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洞天遇鬻子

得到這寶塔,從此人都變得更加堅定,不管走到哪裡,整個人都感覺到從此不再低小,彷彿自己變得更加高大上,進入了高等仙道的行業中。

此時的九條神龍,他們已經於此寶塔融爲一體,已經不再見他們的身體,而是化爲九道神光在寶塔之中,閃耀着自己的光芒,威武燦爛照耀在寶塔四周。

張玄楚準備把寶塔收在乾坤袋之中,讓他大所失望的是,與混沌鴻蒙劍一樣,乾坤袋已經不能裝入這等仙器至寶級的東西,反而這個寶塔還能夠裝入其他所有的一切東西,但這個寶塔不離開他的手,更不會被別人所擁有。

這九條神龍的光與張玄楚身體當中的神光相互輝映,彼此聯繫,從此不再單獨擁有,而是相互理解,擁有此寶塔就像擁有了自己另一隻手,又或者自己身體的一個部分,這樣的感覺讓他實在是非常之滿足。

得到了寶塔的他看了看此山洞當中的這個石塔,而這個塔已經沒有了神龍的光芒,只是一個九層的地下石塔。

這個石塔後來被人們稱之爲九層妖塔,殊不知這九層妖塔以前是混沌鴻蒙塔的化身之一,在此地經過了一連串的變化,再後來得到了許多傳說與故事,一直流傳在這個世界之中。

張玄楚化爲一陣光,消失在這個洞廳之中,直接來到外面,欣賞着外面美麗的世界,這一次的出來,整個人都變了模樣,飄飄欲仙的身體,在人們看來,更加的神聖,更加的仙氣。

寶塔無法收藏在乾坤袋之中,但也不能收藏在身體的某個地方,如今只能拿在手中,這是一個不足之處,拿在手中也不是一個辦法,但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把它收起來。

如今的他已經得到了混沌鴻蒙三件至寶,還有四件不知下落,另有一件,在混沌之中。

如今得到了三件至寶,已經是自己莫大的緣分與榮耀,還能夠求得了什麼呢,不用求自己已在衆仙之頂端,雖然沒有天尊的強大,但自己有大帝的威能。

來到外面的他,第一件事就是回到當初第一次去的地方,那就是自己的師姐芷翎仙子玉蘭的洞天世界,這個地方是她父親留給她的家,也是濁龍的宮殿。

在天空之中,隨意的一個閃身,就到了這個最初記憶的地方。

時間已經過去了許許多多年頭,這個地方還是老樣子,玉蘭的父親沒在此地,也沒見到她的爺爺濁龍,更沒見到玉蘭在此,倒是感覺到了一股熟悉的氣息,這股氣息在宮殿之中。

尋着這股氣息,來到宮殿的上頭,舉目向下觀看,原來這裡有一箇中老年人的仙者,正在那裡練功調息,很認真在那裡打坐,也沒有見到外面的上方有一個大仙在看他。

張玄楚感覺到此人的血脈當中有一絲熟悉,但不知道此人的聯繫到底在哪裡?也沒有多去感覺他的一切,不過小心的看去,此人擁有着大能之才光環,更擁有着大道的仙相之體,居然有着大帝的血液,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姓什麼名什麼?爲什麼在此地?

張玄楚現身後,站立在此仙人面前,用心的看他修煉,而此人正在用心的練功,看他也六十幾歲模樣!

看到他的身體當中擁有着仙體力量,對此人的看法擁有着不小的機會!就在此時,此人睜開了雙眼,在他面前現出一個人來,首先他非常震驚,因爲在他面前看到了一個身體自然發出彩色光芒的真仙,頭頂巨大園光,並且擁有着無比強大的仙力。

老年人慌忙起身,對着張玄楚就此拜下,但張玄楚手一張,造化自然之力自然控制他不在跪下,並對他說道:“你不必拜我,我見你的身上擁有神光籠罩,身體充滿仙道的純淨,請問老仙翁,你是誰呢,爲什麼在此地!”

老人拱手行一禮,不驕不躁,不驚不慌,應答如流的說道:“吾乃玄顓頊帝之後人,祝融氏族之後代子孫,本名熊蚤,又稱鬻熊子,號叫鬻,現在人們都叫我鬻熊子。”

張玄楚聽了這此人的話語,敢情現在的時代已經到商代。問道:“請問現在是什麼年代,你都已經如此老了,想必現在已經是商代吧!”

鬻熊道:“現在已經商代朝,敝人不才,九十歲得遇武王,幸得武王看重拜爲相師,又指導三代王而過三朝,敝人到得仙真指引要回到仙界,就到崑崙地界尋找仙人,得一熊山仙人領路,來到此地修煉,到此已經一年有於。”

張玄楚不解的問道:“熊山仙人是誰?吾怎麼從沒聽說過?”

鬻熊道:“熊山仙人又是熊山神。在熊山之地有一洞穴,也是巨熊之穴,神人就在裡邊。夏天時候此仙神人出來,而到了冬季而進入穴中,如到了冬季而此仙人出來,乃是必有兵戈之大事。

除了熊山神的事,在熊山的洞穴之外,還有鄴西白骨山上的石鼓,如果石鼓自動鳴響,就會天下大亂,烽煙四起,與熊山的洞穴相互呼應,而且聞名天下!”

張玄楚不解地問道:“既然如此,你知道此熊山神是誰嗎?現在這個熊山,在哪一座山上,我好去遊玩一番!”

鬻熊道:“此熊山在玉山往東一百五十里,而玉山是西王母曾經修煉過的地方,所以要到熊山的地方,必定從此山經過!”

張玄楚想道,原來此熊山距離此地並不遠,要去那個地方也非常容易,只不過此熊山當中,是不是那個帝王的聖地?因爲在玉山向東,上古時代的三皇五帝,基本都從這裡發展而成,名爲熊山。

鬻熊是古時代最初修道成功的人,也是熊氏家族的開山始祖,這或許與熊山神脫不了重大的關係,而自己,與這鬻熊也有莫大的緣分,如今他在此地修煉,得到了重大的仙道機緣,不如把仙書傳一本給他。

雖然此仙書只是其中之一,但他相信鬻熊仙人也得到了其它神仙的傳承,不然他也不會寫出修煉之仙道的幾本書籍,並有他自己的自傳,名叫(鬻子)一書。

鬻子名熊,楚人,周文王之師也。年九十,見文王,王曰:老矣。鬻子曰:使臣捕獸逐麋,已老矣;使臣坐策國事,尚少也。文王師之。着書二十二篇,名曰《鬻子》。子者,男子之美稱。賢不逮聖,不以爲經,用題紀標子。

《詩》三百,一言以敝之,思無邪。言而不朽,可爲龜鏡。《鬻子》論道,無邪之謂歟。幸以休務之隙,披閱子史;而書籍實繁,不能精備。至於此子,頗覆留心,尋其立跡之端,探其闡教之旨,豈如寓言迂恢,馳術飛辯者矣,亦乃字重千金,辭高萬歲。聊爲註解,略起指歸。馳心於萬古之上,寄懷於千載之下,庶垂道見志,懸諸日月。將來君子,幸無忽焉。

撰吏五帝三王傳政乙

撰,具也。吏者,爲政之具也。又,撰,博也,言王者佈政施令,其在博求於良吏也。賢者舉之,不賢者不預,言五帝三王政道可以百代傳行者。乙,次於甲,以此明政之次也。

政曰:政者,法教也。此明帝王之政事,以爲法教可稱也。

君子不與人謀之則已矣,言君子修於內,理於外,端其形,正其影,體真德之要,守衝妙之機,言出以成教方,謀事叉爲法則。苟於政而不預,豈妄爲之哉?所以止也。

若與人謀之,則非道無由也。君子不以人謀,則已矣。若與人謀,務存大道而言之,不以違道飾非,不以苟命求正。由,用也。故君子之謀,能必用道,君子終日言而不離體要,謀於政事而感由於道。故同於道者,道亦得之;非道之言,君子不用也。

而不能必見受;衆目視於僞,不留視於真;衆心耀於名,不能察於實。夫庸主叉惑於衆,豈能受於道教哉?故君子之道,不叉見納也。能必忠,盡心論道而必竭忠盡道。言不邪譎也。

而不能必入;盡忠論道,聖君叉納,庸主所難。故有道之君,上下親愛,忠讜進用,智衛無隱。以石投水,何齟齬哉。而不明之主,君臣疏忌,小人侍側,端正棄遺,諂佞是親,忠信不用,掩目而視,豈不惑歟。鈴忠言之不入。

能必信,言君子不苟合,不妄言,正色端辭,澄清真實,必存之於信也。而不能必見信。信言不美而合於道。庸主惑於衆邪,豈信用君子之言乎?言不以見信也。君子非人者,不出之於辭,而施之於行。

言君子但爲善,將以攻惡,善不自是,惡不非人,施之於行,不顯之於言說也。故非非者行是,言是非於人,是所同也。非於人者,人亦非之。君子將非於人,終不以非非人;自行是道,以論彼之非。

惡惡者行善,善惡在身,是所共也。君子務善以攻惡,不以惡惡於人,所以彰惡於行善道也。

而道諭矣。謀事鈴忠,出言叉信,行善以攻惡,顯是而明非,不苟求所以知,而道德自明也。

大道文王問:夫道者,覆天地,廓四方,斥八極,高而無際,深不可測,綿六合,橫四維,不可以言象盡,不可以指示說,應無問之逶,終政教之端,包萬物之形,彰三光之外,爲而不有,行而不見。有道之王,動而同之,妙用無窮,故謂之大。文王因用無窮,故謂之大師問道,可爲永則,因以名篇也。

第77章 芷翎消失在黑暗空間第230章 衆天帝大帝赴宴食神仙府(一)第393章 得《飛天九符》(一)第424章 仇人相見九頭九尾龍蛭第89章 進入浮留靈竹界第448章 祥瑞仙尊高真第435章 高調出場在碧海島第79章 樹精蝴蝶人與饕餮妖王第354章 傳經龍血人第146章 疆良說玄黃天九霄門第192章 寶塔山八仙獸第28章 惡魔獵手的過去第299章 寶塔傳說與回到故地第200章 仙神法律法規(一)第14章 鳥國童子空幽子第84章 地獄遊記之閻王星盤圖第217章 玉帝登寶座放大神通第476章 囚九迴歸龍族第14章 鳥國童子空幽子第363章 四大教主齊聚第338章 與龍人族共進晚餐第157章 鬥姆現身收冰晶女妖爲金靈聖母第280章 脫變修得玉身羅金仙第375章 塔中刀山界第320章 證悟(二)第312章 回憶以前看過的地府問答書第383章 得玄冰玉上五樓第451章 玉皇十七慈光(二)第386章 白虎煞氣第26章 西方白帝神第443章 大洞真經三十九章的來歷第474章 九源丈人龍帝第368章 黃老破心魔第241章 九霄門衆天帝第234章 游到仙城工巧市第105章 靈竹界之血魔神第17章 冥女降踢豐與奇肱國人第152章 北斗七星與鬥姆元君第182章 人類世界八卦懸浮城第246章 向蓬萊仙島出發第284章 五嶽真形圖鎮識海仙府第18章 降服吉良馬各顯神通第234章 游到仙城工巧市第243章 玉清紫書雷電法(一)第301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116章 三神仙交換仙物第282章 造化之道第340章 塔中闖關第九雷電第276章 遇到師兄紫清真人君第139章 仙寶玉湯神瀵第11章 熊貓鐵木悟道第366章 玄妙盛景第196章 六合星神與五老星君第57章 九龍現身塔下第344章 進入龜血洞天世界第147章 北方玄冥神第82章 地府遊記之孟婆第163章 玉清皇上玉帝道君來到鐘山第16章 力戰蠍子妖王第119章 回到九龍山衆人相會第177章 偶遇古仙之靈小蝶兒第460章 神農架是古熊山第453章 得九天真王劍分身第376章 海中金陣第127章 二神到來第75章 遇見三身人玉琳琅第322章 混沌鴻蒙仙寶宮第222章 靈寶天尊說《度人經》(一)第74章 青霄娘娘與后土娘娘第107章 靈竹界之賞賜仙果第315章 進入混沌仙界第439章 大戰混沌魔神第46章 八卦八神救二人第190章 收服神獸犼第221章 元始天尊說《太古經》第394章 練《飛天九符》(二)第181章 蝶兒父親神宮殿主人第83章 地府遊記之三生石第393章 得《飛天九符》(一)第392章 混沌鴻蒙塔第六層第410章 來自靈竹界的呼救第380章 第四冰山世界第49章 空幽子變化爲龍鳥第96章 芷翎仙子遇星際流浪者第387章 風水的學問第181章 蝶兒父親神宮殿主人第465章 睚眥的故事第259章 大有之宮萬千經卷第328章 尋塔任務開始第204章 領導衆仙神進入仙界第202章 賞賜九天真王印與劍和令旗第246章 向蓬萊仙島出發第371章 收起雕像神寶第79章 樹精蝴蝶人與饕餮妖王第328章 尋塔任務開始第29章 守望者的愛恨情仇第225章 鎮元子說《天地寶鑑》(二)第446章 金真玉光八景經(三)第455章 講太一救苦護身妙經第462章 古熊山是神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