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確實一處好地方。山清水秀,黎民安樂,在這亂世之中,此地宛如世外桃源。難怪你會捨不得離開此地了。”
穿梭在漢中郡田野之間的一條水泥道上,數十輛馬車正在徐徐前行,馬車上坐着上百名身穿儒袍,腰佩長劍的儒家弟子。
而在車隊的正中央,一輛外表方正,裝飾華麗的馬車內,荀子手持一冊《西遊記》,一手撫摸着下顎的鬍鬚,看着窗外的漢中景色,眼底深處流露出幾分滿意之色。
一個地區的真實面貌,只有從最底層才能看得出來。
而就從目前荀子的所見所聞,哪怕以他曾經在七國遊歷多年的眼光來看,恐怕如今七國也沒有幾個地方能比此地更好了。
伏念坐在荀子對面,手裡同樣拿着一卷《西遊記》。
古代出遠門其實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再好的風景連續看個幾天也會看膩,而且坐在馬車裡,有時就算想找個打發時間的東西都找不到。
畢竟現在一卷竹簡頂多記載幾百字,就算弄一馬車的竹簡,加起來都未必能湊齊一萬字,這點東西要是真想看,估計一天就能看完。
不過這一次出行對於荀子和伏念而言都還算愜意,畢竟全套《西遊記》總共八十多萬字,這幾天可算是把他們這些讀書人看爽了。
“學生這段時間確實在此地學到了很多。”伏念道。
“能把此地管理的如此井井有條,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老夫越來越期待與那位聖平君的見面了。”荀子頷首道。
“那位確實是一位奇人,不過此人的行事風格與常人相比,稍微有一些······怪異。”
伏念最終選擇用‘怪異’來形容墨君,這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這段時間伏念與墨君的相處中,所得出的一個結論。
在伏唸的眼中,墨君的很多行爲都不能用單純的好壞來形容,準確來說,應該用‘格格不入’這個詞更加準確。
雖然平時墨君偶爾也會掩飾一番,但在某些地方,卻依舊會暴露墨君的本性。
比如:吃飯。
當下時代,除了宴請之外,主家從來不會與門客同桌而食。
但在墨君府上卻沒有這種說法,不僅所有人都會同桌而食,更關鍵的是,就連墨府膳堂的那張飯桌,都顯得格外與衆不同。
伏念有時候也會產生一些奇怪的念頭:
如果有人在墨府下毒,那豈不是很容易就能一鍋端?
······
一日後。
伏念攜帶一衆儒家弟子抵達【聖平鎮】。
之後先是將一種儒家弟子安頓好,隨後伏念才帶着荀子前往【墨府】。
伏念現在在【墨府】也算是老面孔了,所以墨府的門房見到是伏念回來,直接便開門將他迎了進去。
而當伏念與荀子上門的時候,墨君又在做什麼呢?
沒錯。
此時的墨君正在教導扶蘇學問。
雖然對於這個時代的學問掌握的不多,但既然墨君答應了嬴政,總該做點什麼。
何況雖然他對這個時代的學問了解不多,但現在他身邊還有一個韓非啊!
這段時間嬴政似乎把這傢伙給忘了,完全沒有召集韓非的意思,於是韓非乾脆就住在了墨君這裡,白吃白住這麼多天,現在讓他打點工抵飯錢。
有問題嗎?
完全沒有。
韓非乃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以他的學問來教導一個十來歲的小孩,顯然是手拿把掐。
而且原本扶蘇的老師爲淳于越,淳于越這人怎麼說呢?這人雖然確實有點學問,但其性格卻有些過於迂腐,所以纔會導致後期的扶蘇學到了不少腐儒的思想。
如今把他的老師換成韓非,學習法家思想,對於一個國家繼承人而言,顯然會更合適一點。
只可惜想法雖好。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命中註定,扶蘇從韓非這邊學習法家思想的時候,也不能說不認真,只是效率確實慢了一點。
相反。
對於韓非偶爾說出口的幾句儒家之言,扶蘇倒是記得更清楚。
於是經過一番仔細考慮過後,墨君乾脆讓韓非轉而教導扶蘇儒家學說。
這對於韓非而言顯然並不是什麼難事,畢竟韓非雖然所學的思想爲‘法家學說’,但他最初拜的老師卻是儒家的荀子。
不過當韓非教導扶蘇儒家學說的時候,墨君就需要盯緊一點了。
這並不是儒家的學說有問題。
任何學說本身都不會有問題,但若是教導者與學習者自身理解產生誤差,那麼很容易就會把一門好的學問改變成亂七八糟的東西。
所以爲了防止扶蘇幼小的心靈長歪,墨君也只好多費一點心了。
“朝聞道,夕死可矣。長公子可知,此言何解?”
扶蘇坐在一間院落的棗樹下,面前的石桌上擺放着一本用白紙新裝訂出來的《論語》,而在他的面前,則是同樣手持紙質《論語》的韓非與墨君。
“早上知道了“仁義之道”,哪怕晚上就會死去,也可以死而無憾了。”扶蘇思索了一會兒,隨即用稚嫩的聲音回答道。
韓非滿意的點點頭,道:“長公子果真聰慧。不錯,儒家學說講求仁義禮智信,一國之君唯有以仁義對待民衆,民衆才能回報以仁義。如此纔可被稱爲“仁君”。”
扶蘇聞言,一雙懵懂的大眼睛裡,閃過幾絲若有所思之意,隨後只見他朝着韓非行禮道:“學生明白了,多謝韓非先生指教。”
“嗯!”
韓非謙遜的受下一禮,正要繼續往下教導,可就在這時,只聽見墨君突然開口道:“九公子此言有理,但未免缺少了幾分現實。”
此言一出。
扶蘇頓時茫然的看向墨君。
韓非也是略顯詫異的扭過頭,問道:“聖平君有何見教?”
墨君道:“九公子所說國君以仁義對待民衆,民衆就會回報國君以仁義,此爲仁君。但本君想問一句,若是國君以仁義對待民衆,可民衆卻不回饋國君以仁義,那又當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