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甕中捉鱉

感謝書友雨雲,小y君的打賞!

……

趙無恤和薇之間,現在只隔着一層薄紗沒有捅破,甚至連洗浴也不刻意讓她避開了,看着美人服侍他更衣時的嬌羞表情,那種曖昧的氣氛倒也挺不錯。所以趙無恤也把敖當成自家小舅子看待,對他十分和善。

他箕坐在廬吏鋪好的席上,揉着站麻的腿笑道:“你要與我說什麼?”

敖剛要說話,卻又聽到門外有人唱了一聲諾,一個人影風塵僕僕地走了進來,遠遠稽首在地,也說有要事稟報君子,頓時讓敖將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

趙無恤一看,原來是成巫的兒子,名爲成摶(tuan)的青年。

成摶身材和他父親一樣矮小,平日裡跟在成巫身邊學習巫祝之事,聰慧而可靠,是成巫最信任的人。趙無恤也覺得,此子比他那格局稍小的父親成巫,更值得培養。

“成巫遣你前來,所爲何事?”趙無恤心中猜想,恐怕是出了什麼急事,否則成巫不大可能讓親兒子老遠跑來半路尋他。

成摶看了看還呆在一旁的小童敖,欲言又止。

趙無恤便一揮手,讓敖下去,並把門帶上,小童敖一臉鬱悶,蹲在門外,糾結不已。

門楣之內,成摶將事情簡略地敘述了一遍。

原來,在成翁的葬禮之後,成叔跟着成何離開,身邊有兩個成巫安插的眼線,一起去了趙仲信所在的東鄉,每當下宮邑市時,就會尋機出來,與成摶暗中交接。

昨日傍晚,那人帶來了一個消息,說最近君子仲信多次前往君子叔齊所在的西鄉,倆人來往密切。

而另一邊,成巫也發覺,有幾個尚未離開的成氏族人在去集市回來後,舉止異常。他立刻知會留守的羊舌戎和穆夏,暗中拿下一個嚴刑拷問,方纔得知,似乎趙仲信和成何將在近日對成鄉有所動作!

“有所動作?他們想要幹什麼。”

兩個兄長見趙無恤日入千石粟米,犯了紅眼病,這個可以理解,但趙無恤也沒想到他們會如此膽大妄爲,居然想暗中動手攪局。

無恤不由得長嘆一聲,對世子和權力的慾望讓他們迷失了心智。他爲了趙氏的強大殫精竭力,待到來年,成鄉模式推行趙氏,足以讓趙氏的經濟翻倍,可這兩個便宜兄長卻要自毀長城,真是豬隊友。

成摶又說,據那個成氏族人的供詞,趙叔齊在成鄉也有自己的內應,似乎位置還不低!

趙無恤沉吟不語,心思在幾個可疑的人選頭上飄來飄去。

當懷疑一旦生根發芽,就一發不可收拾,除了老班底穆夏和虞喜外,幾乎所有人,都有嫌疑。

不過,他的懷疑卻沒持續多久。

等成摶告退後,門外一直侯着的小童敖便一頭撞了進來,稽首在地,面色焦慮地說道:“君子,我真的有萬分火急的事要稟報!”

……

時間到了六月初一,夜空中只懸着一輪月牙兒,四野黝黑,饗食過後,國野民衆們都早早睡下了,成鄉七裡一片寂靜。

平日要繼續辦公到深夜的鄉寺,也終於熄滅了燈燭薪柴,關閉了門扉,從外面看去,只能隱約看到黑濛濛的建築輪廓。

但若是有人能逾牆一觀,便會發現,看似平靜的鄉寺之內,卻閃着密密麻麻的兵刃寒光!

院子裡,是數十名趙兵精銳,其中近半數人都身披甲衣,手持戈、矛等兵刃。他們在傍晚回到居所後,就接到了鄉司馬的命令,天黑後要以伍爲單位,悄悄摸出來,伏於鄉寺之中,擔當君子的親衛。

這是極其榮耀的事情,他們自然欣然應諾,但是進來之後,才發覺氣氛不太對勁。數十雙眼睛通亮而帶着疑惑,都在齊齊地看着他們的主上,趙氏君子!

趙無恤也披上了兩札厚牛皮甲,戴上了複合型的皮盔,紅色的纓系在頷下,腰掛少虡劍,說不出的少年英武。

他緊緊皺着濃眉,像一把劍般挺直站立,靜靜地看着案几上的那個沙漏。

羊舌戎、趙廣德戎服侍候左右,連文吏計僑也也披上了甲,一面盯着沙漏看,一邊擡頭望着天井中投下的夜色。

趙廣德有些忍不住了,拱手對趙無恤說道:“堂兄,不能再等了!請速速下令動手罷!”

計僑也在旁附和:“倉稟府庫乃是重地,一鄉兩千人的衣食性命所在,不能冒險啊君子!”

只有羊舌戎沒說話,今日君子特地點了他做貼身護衛的指揮,看似信任,實則也是對他的監視。

這也是無奈之舉,羊舌戎不是趙無恤的原班人馬。而且,有叛逆傾向的那人還隸屬於他麾下,由他選進卒伍,在君子面前稱讚,又由他舉薦,升爲兩司馬……趙氏家法規定過,若是舉薦人有錯,舉主也會受到並罰。

至於在外禦敵之權,則交給了絕無可能生出背叛之心的那兩人。

趙無恤淡淡地看了他們一眼,說道:“府庫那邊,有穆夏主持;而匠作區那邊,有王孫坐鎮;成氏四里,則有成巫監控,其餘竇、桑、甲各里都有族長里胥留守。若真有宵小膽敢造次,鄉寺人手一齊衝出,便是一個甕中捉鱉的局面,何必舉止失措?”

見衆人依然有些緊張,趙無恤不由得笑了笑,向他們講起了一個故事。

“昔日秦穆公坐騎走失,岐山下有野人三百,得馬而分食之。秦國廄苑吏逐馬至於岐下,見此情形,欲將此三百野人繩之以法。秦穆公聞之,曰:止!君子不因爲牲畜而殺人,且吾聞食馬肉者若不飲酒,必傷臟腑。乃賜三百野人濁酒共飲。”

隨着趙無恤的講述,衆人緊張的情緒慢慢緩解了下來。

“其後三年,秦穆公伐晉,與晉惠公戰於韓原,三百野人隨行,當時秦穆公戎車爲晉軍所困,此三百人便衝鋒爭死,救穆公而還,以報食馬賜酒之德。於是穆公大敗晉師於韓原,獲晉惠公而歸……”

“餘聽說過一句話,十室之邑,必有忠士,難道在野之人不是這樣的麼?庖廚之事,得聽堂弟的,量入爲出之事,得聽計先生,但祀與戎這等大事,還是由我來抉擇!二三子稍安!”

衆人凜然,唯唯應諾。

趙無恤表面鎮靜,內心則有些煩躁,縱然他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不差,但那人的行爲,的確在朝背叛的路上越走越遠。

也罷,再過半刻,時辰便到了,自己已經給足了他機會,也算仁至義盡。

何況,無論他背叛與否,都已經是細枝末節。今天的主要目的,是要隱而不發,把成鄉殘留的反對勢力,一起炸出來,給他們來個甕中捉鱉,再借此機會,推行自己早就籌劃已久的更制之法!

……

求收藏,求推薦……

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172章 貨殖戰爭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89章 無心插柳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673章 盡棄前嫌?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904章 巨輪第77章 吾之子房第637章 瞞天過海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334章 脣亡齒寒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340章 巫頌(下)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48章 請君憐惜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81章 收之桑榆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900章 損有餘而補不足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1136章 樓煩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35章 豎子敢爾!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804章 三家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951章 連橫(上)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1179章 朝鮮第79章 新絳南市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561章 大將軍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362章 大禮議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47 2章 學校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657章 大風(14)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224章 說夢解疑第951章 連橫(上)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196章 成鄉!第1074章 追亡逐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