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小恩科

“聽說今年北面又要舉行一次科考,這真是讀書人的福音啊!”

王鐸看着劉宗周,語氣好似很輕鬆,像是隨口說的一般。

“邯鄲學步而已!”劉宗周輕蔑的哼了一聲。

“如今他們已經居我大半個中原之地,恐已成氣勢。”王鐸辯解道。

“那也不是我華夏正統。”

“韓愈雲:“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謬也!此言非孔聖所言。韓昌黎所言與“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完全不同。此間諸侯與夷狄不可混爲一談。”

劉宗周向來是瞧不起其他夷狄的,這一點在他排斥西洋文化上就可以看得出來。黨爭是大明的特色,但是並不能把東林全部打成漢奸賣國賊,尤其是明末這個時代,江南文人中有節操的大有人在。

王鐸基本上已經試探出劉宗周的想法,他感覺勸說對方北上是不可能的事。不過,王鐸的心裡還有些暗自高興,少了劉宗周,他覺得自己在北方會少一個政治對手。

由此,東林內部也正是開始分成兩派,一派抱着準備去改造後金,調教後金皇室的想法;另一派決定繼續拯救大明,要堅守正統,追本溯源。

......

洪承疇在北方大規模養民的同時,多爾袞也在京城開始大規模的養士。後金的第二次恩科在崇禎十九年的春天正式開科。

王承恩奏報:從正月開始,南方有一些讀書人陸陸續續暗地北上,準備參加後金的科舉考試。

“萬歲爺,山東曲阜開始號召全天下的讀書人去京城趕考了。”

“他們的科舉跟我們以前有沒有變化?”朱由檢關心的是後金的科舉制度有沒有大變動,只要不改變,他其實並不害怕什麼。

“沒有,完全是照搬我大明以前的規制。而且還給予進士們衆多的好處,可謂優待。”

王承恩現在朱由檢的軍事政策是徹底放心的,但是在政治手腕上,他還沒有看到朱由檢的過人之處。而且就目前來看,朱由檢的一系列手段,都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所謂物極必反,過度的手段使用的太多,必然會在內部造成一定的反彈。這點道理,王承恩還是懂的。

但是朱由檢認爲,他的行爲並不激烈,相反還太溫柔。要不是還有兩大勢力把南京夾在中間,他直接就要對稅政動刀子了。

“洪承疇在河南的民屯搞得怎麼樣了,有沒有百姓北逃的?”

“河南的民屯聲勢浩大。據線報:洪承疇從各山區遷徙了近一百五十萬人進入平原,加之今年風調雨順,成績斐然。江南暫時倒是還沒有出現百姓北上的情況。”

“黃宗羲,襄陽那邊,咱們遷徙了多少人口?”

“不足六十萬人丁。”

“人口爭奪這一仗,咱們輸了啊!”左懋第嘆口氣說。

“不要這樣想,我們重新奪取襄陽,是既定的戰略。順道去鄖陽爭奪人口,是儘量給洪承疇製造麻煩。百姓流亡山中又不知會餓死多少人,既然河南空曠,倒不如讓他們去屯田。兩者並不矛盾。”

朱由檢很想得開,反正這些人不是南下就是北上,而且南方的荒地也沒北方多,皆是有主之地。如果真把所有百姓都遷徙到南方,只會給南京方面造成大負擔。搞得不好,會是一場內部動亂。

“皇上,我們是否也要參與這場生源爭奪戰?”黃宗羲看着朱由檢問。

“不,通知前線,對於北上的學子,不要過於阻攔,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即可。”

“爲什麼?這些可都是人才啊!”黃宗羲非常不解,皇上連普通百姓都要跟洪承疇去搶一下,怎麼到了讀書人這裡,反而放任他們流失呢?

“這些北上的生源,不是朕想要的人才。棄我大明者,非我大明之民。早去乃是我大明之福。”

好吧,朱由檢這話很硬氣。都已經準備背叛大明的人,留之何用?這個理由,黃宗羲沒辦法反駁。

“皇上,我們要不要也增加一次恩科,再選拔一批士子出來?”黃宗羲想了想,還是有些心疼這些讀書人的流失,既然不能勸皇上阻攔他們北上,那就想辦法在南方留住。

朱由檢想了想說:“恩科就不必了。我大明於後金不同,他們的第一次恩科並不成功,選取的人才不多。加上洪承疇的人口政策,有大量新人填充。所以,後金有舉行第二次恩科的必要。此舉是給新進入後金讀書人的一次機會。

我大明去歲已經是網盡南方的人才了,並不適宜再一次開科。不過,今年西部改土歸流,也需要一大批官吏去西部管理百姓。

朕以爲,當前應該擢升江西、湖南當地的底層官吏派往西部,另外可從去歲落選的舉子們中間選拔一批人才充實到江西和湖南去,填補落下的空缺。”

開發湖北,是朱由檢的既定構想。而要想穩定住湖北,首先要穩定住湖南和江西。這兩個省的基層一直沒有動,還不知道已經腐爛到什麼程度了。

朱由檢的做法是先把基層官吏升一批上去,調到西部。再重新招一批新鮮血液,給這兩個省來一次大換血。

“不以恩科公開取錄,恐學子們有非議。”黃宗羲贊同朱由檢對科舉的看法,但是大規模的錄取學子,又不是正式的科舉,還是會有人有意見的。

“這是朕的恩典,他們有何異議?朕以爲,這次的小規模取錄,當稱之爲“小恩科”,可以跟鄉試一樣,在各省舉行。錄取科目同去歲例!”

每三年一次國考,對於這個時代有些勞民傷財。朱由檢以爲不如效法後世的高考,在各省舉行。由京城考試轉變到地方,也是對考試重要程度的一種降級。

人才的選拔不能單憑科舉,教育本身應該大衆化。當教育大衆化之後,各省需要的基層人才根本就不需要朝廷統一來調配,完全可以有各省選拔。

科舉本身沒有錯,而且還應該保留。歷朝歷代的人才中,有科舉產生的畢竟還是大多數。

朱由檢把由自己創造的吏員選拔模式,想推廣到各省中去施行。這就讓國考和省考變成都有用的考試,而不僅僅像這個時代一樣,省考只是國考的一個附庸。

“那,各省錄取的生源待遇?”黃宗羲試着問朱由檢。

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一般鄉試之後錄取的就是舉子,舉子就可以免稅了。朱由檢之前下令把舉子的月利錢取消了,那這所謂的小恩科,是算進士呢,還是依舊算舉人呢?

“算“本科生”。意爲本屆的科舉生,是舉子但是又是恩科取錄的。”

考取進士並不容易,三年也就錄取那麼幾百人而已,如果把進士當做本科生用,顯然是貶低了。

朱由檢以爲,秀才之學其實際才能大約相當於後世的高中畢業。只是這個時代重文輕理,萬人擠獨木橋,加深了秀才考試的難度而已。

同理,舉子不過是相當於普通大專,離本科還差一點點。在舉人和進士之間,應該有一個科班生的存在。

既然去年已經選拔過進士了,那麼再從落選的舉人中挑選出來的,就算是本科生了。

“本科生的可爲官吏,又不是恩科取錄的人才,其官職又在進士之下,還是應該遵守舉子之制。”

本科生不應該享有更大的優待,充其量也就比專科生高一點點,從學歷程度上講,應該跟專科生差不多。

第六十二章:讓文字傳播的快一些第二百六十五章:打炮第七百四十一章:蘇族人打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潼南阻擊戰五第七百一十章:一個時代的終結(一)第一百七十六章:向後金宣戰第五十八章:朱由檢回南京第六百七十六章:火燒大阪三第六百八十六章:天地會PK伊賀忍者一第四百七十八章:年羹堯爺爺年仲隆第二章:逃出皇宮第六百九十三章:基礎教育體系第六百八十四章:滅和之戰五第四百二十八章:新宋遼夏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別山出來的百姓第三百四十四章:各懷鬼胎第四百五十三章:降天兵巧渡鹿耳門第二百八十一章: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六百零八章:朱由檢嘴裡的牛燉第四百三十六章:大報恩寺外第一百二十八章:生死絕境第四百一十八章:大躍進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叔朱常淓第六百零四章:逃難的中將德耐特第二百八十九章:聲東擊西第二百三十八章:玩三國殺第七百一十三章:一個時代的終結(四)第四百九十三章:太子爺困留信陽州第二百四十六章:新川軍第八十四章:爲儒家挖個坑第五百五十三章:沙場點兵意指江山第三百九十章:牛人不問年齡第三百八十一章:揚州十日之四第一百六十五章:江心洲水戰(上)第六章:怒懟驚醒夢中人第一百三十一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百五十章:康格里夫火箭第一百零七章:爲了孩子上學第四百六十九章:朱由檢沙場秋點兵第三百七十三章:江淮大決戰之十第六百四十一章:大明的疆域第七百章:原始社會好第一百四十八章:表面文章第七百一十二章:一個時代的終結(三)第五百五十五章:佈局在細節定成敗第五百三十一章:洪承疇詭計襲明軍第七百一十章:一個時代的終結(一)五百五十章:胡一清愣捅馬蜂窩第六十五章:大材小用第七十一章:親身入虎穴第四百二十三章:商道第三百八十八章:船在高郵湖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一支殖民艦隊第三百八十七章:雙餌行動第四百七十章:被神話了的海東青第一百八十章:戰西山第四百四十七章:汪明然失利運河邊第五百九十九章:珠江外海大海戰一第二十三章:逃離戰場第三百八十五章:江淮大決戰之十四第四百零四章:李巖的本事第四百七十三章:特戰隊陣前顯技藝第七百零九章:七情六慾第七百一十四章:一個時代的終結(五)第六百七十四章:火燒大阪一第四百七十二章:開花彈轟炸錦州城第三百五十章:康格里夫火箭第三百六十八章:江淮大決戰之五第七百四十三章:外交智慧第六百八十七章:天地會PK伊賀忍者二第三百九十八章:第一戰試探第七十二章:伯爵府的後院第一百四十八章:表面文章第四百零三章:血拼第五百七十六章:施琅的海盜搶劫路第三百一十九章:先搶銀子再攆人第一百二十八章:生死絕境第一百一十四章:梟雄老淚第四百四十七章:汪明然失利運河邊第八十二章:生個女兒就叫阿珂第二百四十章:兩個摳門的官兒第二百三十六章:賜婚第六百四十三章:第五百五十八章:誰纔是當世嶽武穆第五百一十一章:兩大高手排兵佈陣第五百五十八章:誰纔是當世嶽武穆第一百四十九章:才子和呆子第七百五十八章:葉尼塞斯克第二百五十八章:必須要交稅第六百八十章:滅和之戰一第五百二十一章:草原部落的優缺點第四百六十九章:朱由檢沙場秋點兵第三百零六章:要錢還是要命四百二十七章:勳章背後的故事第六百二十五章:不修長城建朱日和第三百七十八章:揚州十日之一第四百五十四章:荷蘭人自大陷危機第五百四十章:洪承疇的落幕表演五百五十七章:吳三桂疑慮染心病第六百五十九章:女權主義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