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的變化通過國土安全部收回來的消息傳回了國內,也讓國內的一干穿越衆們不得不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來。
沈猶龍所作的一切可以表明,他對澳洲人顧忌和猜疑已經產生,畢竟眼下大明內部的局勢非常不明,農民起義軍正在逐步做大做強。
不能讓老沈同志這樣誤會,誤會一旦加深就很難解釋,澳洲在兩廣擁有現在的局面是來之不易的,不能再有任何的閃失。
得去解釋,派誰去,這個人無疑是趙世傑莫屬了,身爲外貿部部長的小趙同志最近生活的可謂滋潤的很和女友胡西靜的關係已經到了同居,據說在年底可能會舉行大婚。
在知道兩廣總督沈猶龍可能對澳洲擁有誤會後,不論是激進派還是保守派都有些束手無策,兩派雖然都有間隔,但畢竟在對外的時代大家還是非常統一步伐的。
這次派趙世傑去往大明誰也沒有話說,畢竟這是對影響所有人利益的大事,不容有任何差池,兩派甚至就像說好一般對保守派的攻擊也漸漸的停下,看樣子是要等這件事過去之後在重新開始。
說到底穿越衆內部無論是有多大的矛盾都還是一個整體,在對外上如果不能保持高度的一致,這個國家的未來發展將會很難繼續下去,只會陷入無窮的內鬥之中。
所以基本上在對外的大事上,所有人都是很自覺的遵守這個潛在規則。誰要是破壞了\這個規則,也就是等同於成爲了所有穿越衆的敵人。
錄屬於澳洲共和國外貿部下屬中興貿易公司的美人魚號承擔了這次趙世傑的出訪任務。
出訪前,廣州總領事館的負責人已經將一份趙世傑來訪的拜帖,呈送到了兩廣總督府的沈猶龍手上。
這次來訪屬於半官方半民間性質。趙世傑用的名義是感謝兩廣總督在對澳洲商人在兩廣的商業支持表示感謝,其實最終目的還是解釋澳洲對大明並沒有什麼想法。
一連海上顛簸一週,美人魚號進入了廣州碼頭,早就得到消息的領事館工作人員,已經安排好馬車在碼頭等候。如今本土官員出訪,只要是當地擁有領事館派駐機構的,基本上都會安排好接送,這也算是一種基本的禮儀。
對於澳洲官員來訪,沈猶龍還是比較歡迎的,畢竟對方送來的拜帖也說明了這次來者的身份是具有前宋皇室血脈的三品大員。同時也是國內最措手可熱的人物,在國內的影響力相當大。
如果不見,或者派其他人見,都會讓對方覺得自己是有意挫他面子。本着來者是客的傳統美德,沈猶龍對於趙世傑來訪表示了歡迎。
兩廣總督府內。趙世傑與沈猶龍面對面坐着,老沈對於眼前這位年紀輕輕就已經是三品大員的趙部長除了來了興趣之外,同時也對澳洲國朝的政治環境有了新的想法,看來這澳洲表面上是人人可以當皇帝,這其實背地裡還是由世家大族所控制。
這趙部長年紀輕輕就能居高位,就能看出,恐怕和他的皇室血脈也有很大的關係。
同時趙世傑也在打量這位歷史名人,對於他的好奇之心同樣不低於沈猶龍。
“沈大人。趙某此次前來是要爲感謝您對澳洲人在兩廣的行商做出的支持表示感謝,一點薄禮不成敬意,還望收下。”趙世傑笑着將一把左輪手槍遞到了他手中。
身爲兩廣總督軍務之人。雖然是個文人出生,但畢竟也是兵部右侍郎對於武器的也一定是有些瞭解的。
接過趙世傑遞來禮物,沈猶龍來回在手中把玩一下,對於這種短銃他從紅毛番人那裡也有見過,不過眼前這澳洲人送的明顯要比紅毛人的精緻多。
“如此,就謝過趙部長了。趙部長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又是前宋皇室血脈。不知對我大明眼下的局勢有何看法。”
老沈同志到是直白,看似請教。其實是想要通過他了解澳洲的真實想法。
“大明與澳洲同屬一脈相承,都是炎黃子孫,眼下大明雖內有民亂,外有後金作亂,但在我澳洲國朝看來畢竟屬於正統,我澳洲雖傳承自前宋但畢竟遠離故土已有百年,說句心裡話,不論是從上到下我澳洲臣民對大明故土只是存有一顆同脈之心,絕無他想。”
趙世傑如此說,已經表明了一切,不管沈猶龍相信不相信,但畢竟這是實話,澳洲要干涉大明的內政不假,但對這片土地卻是真的沒有任何興趣,世界很大,沒有必要將眼光都放在這麼一塊小的土地上,熬着需要土地完全可以去北美南美非洲和歐洲人搶奪。
“如此說來,趙部長對大明正統還是表示支持的,聽聞澳洲火器犀利不知趙部長是否有意出售。”老沈不愧是總督,對於澳洲的火器也是略有所聞,直接提出了是否願意出售,不過在趙世傑看來,恐怕大明朝廷是沒有錢購買的,不過要是用其他的利益交換到是可以。
“澳洲火器出口大明,這個當然是沒有問題,不過兩家雖如同脈相承又如兄弟,但這親兄弟明算賬,還希望沈大人理解,這火銃和大炮的售價都相對高昂。”
原本看趙世傑還覺得不同的老沈同志,一聽他開口親兄弟明算賬馬上整個人就不好了,這傢伙還是擁有皇室血脈的,怎的也弄的一身商賈之氣,這談錢多傷感情啊。
一時間兩人談話陷入到了沉默對望,趙世傑也猜測出對方的想法,馬上開口笑着說道:“既然是兄弟之國,我代表澳洲政府決定送一百支火銃給大明,大人覺得如何。”
“恩,甚好,趙部長大義,沈某不敢忘,定當上奏朝廷表明。”投桃報李的事沈猶龍不是不會,只是要看什麼時候,既然澳洲人如此慷慨,自己也總該有點回報吧,不讓寒了人家心怎麼辦。
經過與趙世傑的一番談話,也讓沈猶龍舒心不少,至少可以確定澳洲人對大明故土是沒有異心的,即使有也有些力不從心,據說他們國內的土地都還未完全開墾出來,絕不會爲了放棄國內的土地大老遠的跑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