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末年
由小及大,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往往由細節可以窺得一二,鄧逸作爲身經百戰的老將,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在戰場上拼殺,有時可以憑着勇武、血性與臨時鼓舞起的士氣使將士們效死,只是安營紮寨與運送物資這類瑣事,都能組織的井井有條,這已經充分說明了衛風帶來的軍隊是一支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鐵軍!
鄧逸目不轉睛的盯着,並暗暗與自已麾下的交州軍做起了比較,在上下一心,效死命方面,他相信他的軍隊在臨戰時不會有人畏縮,但在紀律方面明顯欠了一籌,這讓他不自禁的看向了衛風!
‘這支軍隊真的是他訓練出來的嗎?一名二十出頭的士家郎君能有這份本事?’短短的接觸中,鄧逸就感覺衛風是個謎一般的人物,正心懷不解時,一個聲音卻在不遠處響起:“咦?將軍您回來這麼快?”
鄧逸不由轉頭看去,恰見衛風向那人招了招手:“公義,你過來我給介紹下!”
這正是謝公義,快步來到衛風身邊,衛風向二人分別介紹道:“公義,這位是交州都護鄧逸將軍,身經百戰,威震諸蠻!這位是廣州別駕謝公義,乃陳郡謝氏故車騎將軍、獻武公(謝玄)嫡孫,雖有文章冠絕江表的美譽,但亦如父祖,有經國之才!”
寥寥數語道出了二人的特長,也把這二人都誇了個遍,謝公義連呼不敢。向鄧逸施禮道:“公義去年於建康曾聽說過鄧將軍大破林邑的事蹟,今日當面。果然有大將之風,公義有禮了。”
謝公義雖然只有十五六歲的年齡,比衛風還要細皮嫩肉,用衛風的話來描述,那是娘炮味兒十足,但陳郡謝氏的出身就讓人不敢輕慢,尤其還是謝玄嫡孫!
衛風雖然把淝水大捷的根本原因歸於苻堅的急功近利,然而。當時的大多數人不是這麼想的,淝水之戰由謝玄指揮是不爭的事實,首功自然歸謝玄所有!
鄧逸趕忙回了一禮:“原來是謝別駕,風度翩翩,一表人才,不愧爲陳郡謝氏出身,使君有你相助當如虎添翼。來,若不嫌棄,本將託個大自稱一聲愚兄,請賢弟不必多禮!”
謝公義落落大方的依言起身,呵呵笑道:“既然鄧兄不拘俗禮,那公義就不客氣了!”
待二人禮畢。衛風接過來問道:“鄧將軍可曾用過晚膳?要不就在軍中與本將吃頓便飯,如何?”
“有勞使君了!”鄧逸倒不推託,一口應下。
衛風向數十丈外正在生火做飯的軍卒喚道:“飯好了沒有?弄個幾份給老子拿過來!”
“請將軍稍等!”一名軍卒大聲應道!
不多時,數人捧着飯食走來,除了衛風、鄧逸與謝公義。還有以李駐張寧爲首的幾名親衛,每人都有一份。
主食是一碗摻着粟米的大米飯。一張胡餅、一條烤魚乾,和一碗清水,沒辦法,乘船出海,活豬活羊帶着不方便,而且天氣炎熱,沒法制做諸如醃肉、臘肉之類可以長期保存的肉食,因此唯一的肉類,只能是沿途捕的魚!
近十人席地而坐,不分主次尊卑圍成一圈,這樣的飯食,相當於中下等良人水準,鄧逸吃起來沒事,但他相信,大多數的士家郎君絕對難以下嚥!
鄧逸嘩啦啦的扒起了飯食,期間不忘偷偷觀察向衛風與謝公義,謝公義吃的慢條斯理,衛風的吃相卻令他大吃一驚,竟然比他自已還要粗野!
衛風一手持飯,一手拿魚乾,吃一口飯,轉頭就是咔滋一口,狠狠咬上魚乾,三口兩口下肚之後,又如法炮製,把胡餅捲成一長條,一口胡餅就着一口水,吃的香噴噴,瞧不出有半點勉強的模樣!
其實謝玄、陶侃這類人不能算成武將,看作領軍督帥較爲合適,真正在第一線作戰的武將,如劉牢之、何無忌,都是張嘴閉嘴罵娘,一派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作風,鄧逸也是如此,同類之間,總是容易惺惺相惜,這時的鄧逸,便對衛風生出了一絲親近。
鄧逸的目中現出了讚賞之色,也有樣學樣的咬了一大口胡餅,鼓着腮幫子問道:“末將斗膽問一句,使君將如何安定交廣二州?”
衛風不假思索道:“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若有什麼潰爛膿瘡,割了便是!”
鄧逸眉頭微皺,漸漸地聽出了些門道,不由追問道:“使君可否說詳細點?”
衛風反問道:“鄧將軍是由於廣州豪強李遜蠢蠢欲動,因而才帶兵入番禺加強防範,請問,李遜的實力如何?其餘豪強與部族酋帥的情況又如何?”
鄧逸沉吟道:“李家塢堡位於高涼郡(今廣東陽江一帶),大致位置在番禺以南五百里左右的海邊,那裡俚僚雜居,豪強往往也是海盜巨寇,不但漁肉百姓,劫掠客商,還與俚僚互相攻擊,鬻口爲貨,掠人爲奴,少有安寧,這李遜便是高涼乃至交廣二州最大的豪強,塢堡方圓十餘里,不比番禺城小上多少,聚衆十餘萬,兵力約爲兩萬上下,時常以高涼太守自居,只是未得朝庭承認罷了,而朝庭任命的高涼太守,亦要看他顏色行事!
其餘各姓豪強的實力均不如他,大者兵力數千,小者千餘,結堡自守,與俚僚相互攻殺,主要分佈於鬱林(郡治廣西桂平)至番禺以南的大片地域,多爲漢晉之交南遷的中原人士,這些人不納稅、不服役,互相之間以聯姻通往來,形如自立,與朝庭若即若離,歷任刺史都拿他們無可奈何,只要不胡作非爲,一般來說,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雙方混個相安無事!”
說着,鄧逸看了眼衛風,遲疑道:“請使君恕末將直言,使君倘若有心打擊地方豪強,依次清剿不但耗時費力,有些還需要翻山越嶺,極爲不便,如果能攻破李家塢堡,把最強的打掉,料能震懾住其餘各中小塢堡,或招降,或收編,應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對於您整合廣州地方勢力極爲有益,不過,李家塢堡地形險峻,易守難攻,還須從長計議啊!”
衛風點點頭道:“多謝鄧將軍的提醒,本將不會草率行事,請問俚僚的情況可清楚?”
鄧逸也點了點頭:“中土人士很容易把俚僚混爲一體,實則俚與僚應分開看待,居住在鬱林以東爲俚,分爲西甌、駱越、烏滸、南越等等諸多部族,鬱林以西則稱之爲僚,僚人因其更加封閉,盤踞以崇山峻嶺爲主,故無人清楚他們的大致情形,但據末將估計,數百個部族總是有的,而且無論是俚還是僚,習性較爲類似,都是剪髮、紋身、赤足、撥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