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老闆剛要關上門,忽然有人在叫他,叫他的人不是別人,就是老四,茶館老闆的心驚得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上,心想:這下子完了,老四肯定看見了魚頭二丫剛從這裡走了出去,如果老四把自己報給日本人,自己就是渾身上下都長滿了嘴,也是說不清了,自己這下是死定了!
老四還在叫:“毛老闆,你在看什麼哪?”
老四說話間就走到了茶館老闆的面前,茶館老闆又看到老四的身後還跟着兩個持槍的鬼子兵,茶館老闆就更加慌神,手腳都打起了哆嗦,老四始終沒有得到茶館老闆的回答,老四就有些火:“老傢伙,我一直在問你,你耳朵仗驢毛了?”
茶館老闆這個時候才反應了過來,茶館老闆急忙說:“聽着哩、聽着哩,原來是老四啊,沒辨出語態,所以沒敢莽撞應答,恕罪恕罪!”
老四看茶館老闆道歉賠不是,看起來真是茶館老闆所解釋的那麼回事,真得在語態裡沒有辨出自己,老四也就不再計較了,但老四還是感覺到茶館老闆門外張望的動作有些奇怪,老四換了口氣問:“毛老闆,天黑了,你不關門看什麼哪,你在等一個人?”
茶館老闆或許緊張,也許根本沒有聽清老四的問話,隨口就說了一聲:“對。”
老四一下來了精神,老四問:“毛老闆,能告訴我你在等誰麼?”
茶館老闆被老四這麼緊追着一問,茶館老闆發現自己隨口一句應答引起了老四的好奇,茶館老闆緊急地想着對策。老四自從當了鬼子漢奸,好像變了一個人,什麼事情他都得想知道一點。茶館老闆怕言多有失,所以就趕快就像把自己剛纔隨口一聲回答抹平,茶館老闆心機一動說:“等誰,就在等你,不等你還能等誰?”
老四對茶館老闆的回答顯然有些失望,老四也隨便起來問:“等我作甚?”
茶館老闆說:“就在昨天,你們走後,我從你們翻找的茶室裡,猛發現了多少年前我收藏的一餠雲南老普洱,我就想盡快看到你,讓你也來品嚐一下,給個評價。”
原來是這等鳥事,老四大失所望,老四問:“就這些,就想叫我來品嚐你的老茶樹葉子,沒別的意思?”
茶館老闆說:“沒別的意思,是普洱茶,茶葉中的上上品,不是你說的老茶樹葉子!”
老四說:“還不是一樣麼,就是老茶樹葉子,普洱茶不就是老茶樹葉子嗎?”
茶館老闆不想跟老四爭論了下去,所以就趕快妥協,說:“你要那樣說,我也沒有辦法,只可惜了我的一片好心。”
老四也許良心發現,覺得自己有些過分,老四就對茶館老闆說:“不過,你的孝心我還是心領了,皇軍事今晚太多,我太忙,今天喝茶的事就免了,等改日吧!”
茶館老闆點頭,老四說完,頭也
不回地帶着兩個日本兵就走了,一副急匆匆的樣子,茶館老闆想:“老四急三火四的樣子,幹什麼去,莫非魚頭二丫他們進城的事老四和鬼子也知道了?
老四吃喝嫖賭抽樣樣都不缺。老四什麼樣的煙都抽,香菸、旱菸,大煙;什麼樣的酒都喝,中國酒,外國酒,白酒黃酒,來者不拒。老四茶只是喝一點,大多的時候是爲了附和優雅,想顯示一下他老四也不是一個俗人,喝茶他只是裝扮門面而已。
今晚老四真的好忙,這一點上老四沒有說假話,因爲老四正在執行山花隊長的一個計劃,如果山花隊長的這一計劃得以實現的話,鬼子在藍水鎮的日子那就叫太平了。
在現在有的電視劇,或穿越小說中,日本人、日本鬼子被他們形容的很愚蠢、很無知,其實那都是一些誤導,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的。
先從地理位置上看,日本韓國雖然都是中國一衣帶水鄰邦,接受中華文明薰陶,但是日本人和中國韓國人絕不一樣。日本人是善於在集體事物中發揮體現自我價值,使得我們在和日本人交往中總感覺日本人“膽子很小”,日本紀律感很強,對工作認真到看起來有些變態的一個民族。
日本人表面看起來很謙遜 很有禮貌,點頭、哈腰,對誰都是一個“多多關照”,但日本是一個極其諂媚的民族,他們敬佩強者,鄙夷、攻擊踐踏弱者,他們不善於創新創造,但非常善於學習改造,在原有基礎之上創新,這一特質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決不能掉以輕心。
日本號稱大和民族,其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體本位主義”。“集體本位主義”乃是日本民族立國之本之魂,是日本近代崛起、現代迅速復興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謂的大和民族其實際是由日本倭人、諸少數民族和大陸移民三部分人構成的,這三部分人在長期的相互溝通和融合,在政治、社會、文化等的質化過程中,使之變成了單一民族。這種單一民族共享統一文化,具有同質的民族心理。在正規場合下,日本人的上下級關係,給人以地位十分懸殊的印象,下級對上級總是那麼鞠躬頂禮,但在非正式場合的相互關係中,下級會感到同上級親如一家,社會沒有階層化,杜絕了階層亞文化的產生,從而保證了日本文化的同質性。
日本的這個大和民族,在世界民族座標中,是個很有特色的民族。以往,這個國家的大部分人從事以種稻爲主的單一種植型經濟,這種生產方式從春種到秋收若無整個家族及鄰舍的彼此照料幫忙,勢必舉步維艱。這大概就是日本民族文化核心,集體本位主義形成的始因。
日本文化主要由中國、英美及本土諸種因子構成。日本人自身創造力依靠引入外來文明得到啓發,進而推進本國發展。日本文化的繼發性形成了該民族學習和接種其他文化的價值取向。
戰後日本更是大張旗鼓不遺餘力地從西方引進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方略,且與傳統文化相整合,陶冶成一種新質的頗具東方特色的日本式的文明。這正像一位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所說得那樣:“我們日本從古代到現在,一直沒有哲學。”日本人具有“親自然”的情感傾向,在思維方式上重感覺、輕抽象;重經驗、輕思辯。日本文化具有重學習、模仿和綜合再創造的傾向。說到底是它文化的現實主義和理性主義,進而形成實用主義。“
在說說日本人這個國家,“家”是日本文化的基質和底色。日本傳統的整體結構是“家”的聯合,其頂端是皇室,這種多層次的同組關係形成作爲日本社會整體的政治組織,這就是他們的國家。日本人這種獨特的縱式的社會組織結構具有嚴格的等級特徵。傳統日本社會除皇族和宮廷貴族以外,依次的等級是武士、農民、工人、商人和賤民。日本人很講究“忠”和“孝”。日本人的“忠”與“孝”與中國人的理解不相一致。日本人的基本假設前提是每個男女生來負有“恩情債”。有債就需要報恩,報恩的主要形式是“忠”。世人皆知的日本人的“企業精神”、“集體主義”,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忠”的價值基礎上。
山花隊長就是這種典型的日本人,山花隊長几乎涵蓋了以上所說的日本人所有的這些特質,尤其在善於學習方面,山花隊長他幾乎研究了他所能找到的中國的、世界的所有兵書,他特別注重研究中國文化,研究中國人,體驗中國人的生活思維方式。可以這樣說,就山花隊長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和對中國人的瞭解,他絕對勝於一般的中國人,就因爲他對中國人、這個事的瞭解,所以他敢以並不佔什麼優勢的兵力,直接圍困黑石山,並取得了趕跑楷司令,俘虜了樊麻子的絕對勝利。
不過,就山花隊長來說,這一次黑石山之戰,雖然取得了如此輝煌的巨大勝利,但他還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爲魚頭和二丫纔是他的一塊心病,山花隊長特別注重了魚頭二丫的動向。雖然山花隊長與魚頭和二丫這兩個一直沒有謀過面,據說只是兩個半大的孩子兩次,從沒直接交鋒過,甚至連這兩個人的身影都沒看見,可就是這兩個人,連着兩個晚上襲擊了他們的崗哨,致三死一傷。
眼下又到了晚上,山花隊長在對到來的晚上的無端恐懼中,他想出了一個對付魚頭二丫兩個人的好辦法。由於黑石山上圍剿,魚頭二丫一直都沒有現身,山花隊長分析他們是躲在一個不爲人知的地方修生養息,就這兩個年少氣盛的人,他們養足了精神,白天沒有作爲,晚上,特別是今天晚上必有大的行動不可,山花隊長的這個辦法,就是針對魚頭二丫展開的。當天晚上,山花隊長將兵力做了部署,秘密地張來了一張網,只等待魚頭二丫兩個年輕人來自投羅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