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卿感覺有門,他要的就是這結果,他打氣說:“其實衛隊旅先期工作已經完成,現在只是每個月的維持費用了。我有一個計劃,就是趁現在關內外還很安定時,半整軍半屯田,以軍養軍。東、西遼河沿岸有肥沃的土地可以開墾,地理位置上處在吉蒙奉三省交界處,又是在衛隊旅直接控制之下,可以大有所爲:以地養兵,前景大好。只要我墾出一些田來,我估摸着十萬二十萬畝良田是沒問題的。再適時賣出去,不愁養不起軍。問題是這初期,我實在沒有錢來支撐。”
這時期養一個陸軍師年費約130萬,衛隊旅也有大半個師的規模,說起來他已經夠節約的了。
于鳳至也知道老公的難處,略想了想,問道:“要是救急,我的嫁妝倒能湊出個七八萬現洋,但是後面每月的支出就無着了。墾荒有收益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就是今年的秋糧,你又有什麼辦法從中取利?終不成拿槍去搶吧?”
張漢卿其實一番辛苦就盼着這一刻,但是還要裝作害羞及感激狀大搖其頭說:“這怎麼行?再怎麼着也不能用你的嫁妝錢!”
于鳳至做溫柔狀:“你我既成夫妻,又何必要分什麼你的我的?只是之後又怎麼辦?你可有好主意了?”
張漢卿早已胸有成竹,就老婆的肚皮上,他慢慢算了一筆帳。
“遼北地廣人稀,又不缺水,衛隊旅有組織地進行軍墾,效率將遠超普通農戶。再者我們主要不是墾荒種荒,而是整地賣地,所以我們覺得短期內整出十萬畝荒地是有把握的。從遠期看,再整個二、三十萬畝也不成問題。即使是十萬畝,按每畝兩元的價格,弄出二十萬元對付個四個月可行。
我已經向督軍署申請了把新民縣作爲衛隊旅的補給大本營,並在此進行農村土地改革試點,在這個地方我有絕對權力進行相關動作。在初期,我主要是徵稅----即使按十抽一的比率,全縣50萬畝田地,夏收後我至少可以得到一百萬斤糧食,又夠我支用近三個月之久。不過軍餉可能會拖延一陣了。
東北地大物博,生財之道其實又何止田產這一處?前些日子老莫和我談起,撫順煤礦已經順利投產,現在天漸漸寒了,關內急需,銷路已打開,但是日本人卻霸佔南滿鐵路硬是不讓運,怎麼運出去卻是大問題了。衛隊旅有一支騎兵團,又在這些剿匪中獲得二千多匹戰馬,如果組建一支運輸大隊,既給實業界解了燃眉之急,也能從中賺取一部分運費補貼軍用。
現在衛隊旅中學生很多,他們的聰明才智如果被埋沒,不是很可惜?我計劃興辦一些軍工廠,如棉被廠、牙膏廠等製造些日用品,把旅軍械維護所擴張變成農具加工廠製造些軍墾、農墾必需的農具等,既能支持其自盈自收,還支持了墾荒,不一舉兩得嗎?
還有工兵,我們本就有工兵連,我計劃把一部分官兵調轉到這裡成立工兵營,在訓練之餘興修水利設施及公路,既給墾荒提供長久保障,也能合理地從財政上獲得一部分補助----反正路總是要修的,給工兵營更好。”
這樣絮絮叨叨一算來,掙錢的路子還真多。無怪乎後世的偉人說過一句名言“人多力量大”,此言果然不虛。受他感染,于鳳至也覺得努力一番是能夠撐過這一關的,關鍵是已經自覺融入張家的于鳳至也理解到兵權對於張家之重要,無論如何也得幫丈夫渡過這一關。她最後拍定“實在不行,我直接回孃家求援。娘對你這個女婿還是很看重的,想來總不至於看着讓你受煎熬呢”。
解決了大問題,張漢卿自然乘興又夯實了一回,也纔有幾天後在奉天軍政會議上的驚人之舉。
想想自己兵權是有了,但在行政上尚無建樹,是時候將衛隊旅的作戰人數裁減些,將武職變文職,既不浪費那些有文化的學生軍,並減少各方矚目,又能在隨後的行政事務上有所幫助了。
他與郭鬆齡、韓麟春、王以哲等一干志同道合者一拍即合,本就想在秉明張作霖後,開始土改、建黨、墾荒三項事宜。在說服張作霖後,張漢卿把全部衛隊旅放在奉吉邊境上。奉天城的馮德麟不時拿衛隊旅說事,回城並沒有什麼意義。張漢卿有心給乃爸減輕負擔,也是實現承諾,他於十月後真的不再支取奉天的兵餉,改爲自力更生。
衛隊旅中有一定文化素養的官兵被調出來,作爲骨幹力量,組建三十支土改工作隊,交由郭鬆齡培訓,準備迎接劃時代的挑戰。在中國,控制農村就是控制了國家,一個有實際農民工作經驗的隊伍,是未來領導政權的基石。
所有願意爲人民福祉而努力的積極分子,充實到王以哲的教導團,開始由王以哲講解張漢卿編寫的《中國人民黨建黨綱領》,如果不出所料,中國未來人民黨的骨幹,就是從這裡誕生。
在抽調了各部之後,原有編制被打亂。張漢卿乾脆在剩餘人頭的基礎上重新保留三個新編制的團,作爲衛隊旅的主力,連同新成立的騎兵營、工兵營、炮兵營、通訊連等旅部直屬力量,作爲種子保留下來。
韓麟春負責全旅的訓練工作,即保持戰鬥力;郭鬆齡負責全旅的後勤及保障,即控制錢袋子;王以哲負責全旅的思想教育工作,即擺正脖子。
自己當初承諾要自給自足,不向奉天政|府要一分錢,是時候兌現諾言了:
工作隊算是從政,就從新民縣政|府的財政中支取微薄的部分作爲津貼;
騎兵營由王文升帶領,連同輜重營及一部分“轉業”的步兵新成立了“運輸大隊”,王文升兼任這個大隊的負責人。他們作爲撫順煤礦運輸的生力軍,用馬拉車拖,硬是開闢出一條“馬路”,源源不斷地把煤運到奉天火車站,再通過京奉線輸往京津冀等地。由於質高價次,銷路極好。幾位大股東們賺得盆滿鉢滿,還追加了投資,也給奉天的招商作了一次不小的活廣告。當然,將近三千人的軍費及日常供給問題是完全解決了,還有不少盈餘。
其他的無論教導團還是整編團,都要參加在此地的墾荒活動。康平、昌圖、雙遼等地都是衛隊旅的直轄地盤,反正現在都沒事,回城老爸還要受到馮德麟的惦記,乾脆都墾荒好了。等規模起來,需要的時候再把地賣給需要的人,費用就充作軍費好了。歷史上三五九旅不就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