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事有些不地道。
馮德麟不是沒想過就坡下驢,與張作霖重歸於好,他的手下也多次勸說他。但是想到張作霖的手段,就覺得既然已經得罪他,就不能再瞻前顧後,否則,張作霖要得勢,不會善罷干休的。
從大義上,張作霖的督軍之位已經板上釘釘,無法更改了,這點馮德麟深知,從他半屈半就軍務幫辦就可知。國家大事不是玩笑,豈有前腳頒佈委任狀、後腳就更換之理?而且對手可是張作霖,那是有一師之力、完全有能力放手一搏的!
只有省長,因爲給張作霖的委任狀裡面寫得是將軍“兼理民政”。這“兼理”就有很多道道了,有機會隨時被拿掉。因爲目前在全國,將軍不任省長的還很多。馮德麟前番爭、鬥、吵、鬧,其目的就是爲了這個位子。
表面上將軍地位崇高,可以主軍干政,但是考慮到張作霖只有一師之力,如果自己能拿到省長之職,張作霖要想像其他將軍一樣控制奉天,只怕不太容易。甚至有機會,自己完全可以架空他。
督軍的政治生命在於其軍權,所有的督軍都緊抓軍權。即使當上了督軍,仍然要兼任着中|央一個師長不放,不妨對照一下正史上歷任山東督軍和歷任第5師師長、歷任江蘇督軍和歷任第6師師長,人事變動的軌跡幾乎是吻合的。
一般來說,有軍權就有行政權,可以左右甚至直接決定省長的人選,但這也要看省長的身份爲何。若是省長自身有兵權,督軍對省長的牽制就會大打折扣。而且省長完全可以藉助行政權一步一步架空督軍也不是沒有機會,畢竟軍隊還是要糧餉的,而民國的糧餉地方供給佔一大部分。
馮德麟自信自己的軍權老張抓不住,只要再名言正順地爭取到了奉天省長一職,自己足以利於不敗之地。因此對於張漢卿的質問,他和和顏悅色地說:“你回去向雨亭說,如果他向中|央辭去巡按使一職並保舉我擔任,我馮德麟不會再與他爲難。”
好算盤嘛!
張漢卿暗中撇下嘴,還真敢獅子大開口。這省長之位若被你拿到,就憑你這任性的勁,別說統一東北,就你這塊家門口的刺都更難拔了。他對馮德麟說:“行政管理爲國之幹器,非地方所能干涉。家父雖然豁達,卻不能由他開這個例子。這一點,學良可以打包票,家父是絕對不敢同意的。大伯的條件,似乎有些強人所難。”
馮開出的條件是要兼任省長,那是張作霖的底線,到了最後關頭,絕對不會讓步。話不投機半句多。既然雙方分歧巨大,估計靠談判是搞不定的,無怪乎有人說戰爭是政治的繼續----談不攏,只有打嘍!
馮德麟淡淡地說:“既如此,那也沒什麼好談的了,回去告訴張作霖,說我馮德麟在這裡等着他改變主意。”他看着稚嫩的張漢卿,在京中一幕又浮現在眼前。新仇舊恨一起算,這張氏父子倆真是自己前輩子的冤家,走個門子都要競爭。不是他破壞自己與朱啓鈐的互動,搞不好已經與朱家結上姻親,有這層關係在,那奉天局面的演化一定不像現在這樣被動。一想到此,忍不住又冷笑說:“老夫知天命的人了,臨老臨老竟然被一個後輩擺了一刀,這股氣要是不發出來,都以爲我馮某是好脾氣的人。”
當着其子的面叫名而不是字,在禮節上已經有些粗魯了。張漢卿微慍,拱手說:“學良一定如實秉報家父,大伯就等着靜候佳音吧罷。不過,路是人走的,道是人選的。走錯道了,也不能光怪着別人指引不對,自己也要看着腳下的路,不知學良說得對不對?”既然對方已經撕破了臉,張漢卿也就直截了當懟回去,他的話中這個“等”字也就說得很重。後面的幾句說得很直白,如馮德麟,自然聽出了其話中的冷嘲熱諷。
馮德麟便有些不虞,老年人一生氣便有些嘴碎,當下忿忿說:“張作霖半輩子對我都是規規矩矩,卻怎麼生出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東西,你是在教訓我嗎!?”
張漢卿不會吃這個虧:“不敢。家父雖然不識幾個字,但一向教育我們兄弟幾個,不惹事也不怕事,來而不往非禮也。你們大人間的是非曲直,學良儘量做到不曲解不摻合,畢竟一切向前看。學良雖然不敢說是道德完人,卻也能識文斷字、做事儘量做到有禮有節,那都要感謝家父給了我很好的教育。”
馮德麟被頂得七竅生煙,但對着後輩,卻怎麼也拉不下臉來,傳揚出去,人家會說他爲老不尊。在自己的地盤,欺負一個後生,別人怎麼看?張作霖不就得了理了?
對張作霖,他雖然拿腔作調,卻也不敢真正翻臉。正好似“麻桿兒打狼,兩頭害怕。”張作霖對他無可奈何,他同樣對張作霖也沒有半分優勢,不到最後關頭,大家都避免刀兵相向的。自己一連串的舉動,說張作霖不生氣那是擡舉他,但也就僅在生氣而已,兩人只是政見不和導致的紛爭。可如果欺負小孩子,張作霖難保不借機生事,自己可就既佔不着道義又失去了理了?
馮德麟被嗆了,他只好避開此話題,就此打住:“說話不知分寸就罷了,要是帶兵打仗也不知分寸,出了事就不好辦了。送客!”
那位中年將軍也不願意看到雙方的爭鬥升級,急忙拉着張漢卿的手走向屋外。馮庸也搓搓手,不無歉意地說:“家父就這火爆脾氣,漢卿可不要往心裡去。”
張漢卿微笑着:“大伯是軍中翹楚,學良會把他的話理解爲對我的勉勵。”對馮庸的好意,他微笑頷首。
中年將軍哈哈笑着說:“漢卿能這樣想,自然是很好的。你回去告訴將軍,閣忱也只是心中不快嘴上說說氣話而已,我們兩師共負奉天保境安民之責,不管有什麼紛爭,只限於口頭,軍事上可不要起什麼衝突,這樣對兩家都不好。二十八師方面,我會勸說馮帥以和爲貴,一力擔承;二十七師就請少帥請張大帥多多費心了。”
張漢卿讚許:“這纔是當前最好的解決之道,要文鬥而不是武鬥。”他向着中年將軍,“不知叔伯是哪一位?恕學良眼生,無緣認得。”二十七、八師軍中老將們多是東北土匪出身,在過去都是有些淵源的,又在同地爲官,稱稱叔伯也沒問題。曾經的張學良,一直在省城讀書,少與軍中人來往;穿越之後的張漢卿,一變身即羈絆京城。若非一番變故提前弄出講武堂和衛隊旅,只怕要再過幾年纔有機會認識奉軍的頭頭腦腦。他不認識二十八師的人,毫不奇怪。
中年將軍豁達地笑笑說:“我是汲金純。”
這下張漢卿知道了,不見其人但聞其聲嘛。二十八師56旅少將旅長,馮德麟的得力干將。這個人在軍中資歷不凡,帶兵是一把好手,正史上也是後來“奉軍五虎將”之一,對奉軍對張作霖的忠誠一生未變過。
張漢卿不會傻到現在遊說汲金純“棄暗投明”,時機還早,而且汲不是這樣的人。他只能作出一付含蓄受教的樣子親切地說:“原來是汲世叔,早聞大名,一向無緣拜會。汲世叔說得對,27、二十八師向爲兄弟之助,合則兩強,鬥則兩敗。學良一定會向家父詳細說明世叔的良苦用心,學良可以擔保,和馮世伯的矛盾是一回事,家父不會向同僚刀兵相向。”
對馮德麟這幾招不光明的手段,以及打腫臉充胖子向張作霖叫板的無聊之舉,二十八師許多人都有不滿,很多人私下冷笑:你馮德麟上竄下跳,督理位置不還是沒給你嗎?不但如此,中|央連省長都沒捨得施捨一下,還不識趣!若不是張大帥看你是綠林前輩,就憑着這個桀驁不馴,向中|央告你一狀看誰維護你!前腳得罪老袁、老段紅人段芝貴,後腳又把頂頭上司的臉面打光了,自家已經成爲孤家寡人還不自知。
汲金純也有腹誹。不過馮德麟待他不薄,自己又是看重情誼之人,儘管心有反感,卻仍勸阻一些人暗地裡對馮師長的嘲諷。對張作霖以怨報德,他心裡是感動的,覺得他纔是一個真正的梟雄,值得追隨。
再經過少帥的一席話,汲金純心裡完全倒向了張作霖一邊。虎父無犬子,瞧人家父子倆這大局觀。汲金純暗下決心,再不會讓馮德麟爲所欲爲,若是他有什麼不妥舉動,自己也要努力制止。幾個回合下來,馮德麟看起來得了面子,卻不知不覺間失了裡子。
私下裡相互確保了安全底限,張漢卿返回奉天,向張作霖詳細彙報了此去經過。
軍務幫辦是張作霖這個奉天將軍的副手,可是他的這個副手卻非要和他這個主官唱對臺戲!要是按他以前的性子,早就揮師殺個你死我活不可。
不過現在的張作霖可不是以前的土匪王了,他一直忍讓,倒不是他的力量不足。要知道新軍36鎮(師)都依照德國編制而建,都是2旅4團制、師直轄炮兵團與騎兵團各一個。張作霖在經營奉天的幾年中,從沒幹過喝兵血的勾當,還經常從奉天財政中額外支錢,並組建了一個真正的師屬炮兵團。因爲財政關係,很多師都只是一個炮兵團的空架子,有的只裝備了一個營,有的連像樣的土炮都沒幾門。張作霖的二十七師在當時的北洋軍中,算是裝備比較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