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虛擬的“數據”轉化爲真實的“物質”,這在李文淵聽來和天方夜譚沒有什麼區別。
即便他很早就知道這可能是這場“宇宙實驗”的目的之一,但從“教授”口中親耳聽到這個消息後,他還是有些難以置信。
他一直認爲這是個漫長的大工程,也許直到他們從這片世界脫離,主導這場實驗的存在都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但是現在聽來,這似乎已經可以做到了?而“宇宙實驗”的主要目的,則已經向着另一個方向轉變。
對此,“教授”解釋了他們的“發現”:
“對於那些有極大可能遭到‘外來意志’入侵的文明,‘我們’還是從他們遺留的記錄中發現了不少東西。”
“過去的無數次‘循環’中,能夠意識到‘世界本質’、並對那些‘現實數據’加以利用的文明並不在少數,而這些文明無一例外地都會將他們的認知留在各個地方,就算是受到了‘外來意志’的重創也依然如此。”
“即便這些認知記錄會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損壞、遺落,但仍然有能夠被解讀的部分,既有來自‘虛空’的,亦有來自‘時間盡頭’的。”
“根據其中某個文明的記錄,當時的他們曾建造過一種很奇怪的巨構建築,通過描述,我們認爲那種巨構和‘以太相引擎’有着很高的相似性。”
“僅從理論上來說,這似乎確實是一種能夠脫離‘循環’的方式,正如你認知中的那樣,‘以太相引擎’能夠打破‘世界的邊界’,對於我們這些本質上就是‘數據生命’的人來說,這就是讓我們從‘數據’轉化爲‘物質’。”
這個答案又一次讓李文淵感到咋舌,他沒想到問題兜兜轉轉居然又回到了這個“危險科技”上。
他一直認爲“天災計劃”衍生出的“以太相引擎”就只是一種“未來展望”,是一種對“超越維度”的理解,更多地是作爲凝聚文明力量的“精神象徵”而存在的。
畢竟他從不覺得能夠做到“超越維度”這種事情的科技,會在科技樹上只有區區七級。
但是他也忽略了一點,向來以嚴苛著稱的科技樹是不會將一種沒用的科技放在上邊的,更何況是放在“七級”這個比較高的位置。
或許“天災計劃”確實不能做到“超越維度”這種事,但它肯定有着足夠特殊的地方能讓它位列科技樹之中。
而這可能就與“教授”提到的這件事有關。
對此,“教授”也談起了對“以太相引擎”的認知:
“‘以太相引擎’實際上就是某一次的‘我們’根據那些殘缺的‘過去的碎片’複製出的巨構藍圖,那一次的‘我們’想要看看這東西是否能夠真的做到‘超越維度’,讓‘我們’從‘數據’變成‘物質’。”
“但是既然我們還在‘這裡’,那就證明那一次的‘我們’失敗了,原因未知,所以這項技術雖然傳承至今,卻也被歸屬在了‘危險科技’中,而且只有‘7’的等級,沒有人看好它。”
“不過鑑於其有可能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知‘外來意志’,這項科技在‘傳承’中的優先級相當高,而且不止我們如此,許多有能力的文明也將之視作了最需要流傳的部分之一。”
“假如你走的地方夠多,那就能看到一些選擇了這條路的文明留下的遺骸,那種突然間大規模消失的星系羣基本上就是因爲‘以太相引擎’啓動了,而他們留下的產物只有徹底死寂的星系與不知去向的文明。”
“你或許會想‘萬一這些文明真的成功了呢?’不過根據我們得出的某些消息,那些文明並沒有成功。”
“教授”如此說着,手臂輕輕一揮,讓周遭的場景轉化到了一處光怪陸離、充斥着大量詭異色彩的奇異空間。
“這是一種所謂的‘高維生物’生活的地方,伱應該有所耳聞,我們將他們稱爲‘破界者’。”
“和我們這裡的情況十分相似,‘破界者’所在的世界也會經歷‘循環’,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在他們的世界中無法留下任何東西,他們的‘數據量’太少了,每一次‘循環’都會被清理得乾乾淨淨,對於我們的‘世界’來說他們的‘世界’就是一種從屬世界。”
“但是某一代的‘破界者’卻因爲某種原因意識到了‘世界的本質’,從而想方設法來到了‘這邊’,用‘這邊’的手段留下了他們的痕跡,以期日後的某一代‘他們’能夠得到消息。”
“教授”說到這裡時停頓了一下,而後才繼續下去:
“說到這裡你應該能猜到了吧?是的,那個使用了‘以太相引擎’的文明並沒有‘超越維度’,而是來到了‘破界者’所在的‘世界’。”
“他們被本土作戰的‘破界者’擊敗了,他們的認知也隨之傳遞過去,讓‘破界者’意識到了這個秘密,迫使‘破界者’來到了我們這邊尋求解決之法,而‘以太相引擎’並不能做到‘超越維度’也由此證實。”
“當然,這並不代表這條路被徹底阻斷了,依然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認爲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啓動方法,或者是他們缺少了某些東西才導致‘以太相引擎’沒有正常生效,這樣的認知依然留存至今。”
“而有不少瘋狂的文明,就準備按照他們的理解繼續實踐這條道路……你應該知道的吧?”
“當然。”李文淵點點頭,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他當然知道“教授”指的就是“獵手”。
也許宇宙中的其他地方也有文明在實踐這條道路,不過距離李文淵最近、且即將完工的,只有他們了。
“很多的文明都在關注這一刻的到來,包括我們。”
“因爲無論結局如何,這都將預示着‘終結’的到來。”
“教授”最後以一句神棍似的話語作爲了之前敘述的結尾,但這最後一句話的內容卻足夠讓李文淵的心臟猛地一跳。
“‘終結’要來了?”他忍不住如此問了起來。
而“教授”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似乎對他不知道這件事感到驚訝,不過還是回答道:
“現在的宇宙已經即將到達發生‘大坍縮’的峰值了,通過區域密度的生物數據量計算,已經大致要達到‘生物極限量’了。”
“你應該知道‘大坍縮’和生物的數量有關吧?那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說來有趣,經過種種測算之後,我們認爲這是因爲處理過多的生物數據會導致宇宙的‘卡頓’。”
“你使用過‘現實透孔儀’嗎?如果你使用過的話應該也會注意到這種‘卡頓’的現象,可能這臺用於進行‘宇宙實驗’的‘計算機’性能不太行啊~”
“當生物量多到一定程度後,這種‘卡頓’就會變得非常明顯,‘大坍縮’就是爲了解決‘卡頓’,讓‘宇宙實驗’重新來過。”
“而啓動‘超級以太相引擎’,會讓數據的處理量在一瞬間暴增,提前進入‘大坍縮’的峰值。”
“所以說,‘終結’其實馬上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