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章先生是個怪人?”林一民坐在汽車裡問徐偉。他們要去拜訪閒居在上海的章太炎。章太炎是光復會的另一個大佬,不過陶成章死後就無心理會光復會的事情,專心研究學問,是一位難得的名士。
“怪人?應該是怪才纔對!他的脾氣有些急,發作起來誰也的面子也不賣。”
徐偉笑道。
論學問,章太炎是拔尖的,特別對古文化的研究更是無出其右。同時精通醫學,著有《霍亂論》、《章太炎醫論》。
“文學、醫學、社會學、革命家,章先生真了不起。”林一民讚道,他知道自己要拜訪的是一位國學大師,一位民國牛人,所以提前做了不少功課。
“章先生的學文比我要強多了,他教出的學生都是有名的教授學者,如黃侃、朱希祖、錢玄同、周樹人(魯迅)、沈兼士等。”
徐偉一臉敬佩道,“如果能讓章先生南下的話,那就太好了。不過他個性強烈,嘴巴有些毒,如果待會有什麼話不好聽的,林先生別放在心上啊。”
“呵呵。放心吧!能得到章先生罵聲的人無一不是大人物,說不準被他一罵,我就出名了呢。”
林一民笑道。
他倒是非常欣賞章太炎敢於直言的性格,章太炎跟其他的政客或者革命家不大一樣。打個比方,章太炎會罵人,可能會罵得毫不留情,但行爲光明正大,不會暗中出陰招,所以這種人沒什麼危險的。
“呵呵。”徐偉微微一笑,他還有些擔心,像林一民這種年少氣盛身居高位的人會受不了別人的指責呢。
章太炎剛從剛從外地講學回來,對徐偉的登門有些驚喜,見面就熱情地拉起徐偉的手,關心徐家的情況。他已經很少和光復會的同志聯繫了。
“這位是?”章太炎看着林一民問道。
“呵呵。他叫林一民,美華公司在上海的負責人。”徐偉介紹道。
“美華公司?哦!你是南華那邊的人吧?”章太炎馬上反應道,挑剔的眼光落在林一民清秀的臉上,見對方目光平靜內斂,沒有那種大少爺的驕氣,不由得心裡暗暗點頭。
“見過章先生。你說得沒錯,我是南華的人,但這裡纔是我的根。”林一民拱手點頭,他穿着西裝,做這個動作有些彆扭,不過章太炎坦然受之。
“初次見面,不成敬意。”林一民遞上一副字帖。
章太炎打開一看,驚歎道:“蘭亭序?這——不行不行,無功不受祿,這太貴重了,我受不起。”
說着把東西推回給林一民。
“章先生不必客氣,這不是真跡。仿的,仿的。”林一民笑着解釋道。心道:“真跡藏在少爺的收藏室裡,纔不捨得給你呢?”
“哦?”章太炎連忙低頭仔細端詳字帖,一邊看一邊讚道:“沒錯,是仿的,不過仿得很逼真,也是不可多得的傑作。”
“章先生喜歡就好,這貼在留在我那裡沒用,還是送給有志之士吧!”林一民笑道。
對於別人來說,這種書畫作品難求一件,但對林一民來說完全沒有壓力。
致美齋大量地在京津收購文物古董,紫禁城裡的流出來的東西大半都被致美齋暗中買下來了。這次上門拜訪章太炎,林一民專門挑了一件有品位又不會珍貴到讓人拒絕的仿品。
章太炎很喜歡這副作品,不客氣地收下這份不錯的禮物。他打量起林一民,不掩飾對這個青年的好感。
“南華的事情我聽了不少,外面也有不少傳聞,最近有挺多人下南洋的,林先生能說說南華的情況嗎?我想知道你們是這樣打敗荷蘭人的?”
章太炎問道,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視着林一民。他知道今天徐偉帶着林一民上門,估計事情跟南華有關。
“南華的情況基本上跟外面的傳言差不多,總得來說,是致公黨和美華公司組建華人的軍隊,歷經十年的堅信纔有今日的成績。中間我們可是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非旁人能體會的。”林一民感慨道。
“現在南華都是漢人做主了?”章太炎興奮問道。
“沒錯。現在南華的政府、軍隊、經濟都掌握漢人手裡,我們不再受人欺凌了。”林一民自豪道。
“幹得好。就這應該這樣做。”章太炎拍手道。
他是最堅定的民主主義者,儘管聽說過無數次了,但從當事人口中聽到南華的消息,仍不住叫好。
林一民點點頭,心道這個脾氣有些怪的“章瘋子”其實也是個性情中人,好像也不難說話。
他繼續道:“現在無論是招工移民還是吸納投資,我們所做的努力都是爲了讓漢人儘快消化新打下來的領土。
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1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幾百萬平方公里的海洋以後都是漢人的天下。時間、資金、技術、人才,所有的東西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任何一絲機會都要爭取。”
“應該的!”章太炎點點頭,附和道。
“唉!”林一民嘆了口氣。
“林先生爲何嘆氣?”章太炎有些疑惑道,他正爲南華的出現興奮不已呢。
“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林一民擡起頭,有些期待地看着章太炎,解釋道,“南華的情況其實也不大樂觀。畢竟我們是少數人,要面對數量衆多的土著人,他們的人口是我們的幾十位倍,而且文化上跟我們格格不入,我怕幾十年後,現在的南華人會變成那些不會說漢語的娘惹啊。
章先生,你知道南洋的華人文化上一直都——早期的華人移民很多現在都不會說漢語了,除了只知道祖先從大陸過去的,他們已經和我們產生了隔膜,這種情況讓我們很擔憂啊。”
章太炎眉頭一皺,看着一臉真誠的林一民,又看了看旁邊若有所思的徐偉,笑道:“事在人爲嘛!土著想同化我們漢人那是癡心妄想!對了,徐偉還沒問你今天來所謂何事,不會專程來看看我這個老頭子吧?”
“你說對了,我就是專程來看看你的。以後啊,可能再也見不着了。”徐偉笑道。
“哦?”章太炎眼珠一轉,馬上反應道,“你也要下南洋?”
徐偉點點頭,“現在國內的情況不容樂觀,無論是光復會還是我們徐家都——這其中的情況你也知道的,下南洋不失爲一個好選擇。”
徐偉嘆道。畢竟要離開家鄉了,他心裡有些不捨。
章太炎聞言沉思,想起光復會這幾年的種種,曾經的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最後只化作心底一聲長嘆。作爲組織的大佬,他感覺自己是不合格的,只是,自己能做什麼呢?
對於徐偉的選擇,章太炎很理解。
“章先生是個大才,留在國內講學未免太屈才了。如果可以的話,我想代表南華政府邀請章先生到南華,那裡真的非常需要章先生的教化。
我們非常渴望繼承傳統的優秀的文化,恢復漢唐的文風武骨,而你是這方面的大家,所以我懇請你老也加入我們。”
林一民不失時機插嘴道。
“下南洋?”章太炎皺起了眉頭,他年輕的時候就下過南洋籌集革命經費,宣傳革命思想,推翻滿清統治,不過跟林一民的邀請不大一樣。
看南華的做法,好像要另立中華文化的分支,這些人該怎麼說好呢?
章太炎心裡且驚且喜,有些矛盾,表面上臉色淡淡,對林一民的話不置可否。
“章老,你還不知道吧?呂碧成現在就在南華,她現在是南華的教育部次長,南華教育部長是伍連德博士,是他們邀請我去的。”
徐偉插嘴道。
“呂碧成?嚴復的那徒弟?”章太炎驚訝道。
“沒錯!就是她!我開始也不大相信,不過看到了一民後,我不得不相信了。南華是個新生的,朝氣蓬勃的國家,沒有太多的包袱,所以未來肯定可以輕裝上路,快速發展的。”
徐偉自信道。
“碧成那丫頭確實不錯,只是,真是沒想到啊!”
章太炎又吃了一驚。嚴復是章太炎的老友,和他亦師亦友,對他影響頗大。
沒想到自己教出的學生還在北大做教授的時候,嚴復的弟子呂碧成,一個女人竟然能當上南華的教育部二號人物,這要超出自己的弟子一頭啊。
同時說明南華真的很缺人才,風氣也很開放,不然如何允許女人從政呢?
“章先生,南華的政策是唯纔是舉,只要有本事,我們不管他是男是女,還是什麼國籍的人。當然,前提是他認同我們的文化和價值觀。
隨着社會的進步,女人也在社會生產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地位也會越來越高。現在南華的人口是寶貴的,我們不能讓另一半人呆在家裡,不然我們的發展就會趕不上來,就會被外國人、土著人的壓垮我們。”
林一民解釋道。
“哦。是這樣啊!”章太炎點點頭,面前接受了林一民的解釋。雖然他有時候思想有點封建,但不得不承認林一民的話有道理。
“南華的現在是全新的,像一張白紙,正是我們光復會繼承和發展祖先的優秀傳統的良好的試驗田。我們鬧了半輩子革命,現在滿清沒了,也是時候乾點真正要乾的事情了。”
徐偉繼續勸道。
他的理想就是重建熱誠大學,把哥哥徐錫麟的思想傳播下去。雖然沒有踏上那片土地,他已經把心捆在南華了,所以賣力地勸說章太炎下南洋。
章太炎心動了,其實他心裡也有南下的心思,但那只是想去看看南華,並沒有要留下南華的意思。
沒等他開口,林一民又笑道:“章先生,想見識一下《蘭亭序》的真跡嗎?除了《蘭亭序》,我們還收藏不少孤本典籍呢,就算是《永樂大典》也沒問題!”
“嗯?”章太炎有些嚴厲地看着林一民,看對方信心滿滿的樣子,似乎南華真的藏有不少好東西呢。
這些東西估計從國內拿走的吧?他本想說“國之重寶豈可落入外人手裡”,話到嘴邊又收了回去,臉色也緩和下來。
查看古代典籍,對於現在一心研究國學的他來說這個誘惑太大了。
他點點頭,徐徐道:“好吧!我就再下一趟南洋吧!去看看再說。”
“行。能請到你老,我們真是太榮幸了。”林一民笑道。
心道:少爺存在南華的那些古物字畫書籍,夠你研究十年八載的了。有這個名氣大的驚人的章太炎下南洋,南華的招牌就算豎起來了,到時還不會有更多的文人學子苦着喊着要下南洋?
“呵呵。章老,這次我們可以同船了。”徐偉笑道。
“怎麼?你們已經計劃好了?”章太炎驚訝道。
“徐先生的船期已經訂好了,就在這幾天。章先生如果方面的話,就跟我們同船吧!不然,就要等下個月了。”林一民笑道。
章太炎尋思着接下來沒什麼事,就點頭答應了。
“不用那麼麻煩了。就這幾天吧!”他太炎爽快道。
和章太炎約定好時間,林一民還有事就先走了。徐偉和章太炎久別重逢,在章太炎的熱情挽留下,留了下來。
看着林一民遠去的背影,章太炎嘆道:“南華的這幫人野心不小啊,他們不僅在南洋成勢了,還和兩廣有着說不清的關係。”
“你不是主張聯省自治嗎?”徐偉笑問道。
“就算不聯省還不是一樣?都是各路諸侯都是一路貨色。以前段祺瑞在位時,他主要武力統一,曹吳反對。現在曹吳上臺了,他們又要武力統一了。
還有北方的張鬍子,我們過兩年,他又要捲土重來了。家國多難,干戈不休,跑到南華還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章太炎諷刺道。現在國內軍閥割據,沒有一統的力量的情況下,聯省不失爲一種無奈的主張。
他現在一方面研究學問,一方面又熬不過心裡的一絲激憤,忍不住發出幾聲怒罵。僅僅也是怒罵而已,罵完了又回去潛心研究學問。
徐偉沉默不言,在武夫當國的時代,他們這些文人最多隻能發出幾聲悲鳴而已。想起要到全新的南華,他對故國的留戀又被壓縮在心底。
徐家兄弟是光復會的風向標,他們要下南洋,自然也會帶領光復會的一衆人下南洋。這點南華方面料想得沒錯。
陳子英、陳燮樞、沈錫慶、王叔梅、許一飛、範文濟等徐錫麟的舊部好友不就好也隨之南下,他們或從商或從事教育工作,在新的國家裡實現他們的年輕時的理想。
呂碧成還爲女校的找到了兩位頗有名望的女性,分別是秋瑾的學生兼助手吳惠秋和陶成章的遺孀孫曉雲。
她們也同意下南洋,離開爲之奮鬥的地方,追逐當年的那股熱血衝動。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