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孫文北上(上)

對此,張作霖很認可,小六子求穩的心態甚至比他這中老年大叔還要迫切,對政治家來說,這是件好事。

所以以張作霖爲首的“國家統一委員會”率先通電全國,以“和平統一”爲目標,要求孫逸仙、各地方勢力、各黨派停止紛爭,齊集北京共襄國事。以期待建立一個統一軍政、民政、財政與外交的聯合政|府。

正史上本來第一次直奉戰爭後,奉系戰敗並退出關內。接着直系首領曹錕賄選總統,奉系人馬主動進行了第二次直奉戰爭,直系手下高級將領馮玉祥趁機發動“北京政變”趕曹下臺。在1925年元旦孫逸仙在馮、張的聯合邀請下赴北京共襄國事。

但是因健康原因,他在3月25日病逝,從此國民黨羣龍無首,分裂爲“西山會議派”、胡漢民派、汪精衛派、孫科派、兩廣軍人陳濟棠、李宗仁等地方勢力。然後擁蔣的馮玉祥、閻錫山等或分或合,各地方實力派與中央又是一番龍爭虎鬥,讓日本人趁機佔了個便宜。

歷史的滾滾車輪在張漢卿的努力下,終於按照他的努力有了些變化。這一時空,沒有發生直奉戰爭,而奉系的旁支人民軍反奪旗斬旌,在政壇有極大的發語權。

在張漢卿盛情邀請下,到上海後“專理黨務”、致力於中華革命黨的改組工作、並和廖仲愷、朱執信等籌辦理論刊物《建設》的孫逸仙欣然離滬赴京,籌開國民會議。

正憧憬於力排各派系(尤其是奉系)、保持對北方局勢的影響的曹錕與吳佩孚兩位直系首領被張作霖的通電打了個措手不及。雖然對孫逸仙的到來有一絲敵意和慌亂,但是也不得不做出一種姿態,通電錶示歡迎孫逸仙北上。

面對黨內各種各樣的猜測和懷疑,以及對他北上安全的考慮的質疑,孫逸仙以一個革命者的偉大氣魄,坦然面對,置生死於度外,於1923年6月10日攜夫人宋慶齡乘專列北上。

11年前的1912年,他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身份,依“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於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的誓約,親赴北京,與袁世凱面談,向袁表示,退出政界,建設中國鐵道。

就在那一年的8月,經宋教仁從中斡旋,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合併,改組爲國民黨。

就在那一月的25日,孫逸仙在北京舉行的國民黨成立大會中被選爲理事長,但孫逸仙以“決不願居政界,惟願作自由國民”,即委宋教仁爲代理理事長而自己出任總部於中國鐵路總公司經理。從此再未踏足北京。

而今重遊故土,物是人非,前生往事如夢般在眼前影現。

由於恰逢張紹曾內閣總辭職,他的意外北上還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報刊說是“有接掌內閣之意圖”。以訛傳訛,倒讓很多人信以爲真。

以他的威望,做總理也不是什麼難事。有直、奉控制大局,由他出掌內閣,讓中國最大的三股勢力“統合”在一起,倒真是一個穩定中國政壇的好搭配,虧他們想象得出來。

政治鬥爭是殘酷無情的,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已經深深地印證了這個真理。直系不會傻到爲他作嫁衣裳,而以奉系小子張漢卿的精明,豈能讓他順利做大?思想感情是一回事,政治是另一回事,有時不是以本人的意志爲轉移的。

自己注意到張漢卿還是在民國6年,這個時年17歲的人稱“少帥”的公子哥兒,雖然出身大軍閥家庭,卻思想新潮,身體力行鼓吹皿煮。在自己革命的低潮時,高舉“三皿煮義”大旗,讓他欣慰不已。

作爲東北王張作霖的長公子,他的影響力非常巨大,自己在東北的國民黨幹部們所傳來的消息都是正面褒揚張漢卿,東北新政已經顯現出來的巨大成就和發展潛力常常讓他心慕不已。他也曾指派李章達經黑龍江前往蘇俄考察,以切身調查真正的狀況,亦得到了正面的評價。

暨張漢卿爲國家計,毅然出兵收復蒙古,解決了影響國家統一的大禍患,更是顯示出他忠心爲國的責任感和愛國之情。再後來的表現更讓時人大跌眼鏡,張漢卿竟然先得甘肅,而後乘直皖戰爭之際,果斷取陝西,而後又以自治爲幌子在短短數月內克湖北、湖南、安徽,接連得手。

而後才以直系江西作爲勝負手,逼直系應對。然而此時大勢已去,除非直系挑起戰爭。但是剛剛吞併皖系的勢力,尚在消化中,而且奉系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所以連吳佩孚這政治老手也在這種局勢下乖乖束手,聽任人民軍逐走陳調元。

這對直系的威信的打擊是沉重的,甚至連吳佩孚這種的鐵漢子的美譽都黯然無光。

不料還未等到他笑話他人,自己也逢難,竟然被人民軍乘勢佔了他的老巢廣東。而後他竟敢和自己針鋒相對地炮擊,且贏得個“真大炮”的美譽。當輿論並沒有如自己所料一邊倒地譴責對方時,他就知道,人民黨的地位已經很穩固了。

國民黨在軍事上已無片瓦,不得已走上“文鬥”的階段,這是它的強項,也是目前唯一的手段。

也是這個少帥,不畏日本強敵,敢於言戰,無論動機爲何,其全面戰爭、人民戰爭的思路卻是非常正確的。人民軍轄下政|府已完成從軍政到訓政的轉變,照此趨勢,他也預見到人民黨將會在未來毫無懸念地執政----這是確定無疑的。

真到那一天,就沒國民黨什麼事了。

至於人民軍在一黨專政後是否能夠勇於放下手中的權力,達到他的另一個理想“憲政”階段,以徹底實現全民選舉,他無法預料。人民黨能不能按照他的理念領導中國的革命?他也不敢奢望。

所以他想借着各方談和平的契機,利用國民黨在國會席位居支配地位的好時機,有所作爲。

所以對張氏父子拋出來的橄欖枝,他迅速地抓住了。

第648章 接收上海(上)第954章 打大了第754章 交通大建設(下)第911章 破釜一戰第152章 變生不測第659章 如意算盤第763章 挑撥第432章 別情第439章 用心良苦第724章 奠第971章 啓動第606章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第749章 空軍致勝的擁躉(下)第315章 日本要介入中東路第620章 四照堂點將第285章 欠錢的果然是大爺(下)第680章 相煎何太急第412章 罷戰第413章 分贓第522章 趙倜的煩惱第708章 民族資本的興起第947章 口水仗第477章 長遠佈局第477章 長遠佈局第29章 君子與小人第985章 回馬槍第657章 人民黨|領導中國第211章 牀前第478章 買賣城告急第773章 如謝安故事第59章 機鋒第3章 各有所思第901章 僵持第896章 “無恥”的對手第624章 各領風騷第689章 文化戰線上的較量第435章 皆大歡喜第202章 引狼入室第297章 施壓第889章 殺俘第292章 第一次入關第475章 這個問題很複雜第638章 你要聽我話第377章 戲罵第725章 不算成功的成功第737章 放人第952章 問計第860章 鋼鐵怪物(中)第429章 迷失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280章 新文化運動的旗幟(下)第580章 觀景第53章 民國第一外交家第492章 用兵檄文第826章 真相開始出現第875章 圍城打援(下)第316章 強硬接收第346章 進門之辯第818章 天網第821章 混亂第876章 戰爭升級第770章 有緣第525章 倒王運動第763章 挑撥第766章 火辣第529章 通衢第222章 洗牌第193章 小張縣長的強硬第361章 好大的人情第237章 政治新星第266章 施恩第177章 對峙第898章 不見刺刀紅第700章 又動刀兵第488章 對決第550章 入粵第989章 五相會議第54章 爲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鬥第750章 海空之爭第853章 示弱第247章 利益交換第14章 戲文第329章 沒有身份證第880章 輕敵第367章 人事與人勢第600章 臨城劫車案第183章 打算賴賬的貸款第920章 諜影重重第336章 冒險第460章 野心第774章 露骨第417章 兩顧茅廬第1003章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953章 得隴望蜀第122章 網羅第906章 黃海硝煙第291章 搶械 (下)第217章 下不爲例第689章 文化戰線上的較量第590章 君子成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