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麟前腳剛走,“奉情局”就偵知消息,報給張作霖。
見馮德麟果然按照小六子的分析走上一條不歸路,他暗叫着“天助我也”。28師羣龍無首,是一次絕好的機會,面對這塊肥肉,張作霖又饞又癢。
師長馮德麟和一位旅長張海鵬離開,留另一位旅長汲金純和長公子馮庸坐鎮。對馮庸,也就是個少帥的名,他此時在軍中的地位和張漢卿不可同日而語,張作霖並不忌憚。
真正需要關注的是汲金純,他可是在28師各級一路爬起來的,深得軍心。而且此人相對正直,平時有些想法和馮德麟並不是完全一致的,否則參加復辟這麼重要的事,馮德麟也不會只安排張海鵬去做了。
如果成功說動汲金純,喚其率全師來投,想必馮德麟知道被釜底抽薪,心情一定不會大爽的吧?張作霖如是想,也如是說。他在督軍署召開秘密會議,討論對28師的處理問題。
楊宇霆是主張強勢壓迫的,他認爲“現在馮德麟的軍隊人多勢衆,又恰逢主帥不在,只要派出重兵圍困,不戰定可屈人之兵”。他的想法很可行,因爲只要己方軍隊不打他們,28師是不敢主動招惹自己的。光桿師長馮德麟如果無法叫得動28師,他在北京的作用就極有限。
張景惠是傾向於武力解決的。他在張作霖帳下資歷已經不弱於孫烈臣、張作相等人,自然對28師師長一職甚是眼熱。如果和平收伏了28師,以張作霖一貫的手段,勢必會讓汲金純等人照拂以穩定軍心,那也就沒他什麼事了。
只有用軍事手段打垮28師----只要張作霖願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他纔有機會去重建這個師。他說:“鄰葛的意見自然是好的,但也只能是權宜之計,事後還是要解決的。28師跟隨忱閣多年,大帥想用第一師的方式讓我們收編,恐怕困難重重。我的意思還是要打,直接把他們打垮了打怕了,再慢慢改編,要揉要搓,還不是由着大帥的意思?”
張作霖笑笑說:“敘五這是一勞永逸的想法。”火拼,當然張作霖是不願意的,要想這樣做,他早就做到的。但是他受張漢卿的薰陶,開會的時候讓大家暢所欲言,用小六子的話說是“衆人拾柴火焰高”、“集思廣益,總比一個人的主意要好。”
因爲張漢卿平時就是這麼做的,這種好的作風現在在衛隊師和第一師中被很好地沿襲下來。如果張作霖知道張漢卿這麼做只是因爲自己在軍務、政務上有些事情並不十分清楚,這才用集體的力量來供他取長補短,不知會做何想?不過這也形成了一個很好的習慣,與張漢卿所推崇的“皿煮集中制”一脈相承。
張作霖也是在巡察張漢卿的軍隊中感受到這種開會方式的優點,纔開始改變過去拍板式的決定的,不想效果很好,以往的一些分歧擺在檯面下,現在大家有事說事,無形中降低了原本執行過程中的**味:都已經說開了嘛。
孫烈臣、張作相等人或贊同楊宇霆,或認可張景惠,或者在兩人的意見基礎上作少些修訂,但大致同一個意思:機會難得,務必要讓馮德麟無法指揮動28師,緊要關頭,就是用武力也要迫使對方無法入關,爲將來的變局留得一線機會。
張漢卿卻認爲形勢並沒有這麼嚴竣,他提出一個讓人耳目一新但又在歷史上被屢試不爽的方法:斬首。
“以我們現在的力量,拿下28師不成問題,但困難在於兵戈過後荼毒生靈、奉天大變,父親是要受指責的。況且28師與27師並稱關外雙強,這樣殺敵一萬,自損絕對不止七千這個數。
其實要想抓汲旅長很簡單,因爲他不像馮師長對父親有這麼大的牴觸,只要父親以督軍的身份讓他來奉天開會,礙於長官訓令,他還是要來的----畢竟他不比馮師長愛擺老資格。他要是來了,我們或動之以情或挾之以令:以情,他完全收伏得住部下;以令,反正羣龍無首的28師沒有誰可以鎮得住局面,只要不過分,他們對於正常的命令還是會聽的,我們暫時只要它不亂就好了。
他要是不來,父親師出有名,以後火拼也罷、圍困也罷,都會按照我們的意願來。反正只要馮德麟掌握不住軍隊,我們再各個擊破,圍困之下的28師遲早生變。”
本來很簡單的事,不就是擒賊先擒王麼?大家都沒有往軍令這塊想,實在是之前馮德麟鬧得太狠了,根本沒把張作霖的督軍之職放在眼裡。張漢卿卻對此浸淫甚深,他認爲28師其他人的資歷沒有馮德麟大、地位沒有他高,馮德麟能做的,別人未必能做,也未必敢做。北洋軍太注重於主將的培養,卻沒有像後世的軍隊一樣形成逐級代理機制,一旦羣龍無首,立刻兵敗如山。
孫烈臣、張作相都認爲可行,就是楊宇霆也轉過彎來,對這位少帥的心理學說極爲佩服。張作霖見兒子出彩,神情甚是得意。
張漢卿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出彩,還沒有波及到衆多將領的利益,所以他在奉天的所作所爲,內部排斥不大。但軍事上的事不簡單,兵油子們只佩服一種人,那就是有本事的。沒有能力的,推你坐那個位置,關鍵時刻調不動一兵一卒,人家不聽你的。
剿匪的建功,其實是鐮刀割黃油,算不得多大事;衛隊旅和衛隊師其實是他花大價錢力推張漢卿上位的,就是第一師,也是故意讓張漢卿撿漏,這種扶持兒子的立場已經很鮮明瞭。張漢卿爭氣是一回事,別人服氣是另一回事,在他的耳邊,難免有人認爲張漢卿年紀太小,恐怕鎮不住官兵云云。
直到他談笑間瓦解了許蘭洲的兵權,令軍界不少人對他的手段刮目相看;整頓第一師,竟然沒有受到來自其內部的阻力而出奇地順暢----誰能知道張漢卿、政治部和教導團在其中的心血?
現在,張漢卿又不大不小地表現出他與同齡人所鮮見的睿智,果然是虎父無犬子(老張還是給自己臉上貼了金)。以後再在我的耳邊嗶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