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初見成效

次日,當趙樸甦醒過來時,看着身邊的兩個佳人,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想起昨夜與兩位佳人纏綿的場景,那種來自原始的火熱刺激,趙樸就覺得心情舒暢無比。

起牀之後,穿戴好衣服,坐在書桌前,趙樸開始翻看着作息計劃,提筆書寫着。

良好的作息時間,將輕重緩急分清楚,一一處理,這樣才能讓有限的時間,做出最大的成績。

一月分爲三旬,一旬有十天。以十天爲單位規劃作息時間,工作內容,完成的畫上對號,沒有完成,寫出原因。這十天時間中,趙樸至少有三天呆在軍營,巡查臨安八字軍情況,還有到武備學堂檢查工作,或是接見各位將領。

亂世,兵者爲先。

掌控好軍隊,除了依靠制度之外,更多要依靠人情關係,檢查等。兵符只是死物,在關鍵時刻,未必能起到作用。

爲了達到對軍隊的絕對掌控,對軍隊戰鬥力的絕對了解,還有對將領的清晰認識,戰術的分析,對軍隊再多的關注,也不爲過的。

還有三天時間,用來上早朝,開內閣會議,批閱奏章等。早朝主要是與臣子們見見面,保持存在感,保持威懾力;而內閣會議,主要是針對一旬內,出現的問題和漏洞等,進行補充。

內閣,是爲了彌補丞相缺失而設置的,主要是起着秘書參謀的作用。但是在軍權虛弱的情況下,內閣會替代皇帝。行使權力。總之內閣權力大小,全在於皇上對朝政的關注程度。只是。此刻大宋還有丞相,卻提前將內閣搬上了舞臺。

跟多是讓丞相與內閣相互制約。

文人對於權力的慾望,是貪婪而無止境的,只要皇帝有一絲鬆懈,就會加緊吞噬。

還有四天,兩天用來休息,兩天處理一些雜事。

時間安排的緊巴巴,有些時候。連續一個月不喘氣,好似騾子一般。

不過幸運的的是,他連續的改革,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的。大宋的災後重建工作,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僅僅是一年多時間,就恢復到了戰前的水平。財稅等大量增加,一切都是向着好的方面發展。

在經濟上,戰時經濟體系已經初步成型。趙樸曾經想要建立兵工廠、船廠等,只是想想還是算了吧!宋朝的那些官方作坊,效率太低小了,花十貫錢。只有不到五貫被利用,更多的是被貪墨而去。

若是有時間,趙樸可能會進行深度改革,改造這些國防工業,只是想了想。還是算了吧!

其中人員繁雜,彼此勾結。水太深,一旦改革又要砍刀一大批人,而砍刀一大批人後,也未必能提升效率,乾脆架空得了。對於一些效率低下的作坊,還有低技術的產業,趙樸乾脆專門承包給了一些商人。

以商辦爲主,官府只要檢查質量是否合格就足夠了。

也不怕官商勾結,每次交易都記錄再按,一旦出了貓膩,株連上下三級。

而爲了防止壟斷,畢竟一旦商人壟斷了國家的軍工業,對國家造成的災難是巨大的。趙樸將一些武器,分割爲十幾塊,分別負責負責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模塊,最後組合在一起。在一些關鍵領域,重要事情上,官府作坊才包辦。

軍火生意,是何等的巨大利潤,哪怕是分割到一小塊,利潤也是大到驚人地步。藉助兵器生產,已經將江南商人牢牢綁架在戰車上,這些商人不在反對戰爭,因爲戰爭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利潤。

而一旦前線發生戰爭,那整個江南民用作坊和官府作坊,將會全速開動起來,形成巨大的發動機,推動着戰車前進。

而實際上,此時大宋與金國的戰爭一直在繼續,爲了爭奪淮北,爭奪河南南部,爭奪陝西等,多次爆發了劇烈的拼殺。每天都有大量的物資消耗,糧食被吃掉,各種攻城守城器械,成堆成堆的內拉走,接連不斷。

此時宋金之間,絕對生死的大會戰,不會出現了,可是零星的幾百人,幾千人的戰鬥,數之不盡。

宋金在相持中交鋒,在交鋒中又保持着冷靜的剋制。

金國想要滅宋,已經力不從心了,只能是以攻代守;宋朝想要北伐,也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以攻代守。

此時的宋金之戰,不僅沒有拖垮宋朝,反而是讓江南的經濟加快了恢復,出現了畸形繁榮。

趙樸心中暗道:果然戰爭也有利於經濟發展。

歷史上,被戰爭拖垮的,只有秦趙長平之戰,相持了三年之久,兩國有近百萬大軍對峙,糧食吃得幾乎沒有了,最後趙國有勝轉衰,秦國則是元氣大傷。還有漢朝北伐匈奴時,也耗盡了國庫,元氣大傷。

他們之所以失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秦國、漢朝,都是農耕文明的初級階段,商業不發達,戰爭回血慢,打下去國力吃不消。

可是宋朝卻是不同,宋朝商品經濟發達,已經誕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堪比十七世紀的英法。不!應當是遠遠超過了那個時代的英法。相比與農耕文明緩慢的回血速度,商品經濟回血速度更快。

只要前線不出現,幾十萬大軍北殲滅的慘敗,戰爭就可以繼續支撐下去。

宋朝貧富差距極大,致使大量富人出現,失去土地的平民大量存在,這讓宋朝農民起義一波接一波,好似海浪一般,只是很難撼動宋朝統治,更多是添麻煩。而隨着戰爭的進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矛盾,減少了農民起義的次數。

農民起義?很大程度上是吃不飽,只要是吃飽飯,誰願意造反?

爲了解決吃飯問題,宋朝的政策是將流民大量招募入軍隊,有一口飯吃,就不會造反。的確是減緩了農民起義,減少了宋朝崩塌的危險,代價就是軍隊戰鬥力低下,軍隊數量龐大。而趙樸也是將流民,招募入軍隊。

只是更多的是實行軍戶制度!

相比起,其他其他苛刻的土地租稅之外,軍戶地稅很低,甚至是免費,而對於軍官侵佔軍戶土地,懲罰也極爲嚴格。

在淮北地區,襄陽地區,關中地區,普遍實行軍戶制度,招募流民加入軍戶。

相比較而言,明朝的軍戶制度,是世襲制,而此時的軍戶更多是契約制度,十年爲一輪。

而爲了更好的提升軍隊戰鬥力,實行軍戶差別制,分爲兩類,一類是分田少,只種地,只接受簡單訓練,是屬於輔兵;一類則是分田多,接受嚴格訓練,屬於戰兵,戰兵與輔兵的劃分,將整個軍隊,割裂爲兩個層次,一個是臨時軍,臨時當兵;一個是職業軍,專門以當兵爲主;

以土地爲代價,減少一部分財政支出。

以土地爲代價,獲取一些無地百姓的支持,從而減少流民數量,正所謂流民少了,農民起義次數也少了。

至於土地,趙樸一點也不在乎。

在這個時代,世人都是視土地爲根本,視土地爲本業,將土地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各種改革也是以土地爲主,各種糾紛也是以土地爲主,各個王朝覆滅也是以土地爲主。可趙樸看來,這完全沒有意義。

一旦前線無主土地分完,可以去其他地區分土地,比如臺灣、東北,還有東南亞。

在大航海時代,最不缺的就是土地。

移民臺灣,移民東北,足以給予足夠的土地,就怕土地太多了,懶得耕種。

尤其是東北,那可是黑土地,灑下一粒種子,就可以長出莊稼。松花江、嫩江、烏蘇里江,都是肥沃自己,足以養育大量人口。

第261章 謀戰第270章 火燒汴梁第20章 製造燧發槍第222章 金軍之內鬥第185章 前線戰局第180章 沒良心炮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408章 都是可憐人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241章 懦夫的武器——神臂弩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287章 首戰樊城第10章 誰搶我衣服,我斷誰手足完本感言第245章 口袋陣第191章 苛刻的和約第341章 花魁第90章 白天休息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111章 共浴第263章 難克的汴梁第145章 不動如山第400章 你可知罪第38章 种師道論戰(二)第249章 法不誅心,還是莫須有殺人?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323章 商人大會第220章 泉州的信第47章 再回汴梁第430章 皇上中毒了第188章 內閣第265章 背叛,城破第407章 不徵之國第112章 身在風月,心憂天下第199章 覆蓋式轟擊第18章 計劃受阻第203章 皇帝的好基友第122章 驚聞第180章 沒良心炮第285章 大海做洗澡盆第151章 彼竭我盈,故克之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78章 作戰計劃第51章 出任監軍第446章 金軍對策第459章 回馬槍第151章 彼竭我盈,故克之第311章 功勞薄第122章 驚聞第87章 滅敵兩千第313章 物價飛漲的揚州第364章 奇襲洛陽第184章 總結大會第350章 火器研發瓶頸第2章 坑人的年代第233章 起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第241章 懦夫的武器——神臂弩第318章 災後重建第372章 今夜在幹什麼?第203章 皇帝的好基友第69章 靖康之恥的真相第171章 金軍過河第322章 糧價降了!第370章 東線對峙第209章 王師來了第334章 銀行開業第6章 “宋朝版”的論持久戰第343章 民意,國利第337章 審美疲勞第49章 援救太原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17章 新軍計劃第365章 死地第96章 練兵記實第408章 都是可憐人第407章 不徵之國第275章 引薦秦檜第139章 衙內鬧事第112章 身在風月,心憂天下第382章 放下仇怨第197章 受挫第183章 金軍之狂第399章 第一次北伐結束第408章 都是可憐人第144章 做不到,就換人!第77章 鼓舞軍心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463章 彈劾王彥第296章 沒良心炮出擊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307章 遼東掃蕩第428章 道君皇帝,夢想成真;一入門空門,皇位兩斷!第49章 援救太原第350章 火器研發瓶頸第328章 培養保皇派很重要第126章 再見張邦昌第148章 勳章第449章 擡棺出征第323章 商人大會第146章 打球中暑而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