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破釜6

好吧,這一連串的突發事件處理下來之後,對我來說也不是全是壞事;至少,給我相應的口實和理由,在軍中宣揚和強調友軍不可靠和拖後腿之處,屬於需要保持警惕和防備的對象;

同樣也足以打消軍中某些潛在的僥倖心理和搖擺投機的立場了。

這樣,一旦日後事情有所變化和需要的話,再對這些曾經的友軍動起手來,就在沒有那麼多的心理障礙和思想上的混亂了。

另外,通過親手報仇爲名的城頭處刑行爲,等於也讓劉延慶帶來有殘存下來的那些舊部,變相的給我叫了一次投名狀。

畢竟沾上了這些友軍將官的血之後,他們就很難再爲自己開脫和辯解了,而只能依靠和指望淮鎮日益壯大後的勢力庇護,而變相的在這方面一條路走到黑了。

當然了,在劉延慶的麾下作爲老牌將門世家的底蘊,又有個在役宿將兼樞密使老爹幫襯和扶持,還是有不少現成的骨幹和人手;

比如那個在劉延慶病倒後,臨危受命出來帶領大家結陣自保的臨時副手,叫吳磷什麼的副都監兼第二營正將,就被我很是看好當中。

據說他是現役西蜀行司出身,後來被調撥到了襄樊戰區去,指名編派在劉延慶的麾下聽效,然後在一連串戰事中逐步提拔起來的軍將;也是劉延慶確定被外調東南路之後,專門請了許可和公文,指定帶過來的幾個老人之一。

當我讓劉延慶的舊部親手報仇的時候,他估計也猜到了什麼,然而在冠冕堂皇的理由和衆意難違的陽謀之下,卻只能無可奈何且做苦笑的屈從與這個結果和既成事實。

偶然想到這裡,我不禁有些自我感嘆和內省,呆在這個位置上久了,似乎思考問題也變得越發腹黑和功利起來了。

不久之後,馬不停蹄的再次引兵進入含嘉倉城的時候,我的心情也是有些故地重遊的唏噓和悵然。

因爲,就在數年之前,這裡成爲了御營右軍兵鋒所指的最終點;而從含嘉倉城中得到的收穫,又成爲後來支撐本部轉戰千里而篳路藍縷的淮東鎮新起點。

等等,我忽然想起來一件事情,貌似有個人已經被我晾了好幾年,差點都被徹底遺忘了,也不知道病治好了沒有。

含嘉倉城裡的北軍正在分爲兩派內訌,殺的滿地屍橫遍野,還有人在肆意的放火,濃煙喧囂直上而十分的顯目;結果,直到我麾下的淮軍殺到近前還沒有反映改過來,就被毫無差別的徹底擊潰了。

而在倉窖羣中剛剛被點燃了一小半的火勢,也很快就被撲滅了,通過審問俘虜才得知,

處於少數的一派,是負責燒燬含嘉倉城裡的剩餘物資,勿使流落到南軍手中;而另一派則是附近自發聚集起來,試圖搶奪和瓜分了含嘉倉城裡的物資,而出奔城外其他軍伍。

這顯然是一個好消息,說明被北朝在含嘉倉城裡依舊留下了足夠的物資,可以作爲我們的戰利品;這樣我這次幾乎動員了大半淮東之力,來維持的長途遠征之戰,不算的上是一無所獲,而正是有了第一批的收益和進項了。

但是,還沒有等我的人逐一的清點和打開倉窖,就又有了新的發現和報告。

開始巡邏的哨兵,在北面城牆下找到了大量被遺棄的甲騎具裝,以及遊蕩在北面城牆和倉窖建築之間的無主戰馬,城牆之下那一堆又一堆的甲衣,就這麼就地脫下來而丟得到處都是,讓人有些意外和驚呀。

雖然這些馬匹已經已經被當場刺死了一部分,但是還有相當數量似乎因爲走的倉促,而被匆忙放棄了;然後又被闖入的亂兵捕殺吃掉了相當一部分,剩下來的全部受驚四散逃到了倉窖建築羣裡。

而這些馬匹似乎在這裡已經餓了好幾天,而掉膘的厲害都露出明顯的肋骨來,本軍的將士發現的時候,它們把地面能夠找到的野草枯枝都給啃光了,又撕咬起那些遮蓋的篷布和檐角下的木枝來。

因此,當輜重隊的輔兵拿出草料捆和加料的豆粕餅,很容易就把這些飢腸轆轆的動物,給吸引得聚集過來,然後再埋頭開吃的過程當中,毫不抗拒的被圈圍套捕住,最後到手的居然也有兩千三百多匹。

相比那些看起來相當光鮮甲具,我更在意的是這些能夠負載甲騎具裝,並且有過臨陣經驗的優質戰馬啊;其中大半養一養恢復了膘肥就能馬上派上用場;

而就算是那些受傷或是生病的戰馬,只要能夠照料回來弄回淮東去配種兩三代之後,就完全可以進一步提升淮軍騎兵的戰鬥力和活動範圍。

這也讓我再次確認了某種可能性,也許北朝中樞早已經棄城出逃了,所以就連作爲精銳部隊和王牌的黑鱗騎,都把裝備和坐騎給丟得到處都是。

接下來,就是對含嘉倉城裡的倉儲窖存,進行清理和檢查的時間了。

作爲都城乃至北朝的第一大倉儲地,這裡南北逾裡而東西數裡可謂是佔地範圍頗廣;其中分爲數十組大型建築羣落,而共有圓形倉窖400餘個。

據說大窖可儲糧1萬石以上,小窖也可儲糧數千石。在泰興年間穀物極賤的最盛時,儲糧達到了六百多萬石,幾佔天下官倉貯存的三分之一。

其中絕大多數倉窖都是半埋式堆頂結構,在深坑式的窖壁挖好後用火烘乾,把草木灰順勢攤在窖底,上鋪木板,木板之上鋪席子,席上墊穀糠後再鋪席子;窖壁也用兩層席子夾一層糠,裡面裝糧食,離地面半米處同樣用“席子夾糠”法覆蓋,然後封土,纔算完工。

然後封土上種小樹作爲監測手段:如果糧食發熱、發芽,小樹就會因爲根系受到影響而變得枯黃,而及時進行騰換或是清理。

並且在外部的覆頂和出入口,都經過了磚砌夾牆而塗灰漿密封的防火防潮處理,因而除了略微地陷的西北角外,基本沒有怎麼收到城外黃河大水的影響。

因此,最先被清理出來的是,就是南側那些剛剛過火又被撲滅的少數倉窖。

其中着火最嚴重的十幾個倉窖都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倒塌和陷沒,其中只能翻出一些燒焦布頭麻袋什麼的殘餘物件。

緊接着被清理出來的,則是一些車馬構件和相應的木料、工具等物,雖然被大火給燻黑了不少,雖然看起來價值不高,但還是多少可以派上一些用場的。

然後受到影響最小的倉儲部分,則是一些保存比較完好的索具,輪轂,還有鐵、鉛、銅、錫之類的金屬錠子和粗坯料。

接下來開倉的運氣就不怎好了,除了偶然發現幾個倉房部分破碎滲漏的醬酒罈桶之外,一連開了十幾處的倉落,裡面不是空空如也的滿地落塵,就是已經黴爛朽蝕不堪的糧食和布帛,一拿起來就是沙沙往下掉灰渣。

再下來又發現了好些庫存的武器甲械,只可惜樣式老舊且管理不善,連皮質的內襯和編帶,還有盛放的木架子都朽爛掉了,剩下散落鏽跡斑斑的金屬部分,只能拿去回爐的廢料之選。

直到第五批倉窖羣中,纔有所稍微令人振奮的發現,幾個倉窖裡雖然不是滿的,但或多或少都貯存有成捆的棉花和成批的絹布,總計下來也有好幾萬件;

然後在最後一個倉房裡,居然還有已經制作好的夾袍和棉衣,以及數量更多經過縫製的靴鞋被面帳布等半成品,顯然是爲了過冬所準備的防寒用品。

卻是始終沒有發現,如同當初那一次金銀類貴重財貨和珍寶古玩之類的重大收穫了,也沒有多少可以現成利用起來的粟米豆麥。

這時候,滿是漂浮物的水面上,磕磕碰碰的划來了一艘船隻,還有他們帶來南面關於中路帥司的消息,

第518章 兵戎8第533章 經略7第784章 萌動14第922章 驚破2第161章 初入本惡第496章 聞驚6第662章 出援12第1039章 瀾動19第954章 沉驚4第62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611章 悵懷11第910章 臨峙10第1232章 平盧16第668章 出援18第327章 進取第712章 大羅(2)第653章 出援3第816章 啓新6第396章 在河北6第916章 臨峙16第553章 歸還(3)第588章 變數8第569章 ,營生9第397章 在河北8第1021章 瀾動第567章 ,營生7第1083章 立新13第1283章 旋滅3第744章 思變4第191章 戰歸第7章 一場富貴?(上)第1258章 再決8第150章 整備和插曲第233章 聽審前後第40章 彼見第567章 ,營生7第639章 悵懷39第1033章 瀾動13第954章 沉驚4第766章 憂亂6第947章 破釜7第534章 經略8第566章 營生6第650章 後手10第588章 變數8第741章 思變第968章 沉驚18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943章 破釜3第198章 航歸下第1084章 立新14第83章 轉變第452章 天傾20第362章 吞併第1084章 立新14第675章 出援25第659章 出援9第170章 瀾動第550章 根本6第539章 風雨9第927章 驚破7第404章 憂喜4第531章 經略5第1141章 潮新11第776章 萌動6第1164章 滄瀾8第106章 薄發6第35章 逃離第674章 出援24第458章 歸亡6第142章 變聞第67章 協談第869章 撥亂9第349章 援濟2第385章 戰雲5第530章 經略4第231章 了卻第263章 計議第359章 戰雲2第677章 出援27第98章 薄發1第328章 兩端第1282章 旋滅2第39章 嘗辯第255章 後續 綢繆第601章 悵懷第400章 歸亦難第629章 悵懷24第1171章 滄瀾15第313章 淮北紛紛六第189章 港亂第252章 結好、影射第731章 抉擇第671章 出援21第792章 肘腋2第42章 再行第543章 風雨7第769章 憂亂9第540章 風雨4第759章 徒變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