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恭王的欲擒故縱

“李大人歸家守制對恭親王來說可是個大好消息。沒了李氏,軍機處內恭親王即使不出面,洋務派也能佔據上風。”自從咸豐十年底洋務運動開啓以來,先是安慶軍械所,再是北京同文館,上海與廣州的廣方言館,然後是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內設翻譯館和金陵機器製造局,以及今年左宗棠籌謀的馬尾船政局,洋務運動可謂是漸入佳境。

這個時候,作爲洋務運動首領的恭親王,絕對要保持自己在軍機處的絕對優勢地位,再說這一點上也是恭親王保證自己地位的必須。

所以李鴻藻是否歸家守制,胡家玉能否遞補軍機處,關係重大。

張守炎話音一轉,“不過李大人於弘德殿給皇上授讀六年,最受兩宮器重與皇上的信賴,因此兩宮下旨:“李鴻藻諄諄納誨,皇帝樂從,誠不可或離左右。且軍務未平,兼資翊贊”,令其仿以往名臣成例,“守孝百日後,即赴弘德殿授讀,仍在軍機處行走……”

“那就是奪情了!”劉暹看着張守炎。他文言文不怎麼樣,只能聽懂大致意思。但就是這大致意思,他也明白了。這就是他未穿越前,常在歷史官文小說裡看到的‘奪情’啊。

這李鴻藻能讓兩宮下旨奪情,份量真的不是一般的重。

【清廷於大臣喪制款終,召出任職,或命其不必棄官去職,不着公服,素服治事,稱“奪情”)。

“李大人奪情,就表示人不離崗,留任軍機處,胡家玉不能遞補軍機處,那麼洋務派與守舊派之間就仍呈均勢狀。”

劉暹點頭。張守炎之前有給他講過軍機處的那幾位都是誰,在恭親王奕?自己高出一個層次的情況下,文祥、寶鋆對戰李鴻藻、汪元方。雖然前兩者軍機處排名較高後兩人,但兩邊勢均力敵。

而劉暹就這一點自己私下裡認爲更可悲的是,明明文祥、寶鋆是滿人,李鴻藻、汪元方是正正經經的漢人,在誰來代表‘先進性’上,始終處於落後階層的文祥、寶鋆卻毫無質疑的戰勝了更改有‘革命性’的李鴻藻與汪元方。

可悲啊!

伴隨中國走過了兩千年曆史的儒教,真的該被掃入歷史的塵埃了。

“不過這麼一來,軍機處中漢人軍紀的位置就又有些不和諧了。”張守炎跟劉暹相處這麼一段時間,言辭上也受河蟹大神的光芒普照了。他臉上似乎浮起了一抹嘲笑,可劉暹待要細看的時候,張守炎面色又已經‘老師’模樣了。“李鴻藻李大人與汪元方汪大人,一直隸高陽人,一安徽徽州人,都是北方人,如果把這直隸李換成胡家玉這個江西人,兩漢人軍機一南一北,對恭親王言纔是最和諧的。”

張守炎隱喻裡要表達的意思劉暹明白。軍機處,除了劉墉他爹,劉統勳那一陣,是漢人軍機列在了滿人軍機之前,其餘的時候,都是滿強漢弱。

五人軍機,三滿兩漢;六人軍機,三滿三漢,但滿排名必在漢前。

對於軍機處的漢員大臣,一切的一切,能力、資歷、籍貫等等,全都可歸納於制衡二字。尤其是眼下的滿清,太平天國十四年搞得它元氣大傷,二鴉之戰更連北京城都丟了,萬園之園變成了一片廢墟瓦礫。現在捻軍還依舊蹦躂的有勁,西北、新疆叛亂如火似荼,朝廷顏面大損,統治力比之道光年間更直線下降。

這時候,他們對於漢員大臣,就更需要制衡二字了。

漢人軍紀,每一個都可以說是負天下士林之望。李鴻藻就不必說,汪元方在安徽可抑制李鴻章在安徽的名望,胡家玉在江西,更可以與湖南幫爭奪江南士林之首。

這些,恭親王,乃至兩宮太后,都是大含深意的。

而且這三位佔住了位置,就是再凋落了一位,滿清也是用不着新近軍機大臣的。如此不也就絕了曾國藩的上進之路?

滿清是已經走到自己生命的晚期,但還沒到甲午戰後被扒下最後一層皮的時候,還沒到那種重地方實權,而輕中央大臣的地步。

不僅是恭親王,就是全國文武看來,軍機處也是無比**。

胡家玉還不足五十歲,李鴻藻更年輕,汪元方年紀縱大,可老當益壯,身體還好。一旦塵埃落定,曾國藩三五年裡想要走進軍機處可就千難萬難嘍。

而三五年後,湘軍還會剩下多少呢?羽翼散盡的曾國藩,就是入軍機了,與眼下局勢也有天地之別。

結果恭親王的大好局面就敗在了曾國荃的一封彈劾上,李鴻藻之事正進行到節骨眼上,恭親王大佔上風,胡家玉就不得不滾出了軍機處。而他候補的帽子一被摘去,這輩子再想帶回來已經不可能。

這種情況下,恭親王在曾國荃被官文使人彈劾的時候,還能替曾國荃說話,那恭親王奕?就不是人了,而是聖母瑪麗蘇了。

話說到這裡,實際上張守炎要給劉暹上的課纔剛剛介入正題。

之前那些全都是背景介紹,恭親王如何就李鴻藻奪情這件事上與守舊派過招,纔是張守炎要給劉暹講解的重點。

“恭親王智謀當真出衆。元渡該仔細思量其中奧妙,以補益自身。下面我於你道來。”

“按理,恭親王應該是盼着李氏趕緊回家守孝。但怎奈兩宮對李氏十分的倚重,若唱反調,勢必招致麻煩。此際恭親王就靈機一動,迎合兩宮太后,力主李氏奪情。

他真的想叫李氏仍留京中嗎?絕不是。

恭親王這是欲擒故縱,他不僅想要撬掉李氏,還要將違背聖意的帽子結結實實地扣在守舊派的頭上。”

李氏,乃至整個守舊派,也可稱爲頑固派,全都是高唱“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主張“以忠信爲甲冑,禮義爲幹櫓”,抵禦外侮的主兒。這羣人全是儒教理學家,抱定了中國傳統儒教道德。如此,母親逝去守孝三年就是天經地義的,不容更改之事。

李鴻藻必須如此認爲,其同道倭仁、徐桐、宋晉等人亦該持這樣的觀念。而事實上他們也是這麼做的,並沒有因爲李鴻藻身居軍機大臣之位就有所他想。

第366章 秦軍VS八旗禁衛軍第606章 瓜分殖民地的狂潮第355章 中堂明見!第730章 唯一的例外第789章 掀起反英浪潮第736章 你弱他便強第26章 初戰已畢,友軍何在?第392章 葡萄牙人根本不會放在他的眼中!第882章 英法德三國聯合海軍第668章 西海岸艦隊第885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第924章 誰是‘可憐人?’第160章 開啓新疆攻略第779章 利益都是中國的第76章 石達開回援洪秀全?第143章 努力中的董福祥第132章 意想不到援手第77章 你是哪家女子?第387章 豆腐渣一樣的強軍!第239章 日子怎麼會不如原前第831章 巴爾幹戰爭再擴大第490章 據恐怖的河蟹,我一個半小時也沒能把全章上傳第460章 大十字計劃第195章 沙皇萬歲,烏拉……第227章 海南也是劉暹的第266章 擾亂法軍的運輸線第586章 第八建設兵團的旗人們第115章 迸濺的血花第636章 朕要的是……第424章 打垮湘軍的軍魂!第287章 天空飄下五個字,那都不是事……第82章 掃蕩第146章 要打殲滅戰第181章 最後的時刻就快到了第597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414章 新秦跟滿清,tmd,一對王八蛋啊!第503章 天津新見聞第417章 六兩窩頭VS有魚有肉第291章 通秦叛美的邁勝洋行第363章 流言和銀行第10章 我的征途(下)第399章 羊城新見聞第6章 金手指第710章 狼羣——海上伏擊圈第526章 戰俘南下,未雨綢繆第528章 充邊東北第603章 懸而未決馬辰港第279章 不能動搖的宗藩體系第543章 山姆大叔的胃口第898章 美利堅復國第736章 你弱他便強第639章 這不合規矩啊……第695章 新加坡港的警報聲!第557章 我向基督熱忱的禱告第126章 曾老九好生鬱悶第158章 生民多艱第320章 這就是國運啊!第227章 海南也是劉暹的第563章 全世界的歡呼!第373章 一悲一驚一喜第167章 棋子、棋盤、棋手第269章 大雨傾盆下的戰場第447章 慈禧的顫慄第342章 中國不再是十五年前的中國第767章 奧斯曼使團第309章 什麼樣的軍隊是好軍隊第288章 大擴軍——偷樑換柱架子師第343章 舞會和沙龍中的羅本上校第312章 左宗棠放鴿子第357章 劉侯爵的徒弟第130章 恭王的欲擒故縱第895章 嚇住歐洲人!第177章 授田募兵第622章 釣一條大魚第523章 窮途末路第900章 奧斯曼變局第42章 豬隊友第209章 寫給印度總督的一封信第500章 大秦的官兒上任頭兩難第571章 婆羅洲--文萊!第738章 出了大問題!第671章 一場持久的文化戰爭第103章 就他一個奴才第328章 賺了個盆滿瓢溢第33章 城固建築公司第416章 馬糧店初戰第589章 我對上帝發誓,我會復仇——第159章 滴水成冰,拉屎成棍第347章 坤甸站的大網第224章 萬里顯封侯,匹馬定天山第131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37章 戰爭之神第580章 打劫老美第253章 秦軍蛻變的路!第870章 不枉穿越一場!第428章 洋人,那就是朝廷的尿壺第360章 最多兩年!第185章 英俄的後手第437章 濟遠艦出動第48章 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