算將他們放到三十步內再射!

戰場之上,二十多輛範氏戰車開始減速,變展開的鳥陣爲合攏的雲陣。但前面的五輛戎車卻疾馳如風,毫不停頓,在他們的前方,溫縣弩兵在趙無恤的激勵下,努力控制着恐懼,引而未發。

在第一輛戎車進入三四十步距離後,那駟馬飛奔的馬腿,落下的蹄聲如雷,車軲轆飛轉,青銅長轂頂端冒着寒光。還有已經漸漸看得清樣貌的範氏甲士,對面的戎左也在估算位置,正打算開弓放箭。

有數名溫卒終於承受不住壓力,棄弩轉身逃跑,卻被穆夏一殳一個砸翻在地,血腥味瀰漫了陣列。

其餘的人也已經到了忍耐的邊緣,就在這時,伴隨着一聲鼓響,趙無恤大聲喊道:“第一列,射!”

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1009章 函首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447章 交鋒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761章 降 上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70章 數典忘祖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806章 覆手爲雨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24章 周髀數字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409章 壞消息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442章 天逐第925章 《用間篇》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1007章 卸甲第359章 季嬴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933章 天災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88章 伊尹之志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794章 壁壘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1095章 無題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793章 四君子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344章 夜襲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899章 計然策第55章 冬至(四)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32章 三裡歸附第637章 瞞天過海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442章 天逐第152章 欲殺之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24章 周髀數字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836章 復辟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95章 劍擊之技第70章 數典忘祖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