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章 克盡天下一切武功

靈祐禪師大聲喝彩,並未影響到場中的戰鬥進程,李智雲在使用凌波微步避開攻擊的同時,已經顧不上拿回被曇宗甩落在地的少林棍,於是就使了一招獒口奪杖。

這招獒口奪杖是打狗棒法中非常奇妙的一記招式,是空手對付手持棍棒類敵人的最佳招式,沒有之一,而且不論何時何地何人,只要懂得這一招的要領,施展出來便絕無失手的可能,必定手到擒來。

武林史上除了資質愚鈍的魯有腳和年紀幼小的史紅石之外,只要是學會打狗棒法的人,就沒有不會這一招的,而且施展出來必定一擊奏功。

但就是這樣的一招在李智雲手上卻失手了。

陡然伸出右手抓住禪杖的杖頭,左手食指中指佯攻敵人雙目,同時右腳踢高下壓,將對手的棒杖壓在膝彎之下,繼而踩在足底,最後右手往回一撈,這就是獒口奪杖的全部流程。

李智雲玩起這招獒口奪杖只有比後世的洪七黃蓉更加精湛,那禪杖的確被他撈在了手中,衆人正待驚歎喝彩,卻見他陡然鬆開了右手,將禪杖拋了出去。

這動作,怎麼看都像是被毒蟲蜇了一樣,又像是那杖頭溫度奇高,燙着了他的手,總之甩手拋杖的動作極其狼狽,絕非有意爲之。

這是怎麼回事?沒人想得明白,只有李智雲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他之所以拋掉這根奪來的禪杖,是因爲在他撈回禪杖的瞬間,感覺到這禪杖生出一股強大的吸力,將他的內力源源吸出。

若是不想在呼吸之間就被禪杖吸乾內力,就只有拋出禪杖,別無他法!

這禪杖實在太過妖孽了,如果換成是人,那麼可以認爲他練過北冥神功還是化功大法、又或者是由這二者混合而成的吸星大法,但問題是這禪杖不是人!也不是被人控制才吸人內力的,因爲當時這禪杖只在他李智雲一個人的手中!

李智雲拋開了禪杖,順勢以擒龍控鶴手法抓回了少林棍,而曇宗大師則正好接住了擎天禪杖,兩個人繼續戰在一起。

這絕對是一場一邊倒的戰鬥,攻防之中李智雲完全不佔一點優勢,明明每一記招式使出來像模像樣大有道理,可就是乾打雷不下雨,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反過來只要少林棍和禪杖相交相觸,少林棍必定脫手,李智雲也“熟能生巧”了,每當少林棍被禪杖“粘”了去,就施展獒口奪杖搶來曇宗的擎天禪杖,搶過來就扔掉,自己再揀起少林棍繼續對陣。

交手中李智雲不再使用打狗棒法,開始改換其它門派的武功,一時間古往今來天下間各門各派的棍術棒法層出不窮。

這些棍法棒法杖法或快似閃電,或厚若高山,或拙樸務實、或華麗無方,快而華麗的招式變幻莫測、厚而拙樸的進擊威勢驚人,令場周觀衆歎爲觀止。

然而就是這樣也奈何不得曇宗大師,即使有無數次李智雲已經避開了杖棍相交相觸,把棍頭打在了曇宗的身上,也沒見曇宗因此露出敗象,那少林棍打在他身上就好像是隔靴搔癢一般,全無半點作用!

這就是聖衣袈裟的無敵之處,李智雲也曾在棍棒進擊的同時嘗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使用隔物傳功,從地底傳功過去偷襲對方,但是對方那雙伽藍屐勝似鋼鐵,直接將來自地底的偷襲完全阻隔在外,根本攻不進去!

這還怎麼打?現在李智雲已經完全明白了,靈祐禪師借給曇宗的三件法寶就是完美的攻防三件套,不論你有多高的武功,多麼奧妙的招式,都無法勝他一招半式,因爲即使你打到了他也跟沒打到一樣!

這世上怎麼還有如此詭異的法寶?如此變態的防禦?李智雲徹底無語了,他已經不知道應該如何了結這一場戰鬥。雖然曇宗同樣也奈何不得他,但是這沒完沒了的如何收場呢?

他自然可以使用遁地術離開此處,甚至不用遁地術,只用凌波微步也能逃離現場,但是那樣就等於承認這場戰鬥自己輸了,最少也是承認自己贏不了。這多沒面子啊?都給人家當師祖了,再承認奈何不得人家,那不是打自己的臉麼?

正茫然無緒時,忽聽場邊席位上傳來一聲冷笑,有人說道:“果然是好法寶!果然是好算計!貧道很是好奇,這法寶是什麼人煉製出來的,煉出這樣的法寶來又有什麼目的。”

李智雲手上不停,只用眼角餘光瞥過去,發現說話的人正是來了就沒與任何人交談過的紫陽真人,不知他說這話是什麼意思,稍加思索,忽然就有了些許明悟。

卻聽紫陽真人又道:“除了你佛門的武功之外,世間任何武學都奈何不得這三件法寶,這煉器造詣實在是高到了巔峰,佩服啊,佩服!”

靈祐禪師聞言就接口道:“紫陽道兄不要誤會,這三件法寶乃是當初達摩祖師從天竺帶來的,後來經由他的六世弟子贈給了密印寺,作爲本寺鎮寺之寶,從來都沒有針對別派宗教的用意。”

衆人聞言盡皆動容,才知原來這竟是達摩老祖從天竺帶來的法寶,卻不知靈祐這話未免不盡不實。

事實上達摩當初來到華夏傳教之初,對於久負盛名的華夏武林也是有着敬畏之心的,不論是華夏遠古時期的大能高士還是秦漢時期的名將殺神又或者三國時期的戰神武聖,其實力都不是天竺武學所能戰勝的存在。

即使達摩練就了易筋洗髓二經也不敢小覷華夏武林中的能人異士,在華夏疆土上傳播佛教,萬一惹到了根深蒂固的道家門派或者其它什麼教派,打起來一定能贏麼?那是真的不好說。

所以他把如來佛祖親手煉製並留在天竺凡界的法寶帶過來一些,這擎天禪杖和聖衣袈裟以及伽藍屐就是其中三件,有這三樣法寶護身,根本無需懂得什麼武功,就足以在華夏武林中自保無虞。

達摩到達華夏的時候已經一百五十歲了,其時身懷一百幾十年的易筋洗髓無上內力,這一百多年的內力相當於尋常武者修煉尋常內功三百年以上,這樣的內力幾乎可以稱霸華夏江湖,但也只是“幾乎”而已,不是絕對。

但是有了這三件法寶在身,那就足以橫掃天下任何武道門派了,因爲這三件法寶的最大特點就是剋制武道功法,只要敵人用的是武功,不論內力多深,也不論招式如何精妙,都拿這三件法寶沒轍,這就是達摩橫掃華夏武林的原因所在。

而至於達摩留在少林寺內的一些所謂絕技,其實不過是些等而下之的武學,不要說無法與出自於河圖洛書的一級武學體系相媲美,就是與源於《易經》的二級武學體系相比都頗有遜色。

綜觀後世少林寺彙總的七十二般絕技,其中能與獨孤九劍、凌波微步相提並論的也就只有一門金剛不壞體罷了。

回到眼下,仙武兼修的紫陽真人看出了這三件法寶的門道,立馬誤以爲靈祐禪師這三件法寶是針對他們道家的,因此出言譏諷,靈祐禪師卻沒有跟道家開戰的打算,當即解釋澄清。

李智雲聽了這兩人的對答就很受啓發,接下來不再使用棍棒類武功,嘗試以棍棒使出長槍、刀劍等兵器的武功,一時間又是幾百個門派的槍法、刀法和劍法揮灑出來。

這幾百種武功不僅在兵器種類上突破了局限,而且也突破了地域的界限,不論什麼佛門武功、道家武學又或者是天竺、波斯等地的武功擊技,一股腦混雜着使出,想看看是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沒有一種武功能夠突破這三件法寶的限制。

如此一來場面上就更加精彩,只看得衆人如癡如醉,這才知道李智雲簡直就是一個天下武學的總秘籍。

除了大多數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武功,人們還偶爾可以清楚地看見李智雲使出的招式中不乏與自己門派相近相似之處,或者直接就是本門武功的招法,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麼學的,但肯定不會是潛入自己世家門派偷學的。

因爲若是每一門武功都要潛入別家門派去偷師盜學,就按一個月偷一家來計算,他不到二十歲的年齡也偷不來這麼多種絕技神功!年紀在這裡擺着呢。

於是再沒有人敢不拜服,盡皆對李智雲的淵博五體投地,然而也正是因爲這樣,人們才感覺到了曇宗大師的莫名強大。

即使是這樣淵博的李智雲,也沒辦法奈何曇宗大師,反倒是激戰過程中他手中的棍棒時不時會被禪杖“粘”走,然後他就只能再次施展那招神奇的空手入白刃奪杖棄杖再搶棍棒,如此循環往復,終是有敗無勝之局。

天色擦黑的時候,李智雲終於氣餒,開始考慮是否認輸了,打不贏就是輸了,說什麼都沒用,還不如磊落一些。

然而就在此時,忽聽島邊有人高聲通報:“汴州刺史王世充子侄、王仁則前來與會。”

楊素聞言略一思索,回道:“讓他進來吧。”

李智雲聽到王仁則也來了就不禁心頭一動,倒不是覺得王仁則有什麼本領,而是想起來王仁則是一個殺師成癖的惡魔,進而聯想到:既然用正統武功武技無法戰勝曇宗的佛門法寶,那麼使用魔功呢?

俗話有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實還有個說法,是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別看曇宗手持擎天禪杖使的是伏魔杖法,但是當魔高一丈的時候,他這一尺高的佛法還真就不一定能行!

想到就做,瞬間就用萬象神功模擬了兩樣功法出來。

第一樣是移魂大法,這移魂大法是天魔門天魔三絕中的一種,只要對方不懂破解之法,那麼即使是內功勝於己方,在不加防範之時也會着道中招,後世南宋時期丐幫的彭長老就曾以這門魔功擒獲武功遠勝於他的郭靖黃蓉。

暮色蒼茫之中,曇宗大師的心情已是喜不自勝,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穿戴持了這密印三寶之後居然能夠打出如此效果,能跟李智雲鏖戰一個半時辰且不分勝負,這世間還有誰能做到?

就是前輩高人李凝陽和鍾離權又如何?不都是以速敗而收場麼?而自己不僅沒敗,而且似乎還有獲勝的可能,因爲只要再這麼打下去,李智雲的內力早晚會消耗殆盡的!

懷着一顆喜悅的心,他一邊打一邊盯着李智雲的臉色和眼神,希望通過察言觀色來判斷對手內力儲備的多寡,看着看着,卻忽然看見了一抹詭異的笑容。

那是一抹什麼樣的笑容呢?李智雲這張臉是公認的英俊面孔,這抹笑容出現在這張臉上就顯得很是違和,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他偷偷損人坑人得逞之後,不想被別人知道是他乾的,卻又爲此沾沾自喜一樣。

曇宗大師覺得這笑容有些詭異,正不知爲何時,卻看見李智雲的眼神也變得異樣起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眼神呢?慈祥?憐愛?惋惜?似乎夾雜了十幾種意味,但不管這眼神所代表的意思究竟是什麼,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就是這眼神讓人看了之後還想再看。

曇宗大師不由自主的與李智雲對視起來,忽聽耳中響起一聲縹緲的呼喚,那聲音柔和而又動聽,宛若天籟之音:“曇宗,你輸了啊,放下禪杖,脫掉袈裟和鞋子,認輸吧。”

這是李智雲施展的第二種魔功,叫做傳音搜魂大法,此法同爲天魔三絕之一,後世裡西夏皇太妃李秋水曾經憑藉這門魔功撩得虛竹心猿意馬。

是啊,我輸了啊,曇宗大師聽了這話便深以爲然,很是順從地停了手上的招式,將手中的禪杖拋在地上,兩腳連環踢出,踢掉了兩隻伽藍屐,一邊脫下袈裟一邊說道:“我輸了,我打不過你,就算加上三件法寶也打不過你。”

在濟州府官吏的引領下剛剛步入島中心的王仁則恰好看見了這一幕,頓時哈哈笑道:“曇宗啊曇宗,沒想到你也有今天,你們少林寺的武功不是很厲害嗎?怎麼也會輸呢?真是奇哉怪也!”

第五三一章 阿斯加德艦隊第四一七章 現代狄家莊園第四二〇章 各方反應第一八三章 楊廣的威脅第二八八章 千佛山下第五五〇章 回家第三七九章 三分歸元氣第三三九章 大破炎龍第七十九章 尋俠出品,必屬精品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四七七章 秦瓊報恩第五〇八章 我非聖母第四十三章 我的婚姻我做主第五五八章 蕭史乘龍第二二一章 這纔是李公子第一八九章 舉家遷徙第四五一章 爲了人類的尊嚴第二十五章 和光同塵第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三九一章 靈異事件第八十四章 單大小姐第三五二章 佛道聯手第一三〇章 七天後,大夢神功降世第四七七章 秦瓊報恩第二三四章 突厥第一高手第四十章 一劍封喉第一九九章 林間亂象第二九〇章 當世牛人齊聚千佛崖第一七四章 七星神拳第五三二章 法寶神兵大比拼第三〇九章 大金剛掌之萬佛朝宗第一七二章 一招制敵第九十六章 宇文成都,以一敵五第一〇三章 大俠的品格第一九一章 闔家被俘第二九八章 靈石主人第二一五章 狂妄書生第二八五章 尋找李智雲第四五七章 戰中級機器人第四一七章 現代狄家莊園第三四六章 講道理第五五七章 文比第五四五章 跨國詐騙集團第六十九章 東窗第七十一章 肚子裡的胎兒會說話第三九八章 金頂門第五一〇章 電焊打了玉帝眼睛第十五章 宇文化及的詭計第五三一章 阿斯加德艦隊第三四九章 克盡天下一切武功第二四二章 百計避敵第一七二章 一招制敵第一五一章 救人也有不討好的時候第三一六章 萬宣道的高光時刻第五六三章 洛神賦第四六一章 霍金的評判第二〇〇章 辟邪秦瓊第四八二章 一錘定音第五三七章 誰的火更狠?第一六三章 禮賢下士李世民第四四九章 武功機器人的厲害第三五〇章 少林絕技終究是絕技第五〇四章 賄賂收買第五三八章 擊毀凌霄寶殿第四四〇章 青銅門後的故人第五二九章 倒過來念是……第二八五章 尋找李智雲第四五四章 認輸都不行第一一二章 臭無賴第五〇八章 我非聖母第三四四章 降龍十八掌,專爲你定製第五一二章 戲耍席葉奇第二五二章 騎虎難下第三五〇章 少林絕技終究是絕技第二二一章 這纔是李公子第四一三章 五雷轟頂第三三二章 隔山打牛第四一九章 輕鬆擺平第五五六章 長安四少第五一二章 戲耍席葉奇第一二二章 烤狗第六十八章 鳩佔鵲巢第四三八章 再上長白山第一五七章 收徒難第一九〇章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第五三〇章 佛道聯手第三六六章 Cph4與吠陀神功第二七二章 耗死蛇王第三十三章 退婚第二一一章 小李飛刀第二十八章 重點考察對象第五二八章 如來神掌第四〇一章 平行宇宙裡的地球第五八二章 戰爭中的賭約第一五五章 智闖封鎖第三九〇章 崑崙結界第四四七章 科學界大牛訪華第一八七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一二二章 烤狗第一七一章 人在江湖,沒地兒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