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流言和銀行

大清光緒元年的八月,秋老虎的威力還在江南肆虐。中原、北方卻隨着幾次降雨炎熱日漸消除,冷空氣的悄然來到,讓北方大地迎來了秋高氣爽。

但是對於北方大清官場的人來說,一種燒心煮肺的炙熱感,丁點也沒隨着氣溫的下降而消散去,反而隨着時間的陳釀和發酵,愈發的濃烈來了。

“朝廷要削藩……”

“旗人振作了,朝廷用不着漢軍了……”

“朝廷擔憂漢臣勢大難治……”

“旗人要奪官帽子了。天底下八成的督撫疆臣,九成的提督、總兵武臣都是漢員,旗人都沒官做了。現在天下太平了,天下還是八旗的……”

以及“滿漢一家,滿漢共用方爲天下之福!”

“旗人頹廢已久,非短時可治癒。但滿漢並用共舉,方可鎮定天下,避退外洋……”

後兩者針對性要比前面幾句流言弱上不少,但針對朝廷的矛頭依舊很尖銳。整個北方都人心惶惶,只因爲流言中朝廷削藩的第一對象是湘軍,而直隸總督李鴻章的淮系正是繼承了湘軍過半的政治遺產,才站到全國的最巔峰的。

可就跟流言中說的一樣,李鴻章縱然貴爲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手下督撫疆臣一羣,但他還沒有曾國藩當年的‘負天下之望’,個人聲望上跟曾國藩還差了很多。所以李鴻章也做不到當年曾國藩那樣對朝廷的威懾——只要曾國藩站在哪裡,他自己不主動削兵,朝廷連裁減湘軍都要找一大堆的藉口。還不敢保證一定能行。更不要說是‘明要’湘軍重要們的官職頂戴了。

這樣的消息只在北方流傳,但南面的高官大員很多也都知道。只不過沒向下層擴散消息而已。這個時代的中國,消息流傳還是很緩慢的。官員們交流還是靠書信爲主。只要不是大公報這種全國性的大報紙上公開捅出的,那流言再具有爆炸性,也必須等着時間去發酵。

只是廣州的劉松山、劉錦棠叔侄聽到這些流言後,頭髮都要愁白了。他們敢對天發誓,自己絕對沒有向第三個人透漏那天晚上劉暹發的牢騷。劉松山還趕忙向臺南發了一封信……

流言止於智者。但天底下的愚民總是更多,人云亦云,衆口鑠金,積毀銷骨,這就是流言的威力。否則流言也不會自始至終都貫穿着世界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了。而且還全都跟陰謀詭計交織在一起。

天底下對於這些流言最感煩惱的還不是劉松山叔侄,也不是左宗棠、李鴻章、劉長佑等地方實力派大佬,更不是劉暹本身。而是北京城裡的八旗王公貴胄們,是慈禧、慈安、恭親王、醇親王四巨頭。

他們除了要想出法子消除這個‘流言’的影響,更要想法設法的挖出那個傳播流言的始作俑者。

會是誰呢?

李鴻章?還是曾國荃?還是左宗棠、劉長佑?

反正北京城的四巨頭或是八旗的王公大臣們是沒去想過劉暹。因爲流言出現的時間和地點是同一時間不同的省份,滿清的首腦們可不認爲劉暹有這個實力。他們的思維裡還沒有遍地特務組織這一根弦,在他們老舊的思維中,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一個實力影響龐大的、覆蓋在這些省份地方的官員派系,纔可以做到。所以劉暹被他們直接剔除了。就連廣州的劉松山叔侄也一點也不認爲是劉暹自己在玩火。那要是真的,劉暹就太瘋狂了,簡直是在引火自焚。尤其是劉松山在得到北面傳來的流言之後,更是以爲劉暹不過早一些收到了消息而已。

“太后。此事是不是李鴻章、曾國荃合流尚要確定,當務之急是想要把流言壓下去啊。”

恭親王內心中對李鴻章的信任還是很足的。而且如此流言,已夠誅心。他覺得李鴻章參與的可能性不大。與性格沉穩,這幾年愈發的老謀深算的李鴻章比。到時曾老九更有可能。

兩宮太后、醇親王、文祥、寶鋆等都贊同,揪出那始作俑者是必須的。但那是可以慢慢來的。壓下流言的影響,是現在就必須做的。當然,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朝廷停下八旗新軍的編練,那這個謠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但是他們能這樣做嗎?八旗新軍的編練已經關乎到八旗統治的穩定了,是必須要行的。流言中的很多話都是真真實話。比如眼前的這些從武事着手的滿清王公貴胄們,他們真就只想着振奮八旗武勇,而沒想着再去奪回地方控制權嗎?怎麼可能!只是因爲刀把子不硬朗。等到刀把子硬朗的時候,他們當然就該動手了。

恭親王想不出法制來消除流言的影響。因爲這些流言道出了他們這些旗人王公重臣們內心真正的所思所想。這些所思所想關乎的都是‘天下社稷’,這些都丟了,都改了,變了,大清的江山也要變了。

原時空就有人評價,中國的洋務運動之所以失敗,日本的明治維新之所以成功,兩國皇室的種族差異是一大不可忽視的原因。滿清在增強中國實力的同時,還更要注重自身統治權的維持,偏偏滿清自身的‘國本’八旗早已不堪大用,腐朽不堪,控制洋務實業、軍事和地方權利的人,又都是漢員。也就是說,滿清皇室的利益跟國家的利益,跟這個國家主體民族的利益,是不完全相同的,一些地方甚至是不可調和的背悖。這跟日本皇室的情況有着太大的不同了。小鬼子的天皇,其利益跟國家利益、民族利益,那是完全一致的。

現在擺在滿清王公貴族面前的問題就是如此。即使是恭親王、文祥、寶鋆這樣的洋務派和天下名臣,也想不出有什麼可兩全其美的法子來。

……

天下的大人物都在爲流言苦惱的時候,臺南的劉暹在新建成不就的臺灣巡撫衙門,召開了一場聚集了全臺所有州縣官員的大會議。

現今的臺灣已經不再是隻有一個臺灣府了,經過秦軍一連串的‘開山門’,攻山掠地,臺灣省現在已經下轄臺北、臺灣、臺南三府,並宜蘭縣、淡水縣、新竹縣、苗栗縣、臺中縣、彰化縣、雲林縣、諸羅縣、安平縣、鳳山縣、恆春縣等十一縣,再加基隆廳、南雅廳、埔里社廳、澎湖廳四廳以及一個臺東直隸州。

雖然許多州縣都是初設,吏員配置和縣城等都是簡單的很。但是建制總算是有了,官太爺也是有了。這接下來的事情就該是民生建設了。

因爲這裡頭不少州縣是秦軍奪取的生番地,期間殺戮什麼的都不說了,反正軍隊打下之後是有了不少空地,其中還有一部分是熟田。而不管是熟田還是生地,那都是一筆寶貴、巨大的財富。劉暹不會讓那些歸化的土著繼續待在原址,絕大部分會給遷到臺西漢地,那麼空出來的這些田地就需要大批的漢民百姓去耕耘開墾。其中一部分土地已經被劉暹做‘錢’分給了日本的挺身隊隊員,這些人日後就在臺灣生活了,當他們的家人從日本接到臺灣之後,這些人的國籍也將改爲中國。劉暹並不認爲這是吃虧,這是他樹立的榜樣,會很吸引現在一窮二白的日本底層武士的。而秦日之間所謂的國恨家仇,在現在的日本,在此時的年代,似乎並不算什麼真正不可化解的。

‘同文同種’這四個字還是很有市場和威力的。小鬼子甲午戰爭裡屠旅順,訛詐兩億兩白銀,割走臺灣,這樣的奇恥大辱後,都有那麼多的中國人依舊將日本看做是‘友好鄰邦’,所以別將去年的戰爭看的更重。在許多應招挺身隊的日本武士眼中,去年的一戰之後,只是證明了清帝國的依舊強大,和日本的依舊弱小而已。日本人的民族特性,他們對強者的服從,化解這種程度的仇恨,難道很難嗎?

近代的社會是典型的精英社會,少數的精英領導衆多的愚民。日本上層的那些精英們,或許野心勃勃,將中國看做日本的一大對手,嚮往着日本將中國踩在腳下的那一刻,但是底層的日本人呢?他們可沒這麼高的覺悟。現在也不是十年後的時候,如今的日本也僅僅是剛剛起步。

“臺東各地收攏的熟田和生地,扣除掉部分軍用地外,至少有一百二十萬畝耕田的基本盤。臺東各縣急需大批的民力填補,今日召集諸位,就是要商討這件事。臺西各縣能有多少無地之民、無產之民,或是多少宗族、家族本支、分支願意遷往臺西各縣。有錢糧困難的,官府可以解決一部分,並且貸款一部分,農用之物,乃至田畝費用,也都可貸款。

咱們全臺各地設立的民生銀行分行,只要憑藉官府開出的單據,個人無分老幼,即可貸出最高十塊銀元的無息金額。記住,是無息,沒有利息的。只要三年內把錢還了,那就半分錢不用多出……”

坐在劉暹下手的劉典和徐延旭此時都是一臉的笑容和慰然。劉暹從全臺士紳地主手裡尅出來的銀子,這回終於花在了臺灣的百姓身上了。而不是像之前那樣修鐵路、道路、港口、官衙、縣城,整頓武備,加固澎湖炮臺……(……)

第733章 苦逼的飛艇部隊第735章 被腰斬的‘反撲’第118章 妻家第704章 向莫斯科進軍第671章 一場持久的文化戰爭第188章 上帝啊第672章 日不落帝國的榮光第393章 顏面大失左今亮第409章 菩薩保佑吧第831章 巴爾幹戰爭再擴大第622章 釣一條大魚第645章 中國牌保護傘——老字號第782章 清掃第145章 蒙古襄助第125章 劉暹坐蠟第796章 伊藤博文在zn海第766章 中東有石油第95章 一個熟悉的名字——宋慶第523章 窮途末路第577章 與愛迪生比肩的大神第600章 亞洲又一支新式海軍第702章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348章 實我大清之福!第630章 劉暹和亞歷山大三世第233章 名臣凋零,工業奠基第657章 向聖彼得堡彙報一切第761章 草原之花第910章 沉重的歷史史冊第261章 拿下北圻的心臟第545章 朝鮮高宗中國見聞錄(一)第742章 窮黨俄國的工業援助計劃第488章 戰塘沽第289章 官場大變樣第158章 生民多艱第696章 劃時代的一頁第683章 中國第一金龜婿第343章 舞會和沙龍中的羅本上校第827章 隔岸觀火第916章 地球球長第53章 一切權利操於吾手第511章 戰長城第613章 父子公孫三狀元第510章 關溝太窄了,也太長了!第483章 一座孤城萬刃山第372章 民變兵亂第398章 歐洲的反應第149章 白帽要改良第109章 當今之魏文長第803章 打改了的‘學生’第485章 南京稱帝第919章 中國的聯合國第583章 軍區爲你這計劃全面開放資源第810章 影響力的釋放第887章 軸心帝國第543章 山姆大叔的胃口第377章 不臣之心!第919章 中國的聯合國第916章 地球球長第133章 萬里赴戎機第525章 高級軍官講政治第898章 美利堅復國第207章 有勝無敗第323章 一隻驚弓之鳥!第489章 多龍鮑虎第906章 中國的,世界的第501章 財大氣粗劉皇帝第65章 我要報復!第341章 彰我大清主權!第223章 中國人又該瘋狂了第557章 我向基督熱忱的禱告第568章 岌岌可危的海參崴第733章 苦逼的飛艇部隊第737章 他可以馬上將我解職第844章 被考驗的奧斯曼人第673章 他要戰,那就打!第610章 阮朝求婚第351章 廢墟中的孟加影第12章 大擴軍之練兵二第333章 卡住要害的‘腦白金’第511章 戰長城第704章 向莫斯科進軍第540章 《少年中國說》第364章 秘魯華工的命運第622章 釣一條大魚第417章 六兩窩頭VS有魚有肉第363章 流言和銀行第612章 鐵將軍把門--關門閉戶第843章 做戰地記者的希特勒第197章 帝國的尊嚴不容踐踏第746章 舉報信,是內鬥嗎?第466章 ‘我大清’來者不拒!第361章 朝廷要削藩第286章 不是咱們真的比洋人強第692章 狂妄的中國人第70章 黨內無派,千奇百怪第627章 施利芬的咆哮第575章 願中國和土耳其帝國永遠昌盛第258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665章 中美擂臺第84章 太平入川,劉蓉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