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這邊,張勳率殘部成功到達奉天,張作霖率奉天所在官員將領出城迎接,派第十師一個旅負責保衛工作。
但張勳所部剛到,張作霖便突然翻了臉,讓人抓了張勳並讓所率部隊控制了張勳部。
隨後以溥儀名義罷免其所有職務,削去爵位,廢爲罪人,之後又以圖謀篡位、密謀造反、作戰不利等所列七大罪斬首示衆,其所率部隊打撒編入奉軍各部。
張勳的幾個部下也全部以一系列莫須有的罪名殺了。
而康有爲怕連級自己馬上私擬了一份詔書,詔中大肆讚揚了張作霖替朝廷除殘暴,一心忠於 大清,並以溥儀名義加封其爲遼王,鎮國大將軍王,領侍內衛王大臣,攝政王,海陸軍大元帥,命其組建內閣,重振大清。
張作霖看後大喜,着即大封衆臣:拜劉陽爲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少保,總理內閣事務,封智侯。王永江爲東閣大學士,協助內閣事務,領戶部尚書銜,封戶侯。拜吳俊升爲黑龍江將軍,騎軍衙門都統,領兵部尚書銜,張作相爲吉林將軍,陸軍部尚書大臣,領兵部尚書銜。孫烈臣爲奉天城防都督,馬占山爲山海關總兵,鎮守山海關。康有爲爲翰林院學士,清史館總監。並對其餘人也逐一封賞。
從這個任命可以看出張作霖對劉陽的重視,他的幾個把兄弟還沒劉陽官職一半大,如果放在前清,張作霖是一人下萬人上,而劉陽則只居其下了。
同時張作霖收縮戰線,奉騎軍雖重創蒙騎軍,使蒙騎軍只剩一個旅左右,但還是將軍隊退回關外,命馬占山死守山海關,因爲東北地理有個好處:就是山海關是關內出入關外的唯一近道,守住山海關則關內軍隊出關不可能那麼方便。所以當年明末清軍至明亡也沒攻破關寧防線。又命孫烈臣抽出一個旅駐山海關與馬占山部擴爲一個師,馬占山任師長,授少將銜。
張作霖改編東北各部番號:第十師改編爲禁衛一師,第11師改編爲步軍一師,第12師改編爲步軍二師,馬占山那個師改編爲步軍三師,騎兵旅擴編爲騎軍一師。
張作霖與日本簽訂密約,借款又購買了三個步兵師裝備與三個混成旅裝備,並在日本人贊助下擴建了東北兵工廠。
從辛亥革命後,國內軍閥林立,各國都在扶持自己的勢力,日本起初資助孫文 革命黨,結果看他們實在扶不起,便放棄了,又扶持段祺瑞,結果老段勢力又太大了,日本怕老段一統中國,到時就不好玩了,同時老段又與歐美比較親近,於是又放棄了他,最後發現張作霖有點意思,於是又準備扶持他,日本始終需要一個分裂的中國,這樣對他們纔有益。
而英國這邊則一直與段祺瑞談,並與其簽訂了密約:組建十五個陸軍師。同樣也許了不少東西。
德國剛開始便扶持尹昌衡,爲了拉攏沒少賠東西。西門子公司與成都一家小型公司聯合成立了一個西成電氣公司,基本上是將好的技術。全給了西成公司,這家公司的總經理是鄭天。尹昌衡花小价錢向德國要這要那。並與德國軍方簽署了一個強軍計劃:
這個計劃大致就是德國贊助衛國軍於1913年初再組建步兵師十個,混成旅十個,騎兵師三個,獨立炮兵團五個。並且德國陸軍還要向他提供一些武器技術。德國爲了拉攏尹昌衡,可謂花了大價錢。
法國爲了修建滇越鐵路,也是給尹昌衡送這送那的,生怕被德國人給搶了。
所以說這幾個月尹昌衡私人資產近千萬。不過他也沒亂來,他將近千萬的款子幾乎全投入到青黴素與 原 子 彈的研發工程中。
因爲他知道一旦有了青黴素,在一戰的時候,向歐洲各國一賣,他肯定又發一筆大財,並且有了青黴素對自己軍隊醫療技術的發展也有利,而原 子 彈的用處則不用說了。
俄國這邊則是一直希望蒙古 獨 立,然後讓自己吞併,並且一直與張作霖保持着聯繫。
美國這邊則扶持福建孫道仁,如今的孫道仁在福建已經擁有三個美械師,兩個美械混成旅,並且孫道仁的福建海軍重新換裝,將原來的一些老舊的炮艇全部換成美國的老式軍艦。如今有3艘驅逐艦,2艘巡洋艦,雖然只有5艘船。但一旦開戰,北上與北京政府手下海軍部的海軍打一架的底氣還是有的。
同時美國政府向段祺瑞發出聲明表示:如果於1913年1月10號前。不能不購回前清訂購的軍艦。則決定不再賣給他。
而段祺瑞如今哪有那麼多錢去買軍艦,於是決定不要了。薩鎮冰則表示無論如何都要保住軍艦,不然海軍集體沉艦辭職。
於是,無奈的段祺瑞只好派人先與美國方面談着,另一方面他乘車到達北京。
重回北京的他,看着北京的城牆,臉上是帶着勝利者的微笑的,汽車快速駛入內城。
進城後,他從車窗裡看着外面,沿街站着嚴肅的衛兵,過一會兒,看到幾乎被炸塌的房屋。但很快汽車停到總理府門口。
一個少校快步走到車門前,打開車門,段祺瑞從車內走了出來,然後拉了拉衣服。整了整着裝,看着這周圍,他嘆了口氣道:“都是我的不對啊”
這時徐樹錚快速走向段祺瑞笑着行軍禮道:“泉帥,一路辛苦了。”
段祺瑞點了點頭,擺了擺手道:“沒事,如今戰事什麼情況?”
徐樹錚道:“張勳叛軍幾乎被全殲,奉軍全部退入山海關內,但仍佔據了一些蒙古地盤。”
“你不是有一個師的騎兵嗎?從內蒙那邊翻過大興安嶺一舉殺入東北。”
“可是,可是由於作戰失利,我部騎兵只有一個旅了。”
什麼?那個騎兵師長是幹什麼吃的?罷了他的職。”段祺瑞帶着生氣的腔調說道。
徐樹錚聽後立刻解釋道:“泉帥,這不怪他,他當初在外蒙駐紮,那兩個旅全是蒙古將領,只會猛衝不會打仗。所以此事怪我。”
“罷了,山東那邊如何?”
“山東那邊吳鳳嶺與盧永祥率部已經南下山東,決定一舉幹掉魯系張永成。”
“好,讓他們速戰速決,”
停頓了一下繼續問道:“黎大總統現在在哪啊?”
徐樹錚聽後笑着讓身後的中校從公文包中拿出一份文件遞給段祺瑞,仍笑着說:“咱們黎大總統因此事後無臉再見您便寫了份辭呈派人送來。”
“只給了份辭呈,沒給大總統印說明沒誠心,還是不服,駁回辭呈不準。”段祺瑞看着辭呈強硬的說道。
“是”
段祺瑞們之後快步進入總理府,並開了一個小型會議,會上大致是讓梁啓超任教育部總長,讓共和黨在議會中重奪席位,並讓梁啓超也學學孫文的黨也編幾個口號,不然太單調了,同時要繼續擴軍,將南方革命黨軍隊的番號全部收回用於中央。
辭呈退回黎元洪手裡後,他也不傻,知道段祺瑞明白他的意思,嘆了口氣道:“唉,看來他們是讓我連這個圖章總統都不讓當,罷了,罷了,不如回家陪陪妻兒”。
隨後他發出通電:民國元年8月16日,因國內戰事全由元洪一人挑起,使元洪無臉再擔任民國大總統之重任,故此宣佈辭職,今生不再擔任公職,永不問政——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
黎元洪再一次派人將辭呈與大總統印交給段祺瑞,段祺瑞這一次便批准了,讓議會重選大總統,舉行第二屆大總統選舉。
黎元洪進入天津租界當了寓公,最後還成了個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