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會議上,人民黨修訂了黨章,選舉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並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機構: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常委會。從此,政治局、常委會、書記處,成爲人民黨的核心決策層。
因爲地盤增加,此次中|央委員會大幅擴編,中|央委員從當初的10人,變成現在的58人。基本上各師的師長、張氏父子的侍衛長、各省的省委書記(因特殊原因,暫都例由省長兼,除蒙古外)、實際負責中|央具體事務的職能機構的副手都入選了。
政治局委員21人:張漢卿、張作霖、孫烈臣、吳俊升、張作相、韓麟春、郭鬆齡、王永江、劉尚清、莫德惠、姜登選、王以哲、高紀毅、朱光沐、吳家象、戢翼翹、韓淑秀、潘復、於翱舟、袁金鎧、陳布雷。這其中在軍界的爲11位,在政界和財經界的6位,純粹人民黨黨內職務的只有4人。(以上爲按實際地位和影響力排序,非按黨內職務)。
按照奇數原則產生的政治局|常委人選不出所料:張漢卿、張作霖、孫烈臣、吳俊升、張作相。
其後誕生了新一屆人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作爲對張作霖巨大吸引力的尊重,雖然衆多新、舊委員都認爲張漢卿作爲主席不孚重望,他還是力辭這個職務,並“提議”由張作霖擔任。
經過選舉,張作霖、張漢卿、孫烈臣、吳俊升、張作相、韓麟春、郭鬆齡、姜登選、王以哲、汲金純等10人爲軍委委員,張作霖爲主席,張漢卿、孫烈臣、吳俊升、張作相等4人爲副主席,張漢卿兼訓練總監。
蔣百里因爲資歷原因未能入選,但被任命爲總參謀長。
會議也決定,“國家統一委員會”將在人民黨的領導下統一開展工作,目光也轉向統一全國。鑑於奉系11個省份高度“自治”的現實,在各省的業務廳之上建立一個統一全區域的上一級單位勢在必行。
原先的專業委員會機構如農業委員會等已經與後來抓總的行政委員會在名義上產生衝突,所以除保留“國家統一委員會”及行政、計劃、軍事、國防科工委四個委員會外,其它的都易名。於是,一個介於中|央大部和各省廳之間的“總廳”出現了。交通總廳、財政總廳、教育總廳…與中|央的部只是名詞的差異。但是無論如何,這並不僭越。
張作霖仍然是“國家統一委員會”的主席,王永江、張漢卿爲副主席。
這個選舉,並沒有改變張漢卿在奉軍、人民軍內地位的下降,反而加強了他的地位。因爲軍事委員會決定,奉軍與人民軍暫緩合併,兩套班子分別運行:張作霖繼續擔任奉軍總司令,張漢卿也繼續其人民軍總司令的生涯。因爲兼任的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訓練總監的職務,他已經成爲奉軍地位最高的五帥之一:兩位張大帥、孫大帥、吳大帥、少帥。
前四人已垂垂老矣,他的事業還是蒸蒸日上。此外,正式成爲行政上張作霖的副手,比較於他之前總參議這種半軍半政的職務、東三省土改委員會主席這種侷限,“政|府副主席”的頭銜標誌着張漢卿在政治上地位的擡升。
而且奉系軍隊的大佬張作相、孫烈臣、吳俊升,都沒能在行政職務上有所進步,而是由文官完全掌控局面表明,張作霖的政治手段已經出神入化了。“武將打天下,文官治天下”的樸素認識,他在東北基本完成了。
人民黨總部、各省部、市縣鄉都正式和同級的政|府單位一起掛牌,各地以新民行政管理實踐的成就爲藍圖,建立類似的行政架構。省、市、縣成立以人民黨同級書記兼任議長的現代議會制度,縣以下開始籌備直選議員。
從表面上看,奉系元老都高居人民黨要職,但歷史上評論,這是少帥接班的開始。因爲奉系人民軍、奉軍的幾乎所有要害崗位,都由少帥一系掌握:
姜登選爲人民軍總政治部主任,掌握了全部奉軍、人民軍軍官的獎懲、晉升與思想。對軍隊特別是主要將官的控制是他的主要工作,因爲所有主將的警衛部隊都由同級的政治部直轄,這其中的厲害,你懂的。不但如此,戰場上最重要的督戰隊、平時最重要的憲兵部隊,都由政治部掌握;
韓麟春升任西北人民軍司令,接替張漢卿全權負責西北戰事,掌握5個師的兵力,實際上已經是名符其實的西北王;
王以哲爲西北人民軍總政治部主任,他還是人民黨西北局的書記;
郭鬆齡升任華北奉軍副司令(這是正式向奉軍滲透的開始),作爲司令孫烈臣的副手,由於孫身體不佳,日常事務均由其負責;
王永江擔任張作霖政治上的直接副手,兼行政委員會主席,主持日常政|府行政事務;
劉尚清同爲張作霖的助手,兼任人民黨華北局的書記、天津市長(及書記)。他是張漢卿在關內的行政事務總代理,權力上直逼王永江;
組織部長仍由莫德惠兼任,宣傳部長陳布雷、紀委書記吳家象都不變,郭鬆齡的夫人韓淑秀改任統戰部長,作爲人民黨中|央委員會中唯一的女委員,她還兼着東北婦聯主席的職務;
最讓人談之色變的“奉情局”的變身“人民黨中|央調查部”正式在此次全會上亮相併作爲人民黨五大部之一,“奉情局”退出歷史舞臺。
高紀毅部長雖然由於歷史的原因未能躋身政治局委員行列,但中|央委員排名第一的人氣使他成爲熾手可熱的下一屆政治局熱門人選。他的作用,用奉系元老私底下的討論是:“比管官的組織部、比管抓人的紀委都要讓人心驚肉跳。”
老、少帥最信任的衛隊師主力也奉命調回瀋陽並改編爲中|央警衛局,同時隸屬於中|央辦公廳和總參謀部,人數不減,編制仍擴爲一萬四千餘人,不過架構是在師下分六個處(團級)。中|央警衛局的首任局長姜化南,原來一直是張漢卿的侍衛長,現在兼着中|央辦公廳副主任。而原本張作霖的侍衛長魏益三,因爲曾作爲姜化南的副手,卻不得不仍屈居副手。
跟隨張漢卿多年的副官朱光沐也理所當然地擔任人民黨的中樞----新成立的中|央辦公廳的主任。
還有入職年限尚淺入黨時間不長的中樞要員總參議蔣百里、被稱爲“奉軍中堅軍官的搖籃”的東北講武堂學生教導隊隊長王瑞華,雖只是中|央委員但掌握奉系主要家當的瀋陽兵工廠督辦楊文凱(由總辦晉升)、東北講武堂副堂主張鋮…
不但如此,作爲奉系的財柱子,東北銀行行長兼東北農業銀行董事長的於翱舟是張漢卿的鐵桿支持者。從私,他是于鳳至的哥哥,是張漢卿的大舅子,張漢卿的起落直接關乎他的身家,屬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連襟;於公,他在崛起的時候是張漢卿給了他無數個機會,纔有今天的成就,代表奉系下一代的張漢卿,跟他一脈相承。
而另一位實業巨擘、東北糧業集團總裁黃奉廷也在用自己在商界的影響力爲女婿張漢卿網羅人才及製造聲勢。現在黃奉廷的東北糧油集團,已經是擁有上億資產的東北最大的實業集團。這裡有張漢卿極大的功勞,爲了壯大他的財力,他把自己在東北實業銀行裡的股份以黃婉清的名義投進這個集團,從而使黃奉廷平白佔有近三成的股份----沒有關係,他只有黃婉清一個女兒,肉爛了都在鍋裡。
張漢卿本人也因訓練總監的職務在老奉系軍隊裡擴充影響力:現在,無論是奉軍還是人民軍的軍官,無一不是從張漢卿門下產生。1918年以後,對所有新建部隊而言,連、排、班等初級軍官,都是從學生教導隊畢業出來的;所有中高級軍官,都是從其它部隊升調的。
而所有部隊的中高級軍官,都必須在一段時間內接受軍官培訓班的回爐。這樣,實踐----理論----實踐不斷地循環,不但軍官們的手頭功夫沒拉下,還學習到許多新式的作戰理念、治軍方法,特別是一些老奉系,受益匪淺。
學生教導隊,就是未來軍校的前身;軍官培訓班,是將來指揮學院的範疇。
而更高階的軍官,其培訓辦法和層次又有不同,其實是更高等的國防大學的任務。張漢卿徵得張作霖同意,在東北講武堂內新設了戰略培訓班來輪訓,實現系統化的深造,從此在中國學科內成立了一門新的門類:軍事學。
從學生教導隊到軍官培訓班,再到戰略培訓班,張漢卿讓奉系軍隊的培養進入了系統化,這也是實現人民黨所宣揚的“軍事強大”的必由之路。
會議選出的軍事委員會還討論了軍隊番號與編制的問題,一致決定,鑑於人民軍與奉軍之間交通不便的現實,人民軍與奉軍的名稱均不變,編制也暫時不作變動,但有條件的時候,所有奉軍與人民軍都將滿編炮兵團。另外整合了裝備與輜重各部爲軍需部,米春霖爲人民軍總軍需部長,牛元峰爲奉軍總軍需部長,統一與國防科工委蔣百里、瀋陽兵工廠督辦楊文凱協調軍事裝備的充實問題。
用了整整四年,張漢卿通過千方百計扶父親上馬,終於建成了一個相對強大的奉系,他也在此過程中,逐漸掌握了軍權和政權,開始了自成一家的人民軍、人民黨體系,並最終取代老奉系成爲中國現代史上新生力量,走了一段異常艱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