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跨海擊遼東

“古有孫權跨海擊遼東,今有陛下謀攻金國,只是此戰,能勝利嗎?陛下萬萬不可!”

當聽到這個瘋狂的意見之後,李綱立時反對。

動用海軍,從江南出發襲擊遼東,河北等地,本不是什麼新奇的注意,在三國時代,孫權就提出了這個主張。

當年孫權第一次遣使遼東是在229年,當時派的是校尉張剛、管篤兩人。其後,又派將軍周賀、校尉裴潛再次訪問遼東,這次明確記載走的是海路。232年十月,公孫淵派校尉宿舒、郎中令孫綜拜會孫權,向孫權稱臣,並獻上貂皮、馬匹等禮物。孫權很高興,他不但加封公孫淵爲“燕王”,而且還命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率兵一萬餘人,準備了很多的金銀珠寶,飄洋過海向公孫淵送大禮。不料這公孫淵竟反覆無常,張彌、許晏到了遼東後,竟全被公孫淵砍了頭,首級送給曹魏,公孫淵還接受了曹叡的官職封號,那一萬多名士兵也全被他收編爲奴了。孫權人財兩空,在天下人面前丟盡了臉面,他“氣涌如山”,切齒怒道:“我不親自把公孫淵鼠子的腦袋砍下來扔到海里,就沒臉重新面對天下,即便失敗,也在所不惜!”

後來,因爲吳國衆多臣子勸諫,最後不了了之。

而這一刻,皇上再度提出了跨海擊遼東的主張,從骨子裡,李綱是堅決反對的,因爲難度太大,幾乎是自殺式行動。

“爲何不可?”趙樸笑了。

李綱感到了皇上的不悅,可只能是硬着頭皮道:“海戰不同於陸戰,不確定因素更多。風險更多。一是,夏季多風暴,在海上風暴更是厲害,一旦遭遇到風暴,幾乎是聽天由命,死活全靠天註定!”

“二是,這時航行多是沿着海岸線行駛,以免迷失了方向。這樣讓船隊在停靠時,很容易遭到襲擊。”

“三是,給養問題。此戰至少要出動五萬以上規模的大船隊遠航。糧食、淡水都是問題,沿途需要上岸補給,而這本身就要冒極大的風險。如果還要攜帶馬匹,那給養的問題就更加突出。”

“四是,即使航行到了遼東。我軍能否投入戰鬥。戰士多是來自南方,能否適應東北寒冷的氣候。能否適應當地的地形。戰爭的給養哪裡來?還有錙重是否跟得上?在東北平原上,我軍能打過女真強軍嗎?”

“五是,一旦戰爭失利,遠征軍既缺少根據地,又沒有後勤基地,還缺少援兵。實在的不堪設想。”

“這實在是一種自殺行爲。除了耗費財力,浪費兵力,徒然傷亡之外,再也得不到一絲好處!”李綱說出了五點反對意見。

趙樸點了點頭。李綱雖然言過其實,有些嘴炮的成分,可還是有底子的,肚子裡還是有貨的。不然也不可能,一針見血的指出海軍出擊的五大弊端。

只是,有困難就不上了嗎?

趙樸笑道:“困難是有,但不是無法克服。第一,夏季風暴巨大,的確有風險,只是不斷建造大船,有實行密封艙技術,足以將風險見到較低。而泉州多有碼頭,商人多數往南洋經營,熟悉海文,也可以減低海浪風險;第二,最好避開海岸線,直接向北走,有着指南針,應該差錯不大吧;“

“第三給養也好解決。假設五萬大軍北伐遼東,每人每天的的食物和淡水配給爲六斤,五萬人六天共需給養,只需四艘這樣的“艑”即能全部裝載。從中途補給的可能性上來看,艦隊可以在濟州島、廟島羣島和大連上岸獲得淡水補給。食物補給部分可以通過沿途航行的捕魚作業進行,因爲從會稽到遼河口這漫長的航線上,漁場廣佈,漁業資源豐富。航行中合理進行捕魚作業,可以保證部分食物的需要。”

“經測算,艦隊從泉州出發,到遼東航行距離約爲900海里,也就是三千里,假設艦隊的航速按普通帆船的平均航速5節來計算,大約連續半個月,就可抵達遼東。”

“第五,此次是奇襲遼東,重在偷襲,重在避強擊弱,而不是跟金軍死拼。“

“多算計勝,少算不勝。只要多多算計,極少不利,還是有機會的。“

………

一年前的那一夜談話,仿若是昨天一般,又好似做夢一般,李綱至今都有種暈昏昏的感覺。從泉州跨越三千里大海,襲擊遼東,怎麼想,都有些不靠譜。只是收穫太巨大了,收穫之巨大,即便是有着全軍覆沒的危險,有着十死無生,也值得拼上一把。

此時宋軍處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幾乎是處處防禦,處處失守,所幸的的金軍人數較少,又無高明人才,無法對佔領區實行有效控制,只是以洗劫爲主,纔給宋朝以喘息的機會。只是一味的任由金軍在腹地搞破壞,破城池、燒房子、踐踏田地,殘殺百姓,這也不是一回事。

皇上說過,進攻,纔是最好的防禦。

而進攻不能盲目的進攻,不論是從陝西發起進攻,還是山東、河南等地發起進攻,都不可避免要與金軍的騎兵交鋒。

在平原上,缺少騎兵的宋軍,處在極端不利的局面,盲目進攻,只會白白耗盡戰士鮮血,也未必能取得作戰效果。只能是劍走偏鋒,甚至是走九死一生之路。從海上進攻,襲擊遼東幽雲等地區。

重點在破壞金軍的戰爭潛力,使金軍無法持久作戰。

首先,此時金軍主力南下,後方空虛,給了奇襲的機會;其二,此時沒有海防意識,幾乎是一打一個準。

而此戰,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罷了,此戰不能打,也得打!”李綱看着信鴿傳來的消息,暗自發狠,“此戰,老夫就拼上一把。若是此戰再敗,再也無力回中樞來!”

在福建窩來半年,李綱也算是明白了,他先是在河東打敗仗,又是在山東丟了地盤,朝中彈劾不斷,說他言過其實,嘴炮不斷。若是沒有驚人的戰績,別想着會中樞了,一輩子就呆在福建養老了!

皇上這是給他一次機會!

這也是一次軍令狀,不成功,便成仁!

生死,就是這一回了!

若是勝利了,一切都好說;若是敗了,那萬事皆休!

第355章 肥豬變野豬!!第323章 商人大會第39章 种師道論戰(三)第408章 都是可憐人第81章 帥旗倒了第112章 身在風月,心憂天下第398章 富平之戰(九)第141章 魔怔了!!第435章 金軍南下,流民作亂第458章 大名府破了第10章 誰搶我衣服,我斷誰手足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107章 聖旨來了第308章 遷都杭州第76章 金軍來襲第232章 打廣告第34章 金軍退去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448章 完顏昌之死第448章 完顏昌之死第365章 死地第294章 重型弩炮來了!第1章 我是皇子,我怕誰第79章 今日的太上皇第104章 信使來到汴梁第37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355章 肥豬變野豬!!第28章 動盪的汴梁第134章 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第111章 共浴第188章 內閣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321章 深入改革第465章 瘟疫爆發第364章 奇襲洛陽第181章 全滅第187章 路遇高僧第120章 騎兵第一戰第456章 埋下了棺材第17章 新軍計劃第4章 退路第105章 二圍汴梁第156章 三伐宋朝第399章 第一次北伐結束第38章 种師道論戰(二)第201章 邊疆風雲第356章 種田與打仗第179章 扎馬刀第65章 大戰來臨第285章 大海做洗澡盆第443章 金國皇帝死了!第218章 泉州,海軍第186章 襄陽城第100章 再見魯智深第17章 新軍計劃第194章 密探首領第60章 窮途末路第33章 宋軍大捷!!第454章 吃蛋糕第153章 親宋的金太祖第225章 飢寒李若虛,賣餅虞允文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29章 “救星”种師道第111章 共浴第180章 沒良心炮第93章 泉州的佳人第7章 六勝六敗論第290章 趙樸的焦慮症第105章 二圍汴梁第67章 滅敵第361章 岳飛掛帥第156章 三伐宋朝第201章 邊疆風雲第311章 功勞薄第139章 衙內鬧事第199章 覆蓋式轟擊第65章 大戰來臨第354章 鑄犁爲劍第203章 皇帝的好基友第411章 金國的爭論第383章 決戰時刻到了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182章 好快的刀第448章 完顏昌之死第315章 我需要一塊磚第467章 金國的生機第399章 第一次北伐結束第41章 完顏斡不離的算計第88章 婁室的反思第323章 商人大會第220章 泉州的信第294章 重型弩炮來了!第322章 糧價降了!第379章 韓世忠在行動第103章 進入主題第106章 舞兒第215章 變法(一)第267章 夜戰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