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3 上帝之鞭

“公子連!?”隨着趙師隰的自曝身份,衆人也想起了這位因爲秦靈公末年時,跑到昊朝的公子,不由色變。

在那場政變中,秦靈公一系被他的叔父秦簡公一系趕下臺,兩族誓不兩立。但礙於衆公族在場,加上秦簡公、秦惠公一系因惹怒昊朝招致討伐丟了隴西、河西,簡公一系的子孫們不敢妄動。

“公子連!”這時候,本來有希望獲得君位的公孫康跳了起來,指着趙師隰罵道:“你是暴君靈公之遺毒,不是已經投靠昊朝,做了秦人的叛徒麼?此番昊軍西伐,只怕就是以你爲先導的吧!”

此言誅心,老公族們議論紛紛,秦國對於叛族之人從不心慈手軟。

“哈哈哈哈。”

趙師隰大笑起來,用手捶着自己的胸膛,對着月牙泉祭拜的帝高陽起誓道:“師隰忠於秦國之心,天地可鑑。二十九年來,我有家不能歸,不過是寄居於昊朝而已。不錯,我到過東京西京,見識過昊朝的富裕自信;也曾出入學宮,聽九流十家的辯難;還遊歷大江南北,感受天朝上國的巨大……”

“在遊歷期間,我算是明白了,當年秦厲共公爲何會對子孫留下’決不可東出‘的遺言。只可惜啊,後世子孫不聽,偏要去惹怒沉睡的玄鳥,現在,它已經展開翅膀了,秦人的國度毀滅的時候也到了。此時此刻,在昊朝皇帝和吳起將軍眼裡,可不會區分什麼靈公之族、簡公之族,吾等,都是他們槍炮和長矛方陣下的螻蟻!”

一席話說得身爲秦簡公一系的公孫康無言以對。

這時候趙師隰又話音一轉,說道:“當然,過去的事就過去了,師隰今日歸來,是想要帶秦人找到一條新的出路,而不是算舊賬的……”

“你?你在昊朝呆了二十九年,連秦國是什麼樣子都忘了,卻妄談來引導秦人?”公孫康不甘心,繼續嘲笑師隰。

師隰一笑,要論嘴皮子,在臨漳學宮裡見識過大場面的他,可比這羣西北沙地裡長大的漢子強多了:“厲共公七歲就被送去鄴京做人質,不也在回來後帶着秦人打下了千里山河麼?”再度將公孫康噎住後,他轉視月牙泉邊衆人道:“不錯,我是離開秦國很久了,但,我也通曉天下大勢!”他指着腳下的土地,厲聲道:“瓜州,萬萬不可停留!吳起只是因爲補給線太長,兵力一時半會調撥不過來,纔沒有繼續進攻。實際上,他已經向昊朝的皇帝請求,在隴西、金城、湟中、武威、酒泉五郡新增加一個大州,就叫做涼州!加上昊朝已經在北疆設置的朔州,在東北設置的幽州,在百越之地設置的交州,昊朝已經擁有十三個州!”

“等到了明年或後年,涼州成爲昊朝的刺史部後,吳起就會繼續西征,征服居延海,征服瓜州,不打到白龍堆沙漠邊緣,他是不會停下征服腳步的!”秦人一片沉默,雖然這在預想之中,但真真切切地得到消息後,他們的心徹底絕望了。

大巫問道:“師隰,你方纔說,去居延海是自尋死路,既然你知道昊朝下一步進攻的方向,吾等便信了這句話。但你又說公孫康所建議,秦人分散去西域南道綠洲各城邦之舉爲飲鴆止渴,此言何意?”

“很簡單,綠洲各邦,都是小國寡民,最多的人口不過一萬,最少的僅有數百,秦人的氏族分散到綠洲上雖然也能活,但只是苟延殘喘而已,更別提向外拓展了。若二三子想要的,只是在一代人之內在綠洲作威作福,一代人以後被昊朝各個擊破收服,納爲藩屬的話,但去無妨……”

“但那樣的話,秦人的活力,就會像沙漠裡被幹涸沙子慢慢榨乾的乾屍一般,自縛手腳,風一吹就煙消雲散了!”

“他說的有道理。”一直與公子連有聯絡,迎了他回秦國的孟氏老族長站了起來:“若是老夫的子孫只能在一小片綠洲裡種着麥子,每日盯着那少許的水度日,連酒也不能暢快的喝,肉不能大塊地吃,那還遷徙作甚,呆在武威或者瓜州,做昊朝的順民不就行了。”響應聲陸續響起,公孫康氣得臉色發紅,他絞盡腦汁想出來的主意,卻被師隰貶低得一文不值,頓時不忿地說道:“既然你有本事,那你來說,想要做秦國的國君,光抨擊他人之想可不行,還得說出自己的看法!”師隰也不急,待秦人咋呼呼的聲音平息,才大聲說道:“吾等可以去西域北道!”

……

近五十年來,東方的昊朝和西方的波斯之間,兩大帝國開始發生貿易關係,絲綢、香料、瓷器、寶石、黃金、染料,長長的駱駝商隊通過西域往來,其中有兩條重要的交通線,分別是南道和北道。

南道是指崑崙山以北的綠洲諸邦,從瓜州出去後,跨越白龍堆沙漠,經樓蘭、于闐到達莎車、疏勒。至於北道,則是天山以南,出瓜州往西北行,經由伊吾(哈密)、車師(吐魯番)、龜茲、姑墨,到達疏勒,和南道匯合。

“南道或者北道,有何區別?”公孫康很是不滿,在他看來,這個選擇與自己的路線並無差異,只是距離更遠,而且伊吾、車師被月氏殘部佔據,等待秦人的是彎刀而不是樓蘭人歡迎的美酒。

“當然有區別。”

師隰說道:“秦人西行後,先攻克月氏殘部,取得伊吾和車師,比起南道的小邦,這兩處更爲富饒,在天山雪水澆灌下,地宜五穀、桑麻、蒲萄,皆膏腴之地,可以供給十萬人休憩。”

“昊朝對西域絲綢之路、玉石之路上的貿易早就垂涎三尺,隨時可能西進,奪取這些地方,故而吾等不能久留。當從車師附近的天山山口北上,進入金山和天山之間的盆地,那裡,就是秦人未來繁衍生息的好地方!”公孫康一愣,秦人也紛紛交頭接耳,打聽師隰所說的去處究竟在哪。西域的地理特徵是“三山夾兩盆”,最北部爲金山(阿爾泰山),中部爲天山,最南部爲崑崙山系。天山和崑崙山系之間爲塔里木盆地,金山和天山之間爲後世的準噶爾盆地。以天山爲線,又可將西域分爲南北兩部。

南部意味着綠洲和沙漠,而北部意味着高山和草原。

南部的綠洲小邦雖然地盤小,但能夠耕種,然而師隰所說的那處盆地,就秦人公族所知,根本就是一處蠻荒之地,沒有城郭,沒有農耕,只有一羣塞種牧民,還有被他們驅出河西后,跑到那裡的月氏人、烏孫人生活。

“天山以北無耕地城郭,秦人怎麼活!?”有人如此質問道。

師隰道:“秦人在隴西河西,本就是半耕半牧,去了天山之北縱然無耕地,又何患之有?穿上胡服,用騎兵的騎射之術,畜牛羊,逐水草而居即可!”

一時間,所有人都驚得目瞪口呆。

……

“瘋了,他瘋了。”指着趙師隰,公孫康開始唾罵起來。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我秦人雖然地處西鄙,卻從始至終都歸宗於昊天上帝、帝少昊、帝高陽,和昊朝治下的州郡百姓一樣,是華夏之族!如今師隰想要讓秦人放棄農稼、服章這些固有的東西,而襲用異族胡人的服裝,這是在背離秦國和華夏的傳統,我寧可死也不會追隨!”

“迂腐。”

師隰反駁公孫康:“你所說的都是世俗的偏見,是昊朝爲了他們的天下大一統而宣揚的想法。衣服,是便於應用的東西;禮義,是便於行事的禮節。因此聖人考察風俗而因地制宜地製作服裝,根據行事的便利而制定禮儀,都是爲了讓民衆便利。夏、商、週三代的服飾都不盡相同,卻能擁有天下;當年昊高帝首倡狄服騎射,打造了一支縱橫中原的騎兵,倘若他也食古不化,如今坐天下的,還是昊朝皇帝麼?”

“你!”公孫康說不過他,啞口無言。

“要想建立蓋世功業的人,必然會遭到庸人流俗的議論和反對;有獨到見解的人,必然會遭到一般人的不滿。”

師隰傲然,在昊朝內部蟄伏二十九年,細細研究這個國度和他崛起的歷史後,他自認爲,自己就是那個能解救秦人的聖賢!

“所以,習俗只有按照形勢演變,禮法只能跟隨世俗推移,這也纔是聖人治國之道,再說了,非要稽古的話,秦人一開始,不就是這麼過來的麼?”

師隰閉上了眼睛,說道:“我在有關秦國的史書上看到過,秦人,曾經被叫做‘東方牧犢兒’,意爲從東方遷來的牧民。”

“沒錯,吾等的先祖伯益與大禹、后稷同時,卻是以牧養牲畜而聞名的,那時候的秦人,還不是過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即便是到了周朝時,先祖非子和他的部衆也是爲周天子牧馬。”

“如今的秦人,在昊朝的驅趕下,猶如浮萍一般,是沒辦法在一個地方好好紮下根來的。吾等佔了一個地方,繁衍生息上一兩代人,而昊朝又擴張到了吾等國度邊緣。到時候打不過昊軍,還不是要流着淚告別家園,倉皇出奔,尋找新去處。而故土,只會便宜了後續遷徙來的昊朝移民和屯軍,這就是當年昊高帝放任秦人在西部開邊的險惡用心,驅虎吞狼之策!”

“既然如此,那吾等索性就暫時放棄城郭,放棄耕地,放棄笨重的輜重,騎着駿馬,輕裝上路,走的遠遠的!去天山以北,去到昊朝百年內擴張不到的地方去!”

“這個提議,夠不夠我戴上秦伯的冠冕,夠不夠二三子俯首拜我爲君主呢?”

一席話說完後,周圍已經一片緘默,只能聽到風吹過沙地的沙沙聲。秦人們,包括有心支持趙師隰的孟、西、白三個家族也有些猶豫,雖然師隰的話很激勵人心,但秦人要做到轉變和犧牲,實在是太大了……

成,則逆境而起,不成,則族亡氏滅……

最後,卻是大巫先發話了。

“我聽說,謀事如果猶豫不決,就不會成功;行動如果瞻前顧後,就沒有成果……”

他高高舉起雙手,疾呼道:“秦國已經不絕如縷,這時候,既然稽古不化救不了秦國,循規蹈矩也救不了秦國,那,就索性瘋狂一場罷!我想,能逃離昊朝統治的河西隴西,來此聚會的秦人,沒有懦夫罷?”

然後他走下祭壇,在趙師隰面前跪下來,低下了他的頭。

“我願奉師隰爲君!”

“吾等願奉師隰爲君!”效仿大巫,秦人紛紛下拜,在月牙泉畔圍成一圈,唯獨公孫康帶着他的部衆,默默離開了這裡……

“師隰,秦伯!”

“師隰,秦君!”

成千上萬個呼聲響起,呼喊着趙師隰的名,呼喊着他們的新國君,爲他戴上了君侯的冠冕,雙手奉上秦君長鋏……

趙師隰在無數雙黑眼睛的注視下,在沙海和清泉邊,說出了他的爲君誓言。

“昊天上帝、先祖帝高陽在上!我趙師隰,嬴姓趙氏宗族子弟,秦靈公之子,乃當今秦國之君主,今日在此立誓,此生當克己勤勉,自強不息!率我老秦子民西出瓜州,北越天山!”

“我秦人雖離故土,變換服飾,但這顆華夏之心卻不會變,吾等,就是昊天上帝手裡的長鞭!”

一手持劍,一手持鞭,趙師隰大聲說道:“一甲子前,吾等在厲共、躁公、懷公帶領下,抽打了月氏、烏孫,逼迫他們去了天山南北,如今,吾等將繼續揮鞭西征,策六駿騎射,征服天山,征服塞種行國,讓西域南道北道的綠洲小邦們來臣服吧,獻上他們的蒲萄酒和麥餅吧!諸位信我一言,強取,勝於苦耕!”

……

“強取勝於苦耕!”

喊着這句被奉爲國策的口號,在新君趙師隰的帶領下,秦人在兩個月後,便再度開始了西征。他們捨棄了城池耕地,拋棄了不必要的輜重、奴隸,只帶上了所有能用的馬匹,以肉乾和酪漿爲食。

這支在逆境中被迫遊牧化的秦人十餘萬人,自瓜州西出,經由數百里戈壁,抵達伊吾。

戈壁灘沿途條件惡劣,道路艱險,夏日酷暑難耐,冬日狂風呼嘯,更有頑抗的月氏殘部,但在秦人的劍鋒下,卻無從抵抗。

征服伊吾後,秦人得到了飲水和食物的補充,他們痛飲葡萄美酒,大嚼胡瓜,劍上血跡未乾,接着又殺向了車師。

在車師,他們見到了巍峨高聳,終年積雪的東天山。它對於東方來的旅者來說,猶如海角上的燈塔。當秦人在浩瀚無際的沙漠和荒原上,遠遠看到那飄着殘雪的白色山峰時,一切艱難困苦,鞍馬勞頓,霎時間就煙消雲散……

因爲他們的君主承諾過,只要越過天山山谷,就到了一望無際的草原,再往西,更是一片廣袤的伊犁河谷,那裡,就是昊天上帝爲他們指定的應許之地……

之後十年間,秦人挾伊吾、車師兩戰大勝之威,擊敗了在準噶爾盆地遊牧的塞人各部,在這裡紮下根來,建立了他們的金帳篷,豎起了玄鳥大旗。秦人的騎兵不斷出天山南下,襲擊龜茲、姑墨、疏勒,逼迫他們向秦人進貢糧食,而被秦人再度擊敗的月氏、烏孫,也被迫融於秦人中,與他們合爲一體。

二十年後,也就是昊元110年(公元前365年),昊朝打下了被秦人放棄的伊吾城,果然開始經略西域。涼州刺史奉昊朝皇帝之命,在伊吾建立西域都護府,以大梁人龐涓爲第一任西域都護,招攬西域南道的樓蘭、于闐等邦歸附。秦人也知趣地放鬆了對西域南部的壓力,重心開始西移,這一次,他們的腳步終於趕在了昊朝擴張的前頭。

趙師隰晚年時,秦人已經擊敗了分裂中的塞種大國伊塞克,殺死塞王,奪取其駐地,在西域的邊緣的熱海(吉爾吉斯坦伊塞克湖)建立了一座叫“赤谷城”的都邑。

《史記.西秦列傳》載:“獻公時,秦人奪天山谷地,又西侵至伊列,敗塞人,治赤谷城,去西京長安八千九百里。戶七萬,口五十三萬,勝兵十餘萬……西域三十六邦,秦最爲疆國……”

在秦人的逼迫下,西域的民族遷徙開始了,塞人大量流入西面的波斯帝國邊境花剌子模、巴克特里亞等郡,而秦人那“昊天上帝之鞭”的名號,也傳到了波斯波利斯,引起了阿塔薛西斯三世的忌憚。之後,又由波斯內戰裡做過僱傭兵的色諾芬傳回希臘,出現在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筆下,ch‘in(秦)的名號廣爲西人所知。

昊元113年(公元前362年),赤谷城中,臥於病榻之上的趙師隰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喚來了他的兩個兒子,長子趙虔和次子趙渠樑,問了他們二人一個問題……

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訴未來夫婿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248章 三段射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324章 亂(下)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860章 古史辯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956章 合縱(上)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1039章 和氏璧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649章 大風(6)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480 金布律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824章 大學第769章 當歸(下)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97章 不棄親暱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1001章 函谷關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937章 神蝗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669章 破城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88章 伊尹之志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36章 一言之威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935章 人道彌第818章 道可道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144章 赤山第656章 大風(13)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23章食不厭精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44章 始作俑者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433章 傷寒(中)第741章 走向共和 下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928章 統一的必然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62章 公族之學第24章 周髀數字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18章 趙氏公議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925章 《用間篇》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89章 無心插柳第68章 少君魏姬第352章 將治魯第323章 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