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戰後(下)

朝野各方都在觀望奉軍的下一步動向,如果此時稍有不慎,不但剛平服的直系立刻會死灰復燃,居於下風的皖系、國民黨系各方只怕直接便可將孫逸仙這面大旗豎起來再次討伐自己了。

即使在奉系內部也有請孫逸仙爲總統、張作霖擔任總理的政治力量劃分願望,比如郭鬆齡、胡景翼等一批辛亥革命初期便響應孫逸仙號召的舊將,和于右任等一大批在各地有重要影響的所謂名流,此外還有在中國未來有重要影響地位的江浙財團等孫逸仙所賴以財政支持的派系等。

所以表面上看是奉系風光無限,其中兇險不爲人知。一着不慎,滿盤皆輸。這些人雖然絕大多數都不是拿槍桿子的,但是筆桿子更厲害。

他們或在政|府任職,或在當地呼風喚雨,之所以能夠被保存,是當初張漢卿在帶領人民軍東征西討時,因爲人民黨幹部不足及統戰的原因,很多控制下的省份的省長都不是人民黨人,如陝甘寧、蒙古、新疆、湖北、安徽、湖南、江西以及廣東等地。

這樣統戰是統戰了,但是心卻沒完全統過來。

關鍵時刻,張漢卿認爲:中國目前亂局一團,如果戰爭再繼續下去,難免日本人會乘亂有所動作。當務之急是迅速穩定局面----奉系已經在全國大部分地域取得了優勢,取得下一個大捷甚至是問鼎中央已經不是問題所在。倒是需要在軍事大捷的此時冷靜下來,取得政治上、道義上的優勢。

既然國家政體難定,形勢對奉系也不是最佳,此時上臺組建政|府必然招致各方異議,不如找第三方緩衝一下,他傾向於把段祺瑞重新推上前臺。

張作霖最終聽取了張漢卿、孫烈臣、郭鬆齡的建議,呼籲各方就組建一個聯合的政|府同赴秦皇島,與先期移轉至此的孫逸仙商榷。

其實各方均在關注奉系領袖的動向,以此時此地實力而言,任何撇開奉系的商談都顯得無足輕重,無論所組內閣爲何,奉系鐵定了是內閣的支柱與最大的實力派。各方所關注的只是是否能分得一杯羹,在新內閣中自己究竟能佔多少名額、處於什麼樣地位!

11月7日,中國政界要人齊集秦皇島,討論組成統一的中華民國事宜。氣氛之熱烈,似乎要開中國皿煮新紀元。不過參與的人都知道,不是各方有多皿煮,恰恰相反,在決定事關黨派生死的問題上,人民黨和國民黨內部都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這是一次對中國未來和中國歷史產生重要影響的盛會,雖然有相當多的不和諧音,但是有眼光獨到的孫逸仙在,有深孚衆望的少帥在,人民黨和國民黨這民國兩大黨派不至於失控。至於各方都有一些想法,是正常也可以被適當照顧的。

馮玉祥以張之江爲他的代表出席,要求各方先由孫逸仙爲代理總統,然後以民國約法爲精神重建|國會,然後選出內閣。在此之前,北京由他暫時進行軍事化管理,奉軍仍舊駐在北苑,政|府也由他們幾人所推出的“攝政內閣”維持運營。

張漢卿直接表示反對:在這次直奉大戰中,如果馮玉祥能夠早一點動手,根本不需要以幾萬奉軍傷亡的代價來贏得勝利。而且挾戰勝直系之餘威,奉軍若不進入北京還算勝利嗎?

所以他正告張之江:“請轉告馮玉祥將軍,他在此次戰爭的是非功過還需細細討論。在此之前,北京仍爲中華民國各方之共同首都,絕無被他一人指手劃腳之理!此次會後,奉軍將進入北京協防,如果他再敢行螳臂擋車之舉,直系就是榜樣!”

馮玉祥只有幾萬人的軍隊,還想着從龍之功,他打得好如意算盤!由於曹錕賄選,國會已經淪爲笑柄,重建|國會是什麼概念?那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孫逸仙爲代總統半年一年,那麼在道義上已成爲即成事實,還有人民黨什麼事!

國民黨也有提案。

在此次反直戰爭中,人民黨獲得了巨大的政治與軍事利益,特別是軍事上,完全可以用武力將全部的反對派一掃光。這一點,國民黨內元老派心知肚明。

在武力已不足應對當前的困境時,以胡漢民爲首的國民黨中堅力量派提出一個建議,由孫逸仙任總統,張作霖任總理,以雙方共同的“三皿煮義”爲準繩,建立一個統一政權、軍權、財權、外交權的革命政|府。

這裡的統一軍權,是仿效西方制度的軍隊國家化。當然,總統是軍隊的總指揮。

又繞回來了,國民黨是想玩空手入白刃啊!

人民黨、老奉系當然不能同意。這些人都是熟知少帥的名言“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道理,也是這樣一步步靠槍桿子打下了現在的局面,國民黨想動動嘴皮子“杯酒釋兵權”,談何容易!

不但如此,一些奉系中的大員們甚至還起草了由張大帥任總統、少帥任副總統、吳大帥爲立法院長、王永江爲總理等的倡議書,還草擬了內閣成員的名單,當然,名單內官員無一例外是人民黨系和奉系的人。

輪到國民黨和其它派系反對了:軍政大權都給奉系了,我們這次是來陪太子讀書的嗎?

各方分歧太大,誰都想在這個時候分得一杯羹。這樣沒完沒了地談判,不但與事無補,吵得大家火氣越來越大,搞不好不用外人來慫恿,自己人先會打起來。

接收直系地盤業務繁忙,張漢卿不欲多浪費時間。他提出與其這樣任由政局敗壞,還不如擱置爭議,推舉第三方出來任事。

明眼人都知道他的意思。反直三方聯盟,奉軍出人出兵,國民黨搖旗吶喊,皖系除浙江督理盧永祥在外圍與直系江蘇督理齊燮元小幹了一架外,只剩下一個段祺瑞孤家寡人撐着個皖系的架子。既然人民黨和國民黨爭執過大,不如推他上臺。

孫逸仙也認爲在法統已壞的情況下,總統和內閣的誕生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一時半刻很難形成一致意見,讓段祺瑞出來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他無兵無將,易於控制。

第906章 黃海硝煙第664章 列車上第505章 出塞第585章 不服來戰第363章 班底第615章 如夫人第533章 攻心之戰第377章 戲罵第74章 拜碼頭第175章 直面第303章 接班人(下)第548章 孫大炮遇上了真大炮第600章 臨城劫車案第337章 又見婉清第312章 圍殲戰第658章 統一幣制第209章 囂張的老戴第132章 折服第461章 借殼上市第133章 嫡系第883章 阻擊第387章 黃姨行動第406章 海軍的三駕馬車第221章 壟斷第904章 爭先赴死第361章 好大的人情第755章 學習敵人的長處是勝利的保障第752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633章 主意打到了紫禁城第514章 下馬威第365章 奉系初長成(上)第1000章 合圍第411章 請立即退兵第821章 混亂第897章 純屬自衛第478章 買賣城告急第742章 一戰後的歐洲第413章 分贓第572章 金融風暴第672章 大國抱負第394章 長纓在手第401章 海軍之始第54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342章 廉價勞動力第844章 對比鮮明第617章 曹錕賄選(下)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608章 閒得蛋疼第1010章 停戰協議第624章 各領風騷第677章 大明湖畔的狗血劇情第137章 軍紀第903章 僥天之倖第357章 一個朋友第991章 深謀遠慮第16章 不速之客第414章 談判第427章 汽車第502章 大吃一驚的好消息第347章 被窩裡的商務第199章 連長韻事第547章 定贛第870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591章 心事第871章 咬殺第643章 軍制第535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421章 崑崙壓頂第790章 那層紗第267章 包容第15章 前門有感第332章 土匪來了第804章 敲定第637章 皇宮裡的客人第41章 收斂第154章 善後第384章 庫倫之戰(下)第772章 當秀才遇上兵第276章 賑災(下)第476章 分而治之第204章 抄家第123章 同城德比第101章 禍兮福所倚第192章 新民土改第392章 求和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60章 錯裡錯弟弟姐姐第921章 諜中諜第509章 謎局第653章 翻臉不認人第637章 皇宮裡的客人第109章 恩寵與眼藥第276章 賑災(下)第248章 摻沙子第679章 人盡其才第843章 田中奏摺第782章 第一次政治危機第707章 政治遺言第949章 美國的正義第92章 後院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