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既然已經收了小子做弟子,那現在可以告訴小子那三千多人,該怎麼解決了吧?”馮元一似乎顯得有些急切。
“這事就是一句話的事,解決起來很簡單,但是在此之前,朕這還有事要問你!”三郎陛下不理會馮元一的心情,轉而說道。
“您說,小子聽着!”馮元一收了急切的心情,說道。
“科舉取士也已經有百年時間了,雖然有利於朝廷選拔人才……但是,這當中有一件事卻是讓朕很不滿意……”三郎陛下沒有隱瞞,就把心中對於考生詩文投獻,然後與大臣們結成了親密關係,功成名就時,感恩的不是朝廷而是那個接受了他投獻的大臣。
原本馮元一還在想三郎陛下找自己來所爲何事呢,他心裡還有些沒有底,以爲是自己哪裡不對了,這才突發奇想的認了三郎陛下爲師,這樣想着做師傅的總不是害弟子吧,可沒曾想竟然是爲了科舉取士之事。
這是……太簡單了啊!
“咳……我當是多大的事呢,就這個……簡單!”馮元一幾乎是想笑了,可是他說着話的時候,卻是沒注意到三郎陛下的臉色。
啪!
馮元一後腦勺又是捱了一巴掌,而且下手很重。
“哎呦!陛下您幹嘛打我?”馮元一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你說,朕爲何打你!”三郎陛下黑着臉,說道。
“小子……不知……”當馮元一看到三郎陛下的臉色時,立即明白了過了……三郎陛下被這事困擾了許久,甚至是自他登記之日起就被這事困擾着,怎麼到了你這聽完了,就說簡單,這是什麼意思?
“哎……這是膨脹了啊!覺得認了皇帝做師傅,就有些忘乎所以了!”馮元一自己我反省。
既然三郎陛下爲這事專程把自己找來,肯定是煩擾了不短的時間,自己無論是從哪個方面考慮,都不應該這麼回答啊。
作爲弟子,困擾了師傅許久的問題,你聽完就說簡單,這會讓人覺得你輕浮,這樣的弟子該打!
作爲臣子,困擾了陛下許久的問題,你才聽完就說簡單,這讓陛下的臉面往哪擱?這樣的臣子也該打!
高力士看着馮元一作死的樣子,簡直是不忍直視了,平時很激靈的一個孩子,怎麼會犯這種低級的錯誤呢,不過換個角度來看,似乎馮元一這麼做也對,畢竟馮元一年紀不大,這麼心直口快的,讓三郎陛下覺着他心裡沒有那麼多彎彎繞,是個至誠的孩子。
“說說吧,你到底有何辦法?”三郎陛下似乎也是想通了其中的心思,看向馮元一的眼神中,多了平靜,是個好孩子啊。
做皇帝的,哪裡會喜歡心思深沉的臣子呢,特別是這麼個十五六歲的孩子。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爲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爲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在這裡三郎陛下所說的科舉取士,主要就是說明經和進士兩科。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爲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
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註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
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
最終就會形成了後世明清朝時,師生一般的關係,無形當中,削弱了朝廷在這個過程中的權益。
馮元一對這一切心知肚明,與後世高考相比,科舉考試的內容顯然有着時代的侷限性,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可能把步子邁的太大,畢竟步子邁大了會扯到蛋。
所以,還是從糊名制開始吧,慢慢來,循序漸進……
“陛下,其實您只需要做一個小小改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馮元一這回說的有些小心,沒有顯得【我很聰明,你是笨蛋】的態度,“考試時,把名字都用紙糊起來,然後找專人把所有人的試卷再謄抄一份,閱卷之人以謄抄後的卷子判分,只以內容高下判斷,免得因考生的其他東西而影響了判分的公正性!
然後,按照成績選出靠前的名次考生,由陛下您親自殿試,再確認狀元榜眼探花等等……
如此這般下來,考生考取了功名,感激的除了陛下與朝廷,想來不會再有其他人了吧?”
馮元一說完,就站在一旁不說話了,他得給時間讓三郎陛下消化消化,雖然這些信息,作爲【文抄公】的馮元一來說,只不過是信手捏來,但這對三郎陛下來說……
“妙啊,實在是妙啊!先糊名考試,再由朕親自殿試……如此……好!好!好!”三郎陛下連說了幾個妙,又說了幾個好,顯然這個方法很對他胃口。
“小子,你解決了困擾朕八年的難題,你說朕該如何賞你?”三郎陛下心情一好,就想着要賞賜點什麼。
可是馮元一什麼都不缺啊,封個爵,這是遲早的事,現在他還不想太讓人嫉妒呢,“陛下,賞賜小子就不要了,您還是幫小子解決一下書院招生的問題吧!”
“你啊,你說你小子,能想到糊名考試,怎麼就想不到用考試來解決招生問題呢?”三郎陛下敲了敲馮元一腦袋。
“咦……是啊,組織一次考試不就得了……我這腦子啊!”馮元一恍然大悟,只不過是不是真的恍然大悟,那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
“哈哈……”
三郎陛下笑了,笑的是酣暢淋漓,馮元一的這個方法不但可以解決因投獻而產生的隱患,還能強化皇帝在考生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