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

就在月氏王自忖必死之時,東方忽然響起了低沉的號角聲。

“嗯,這是哪來的號角聲?”月氏王霍然回頭,只見東方遙遠的地平線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冒出了一條淡淡的紅線,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條紅線正迅速變得更粗,也在向着兩翼迅速延伸,這是……騎兵?!

幾乎是同時,冒頓也發現了異常。

紅色?難道是漢人騎兵?!冒頓的濃眉霎時蹙緊了一團,漢人騎兵這個時候突然出現在姑藏原上,一定是來幫助月氏人的,當下冒頓悶哼一聲,回頭喝道:“左右賢王,帶兩個萬騎隊給本單于拖住他們,其餘各部,隨本單于擊滅月氏!”

冒頓身後的匈奴貴族們轟然應喏,當下分出兩萬騎兵掉轉馬頭,迎向了東方席捲而來的漢人騎兵,剩下的四萬騎兵也顧不上放箭了,紛紛擎出骨矛、短劍以及馬叉,跟着冒頓嚎叫着殺進了混亂的戰場。

“哈!”周冠夫大喝一聲,同時雙腿狠狠一挾馬腹,胯下駿馬吃痛之下頓時昂首發出了一聲悲嘶,遂即開始了最後的加速。

朔風獵獵,大地正如潮水般往後倒退。

倏忽之間,一支匈奴騎兵已經向着東方蜂擁而來。

匈奴人?嘿嘿,匈奴人!周冠夫嘴角霎時綻起一絲冰冷的殺機,當下反手從背上卸下了那對沉重的雙鐵戟,先在空中狠狠夾擊了一下,然後猛然揚起空中,那情形。猶如一隻大螃蟹的一對大鐵鉗,高懸於空中。

“大漢威武!”周冠夫率先引吭高吼。

“大漢威武!大漢威武!大漢威武!”

周冠夫身後的數百騎兵頓時跟着怒吼起來,遂即更多的騎兵跟着咆哮起來,到了最後,兩萬漢軍騎兵都開始歇斯底里地大吼起來,那巨大的聲浪直欲震碎長空,此刻,幾乎每個漢軍將士的心底都燃起了熊熊戰意,大漢威武,漢軍必勝!

倏忽之間。雙方都已經進入了各自弓箭的射程之內。

漢軍騎兵所使用的角弓在射程上雖然明顯勝出一籌,不過現在是逆風而進。匈奴人則是順風東向,風速抵消了漢軍角弓的優勢,因而雙方騎兵幾乎是同時放箭,霎那間。一大片密集的箭雨已經從各自陣中掠空而起,又向着對方呼嘯而去。

短短數息的飛行之後,密集如蝗的箭雨終於從天攢落。

霎那間,匈奴陣中和漢軍陣中便是一片人仰馬翻,不過中箭墜馬的匈奴人明顯要比漢軍騎兵多得多,不僅因爲漢軍騎兵普遍披掛了鐵製頭盔以及護胸鱗甲,更因爲漢軍使用的鐵箭頭的殺傷力要明顯超過匈奴人的青銅箭簇。

僅僅射出一枝箭。漢軍騎兵和匈奴人便紛紛拋掉弓箭,擎出了兵器。

騎兵速度實在是太快,騎弓的射程原本就只有百來步,雙方騎兵相對衝鋒。百來步的距離也就喘口氣的功夫,如果不能及時棄弓擎劍,等到敵方騎兵衝到自己面前時,就只能拿弓箭去跟對方的刀劍對戰,那就基本上必死無疑了。

“死!”周冠夫一聲暴喝,雙手戟以雷霆萬鈞之勢交叉下劈,當即將左右兩側的兩騎匈奴騎兵斜斜劈成了四爿,兩騎匈奴騎兵的上半爿殘屍頹然滑落在地。很快就被洶涌而至的雙方騎兵踏成了肉泥碎屑。

幾乎是同時,周冠夫胯下駿馬也撞飛了另一騎匈奴騎兵。

連續斬殺六騎匈奴騎兵之後。周冠夫的前衝之勢終於歇止,在密集的匈奴騎兵陣中。戰馬的速度再起不來了,同樣道理,匈奴人的戰馬也停下了馬步,雙方的騎兵對決很快就演變成了馬背上的步兵對砍,雙方騎兵已經完全攪在了一起。

周冠夫由於馬速快,結果陷入了匈奴人的重圍之中。

不過,周冠夫卻是夷然無懼,兩枝大鐵戟大開大闔,上下翻騰,不到片刻功夫,圍在他四周的十數騎匈奴人便被周冠斬殺殆盡,大量的鮮血從匈奴人身上、馬上噴濺而出,將周冠夫連人帶馬染成了血色,彷彿來自九天的殺神!

“吼!”一名匈奴千夫長咆哮着,催馬迎向周冠夫。

電光石火之間,一柄鋒利的鐵製馬叉已經直奔周冠夫咽喉而來,周冠夫獰獰一笑,揚起左手鐵戟輕輕一擋,匈奴千夫長的鐵馬叉便已經歪向了一側,右手大鐵戟再順勢一挺,便已經惡狠狠地戳進了匈奴千夫長的腹部。

“呃啊……”匈奴千夫長頓時無比淒厲地慘叫起來。

周冠夫再右臂輕輕一發力,便將匈奴千夫長三百來斤重的身軀狠狠地摜到了空中,鐵戟的橫刃更是順勢將匈奴千夫長的腹部給剌了開來,血赤糊啦大腸以及內臟便從綻開的腹腔裡噴涌而下,匈奴千夫長卻猶未氣絕,仍在哀哀慘叫。

“唆!”幾不可聞的破空聲驟然從腦後傳來,周冠夫本能地一側身,一枝狼牙箭幾乎是貼着他的面門掠過,鋒利的青銅箭簇霎時在他的面甲上留下了一道淺淺的劃痕,周冠夫猛回頭,只見二十步外,一個健碩的匈奴人已經再次挽開了硬弓。

“去死!”周冠夫想也不想,就將右手鐵戟惡狠狠地擲了過去。

幾乎是同時,二十步外的匈奴射手也鬆開了弓弦,只聽叮的一聲輕響,匈奴射手射出的狼牙箭已經與周冠夫擲出的鐵戟當空相撞,匈奴射手的狼牙箭頓時被彈飛,周冠夫擲出的鐵戟卻反而驟然加速,疾如閃電般射向了匈奴射手。

“不好!”匈奴射手大吃一驚,急欲閃避時已經晚了。

說時遲那時快,周冠夫擲出的鐵戟便已經射穿了匈奴射手的胸口,大鐵戟餘勢未竭,竟然挾帶着匈奴射手的屍身又往前飛出了幾十步遠,才終於勢竭墜地,至於掛在大鐵戟上的那個匈奴射手,人在空中時就早已氣絕身亡了。

漢軍後陣,呂臺正在數百親騎兵的簇擁下觀戰。

呂臺所在之處是一處小土坡,站在小土坡上居高臨下望去,無論是前方數裡外月氏人跟匈奴人廝殺的戰場,還是近處漢軍騎兵跟匈奴人廝殺的戰場,都盡收眼底,倏忽之間,呂臺嘴角已經綻起了一絲淡淡的笑意。

前方月氏人的局面的確不容樂觀,不過再堅持半個時辰卻絕對不成問題。

反觀漢軍騎兵跟匈奴騎兵的對決,卻是很快就要分出勝負了,不出意外的話,最多再過半個時辰,眼前這支匈奴騎兵就該潰敗了。

說到底,匈奴騎兵還是不善於正面決戰啊。

這一點,上次在白于山口伏擊匈奴人時,呂臺就已經發現了,匈奴人的優勢就在於他們都是來去如風的騎兵,令漢軍步兵無法追上,可一旦雙方卷裹在一起形成混戰之局,匈奴人卻根本不是漢軍對手,漢軍的兵器和鎧甲可不是擺設!

事實上,如果是正面對決,一千漢軍就足以擋住一萬匈奴!

如果有五千漢軍,縱然面對十萬匈奴也可巋然不動,這絕不是天方夜譚,歷史上的白登之圍,冒頓空有四萬騎兵,卻愣是攻不下一座只有區區數百漢軍駐守的土山,還有漢將李陵的五千步卒,面對十萬匈奴騎兵的合圍,尚能且戰且走。

歷史上的匈奴騎兵之所以能夠威凜大漢帝國近百年,除了冒頓單于的威懾戰略,主要的原因就是大漢帝國沒有騎兵,所以對匈奴只能處於被動防禦的不利境地,結果就是,處處被動、處處捱打,捱打得多了,大漢帝國在心理上就陷入恐懼了。

到了武帝時,大漢帝國一經組建起騎兵,匈奴人立刻便不足爲慮了。

匈奴騎兵厲害就厲害在來去如風的機動能力,讓中原人防不勝防,可真要打硬仗,匈奴人卻根本不是中原人的對手,這次姑藏原的大戰,冒頓爲了征服月氏部落,不惜讓匈奴騎兵跟漢軍騎兵正面決戰,卻是犯下大錯了。

亂軍中,冒頓正在數百勇士的簇擁下縱橫馳騁。

月氏人敗勢已成,可急切之間匈奴人卻也無法把他們徹底打垮,冒頓不禁有些着急,尤其是休屠人跟渾邪人,打着打着就打到外圍去了,現在基本上就是匈奴人跟月氏人在打,這兩個部落卻躲在旁邊圍觀了。

冒頓不禁有些心頭火起,扭頭喝道:“來人,告訴休屠王、渾邪王,他們如果能夠協助大匈奴擊敗月氏人,本單于還能夠補償他們的損失,可他們如果躲在旁邊不肯出力,到時候可別怪本單于翻臉不認人,哼!”

身後十數騎匈奴騎兵轟然應喏,領命去了。

冒頓喘了口氣,再把目光投向遠處戰場時,卻不禁心頭一凜!

身處亂軍之中,冒頓雖然看不太真切,但大致的情形卻還是看得出來的,左右賢王的兩個萬騎隊,竟然隱隱有了不支之象?這可大事不妙,一旦漢人騎兵首先擊潰了左右賢王的兩個萬騎隊,那這一仗也就前功盡棄了。

第415章 斬使第22章 過江第159章 埋伏第156章 名將第109章 衝突第103章 虎牢關(一)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42章 唯一的機會第84章 網中之魚第93章 三渡河水第455章 大破漢軍(下)第564章 廢立第460章 遁入堯山第393章 縱橫家第165章 組建騎兵第402章 虎賁軍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151章 美人心計第55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78章 禮賢下士第199章 劉邦要臥薪嚐膽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40章 死戰第122章 叩關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200章 我回來了第257章 血腥鎮壓第500章 漠南風雲(上)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465章 背盟第112章 虎牢整軍第320章 受挫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221章 項冠人頭在此第120章 時間第290章 棉花第375章 事不可爲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312章 用兵唯謹慎第515章 洗劫關中(二)第5章 十面埋伏·落石第165章 組建騎兵第94章 意外發現第67章 禍事了!第8章 烏江悲歌第381章 驚退第83章 名將周勃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567章 國號、年號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265章 紅鸞劫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558章 對峙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190章 鬥將第122章 叩關第72章 轉進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25章 攻城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230章 避戰不出第393章 縱橫家第529章 各顯神通第386章 太學第538章 瓜分第115章 張良計第39章 浴血第34章 這只是第二個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405章 免戰牌第349章 挑釁、誘敵第24章 環首刀?橫刀?第31章 戰術第57章 陰謀?陽謀!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78章 以退爲進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214章 長樂營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第561章 兄弟鬩牆(中)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438章 冒頓的選擇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486章 合縱連橫(十四)第250章 解決之道第342章 不如我取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203章 尉繚遺計第535章 收買人心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302章 巴蜀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