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韓氏勁弩

趙廣德雖然比以前幹練了不少,但面對貌美如玉,勝過世間九成女子的韓虎,依然有些羞澀,便望向了斜對面的端木賜。

子貢瞭然,來之前,他已經得到了趙無恤的囑咐,今日的遊說,由他全權負責,這也是子貢作爲還人的首戰了!

於是他趨行出席,恭敬地朝韓虎行禮道:“韓子所言正是,吾等的確有意借兵。離開州縣後,還需經過懷邑、修武,東行一百餘里,方能到達棘津渡口,期間很長一段路程,是在範氏的朝歌轄區之內。如今君子麾下僅有革車十乘,兵卒四百,若是範氏發兵阻攔,恐怕不敵,還望韓子能遣兵相助。”

韓虎面帶猶豫道:“晉國六卿方睦,範氏緣何會做出公然攔截使團的事情來?既然一直在晉國封疆之內,又何必重兵而行?”

這會,範氏、趙氏,乃至於韓氏通報消息的傳車纔到達太行,韓虎自然不知道這其中的複雜變故。而且他心裡,也不樂意幫助趙無恤。

雖然趙韓親善,但兩人只是泛泛之交,韓虎對錶兄伯魯被冷落,世子之位幾近被趙無恤奪走一事,依然耿耿於懷。

“我家君子這是爲了韓氏的名聲考慮,無論如何,樂伯都是在韓氏領地內遇刺的,若是韓子不派人護送他的靈柩,恐怕說不過去。”

韓虎微微一笑,無奈地攤手道:“但我韓氏素有規矩,調兵百人以上,必會虎符……此事不是我能做得了主的,還請子貢爲我轉達,請子泰見諒。”

子貢見韓虎敷衍,便故意長嘆了一口氣道:“昔日韓獻子幼年失怙。彷徨無助之時,趙成子養之於趙城,視若親子;到了趙宣子時。又以韓獻子爲軍司馬,委以重任和信賴。位列六卿之下;韓宣子時,與趙文子爲友,一同爲卿,一同受勳、出征;韓貞子與趙景子也是好友,趙氏還願意以富庶的平陽,交換貧瘠的馬首縣。”

這都是趙氏對韓氏恩惠的歷史,兩家關係太過密切,一條條說起來。韓虎也知道這都是事實,一時間臉上有些掛不住了。

卻聽子貢繼續朗聲說道:“詩曰,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趙韓兩家各有家訓,若是彼方有難,定要出手相助,兩家相互扶持百餘年,方纔有了今日的地位和疆域。誰料到了今日。韓子竟不願爲我家君子發一旅之兵,遣一卒之衆,不知道韓獻子、韓宣子在九幽之下若是知曉。會作何感想?”

子貢邏輯清晰,口齒犀利,韓虎臉皮薄,聞言愧然,連忙避席朝子貢施禮道:“善,子貢無愧辨士之名,是我思慮不周,這便派人發兵爲子泰引路。但韓氏家規不可犯,以韓虎之能。也僅能提供一卒親兵。”

聞言後,子貢暗道君子所料不差。韓氏就算願意相助,也不會付出太多。

所以子貢朝韓虎再度拜了一禮道:“怎能勞煩韓子親兵。君子說過,若是如此,就不用勉強派兵,也省得韓子爲難,莫不如……”

韓虎桃花眸微眯:“莫不如什麼?”

子貢呵呵一笑:“莫不如將韓子府庫裡的那兩百餘架弩機,借給我家君子一用,此物可勝過百名兵卒……”

……

韓虎在被子貢說服後,出手倒也闊綽大方,一次性就把韓氏打造的秘密武器統統借了出來。畢竟他已經表了態,既然連活的親衛都願意借,何況死的器械?

身披素稿的趙無恤聞訊後,立刻前去謝過韓虎,並和趙廣德帶着溫縣徒卒,接收那兩百架弩機。

在名爲蘇壽餘、溫犁的兩名卒長帶領下,兩百身着葛布衣的溫縣縣卒站在校場上,也在好奇地打量着方纔親手搬到這裡的武器。

趙無恤踱步走過,發現這些溫縣縣兵面容稚嫩,而且站得歪歪斜斜,紀律和裝備比成鄉衆人,乃至於樂氏甲士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汝等上過戰場麼?”

縣卒們面面相覷,有些怯怯的不敢回答。

卒長蘇壽餘說道:“好叫大夫知道,這些都是精選出的國人良家子弟,只是在秋獵冬搜時射過獵,從未在陣上廝殺過。”

趙無恤微微點頭,讓他們棄矛持弩,從今天開始訓練上弦、瞄準、聞聲後一齊發射。

而無恤自己,也徑自拿起了一架剛從府庫裡運出的弩機,在翻覆觀察後,發現和半月前韓虎送給他作爲行冠禮物的那把幾乎一模一樣。但很多地方依然很原始,比起趙無恤用來射瞎刺客古冶子的新手弩大爲不如。

趙氏的弩兵,無恤也在草創之中,但還未來得及組建,就遇上了這趟出使。反倒是更早得到弩機式樣的韓氏,已經打造出了數百架,存在各地府庫中。

無恤暗暗想道:“難怪韓氏能夠位列三晉,戰國時更是以勁弩聞名,想必從這時代開始,他們就已經重視培養弩兵了。”

他們倒也沒有保密的意識,所以無恤才能知曉。畢竟多數人,包括韓不信、韓虎爺孫,只是把弩當做罕見的機巧之物來玩玩,還未意識到這種兵器的妙用和威力。

所以,韓氏打造好了武器,還來不及裝備卒伍,卻便宜了趙無恤。

韓弩由木製的弩臂,竹製的弓身,牛、鹿筋做成的弓弦,還有青銅弩機等部分組成。但沒有瞄準用的望山,無恤在校場上朝木靶試射了一矢,發現拉力僅有一石,有效射程不超過五十步。

原始的木弩製作不難,或許在殷商時就有出現,但沒有普及開來,最多用於射殺野雞、兔子等小型獵物。

楚國匠人琴氏在吳國入寇的浪潮中,靈機一動,他“橫弓着臂,施機設樞”,因而發明了弩。在安裝了青銅機括後,進一步提高弩的性能。使它可以用於軍事,楚人憑藉此物趕走了吳國人。

這算得上是一場遠射武器的革命。

從發射原理看,弩和弓是相同的。都是利用張弓儲存能量,然後通過急速收弦把它轉化爲動能。將箭彈向前方。

它們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下述兩方面,一是拉弓僅靠人的臂力,人的氣力再大,兩膀的拉力終究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長時間張弓,需要迅速瞄準,儘快放箭。二是弓的強度不能超過人的臂力,否則就拉不開了。因此限制了射程,更不能張一次弓發多支箭。

弩就不同了,因爲它是把橫裝在臂上的弓拉開後,先將弦管在牙上,如不扳動懸刀而使機牙下鬆,就不會收弦發箭。因此可以延時發射,既有充分的時間進行瞄準,又可持滿傅矢,等待有利時機。由於矢道相同,還能全體平直齊射。充分發揮兵器的威力。

弩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較低,不像弓那樣要經過長期訓練,一個弱女子或者老卒。也能在近處開輕弩殺人。所以,這臨時選出來的兩百徒卒,雖然要練就高超的發弩之術,也需要很長時間的熟悉,但簡單的上弦平舉,扣動懸刀射弩,是可以做到的。

他通過以往的實驗,也發現了弩的不足之處,首先是張弩比張弓慢。不夠靈活,特別是不利於快速行進間射擊敵人。其次是弩的力量越強。張弩等準備發射的過程也相應加長,所以發射緩慢。

但趙無恤也考慮到了自己所處時代軍事的侷限性。尤其是中原地區,戰車仍然是野戰的主力,徒卒披甲率極低,重步兵方陣尚未完全崛起。

何況,他還有一個來自後世的妙招,可以彌補這一缺陷。

無論如何,趙無恤對此行多了幾分信心,朝歌的範氏族兵若是敢來阻攔,憑藉這兩百弩兵,外加兩百甲士徒卒,十輛溫縣提供的戰車,他有信心虐殺兩倍於己的敵人!

而在校場的另一邊,樂氏的司士陳定國,也在巡視百餘人的樂氏族兵。

宋人性格堅韌固執,善於防守,總喜歡扛一塊木盾,他們又擅長用劍,所以多數是劍盾兵,這些人算是樂氏的精銳,比起成鄉兵卒不差。

陳定國大聲說道:“主君死難,是樂氏之恥,亦是吾等之恥,二三子可知曉,是誰刺殺了主君?”

樂氏族兵們茫然搖頭,但眼中卻有一種希冀,他們想知道誰是兇手,好爲樂祁復仇。樂祁秉承了家族“以不貪爲寶”的族訓,對樂氏各領邑里的國人、野人十分和善。若是遇上災年,還會將府庫裡的糧食借民衆,但卻不寫借據,也就是不要求百姓歸還。

其愛之如父母,則歸之入流水,這種舉措使得樂氏國人們對樂祁十分敬仰和忠誠。

於是,聽聞此言,他們都恨得咬牙切齒,在陳定國又說,在回國路上,可能還會被範氏阻攔後,他們更是義憤填膺。於是人人發誓要跟隨相當於半個樂氏主人的趙無恤,將前來送死的範氏宵小統統幹掉,讓他們爲樂祁陪葬。

這自然是趙無恤囑咐陳定國做的事情,而他在教授隊列和射法後,就安排善於組織的伍井帶着弩兵進行訓練,他自己則再次進入了爲樂祁所設的臨時靈堂。

現在已經是寒冬臘月,棺槨裡還放了冰,所以暫時不必擔心樂祁的屍身腐壞,但這裡面,卻冷得骨頭都在酥麻。

無恤拿過韓氏侍女手裡的裘服,披在了愣愣地跪在榻上的樂靈子肩上。

少女沒了往日的靈動,只有悽苦和悲傷。

“父親一向對人和善,不驕不奢,謹遵樂氏以不貪爲寶的家訓,爲公爲私都盡心竭力,爲何會遭到如何罪過?”想到那貫穿樂祁胸口的短矛,樂靈子就一陣心痛。

無恤撫着她的秀髮,發誓道:“樂伯也好比我的父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做下這事的人,我會一一查探清楚,每日都會念着他們的名字入睡,只要一有機會,我便會讓他們付出代價!”

樂靈子卻搖了搖頭,牽着無恤的手道:“我已經沒了父親,不能再沒有君子,靈子現在只想回家,帶父親回家。”

趙無恤跪在了她的身旁,對樂祁的靈柩再拜道:“善,我會帶着你和樂伯,我們一起回家!”

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69章 大宗小宗第1096章 濟北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99章 勇於私鬥第55章 冬至(四)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323章 亂(中)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912章 沸鼎(下)第491章 魚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937章 神蝗第462章 反壟斷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322章 亂(上)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998章 眉間赤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74章 射你一眼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22章 贈我緇衣第504章 夫差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1162章 大道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824章 大學第653章 大風(10)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20章 術業專攻第492章 侯犯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5章 東門館驛番外13 秦皇紀(上)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834章 石渠第17章 割圓之法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80章 陶瓬之器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907章 道、勢、術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541章 新宋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56章 “民主制度”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366章 不朽者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324章 亂(下)第144章 甕中捉鱉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941章 他死了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409章 壞消息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35章 青丘九尾番外9 阿育王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