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大射儀(下)

趙無恤一直在豎着耳朵細聽,那八個名籌是這樣搭配的。

“魏駒與範嘉爲一耦。”

魏氏和範氏是死對頭,而且技藝相差無幾,魏駒躍躍欲試,範嘉則鬆了口氣,他可不想遇到射術雙雄的趙無恤和呂行。

“中行黑肱與韓不信爲一耦。”

中行、韓氏也有些過節,兩人相互看了一眼,又不屑地移開了目光。

“知宵與呂行爲一耦。”

呂行面上掩不住的失望,而外惡內善的知宵,則溫和地請呂行承讓。

最後,是範禾與趙無恤爲一耦!

心裡藏不住事的範禾沒有之前的囂張和戾氣,露出一臉倒黴樣,趙無恤則好容易忍住沒笑出聲來。

他從張孟談和樂符離處打聽過了,範禾雖然劍術出衆,但射術只能用糟糕兩字來形容,是個能被自己輕鬆完虐的主。

好啊,上次的斷劍之仇,就能在今天報了,甚至,他特意帶來的輪軸複合弓都不需要亮相。

不過,從這四組搭配中可以看出來,晉侯午,對六卿子弟的矛盾,可謂是瞭如指掌啊。除了知宵和呂行沒什麼過節外,其餘三耦,都是針尖對麥芒的組合……

雖然,這位晉侯在歷史上也沒留下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記載,但趙無恤卻已經微微有所警覺。此人,恐怕也不是容易糊弄,甘願當一輩子傀儡國君的主!

卻又聽見韓不信在東階前對國君說道:“請君上先行射禮。”

原來,在晉國有一項傳統,“凡大射儀,君必先射”。

在晉侯午悠閒地坐在上席觀看六卿子弟的有怨抱怨,有仇報仇的熱鬧前,卻還得先下場射上三箭。這是幾百年來,大射儀上的規矩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晉侯午的身上。

晉侯午一臉莊重地起身,在有司的引領下,到了更衣的地方,換下裘服,穿上戎服。

晉侯午畢竟已經做了八年國君,這些禮儀程序都已經練得十分嫺熟,但他威嚴的外表下,心中卻有些鬱悶。

“又要在六卿面前丟人了。”

按照周禮規定,大射儀時,國君必先試射,而且規定,要射畫有熊飾的射布,也就是九十步外的靶子。

天知道周文公爲何要定下這樣的規矩!或是爲了督促諸侯不忘射藝?但爲何要求如此之高。

難不成追隨武王伐紂的召公奭(shi)、畢公高、衛康叔、唐叔虞等姬周英傑們,個個都能輕鬆辦到?

九十步,三箭皆中,據晉侯午所知,宮甲虎賁裡,能做到的都沒有幾個人。年輕一輩裡,也就號稱距離射箭手養由基只有“十步之遙”的趙氏庶子,以及呂錡後輩呂行能夠一試。

而歷代晉侯,除了始祖唐叔虞以外,都不以射藝著稱,到了他的曾祖父晉平公時,更加不堪了。

在晉國市井中,一直暗暗流傳着這樣一個笑話:晉平公在林苑中射鵪鶉,瞄了半天才放箭,居然還沒有射死那呆鳥兒,他派身邊的豎人襄去捕捉,也沒捉到。

平公大怒,就遷怒於豎襄,把他拘禁起來,準備殺掉。

羊舌氏的大夫叔向聽說後,就連夜去見晉平公,進諫道:“從前我們先君唐叔在徒林射犀牛,一箭就貫體而死,用它的皮革做成一副大鎧甲,獻予成王,所以才被封於晉國。”

祖先的榮耀,晉平公自然知道了。

叔向繼續說道:“現在國君您繼承了唐叔的君位,射一隻小鵪鶉都沒有射死,派人去捉也沒有捉到,這是晉國的恥辱啊。君主一定要趕快殺掉這個目擊者,不要讓這件事傳到別處去。”

平公臉上露出羞愧的神色,於是便赦免了豎襄。

但晉侯午覺得,臉上無光的時刻又何止是射獵時,他每次參加大射儀,都要承受一回平公當年的尷尬。

晉侯午也暗暗向自己的太史墨抱怨過,這規矩就不能改改麼?

但史墨的回答,卻讓晉侯午如墜冰窟。

“倘若先祖規定的儀禮和制度可以隨意更改,那國君您的這個位置,是不是也可以被六卿隨意取代?”

晉午悄無察覺地嘆了口氣,所以說,他再抱怨,也得將這個傳統執行下去。

當年齊桓公九合天下,一匡諸侯,何等的威風。可在天子卿士主持的“侯伯”冊命儀式上,還不是得誠惶誠恐地下拜稽首,自稱“小白”。

文公、悼公時代,晉侯的強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晉午現在只能指望着傳統能延續在,只有那樣,他國君的位置才能繼續做下去。所以,他尤其不能當那個帶頭破壞禮制的人,甚至還得用行動去維護。

他面色莊重,在有司的服侍下穿上皮製臂衣,拿着弓,在弓把外夾持四枝箭,箭頭在弓把中部位置。又套上銅扳指,右手大拇指鉤弦,挎弓走到了射箭站立的地方。

趙無恤等八位卿大夫子弟已經出列,分四耦站於晉侯身後,態度恭敬,默默注視着國君文弱的小身板。

但誰又知道,六卿之子們心裡在想什麼?

想到自己身後有兩個少年成名的神射手盯着,晉侯午就心中發虛,越發感覺背後目光灼灼,他努力不去多想,而是望向九十步外,射布上有些模糊的熊形紋。

他搭箭,開弓拉至半月,手臂微微顫抖,瞄準得有些艱難。

趙無恤覺得,眼前這個文弱的青年國君雖然強作鎮靜威嚴,但似乎壓力有點大,而且連拉滿弓弦都有些吃力,這一箭恐怕要脫靶。

見此情形,想起趙鞅在信上所囑咐的事情,以及張孟談在今晨會面時,對他說起過,晉侯午極好顏面。

無恤心裡不由得閃過了一個念頭。

“嗖”的一聲,箭矢離弦。

果然,和無恤猜想的一樣。晉侯的第一箭有些無力,毫不意外地沒有到達位置,飄到八十多步的距離後就斜斜地插到了地面上。

射的很爛,但無人膽敢嘲笑,四周一片寂靜。知躒、韓不信、籍秦,以及在場諸卿大夫子弟,所有人都眼觀鼻鼻觀心,彷彿都沒看到一樣。

晉侯午暗暗捏緊了拳頭,他感覺,自己在六卿面前又矮了一層。對啊,將這個總是令國君尷尬的儀式延續至今,難說就是六卿削弱君主權威的陰謀……

他面色依然保持着雍容和淡然,心中卻早已義憤填膺。

“總有奸臣想害孤!”

難道晉國的忠貞之士,真的都死光了麼?

方纔拉弓的方式似乎有些不妥,現在手臂有些乏力,肩部有些痠痛,但沒辦法,抱怨完了,還是得繼續射。

晉侯午正要繼續開弓,隨意射兩箭,快些結束這個麻煩的儀式,卻聽到身後有一個年輕的聲音恭敬地說道:

“君上,您這把弓的弦,鬆了。”

……

求收藏,求推薦……

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922章 移花接木(上)第1049章 ”禁酒時代“第1157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5章 東門館驛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647章 大風(4)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285章 名與實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番外7 羋月傳(上)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492章 侯犯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675章 逐君側之惡臣(上)第24章 周髀數字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306章 孔仲尼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47章 心懷愧疚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1134章 東胡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45章 兄弟鬩牆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582章 鐵與血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925章 《用間篇》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208章 成之誓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17章 陳恆的救衛計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