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內鬥與外戰

當宋軍屢戰屢敗,損兵折將,金軍南下二次伐宋時,大宋朝廷上,羣臣又在忙碌些甚麼呢?

因爲趙桓登基當了皇帝,太子詹事耿南仲升爲資政殿大學士、掌樞密院事,成爲朝堂上的政治紅人。

爲了鞏固皇帝趙桓的皇權,耿南仲牽頭組織了對太上皇趙佶近臣舊黨的政治清洗。

同樣爲了贏得政治清洗的時間,耿南仲主張對金國求和,穩定外部環境後,着眼於國內政治鬥爭。

大臣謝克家、孫覿、李擢、李會、王及之、王時雍、劉觀七人結黨依附耿南仲主和。

爲了排擠主戰派的李綱,耿南仲和吳敏不顧御史中丞陳過庭和陳公輔反對,一起推薦李綱領兵去救被金人圍攻的太原,結果導致宋軍大敗,損兵數十萬。

李綱也因此被耿南仲等人成功的趕出了東京汴梁城。

金國再次南征,衆臣多主戰,耿南仲卻堅持割地求和。

耿南仲還指責敢說話的陳公輔是李綱黨羽,陳公輔被逼辭職,被貶出東京汴梁城。

左正言、程瑀等人爲陳公輔辯解,但並未被皇帝趙桓採納。

李綱走後,朝中的主戰派還有同知樞密院事許翰和太宰兼門下侍郎徐處仁。

許翰不但是主戰派,而且早就是一個敢於和“六賊”爲敵的耿直之人,他堅持朝廷務必要吸取前朝教訓,重用“老種經略相公”种師道這樣的沙場宿將。

但是,與此同時,許翰卻又在對金戰爭中犯下大錯,坑死了种師道的親弟弟、同爲沙場宿將的“小種經略相公”种師中。

因誤信錯誤軍情,他接連敦促种師中發兵救太原,更不惜以軍人最看重的名譽進行道德綁架,導致种師中倉促之下不帶輜重和賞賜就上了前線。

結果种師中軍在殺熊山全軍覆沒,宋軍的士氣也遭到大損。

爲此,許翰遭到彈劾,也步李綱的後塵,被朝廷罷官。

主戰的太宰兼門下侍郎徐處仁又與主和的少宰、知樞密院事吳敏在皇帝趙桓面前爭執不下。

耿南仲與依附自己上位的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唐恪、戶部尚書兼開封尹聶山欲排擠二人取而代之,就指使中丞李回彈劾二人,於是徐處仁、吳敏都被罷免。

吳敏被趕出東京汴梁城,打發去了揚州。他一時還未想通,暗道我與耿南仲不都是主和派嗎?怎地主和派要對我下黑手?

走到半道上,吳敏總算是醒悟過來了,雖然同是主和派,可耿南仲是新皇帝趙桓身邊的親信,而自己卻曾是太上皇趙佶的重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原來我吳敏雖然爲皇帝趙桓上位立下了功勞,但也是太子黨的清洗對象啊!

不過,比起幫助趙桓守住太子之位,卻依然被殺的樑師成,吳敏的下場已經算是很好了。

咱們這個聖上,還真是刻薄寡恩啊!

面對強大的外敵威脅,皇帝趙桓身邊的重臣不是精誠團結,而是相互傾軋,不論是主戰派還是主和派,都逃不過被政治攻擊的命運。

此時的朝堂上,政治風向完全根據皇帝趙桓的好惡而改變。

然而趙桓初登皇位,本就沒有執政經驗,他的爲人又善變,立場總是搖擺不定。

於是,朝中一會兒主和,一會兒主戰,讓各地官民和軍隊都無所適從。

面對金軍大舉南侵之勢,以耿南仲爲首的主和派大臣主張派使臣與金國談判,割地賠款求和。

中書侍郎何?卻反對割地,請求建四道總管,由胡直孺、王襄、趙野、張叔夜分別率軍勤王。

各地軍隊已響應勤王號召,唐恪、耿南仲、聶昌等人卻認爲,兩國正要和談,我朝卻不停調兵,如果讓金朝人知道了怎麼辦?豈不是讓金國懷疑我朝求和的誠意?

因此,唐恪、耿南仲等人發檄文止住軍隊,不讓他們趕赴東京汴梁城。

這時,天象不吉,彗星出於寅、艮之間。人們認爲這是天象在示警了,耿南仲卻說這是應在外夷金國身上。

諫官李光對此有異議,也被耿南仲趕出了東京汴梁城。

爲了在戰略上麻痹宋朝君臣,以免他們逃往京兆府、成都府等地,金朝使者王汭持完顏宗望書信,來到了東京汴梁城,欺詐耿南仲等大員,說宋朝割地可以求和。

老將种師道生前,得知真定府、太原府皆失守後,判斷出金軍的目標是東京汴梁城,檄召西南兩道兵赴東京城勤王。

南道總管張叔夜、陝西制置使錢蓋收到消息後,各自統兵赴東京城勤王,然而唐恪、耿南仲仍然堅定地主和。

正好,种師道回到京城不久就病死了,唐恪、耿南仲就發檄文止住諸軍前進,兩路軍也各自回師。

大宋朝廷面對金國的軍事威脅,應對就是如此的混亂不堪。金軍卻抓住時機,兩路並進大舉南下。

天會四年十一月,完顏宗翰誓師後,自太原發兵向宋朝的東京汴梁城進發。

金軍西路軍接連攻克了宋朝的威勝軍、隆德府、澤州。

隨後,完顏宗翰軍又攻破天井關,逼進河陽孟州城。

孟州城都監張蒙方在關鍵時刻展現了勇氣,與張團練一起領兵死守孟州城。

可惜孟州地方官軍的戰鬥力太差了些,張都監的一萬軍馬只堅守了一日,就被金軍攻上了城牆。

張都監與張團練二人皆戰死於亂軍之中。

同年十一月,完顏宗望率領金軍東路軍直真定府南下。

當時,韓世忠率領宋金邊境戰敗的宋軍退守真定府以南的趙州,正擋在金軍東路軍前進的道路上。

韓世忠領兵奮勇抵抗,甚至冒險偷襲金軍的營地,可謂是使出了渾身的解數。

但韓世忠手下的兵還是太少了,很快就被迫突圍撤退,未能守住趙州城。

邢州信德府,從种師中軍死裡逃生的張俊領兵與完顏宗望軍交戰,同樣大敗虧輸,逃回信德府城閉門不出。

這兩個日後的“中興四將”兵微將寡,面對的又是全盛時期的金軍,依然是沒有扭轉乾坤之力。

完顏宗望軍沒有在邢州信德府城下久留,而是繼續南下。

此時已經沒有大將擔任河東、河北宣撫使主持戰局,河北各州官軍都是各自爲戰。

有的州縣閉門固守,有的州縣望風而逃,也有的地方躍躍欲試,還想要與金軍較量一番。

大名府留守杜充認爲自己治下兵強馬壯,就派軍出城迎戰金軍。

第八百七十七章 完顏宗翰的決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官人的第一個義子第六百九十二章 被人圍觀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頭可用第七百二十六章 密會觀音院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完顏宗翰遇伏第九百七十四章 宗澤的抉擇第三百八十三章 陸小乙的新任務第四百六十四章 強弓斷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歸來堂的彩燈第五百八十五章 飛刀對飛石第三百五十二章 紫髯伯加入西門堡第六十二章 那廝逃走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盧彥倫的鬱悶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士無怨第四百二十一章 偷上癮了第九百四十四章 遲來的援軍第七百六十九章 賽因的斤的仇恨第四十九章 深夜奇夢第七百三十三章 一個諢名引發的血案第五百六十九章 孝義黑三郎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美女自遠方來第五章 科學種田,休耕輪作第二十八章 單挑鬱保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零四章 何方高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第三百三十八章 師兄你好卑鄙第七百九十一章 巨馬河亂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進入東昌府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誠實守信的楚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望夫歸第三百一十六章 有福同享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向汴梁行第七百三十三章 一個諢名引發的血案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末往事第九百三十四章 趙構之死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西夏軍突圍第九百六十四章 張邦昌封官第一百四十二章 混入枯樹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梁山泊的另類能人第四十九章 深夜奇夢第六百零六章 四大家族的叛徒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第三百一十四章 石秀與楊雄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張孝純出使第九百九十八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三百八十三章 陸小乙的新任務第二百五十五章 踏上歸途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契丹雙雄的抉擇第二百八十三章 莊裡有弓箭手第五十九章 出發去孟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燕順的廚藝第三百四十九章 渾水摸魚的高麗第一百四十一章 神秘藥丸第一百三十四章 刀下留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小婿只要窮山僻壤第七百五十一章 給老丈人排憂解難第八百零一章 西門大官人的慰問第七十六章 老爺也來學規矩第八百二十六章 鬥智鬥勇第二百八十四章 激戰岳家莊第三百零七章 牟山賊覆滅第五百二十八章 燈照掛舞照跳第二十一章 小人沒面目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進臨潢府第五十章 何九叔的證見第七百三十章 捉鹽販的勇將第二百三十六章 秦檜的功勞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會嶽鵬舉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暗藏殺機第三百五十九章 粉絲盧大傻第六百一十四章 明月何處看第八百二十四章 蕭乾的戰利品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頭可用第五百六十一章 呼延灼的鐵桶合圍第三百九十八章 青州來客第六百五十九章 宋江的去向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西夏騎士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美女自遠方來第五百三十五章 棄暗投明第一百零五章 阮琴通靈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張孝純出使第二百五十九章 賑災募兵第五百一十七章 梁山羣賊的謀劃第三百六十九章 誤國的鳥皇帝第八百一十三章 童太尉雙喜臨門第七百七十二章 無恥小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完顏宗弼現身第二百六十六章 相州岳飛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金軍水師第四百六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七百五十二章 投靠遼國的梁山好漢第六百一十二章 英雄遇到狗熊第六百三十章 西門慶從軍記第三百八十章 皇帝幫我養兒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捷報頻傳第四百九十四章 北方大港第一百九十八章 先坐下來分一分贓第四百九十一章 湖邊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