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洗牌

張作霖欣然允諾,張漢卿的話說到他心裡去了。真能做到了這點,他不但掌握着奉天的軍政大權,還將在經濟上有強硬的本錢,將是名正言順的“奉天王”。他點頭說:“這個主意甚好。我們這次就把那個‘奉天農民資金信用合作社’捧大;至於金融廳廳長的人選,就讓海泉兼任好了。”

海泉,就是劉尚清,由於這次金融危機中他與張作霖同舟共濟,他在張作霖的心中印象出奇地好,老張想讓他兼職銀行業監管自是應有之義。至於把錢都注入“農民資金信用合作社”,那是因爲這是于鳳至孃家的產業。反正是支持一家,肉爛在自家小鍋裡總比大鍋裡要香,而且於鳳至這兒媳行事很周正,自己很是喜歡,給她孃家點好處也是給她長臉,算是公公的一點心意嘛。

可是張漢卿不這麼想,他連忙制止說:“不妥。‘奉天農民資金信用合作社’新成立,又是鳳至孃家的產業,貿然就給它這麼大的重任會讓別人不服,反而弱化了父親這次金融改革的意義。我的意思還是扶持另一家的爲好,但要給信用社一個正名的機會,讓它作爲奉天幾家大型銀行之一即可。另外金融廳的廳長人選,劉伯伯雖然是可用之人,但球員和裁判不能爲同一人。我建議父親的監印官張惠霖擔任較好,這個人剛正不阿,又對父親忠心耿耿,本身又從事的是監管的工作,做起來輕車熟路。”

劉尚清是東三省官銀號總辦,也就是類似於中|央銀行的角色。中|央銀行本來就對各商業銀行有天然的控制權,再讓他兼職金融廳的工作,從現代審計角度來說,確實不妥。張惠霖字志良,是張作霖的貼身秘書兼督軍署監印官,可以說是老張的心腹中的心腹。張漢卿用他,主要還是他與奉天金融界向來是兩條平行線,在這個時候出任此職,也是對金融秩序一種良好的促進。

至於不讓“奉天農民資金信用使用社”出頭,不是張漢卿不想,實際上還是因爲今後的奉天土改中還有許多用得着它的地方,他的私心是作爲自己的後備力量呢。如果它變成張作霖的經濟班底,自己用起來便不會那麼舒坦不是?他的一席“大公無私”的話,倒讓老張頷首稱是。兒子爲老子着想,如此上道,怎麼着也得在奉天金融改革的大潮中給點甜頭吧?

這時候,北京政|府要求收回紙幣,給持幣人“一個交待”。因而,奉天興業銀行不得不於1916年10月31日“停業整頓”。

張作霖乘着這個好時機,主動應戰,他宣佈金融廳成立,並委任張惠霖爲廳長,奉天的大小銀號都將由這個金融廳監管與定期審計。

同時宣佈整理財政,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將奉天興業銀行和東三省銀行併入東三省官銀號,這樣做的好處是多方面的。原本這三家銀行均屬奉省官商合營,且各自獨|立,顯然不利於銀行信用的構建,在業務上也經常撞車。而從財政統一的角度來講,三行亦有合併的必要。就現代銀行體系而言,亦要求有一個且只能有一個“中|央銀行”來發行貨幣,主導貨幣信用。就此而言,三行合併從理論上來說,也是十分必要的。

這個時候,對於奉天興業銀行和東三省銀行來說,在經營方面也恰恰遇到了一些麻煩。先說奉天興業銀行,曾發行四釐債券1000萬元,每年光是利息就需要付出40萬元;東三省銀行原定發行大洋券750萬元,但發至470萬元時,就開始貶值,持券人紛紛要求兌現,若繼續發行,極有可能出現擠兌風潮,後果不堪設想。這也說明,這兩家銀行較東三省官銀號來說,其信用略遜一疇,若合而爲一,即可增加其信用度,每年又可節省經費40萬元。

那麼,三行又是如何合併的呢?首先,由官銀號發行匯兌券2000萬元,將奉天興業銀行發行的1000萬債券和東三省銀行發行的750萬大洋券盡數收回;同時將奉天興業銀行和東三省銀行的財產歸於官銀號。三家銀行中的商股由官府收購後,合併後的東三省官銀號變爲純官股的東北的“中|央銀行”。

經過充分醞釀,這年12月30日,東三省官銀號開始發行“一二匯兌券”,即每元兌換12角小洋票的大洋票,用以回收小洋票。並於同日張作霖下令廢除“奉小洋票”本位,改爲“奉大洋票”本位。“奉大洋票”與全國通用的銀元貨幣單位統一,與日本正金鈔1元相等,從而防止了錢商從兌換差價中牟利。而在此前,張作霖還從朝鮮銀行奉天辦事處借款300萬金票,作爲準備金。這樣,總算把1916年的東北金融風暴緩和下來了。

反正是信用貨幣,又處於壟斷地位,所以新的“奉大洋券”一躍成爲奉天唯一的貨幣。以後,東三省的貨幣發行由官銀號行使,並與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央屬)協商發行額度。

當時一元的購買力是非常大的,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也不過是十幾個大洋而已。原本奉天小洋券就有一角、二角、五角的“大錢”,然而仍需要有更小的輔幣流通,發行小錢勢在必行。

由於民國時期錢幣混亂,除國家級別的銀行外,各省還有省級的銀行,但主要發行大額的貨幣,而小面值的以銅幣爲主。但市場上銅幣較沉,且數量有限,大面額不是都用得起的,市民交易十分不便,專門發行以銅元爲單位的小面值貨幣頗有必要。這個時期,很多省也都有專門發行銅元的銅元局。就在後世,人民幣不是也有一分、二分、五分的小幣嗎,異曲同工而已。

張漢卿與劉尚清等財經委員會決意成立奉天銅元局,掛在東三省官銀號之下,專門發行面額爲一分的銅元(單位爲枚)以及銅元卷(紙幣)。在奉天,銅元票是和大洋及大洋券直接掛鉤的,100枚銅元券兌換大洋或大洋券一元。

這個小面額的銅元早期相當受歡迎,很快就被市場認可。

第393章 中衛改編第201章 護短第366章 奉系初長成(下)第1006章 揚眉吐氣第700章 又動刀兵第233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879章 誘餌第587章 京漢鐵路大罷工第164章 投誠第15章 前門有感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884章 喋血奮戰第217章 下不爲例第217章 下不爲例第877章 平壤戰役第467章 試探第126章 梟雄之死第356章 張漢卿的煩惱第310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996章 雪中情第676章 不要武鬥第49章 尷尬的出席第248章 摻沙子第163章 牛刀小試第761章 暗流第770章 有緣第893章 退意第261章 津門風雲第319章 頂回去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166章 唯我韓大將軍第260章 助力第894章 激戰第173章 恥第345章 好事近第961章 針對平民的襲擊第512章 姓張還是姓楊第57章 我有一所房子第584章 你是人間四月天第637章 皇宮裡的客人第457章 毒瘤第76章 秀才與兵第424章 出山之邀第620章 四照堂點將第743章 借雞生蛋第1011章 朝鮮戰爭的尾聲第114章 覆手爲雨第227章 臨危救助的山西客第984章 恩威並施第709章 於一凡的大計第951章 海疆烽煙急第364章 人盡其用第750章 海空之爭第738章 收租第134章 衛隊旅第463章 國防科工委的成就第988章 女權運動的偉大勝利第961章 針對平民的襲擊第512章 姓張還是姓楊第927章 調笑第61章 約妹第628章 戰後(下)第601章 自導自演第881章 重圍第484章 兵臨城下第534章 大勢第226章 傾銷第418章 亮相第98章 問訊第538章 英日同盟的瓦解第716章 黃浦江上的炮戰第516章 長治久安的政策第305章 平叛大計第177章 對峙第251章 借兵第948章 指責第810章 新一任張女郎第593章 撞破好事第197章 陰第795章 得寸進尺第954章 打大了第745章 德國的憤怒是中國的福音第374章 弱國無外交第264章 收編第291章 搶械 (下)第314章 自力更生之始第553章 大打出手第855章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下)第987章 盛家的抉擇第483章 臨門一腳陷進去了第534章 大勢第754章 交通大建設(下)第682章 挾天子令第832章 政工制度第643章 軍制第692章 日中軍事同盟論第566章 張作霖手黑第224章 商業無間道第73章 唯義與利第247章 利益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