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選舉是權力的轉移,自然爲了利益會有各種鬥爭,這是正常的。
只要選民們忠實地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就是一次乾淨的選舉,哪怕中間有利益的瓜葛、情感的交流和各種空洞的許諾。欺騙、誇張、理想化…國外的選舉就是這樣子的,中國和尚念外來的經也不能免俗,只是這樣容易把經念歪。
張漢卿也要檢閱一下人民黨執政兩年來國民對它的觀感,大輸是不可能的,東北、西北、華中幾處地方總能保證其基本盤不致太難看----所謂難看,是以微弱多數控制國會。
他這樣搞,讓選舉充滿變數,也讓政壇的氣氛很微妙。
山雨欲來風滿樓。
能否正面應對,並能戰而勝之考驗着人民黨的控權能力。張漢卿不相信,在人民黨人所共知的努力下,目睹中國漸漸強大的中國人民會願意改變目前的進程,放棄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破壞良好的發展局面。
他也不相信,能夠在槍林彈雨裡摸爬滾打殺出一條血路的人民黨,不能夠在另一個戰場上仍然獲得勝利。
正如他在1926年5月人民黨第二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會上的講話那樣:“人民黨是在槍桿子裡面奪取出的政權,但能否保住政權,不是槍桿子可以決定的。中國有句古話,‘馬上得之,豈可馬上治之。’我們要像當初取得政權一樣,充分發動羣衆,重新打一次決定中國未來的大仗,爭取徹底的勝利。這次大仗,叫做皿煮。”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他的語言極負熱情,他的眼神滿含自信。他的講話,吹響了人民黨進軍國會的號角。
鑼鼓聲中,各省開始了參、衆議員的角逐。作爲執政|黨的人民黨佔有在政治上的絕對優勢,宣傳部也加足馬力,努力在各省推出人民黨的候選人。鋪天蓋地的標語和集會讓各個黨派汗顏:什麼叫有組織的政|黨?人民黨就是。
但是由於國情,此時的選舉還遠不是普選制。試想一下大字不識一個,每天在爲自己的一畝三分田辛勤勞作的平頭百姓知道什麼是政策綱領?
所以當時的中華民國採用的是自下而上推薦選舉的方式,即合法的政|黨在各省推出自己的省議員候選人名單,而省議員均由各縣推舉出來的縣議員們投票表決出來的。這樣一來,作爲縣一級行政單位的議員們則決定着省議員甚至國會議員票數的歸屬。
從6月1日起一些省份開始選舉,反饋來的形勢對人民黨有些不妙了,究其原因,問題正是出在在張漢卿以前並不看重的縣級議員們身上。他有些後悔當初爲順利入主北京而對各地方實力派的牽就和照顧政策了。
----爲了順利奪取行政權,不得已,將一些各地的頭面人物趕出了政|府決策層,但又防止其走向人民黨的對立面,以騰出時間在此後的一段期間內穩定政權,又以考慮各地的選舉能力情況爲由而把各地的豪強推向當時認爲“無足輕重”的縣議員職位上。
本來自己有想過起草一份適合於自己的《國會選舉法》來清除掉這個隱患的,但是因爲經濟與軍事發展牽涉了他大部分的時間,後來又爲妥善解決“五卅事件”及其延展一直盡心盡力,到選舉前夕才意識這裡可能有風險。
Www▪TTkan▪¢ ○
當他提出這個問題時,張作霖還不以爲然,作爲國會主席的吳俊升也覺得國家軍政機器已控制在手中,手無寸鐵的其它黨派絕對沒有能力攪動什麼大浪的,因而並沒有對這些隱患作出預防。而今看來是錯了。
因爲人民黨入主後,時間短暫,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建設工業強大的中國和取得政權的控制上,對各地失去原有行政權力的民國宿老和官員紳士的關注較少。
這些本是以土地起家的人因爲農業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興起而家道衰落的本地頭面人物被取締了原有特權後,一直對政|府不滿,只是苦於沒有發作的機會。
本來張漢卿的經濟改革的思路是伴隨着政治改革前行的,即廣大翻身農民在有了經濟上的自主權後能夠在政治上覺悟,從而自下而上參政議政,纔不致有當自己這位“卓越”的改革家離開後“人亡政息”。
但是由於時間太短,多地的縣級議會仍被這些過氣多時的顯貴把持----只有這些不愁溫飽的貴族階級纔有時間“折騰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政|府讓怎麼做就怎麼做唄”----這是一位分得土地的農民的原話,但很有代表性。在他們心中,這個給他們帶來身心解放、有吃有穿的政|府是可信的。但是他們想不到,正是他們這種對立法權力的淡漠差點毀了這個他們衷心熱愛的新成立的民國政|府。
因爲人民黨在後據省份控制力量上的薄弱,關鍵的縣一級的議員人選始終得不到應有的吶喊與宣傳,也受到地方實力派的聯合抵制。
當然也有一部分地區因爲過度追求工業的發展而造成某些行業有“大躍|進”的嫌疑,也因此導致人民生活條件並未有大的改善。
想想中國人民是具有多麼博大的愛國之情吧,即使如此,也鮮有人置疑人民黨政策的錯誤,而是理解爲國家爲擺脫當前貧困的陣痛。在比較貧困的地區,尤其是人民黨早先控制的省份,基本上無一例外地由人民黨黨員入選省議員。
倒是在東部沿海和兩廣雲貴四川地區,人民黨根基較淺,人民黨奉行的發展國有企業、扶植民族產業等的政策無法得到以買辦資本家和地方私營銀行家的青睞。爲了在政治上取得話語權,以“上海工商聯合會”爲首的實業界聯盟積極扶持代理人,紛紛出錢出力,搖旗吶喊,爲其候選人造勢。
他們的候選人,主要是與其有深厚“感情”的國民黨。
從各處逐漸傳來的結果表明,人民黨在此次選舉中並不像當初所預估的有較大的優勢:奉系在國會中吃虧在當初入主北京時爲了取得與各方的平衡,同時也認爲國會是政治生活中的點綴,人民黨員在國會中的比重並不多。
因此,張漢卿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完成對全國的控制之時,也是對國會控制最弱之際。而反對派視這次國會中期選舉的勝負爲其政治上奪權的重要機會,傾其全力,因此選舉情況爲自曹錕賄選之後中國皿煮活動之最大影響。
這是人民黨自成立以來第一次政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