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0年,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成功殺掉韋后,恭請其父相王李旦登基爲帝,自己則爲皇太子。
兩年後,公元712年,重新積累了兩年力量的李隆基,在這一年,除掉了太平公主,殺掉了太平公主的所有黨羽,逼迫自己的父親讓位於他,李旦無奈,只得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唐明皇由此登基。
正像秦始皇猜測的那樣,兩年前的那場血戰,秦始皇和蒙恬他們用麾下的幾十萬大軍一舉攻克了長安,幾乎是消滅掉了李隆基當時的所有力量。
五萬府兵一掃而空,御林軍死的還不剩一千號,在這種情況下,李隆基很是理智的放掉了手中的皇位,將他讓給了自己的父親。
這就是歷史,真正的歷史。如果沒有那麼一場血戰,如果......那個少女沒死,只怕李隆基在兩年前就會登基,但那是不可能的,歷史,不會改變,永遠也不會。
公元712年,一身龍袍的李隆基,在百官的朝見之下,完成了登基大典,坐在了那讓他魂牽夢繞的皇位上。
一身龍袍,英武非凡的李隆基看着殿下叩首的羣臣,看着自己書案前擺放的傳國玉璽,這一刻,達成心願的李隆基很想放聲大笑,而他的嘴角也無時無刻不掛着笑容。
他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他也終於做到這一步了!哈哈,皇位,皇帝,朕現在就是皇帝,朕現在就是天下的主人!
不會再有人敢欺負朕了,也不會再有人敢奪走朕的心愛之物了!
皇帝,掌管天下人生死的皇帝,一句話,朕就可以讓人死,再一句話,朕就可以讓天下爲之顫抖,朕是一國之君,朕是大唐的主人......朕.......好想你啊。
視線中多了一道身穿白裙的窈窕身影,望着眼前的這人,李隆基的眼眶不禁蒙上了一層水霧。
如果現在,你能陪在朕的身邊該多好,如果現在.......你能親眼看着朕登臨帝位多好.......
可惜,沒有如果了。
李隆基很愛婉兒,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他......也從來都沒想過要殺婉兒,要怪只能怪那殘酷的命運。
“傳朕旨意,收集上官昭容一生所留詩詞,編入唐書之中。”
這是李隆基登基做的第一件事,收集少女留下的所有詩詞,編入史書內,讓後人欣賞那位少女的驚世才華。
李隆基能做的也就只有這些了,他不可能爲少女洗清身上的污穢,他永遠都不可能那麼做,原因.......大概就是嫉妒了。
他收集少女的詩詞,這是爲了留做紀念,他讓少女繼續揹負罵名,這是爲了給她教訓。
這是她忤逆朕,欺騙朕,辜負朕,所應當得到的懲罰!
朕現在是皇帝,有人做錯了事就必須受到懲罰!哪怕朕愛你也不能有任何改變!因爲朕是皇帝,朕是秩序的締造者,朕當然要守護自己締造出的秩序了。
得意忘形的李隆基,與其說他收集婉兒的詩詞是爲了紀念婉兒,倒不如說他這是在炫耀,炫耀自己的剛剛得到的權利。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就更不要說是李隆基這個壓制了太多年的野心家了。
今天是李隆基第一次上早朝,不得不說,武則天當年的感覺是對的,李隆基跟李世民真的很像,因爲他們都不是劉邦朱元璋那類,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的君王。
凡是在唐隆之變中誓死跟隨的,凡是跟李隆基一起同甘苦的,李隆基都在今天做出了賞賜,每一人都沒有落下。
崔日用,陳玄禮,文昌清,李先鳧,葛福順,還有高力士,這些人他一個都沒有忘,全都已高官厚祿代之,不得不說,崔日用他們跟了一個好主子,李隆基也是個好主子,但.......
“馮御史出列。”李隆基封賞完了陳玄禮後,懶洋洋的坐在龍椅上,手指向殿下的羣臣一點,叫出了馮文的名字。
此時的馮文已經位列御史,聽到李隆基的呼喚,馮文心中一喜,他知道李隆基是要賞賜他了,嘴角劃過一絲得意的笑容,站在了大殿中央,下跪行禮道:“臣馮文,參見陛下。”
李隆基懶洋洋的盯着馮文看了一會兒,隨即笑着道:“朕今日能登基,可是多虧了馮愛卿出手相助啊,朕必須要好好答謝馮愛卿,讓朕想想,封馮愛卿一個什麼官職好呢?”
李隆基沉思半響,忽然一拍手,“有了,馮愛卿,朕就封你爲朕的宰相,可好啊?”
馮文大喜過望,急忙跪下磕頭,“臣拜謝陛下,願陛下......”後面的話,馮文再也說不出來了。
“除了封馮愛卿爲我大唐丞相外,朕還要在賜予馮愛卿一項殊榮,常伴先帝!馮丞相明日你就去中宗的陵前,爲他殉葬吧。”李隆基的嘴角勾勒出了一道陰冷的微笑。
朕如果沒記錯的話,兩年前的那個夜晚應該就是你帶頭逼朕殺掉上官昭容的吧?呵呵,你如願以償了,她真的死了,馮丞相你的大仇已經報了,應該了無遺憾了吧?去吧,去地府陪你的老師和好友吧,去地府做你的大唐丞相吧。
“馮丞相你怎麼還不謝恩啊?難不成是朕的賞賜不好嗎?”見馮文跪在地上,久久不言,李隆基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馮文身軀一顫,他慢慢仰頭,淚水長流般注視着皇位上的那個男人良久,最後,馮文重重的向李隆基磕了一個頭,顫聲道:“臣......多謝陛下。”
李隆基笑了,酣暢淋漓的大笑,原來這就是當皇帝的滋味啊,原來這就是皇帝要一個人死時,那個人還要謝謝皇帝的感覺啊,別說,真不錯。
馮文被帶走了,被御林軍將士拖下了朝堂。
李隆基殺掉了馮文,殺掉了這個幫他登基的人,能說他是爲了替婉兒報仇才這麼做的嗎?不能!
因爲他根本就不是爲了幫婉兒報仇才殺掉馮文,他根本就是在玩,他根本就是在體驗權利的快感,體驗皇權所帶給他的樂趣。
馮文......只能說是一個倒黴蛋罷了,他死,不是死在了殺婉兒這件事情上,而是死在了逼迫李隆基殺婉兒上。
李隆基以前不是皇帝,所有他不會對馮文怎麼樣,但現在不同,他是皇帝,他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對於馮文這個曾經逼迫過自己的人,他不會留着,他會殺了他,用他的血,來樹立自己新皇的威嚴。
他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冒犯了朕的威嚴,到底是什麼下場!
........
但一切到此也就結束了,馮文死了,新皇的威嚴也樹立了,李隆基終於開始做正事了。
他開始處理政務,處理被李顯和韋皇后他們折騰的一團亂的大唐了。
李隆基知道自己的皇位來的並不光彩,可這無所謂,當年的太宗皇帝皇位來的就光彩嗎?可他不是一樣被人稱爲明君嗎?
皇位來的光不光彩不重要,重要的是坐在皇位上的那個人,究竟會做出一番怎樣的事業!
只要他李隆基做的夠好,只要他李隆基能讓大唐的百姓都過上好日子,日後誰還會指責他皇位來的陰暗?
所有人都只會對他李隆基感恩戴德,所有人都會歌頌他李隆基的功績,那點陰暗的往事不會有任何不開眼的傢伙亂講。
李隆基也正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有能力,更有才華,年輕的他也當之無愧是一位明君。
登基後,李隆基立刻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他廢除了前朝諸多不合理的政策,將官員的機構一再簡化,去除掉了很多無用的人,同時他用人唯才,頗具識人之明,提拔了一批批有能力,有責任心的官員治理天下。
不僅如此,他還特別重視地方官員的選拔,李隆基的思維比較超前,他認爲,中央的官員雖然有着諾大的權利,有着可以管轄整個天下的權利,但事實上,百姓纔是這個國家最重要的東西,而跟百姓打交道的正是地方的官員縣令,也可以這麼說,地方官員才代表百姓對大唐,對這個國家的印象。
地方官員,纔是代表了大唐形象的那麼一批人。
於是李隆基下令,每年地方的縣令都必須進京,來接受他的面試,他會當場和這些地方縣令交流,同時也要親自出題考驗他們,答對了,升官,答錯了,滾回家種地,遇見貪贓枉法的直接砍頭,全家老小發配嶺南。
可以看到,在李隆基的政策中,百姓佔據的分量很大,不愧是唐明皇啊,能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的人,又怎麼可能不開創一個盛世呢?
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稱帝,改年開元,也正是歷史上的開元盛世。
從712年一直到741年,年後共二十九年,在這二十九年裡,李隆基勵精圖治,改革吏制,大力發展經濟,使得天下大治,政局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力富強,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併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史稱“開元盛世”
李隆基做到了,他親手開啓了一個盛世,親手開啓了屬於他李隆基的盛世王朝。
在開元年間,他是一位明君,一名真真正正可以比肩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明君,正像他想的那樣,皇位來的陰不陰暗不重要,重要的是坐在皇位上的那個人會給百姓帶給怎樣的好處,會做出一番怎樣的豐功偉業。
開元年間,百姓的生活水平節節攀高,所有人都對當今的皇帝,都對李隆基感恩戴德,都對這位讓他們過上了好日子的皇帝發出由衷的感謝。
太平盛世,真正的太平盛世,李隆基締造了大唐的盛世,親手締造出了大唐.......最後的輝煌。
不錯,最後的輝煌。
李隆基,他不是一個明君,他是一個罪人,他是大唐的罪人!
未來,不會再有人歌頌他,所有人都只會罵他,所有人都只會罵他的昏庸!
因爲他犯下了無可饒恕的罪行,因爲他......親手釋放出了一個惡魔。
或許現在的他已經忘了,已經將那個少女,將那個......瘋子遺忘在了自己記憶的最深處。
少女死了,不會在發生什麼。
可瘋子還活着啊。
李隆基你不該做的那麼絕,當年你也不該射出那一箭,因爲你......活生生的逼瘋了一個好人啊。
準備吧,準備接受瘋子的復仇吧。
誰也無法阻擋,命運的齒輪已然轉動。
誰也無法停止,所有人都被困在了命運的牢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