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把你給優秀的
把你給優秀的,幼稚鬼!周半夏忍俊不禁搖頭,趕緊趁着開飯之前拆信,不然又巧到一拿起信便有人喊了。
叔父的信中可是隻字未提什麼親家上門,倒是讓她只管在家安心養着,接着就是寫給軒子的兩張紙。
周半夏當即遞給湊上來看信的顧文軒,也不提醒他連同節禮一起帶去的作業經她叔父批閱斧正之後一起寄來了。
反正叔父在信中提了,還指明連同此次佈置的作業,以及最新的學習資料都裝一個箱子裡面。
他顧文軒厲害的看信都找蛛絲馬跡,無須她提醒在哪個大木箱裡面的木箱裡面,肯定能找得到的!
快速拆開周夫人親筆信,展開一看,周半夏頓時精神一振。
不像叔父寫信寫的文縐縐的,還一份信裡面有三分之二的內容寫給軒子的,嬸孃就寫的直白多了,也有趣多了。
開頭說完得知她有喜的心情如何個好,緊跟着就提到雙喜臨門——你大嫂也有喜了,你姑嫂倆人都有喜了。
然後吐槽大哥太不像話。
大嫂懷上還不滿三個月,只比她這個小姑子早了個把月懷上,還因脈象把不準,遲遲不能確定。
嬸孃當婆婆的都躲在周家村裝聾作啞的兒媳不提,自己就當不知情,生怕給兒媳壓力,大哥倒好!
大嫂試探一般的讓大哥收了她身邊的丫鬟,大哥還真把人給睡了,然後大嫂惱了,大哥還悶在鼓裡。
連累的親家夫人深怕叔父嬸孃誤以爲好不容易再次懷上的兒媳拿喬,還專程代表孔大人跑周家村探望親家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
“不奇怪。第一胎就因爲孃家——”落胎二字,顧文軒含糊而過,“孔家不會不愧疚,如今又賢惠過頭。
師母當婆婆的這麼長時間都不提給兒子安排個通房,她不要胡鬧什麼的,又不是你大哥要她身邊大丫鬟。
本身在京城上無公公婆婆一起住着,她一人獨大了,不要試探什麼的,先生無妾室,不代表你大哥也會如此。
拋開我是除了你誰都不要的先不說,在現今這個社會,你大哥這樣的身世背景官家子弟身邊無通房,其實已經算是潔身自愛了。”
哈,求生欲很強嘛!
周半夏似笑非笑地睨了他一眼。
顧文軒見狀暗道不妙,“當然了,再如何,你大哥這回把你大嫂身邊的丫鬟收了肯定不對的。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即便是你大嫂說了什麼把他惹惱了,他也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跟你大嫂賭氣。
別誤會,我沒有站在男人的角度爲你大哥說好話的意思,但想你大哥平日裡也哄哄你大嫂,難!
他對你大嫂不是非你大嫂不可的感情,更爲關鍵的是,身處環境不一樣,子嗣於他而言還是很重要的。
周家嫡系如今只倖存先生一人,他還是長子,他不可能不納妾生子,只不過礙於正妻還沒有身孕怕亂套。
按大戶人家的規矩是不是正妻有孕,通房可以不用喝避子湯了?他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他把人收進房了。
所以什麼你大嫂惱了,你大哥還悶在鼓裡,不可能的。你大哥在裝傻,否則能把他岳母驚動到周家村?
這傢伙,連師母都被他蒙過去了,真行!看吧,大戶人家出來的公子哥就沒有一個單純,我多好。
我就沒啥壞心思,你男人我就跟你一條心,從你屁點點大,我就知道你是我媳婦了,認定你是我的了。
你想想你小時候多黑多兇,可在我心裡就是沒有誰能比得上你,你放個P,我都覺得是香的……”
“你想笑我?”周半夏扶額而笑,“行了,知道你很好。你贏了,你給我安全感了,好男人。”
領悟力不錯。
千萬別被你大哥在你大嫂孕期收個丫鬟一事,給整得心情不好,來個什麼產後憂鬱症的,那可就糟了。
“還好,是孔夫人回京。”周半夏打趣着,“厲害了,再幫我算一卦。你先生爲何讓讓大力帶隊隨同去京城?”
這個啊?
顧文軒忍笑清了清嗓子,隨即來個掐指,差點掐錯手指頭,好懸,彈了彈指甲,立馬改過來。
“貧道觀施主命相,乃是大富大貴之命,只是時有爛桃花,幸在堅守本心,又有貴人相助,倒無妨。
此次就有貴人借你有喜一事讓什麼病秧子表少爺的死心了……”
周半夏笑噴,“胡說八道,什麼亂七八糟的,說正經事。你先讓我分析分析看,是不是這麼一回事。”
這媳婦,哪不是正經事了?顧文軒好笑點頭,靜等分析。
“你想啊,之前連高家胰子二成份子,叔父都謹慎到上密摺備報,我怎麼覺得叔父就是想借這次機會讓大力帶人去一趟去京城高府的目的,主要還是把我和高老夫人關係的給捅到明處?
這是其一,把我塑造成感恩重情義的形象出來,免得什麼亂七八糟的傳言出來,或是誰誰誰藉機生事什麼的。”
不就是一個意思,高老夫人是高老夫人,什麼病秧子表少爺皇子的,誰欠他人情了,去他的!
還敢笑話他胡說八道了,口是心非的女人……顧文軒暗暗腹議着之餘不忘點頭贊同媳婦想法。
挺好。
接着分析吧。
“其次呢,我覺得叔父不贊成我們兩口子這兩年去京城,這回好像也有讓大力他們代表我們帶試探之意。
好比說派系之爭什麼的,叔父就想借機試探一下我這個侄女和你這個弟子的出現,各方現今有何反應什麼的。”
這個其次的“分析”,點中要點了。
顧文軒緩緩點頭,先來個口頭禪,“聰明!像先生這樣的(官)場老狐狸,行事是不可能那麼簡單。
他不可能僅僅是讓大力帶人親自送節禮到京城,只爲了人情往來好看,在先生心裡,高府先給你送禮才差不多。
我說那兩成份子你肯定要白送高府,先生他不就說了他周家大小姐不欠高府,誰欠誰人情已經算不清了。
先生不是薄情寡義之輩,也就是說他個人本身還高家的恩情早已超過高老夫人幫他和你師徒二人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