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

牀弩,又稱牀子弩,它是魯班近年的新發明,是在蹶張弩基礎上,將弩的功效、身量、射程都增大。他將兩張或三張弓結合在一起,大大加強了弩的張力和強度,張弩時,趙國的工匠用粗壯的繩索把弩弦扣連在絞車上,戰士們咯吱咯吱搖轉絞車,張開弩弦,材官則安好巨箭,調整距離。放射時,則由身體健壯的士兵舉起大木錘猛擊扳機!

隨着“嘣”的一聲巨響,機發弦彈,一枚人手臂粗的巨弩彈射出去,穿過兩百五十步的距離,正中密集的吳軍陣列!

甚至都來不及慘叫,等旁人回過神來,原地只剩下一個被牀弩正中胸膛,整個身體被撕裂得支離破碎的倒黴鬼,以及旁邊被波及到的一圈傷員,整個陣列像是被野獸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所有吳人都目瞪口呆,王孫姑曹也沒了剛纔的氣勢,心臟驟停,他猛然意識到,經驗又害了自己,他其實是將士卒們帶入了另一個陷阱。

來不及多想,密集的弩機箭雨接踵而至,蹶張弩雖然在上弦速度上比臂張弩要慢很多,但勝在射程很遠,弩兵們可以躲在方陣的背後肆意放箭,仗着弩矢衆多,重要的是對敵軍的壓制,準頭反倒成了其次。

一時間,沒有重甲和防禦工事的吳國陣列前部,幾乎被箭矢吞噬,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性命被釘死在水田裡,慘叫夾雜在稻花殘香和驚慌的蛙聲裡。剛纔還大呼小叫的吳國人開始露出怯意,不由自主地往後退去,被牀弩射死的場面太過震撼,而一般的弩機也能將人體撕成碎片,頂在前面就是個死。

然而王孫姑曹知道,一旦他們掉頭,兩翼的趙軍就會掩殺過來,屆時吳軍唯一的優勢也將消失殆盡,任人宰割。

他已經沒有時間後悔這次突襲了,吳國的主將同樣跣足站在水田裡,在衆人慾退的時候,拔出劍殺死了兩名驚慌的兵卒,爲了鼓舞衆人,一連串的吳語從他口中唱出……

許多人都停下了腳步,用劍敲着盾牌,隨着王孫姑曹一起吟唱,整個吳陣的氣氛爲之一凝,滿天箭雨似乎也不顯得可怕了。

“他們在唱什麼?”冉求察覺了這種變化,運籌帷幄之餘,也偏頭問旁邊隨軍的轉譯者。

轉譯者粗通吳語,他也被眼前的情形所震撼,愣了愣才說道:“軍將,這是葬曲,吳國的葬歌《虞殯》……”

“身即死矣,歸葬山陽……”

“山何巍巍,天何蒼蒼……”

“生有命兮死無何。魂兮歸來,以瞻山何!”

悲壯的《虞殯》讓驍勇的吳國人忘卻了生死,他們這代人是聽着父輩的故事長大的,二十年前,吳人隨吳王闔閭進入楚國攻城略地,在繁華的郢都裡享受到了這一生夢寐以求的侈靡生活,這也成了之後十多年裡,最值得對子侄吹噓的故事,遍地的黃金瑪瑙,滿城的美人佳麗,讓人神往。這次北上中原,年輕的吳人之所以能承受夫差的重役,以及種種飢餓困苦,還不是爲了殺進商丘、曲阜,重溫父輩講述的輝煌?

然而他們卻一頭撞上了一堵硬牆,無數同鄉死在了小小的棠邑,渾身插滿箭羽倒在水田裡。袍澤的鮮血激起了他們的野性,他們不甘,他們憤怒,他們也齊聲高呼!

“身即死矣,歸葬山陽!”

越來越多的吳國人開始加入呼號的隊伍,彷彿只有這樣才能泄他們心中的悲憤。在《虞殯》的號召下,吳兵追溯着王孫姑曹的腳步,悍不畏死的向前衝去,衝向陣列嚴密的敵軍方陣,衝向躲在他們後面不斷收割生命的弓弩手……

戰也是死不戰也是死,絕望的吳人用自己的身體撞向敵人的戈矛,玉石俱焚,同歸於盡,這是根本沒有防守的拼殺,他們就是要用自己的身軀去迎接敵人的兵器,他們要用自己的死亡去換卻對方的生命。一時間水田裡爆發了劇烈的混戰,血肉橫飛,慘叫不休。

看着眼前這一幕,雖然步卒方陣在猛烈衝擊下巍然不動,但趙魯將吏們也不由色變,難怪吳軍能無敵於南方,換了任何一支軍隊,早已在這種無畏的衝鋒下崩潰了吧。

冉求卻嘆了口氣:“家有國兮國有殤,魂兮歸來,以瞻家邦……勇哉,惜哉,只可惜啊,這些吳國人忘了,這裡是魯國,不是他們的家邦!”

對於趙國兵卒來說可能感觸還不夠深,但對於冉求等魯人而言,這次吳軍入鄒魯,是一次赤裸裸的掠奪和入侵!

正如趙無恤對他們所說的,迎接盜匪的,就只有刀劍和戈矛!

他無情地舉起令旗,說道:“中國不振旅,則蠻夷入寇,列國自有封疆,南方的蛟龍再強大,也休要到北方來逞能。吾等便要通過此戰,讓江南之人今後百年之內,都要倉皇北顧,不敢渡淮半步!”

在他的喝令下,又一陣勁弩齊放,漫天箭雨飛向戰場,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將在水田裡靈活如同泥鰍的吳國人徹底網住……

……

一個時辰後,這場綿長的戰鬥終於接近了尾聲,田埂上等待已久的騎兵傾巢而出,朝潰逃的殘餘吳人衝去,他們急馳而過,陽光在矛尖閃耀,從箭雨下僥倖生還的千餘吳人在他們衝擊下徹底潰散,有如被鐵錘敲打的陶瓷。

冉求沒參加最後的屠殺,他任由將吏們去搜檢傷者,抓獲俘虜,讓軍法官監督着各卒伍的將士有序地割取吳人首級。他自己則坐在田埂上,看着被糟蹋得一塌糊塗的稻田怔怔出神。

戰鬥結束時,已是傍晚時分,夕陽映照在水田上,這裡處處都是插滿箭雨的屍體,也不知是因爲晚霞還是因爲鮮血,這片廣闊的稻田一片殷紅,躲在泥裡的蟾蜍和泥鰍在動靜停歇後鑽出來,在血水裡遨遊。

冉求就這麼叼着一根尚未被血色浸染的稻杆,不知在想些什麼,直到他的沉思被人打破。

“軍將,騎兵在數裡外抓到了這兩人。”

冉求回頭一看,一個是狼狽的中年人,垂着頭不敢看他,另一個則是大腹便便的武夫,一臉絡腮鬍子,指着冉求捧腹大笑,末了才用一口濃重的費地方言說道:

“真是沒想到,當年跟在仲尼身邊的西鄙童子,如今竟已是號令三軍的大將!”

趙魯將吏們大怒,要殺了這兩人,冉求卻止住了他們,孰視半響後才詫異地說道:“公山邑宰?”而旁邊的人,不是他的同黨叔孫輒還能是誰?

ps:葬歌編不出來,借用下燕壘生的《國殤》了。

(~^~)

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516章 訪賢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38章 中門迎客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1049章 ”禁酒時代“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394章 圈套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81章 收之桑榆第423章 雪橇第93章 鼓而成列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54章 冬至(三)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1050章 軍功爵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1217章 獲麟第111章 暴雨將至番外8 羋月傳(中)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48章 請君憐惜第1134章 東胡第1217章 獲麟第36章 一言之威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960章 銅鞮宮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774章 搬山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354章 造紙術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19章 錦瑟無端第235章 晏平仲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761章 降 上第462章 反壟斷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988章 叛國罪第33章 魏舒方陣第1013章 入秦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91章 子產之政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12章 呦呦鹿鳴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65章 暮春三月第344章 夜襲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1009章 函首第966章 熵第1072章 少昊之國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705章 試探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1144章 赤山第1162章 大道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930章 鄒魯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24章 周髀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