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

感謝書友sayka的打賞!

……

“三石!”

在聽到子貢報價時,趙無恤差點咬了舌頭,說好的仁義儒商呢,真是黑心啊,他心中只剩下了這個詞。∈↗

他方纔已經說過了,一斗白麥粉的原料不過一又半鬥脫殼的麥子。加上牲畜、人力、器具磨損、運輸、市稅等,最終的成本最多也就二斗麥。

可如今,子貢卻要一斗賣三十鬥……利超十五倍!

子貢卻一副無辜的表情:“君子別這麼看着我,耕田之利,也有十倍,韓氏的珠玉之贏,甚至可達百倍。只賺十五倍的利潤,已經是仁義之極了!”

此人果然是在商言商啊,趙無恤心中暗道,哪有你說的那麼誇張。

農夫的耕田之利,被土地的所有者貴族和官府盤剝後,能有五倍就不錯了。力田疾作,卻不得暖衣餘食,如何能相提並論?

至於珠玉……的確是百倍之利,但獲取也比隨處可見的麥子難上百倍,更容易壟斷,不是他這種小領主能過問涉及的,不說也罷。

子貢之所以喊出了這麼一個看似極貴的價格,是因爲他往日做生意,走的也是“好廢舉,與時轉貨資”的路子。即賤買貴賣,根據時令不同改變路線的貨物種類,既然這東西全天下僅在成鄉出產,賣得貴點,也不過分。

趙無恤和子貢商量着,麥粉當然是要作爲奢侈品賣的,最初的買家,自然是要找那些吃膩了粟米稻飯的貴族了。無恤最初還擔心士大夫們會不買帳,但子貢卻保證,那些貴人們爲了滿足口腹之慾,經常出百金求各地山野珍饈,類似的生意,他過去幾年間見過不少。

其餘的肉、魚、菜的花樣且不說,光是主食,就有“飯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陽山之裸,南海之黑黍”的說法。既然能費盡心思去尋找這些,肯定更會就近選擇麥粉。

至於他們會不會爲了用粟米換取麥粉,而加大對自己治下國野民衆的壓榨,那就暫時不是子貢和趙無恤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其實,趙無恤也希望越貴越好,因爲這生意長不了。

雖然現在石磨就趙無恤的地盤上有,但這東西原理並不複雜。

成鄉沒有打石經驗的普通國人,就算天天用着,也做不出來。但若是一個經驗豐富的石匠,只要能在石磨前研究了幾個時辰,或者得到了草圖,就能模仿。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雖然趙無恤讓鄉三老成巫警告國人們,像龍骨水車、石磨等東西,切勿外傳。但他不可能堵住所有的漏洞,每逢下宮邑市,還能築起道籬笆,攔着不讓人進出不成?

再說,趙無恤也想起來了,自己爲了討好姐姐季嬴,還送了一個手推磨去下宮庖廚呢,不知道多少人早就見過了,雖然從看到模仿製出,這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所以趙無恤向子貢攤牌,他估計,石磨會在一年內,在都城周邊的貴族領地裡普及開來,一些精明的商賈,甚至會在半年內打製出來。

所以,這是過把癮就死的生意啊。

子貢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麥粉作爲食物,以這時代的保存方法和運輸速度,想運到遠處,比如河西、河外等地,不太現實,所以只能在一日行程內的新絳周邊貨殖。

首先,要在下宮邑市和附近的小鄉試試水,持有趙氏符節,還能免除商稅,等賣上路後,再打入新絳市坊不遲。

說到這,趙無恤便露出了一絲戲謔的笑容。

到時候,麥粉在他三位哥哥,尤其是仲信和叔齊的領地上,應該也會賣得相當火爆吧。

如此一來,就算他們兩處撞了運氣連續豐收,但今年的上計,趙無恤卻已經勝券在握了!

據趙無恤所知,現在晉國的貨幣,是以楚地進口的金爰或金餅購買力最大;其次是幣帛,也就是裁成一定大小的布匹;再次是銅鑄的布首幣,可僅有少量,在晉國公室權勢衰微後,官府已經沒有再新鑄錢,反倒是齊國的刀幣在太行山之外用的比較廣。

但最爲普遍的硬通貨,其實還是糧食,尤其是粟米,一直爲交易媒介和標準。各卿族給官吏發放俸祿,其實也就是發粟米,王孫期、計吏僑當年在下宮時,一年能有四五百石粟米的俸祿。

這也是趙無恤目前最急需的東西。一來,歷年上計,最重要的就是粟米有無增產;其次,他還要讓成鄉的兩百兵卒都能吃飽,吃好!

除了粟米外,他這裡還需要大批的牛馬,以及銅錫木材等原料。

在談妥相關事宜後,倆人又尋來鄉三老成巫,在社廟歃血爲盟。立下了“爾爲貨殖,我爲東主,爾不叛我,我無強賈”的誓言,並商定了分成的比例。

負責提供原料、進行製作貨物的趙無恤佔了九成,只負責運輸銷售的子貢商隊則有一成,日後視情況再行調整。

事了後,子貢揣在懷裡的那些夫子言論著述,卻遲遲沒有取出獻予趙無恤,彷彿在遲疑着什麼。

良久後,他蔚然而嘆道:“我觀乎君子領邑,發覺君子對食物特別上心,若是和我的夫子相識,定會相見而恨晚啊……”

趙無恤好奇了起來:“此話何意?”

子貢微微一笑:“夫子也是個對食物滋味特別講究之人,自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割不正,不食;無醬,則不食……待我回魯國時,定要爲夫子帶去一些成鄉的美食。”

“原來如此。”

趙無恤應了一聲,看着成邑民衆忙碌收工歸來的田園晚景,與子貢並肩站立。

他心中默默唸叨道:“看來,孔子也是個大吃貨啊……”

……

時間慢慢到了五月初,一股風潮在下宮周邊席捲開來。

下宮有邑市,比成邑的鄉市大,較新絳七市又小。是周邊十餘個小邑的交易中心,每月逢三、六、九開市。

先是一位手持趙氏免稅符節的衛人行商來到了市上,他還執有計吏僑的親筆簡冊。

下宮的市小吏們過目之後,頓時瞭然,知道此人是有庶君子趙無恤背景的,於是就爲他安排了一個上好的位置。

衆人也好奇那商人從半年前還窮鄉僻壤的成邑帶來了何等貨物。結果那些葛麻袋子打開後,他們一看,可了不得。

那細膩如河沙,黃白如雲雪的麥粉,頓時引發了一陣轟動。

……

求收藏,求推薦,求三江票

第851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11章 幸不辱命第79章 新絳南市第80章 陶瓬之器第194章 醫扁鵲第408章 壯志與陰謀第409章 壞消息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110章 暴雨將至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91章 子產之政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518章 狂人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689章 慷慨悲歌第528章 弒君者(終)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770章 死於此!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561章 大將軍第651章 大風(8)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34章 巡視鄉里第237章 道路輿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352章 將治魯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655章 大風(12)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92章 劍名獬豸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84章 蹴鞠練兵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502章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72章 初見魏駒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814章 遷都第43章 畏此簡書第657章 大風(14)第448章 爭流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807章 韓策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410章 會師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533章 何欲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