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3章 燭火熄,日月晦,我心光明

暘國已經滅亡了!

史書已經翻過。

甚至昔日在暘國屍骨中站起來,分暘而食的所謂“日出九國”,如今也只剩“旭”、“昭”、“昌”三國,且盡都俯首於齊,恨不得跪獻降表。

暘國正式宣告覆滅的那一年,是道歷二八一三年。

Wωω•ttκǎ n•co

到如今道歷三九二八年,已經一千多年過去,無人再緬懷了。

天下無暘統。

海疆暘谷仍在,但他們並不以舊暘爲念。他們承接的是駐守海疆的責任,而不是暘國這個國家的位份。

所謂的“故國之心”,在那位率領暘谷自立的將主自盡後,就已經結束了。

至少在姜望所知的情況裡,只有眼前這一個名爲顏生的老儒,還稱“舊國”,還自稱“亡國之餘”,還懷念當年輝耀東方的【太陽宮】。

或許當年暘國東宮的那場大火,至今燃燒在這位老人的心中。

顏生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

一時只有青煙嫋嫋,總也聚不成形狀。

他焚香敬書、念念不忘的禮,沒能帶他回到夢中的國。

昔者暘國建立,在極短的時間裡就稱雄一方,霸名東域。

暘太祖姞燕秋,也成爲景太祖姬玉夙的阻道者,令其六合天子的偉業,化作泡影一場。

作爲姞燕秋的親妹妹,同樣的八賢傳承、青帝血脈,在姞燕秋尚伏草莽時,姞燕如就隨之東征西戰,爲之天下行走。

在暘國建立的過程中,她更是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是開國一等勳臣。她這開國長公主的賢名,是作爲暘國的奠基者之一,隨着暘國的歷史,一起被暘國百姓傳頌。

作爲舊國遺老的顏生,或許對這位開國長公主有過很多的想象。想象她或者會哀嘆子孫不肖,或者會傷心大業崩塌,或者會緬懷最初輝煌……無論何種,都與他是同一種牽絆。

但姞燕如什麼都沒有說。

暘國的滅亡,牽絆了顏生一生。他在書山上讀了萬擔書,夢了千餘年,始終忘不了末代暘太子橫頸的那一劍。

那是他的學生,也是他的寄託。他曾虔心盡力,想要教出一位有德天子,救天下之厄,治萬民沉痾。

太子也的確賢良,壯志擔國,可塌天之下,只能徒呼奈何。

理想化爲泡影,情感付諸東流,多少次遙望舊國廢墟,他多想看到另一個搖搖晃晃站起來的人影,哪怕聽到一兩個哀哭的聲音。可是這個世界如此安靜,只有暮鼓晨鐘一聲聲。

顏生看着姜望,緩聲說道:“你身上有正統的大暘皇室功法痕跡。”

姜望道:“姞前輩的確傳我以法,但她未傳我道。她對我沒有任何要求,也沒有提及暘國。”

有一縷銀髮跑到顏生的額前,切分了他的皺痕,這位老人只是道:“她不想規束你。”

“我想是的。”姜望道。

在過往的時間裡,紅妝鏡給了他很大的幫助,救了他很多次。而他所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把紅妝鏡帶到覆海的面前,請覆海照鏡。

顏生又沉默一陣,然後道:“先古之時,洞真四重,曰燭明、月明、清明、明世。現在已經沒人提了。修行之道,新革於古。以前的詞語,無法定義現在。但老朽覺得,它們仍有一些可觀之處——姜真人,此四重境界,你如何理解?”

要聊別的,姜望還真沒什麼興趣。伱顏生懷念暘國也好,追殺羅剎明月淨也好,說白了,關他姜某人屁事。但聊起修行,他就不那麼乏了。

洞真之道,唯有自求。在這條路上,他也有過長久的思考,很願意“述而論之”。尤其是面對這樣一位閱歷豐富、學識淵博的老先生。

“晚輩隨心言之,前輩試聽之。”姜望稍稍斟酌一番言辭,開口道:“所謂洞真之修境,即是洞世之長旅。”

“我以爲,【燭明】者,是洞真第一層,凡燭火所照,皆能明之。但往往囿於斗室,爲知見所縛。蓋因燭火,本身亦不甚明遠,力有不逮。”

“【月明】者,是洞真第二層,凡月所照,盡明之。明月盡天涯,知也盡天涯。乘天地之風,悠遊四時八方,可稱知世矣!”

“【清明】者,是洞真第三層,天地萬事,一心明之。無須燭月,自有明華。凡心之所想,儘可得道有觀。此真逍遙之境。”

“至於【明世】……”

姜望眼神清明,面帶微笑:“此洞真第四層。是‘吾心明之,以心明世’,雖燭火熄,日月晦,我輩修士所修得的道理,仍然高懸永世,叫萬世明之,不復長夜。”

“好!”顏生忍不住撫掌而贊:“你這番論述,可入道矣!將來你的學生,未嘗不能以此編經!”

“老先生這話褒溢太過,不過是一些淺薄的思考,根本不成體系,我有何顏面盜名稱經?傳出去令人發笑。”姜望連聲道:“我敬先生德高,切不可以言害我!”

顏生悠悠道:“君年少,不見驕。”

姜望立身甚直:“我想我只是有自知之明。”

顏生微擡下頷:“姜真人自觀,若論此四重境界,你在何處?”

“我在每一境。”姜望認真地道:“我明世時,也明於世。我時時爲燭月所照,我亦時時爲燭月。”

顏生忍不住長嘆:“先古洞真四重的論述,果然已經跟不上時代。不僅不夠論力,也不夠論境了。真是一代今人勝舊人!姜真人,我現在相信你能成洞真之極,前方並無阻礙!”

姜望只道:“那要等我走到那裡,我才能確定自己是否走到。”

顏生又嘆一聲:“老朽是覆國的舊人,你是時代的驕子。歷史都已陳舊,而你正在開啓你的新篇。我今天坐在這裡,想起我的故國,希望能教你一點什麼,但我發現自己教不了。這是老朽之悲,也是舊儒之憾!”

姜望心想,道法秘術什麼的還是可以教的。但這話畢竟沒有這樣說。只道:“先生乃鴻儒也,隻言片語,便能指點我人生迷津。若能在修業上有所討教,晚輩樂意之至。”

“老朽一生,窮讀經典,空談誤國!”顏生哀道:“見到你這樣英姿勃發的年輕人,只有苟活千年的自慚形穢。有心言及,只怕耽誤。”

顏生算什麼舊儒?他比陳樸要年輕的多。只是他不願意接受暘國滅亡的現實,強行活在過去罷了。

“怎會是耽誤!雖有菩提之根,非歲月之經,不能結智慧之果。我面對您,就如小溪見長河。”姜望懇切地安慰了一句,便道:“您今天既然有空,咱們不妨聊一點有意義的話題。說起來這【神照東皇衣】的運用,老先生您看看……”

“乾陽赤瞳與太陽宮是否有更深的聯繫?晚輩在此處一直有些疑惑,您說在這個咒印痕跡裡……”

“這套劍典您看一下……”

深談不知年,歲月忽已暮。

在這南域野地的某一角老林中,姜望拉着書山下來的大儒,討論了足足五天。

他自覺是受益匪淺,顏生也紅光滿面。想來這位故暘太子太傅,也找回了當初在東宮教太子的感覺。

權當是陪伴空巢老人吧!

姜望並不居功,反而越發有禮貌:“先生,您再給說說這法相的九種質變——”

“等等。”顏生如夢驚醒,豎掌攔道:“已經耽誤很多天了,老夫還要去找羅剎明月淨。”

“三分香氣樓的樓主神龍見首不見尾,要找到她,也不在這一兩天。”姜望有點着急,這老人家怎麼不知道孰輕孰重呢?

是教書育人重要,還是打打殺殺重要?都一把年紀了,怎的如此衝動。

“正是因爲她神出鬼沒,老夫才一刻也不該放鬆——唉!”顏生道:“今天就討論到這兒吧!”

姜望皺眉問道:“您覺得羅剎明月淨還在南域?”

顏生看着他:“怎麼,你有線索?”

姜望趕緊搖頭,絕巔強者之間的事情,他可不想摻和。“只希望老先生小心行事,我看這位樓主十分不簡單。”

顏生哈哈大笑:“你看我簡單否?”

“是晚輩孟浪了。”姜望慚然道:“躋身絕巔之林的強者,不是我能判斷的。”

顏生目光灼灼:“姜真人,我有一言,你願聽否?”

姜望道:“您乃當世絕巔,述道萬界亦可,豈晚輩能避之?但有所想,盡且言之,晚輩洗耳恭聽。”

顏生雙手迭在身前,整個人雖老不疲,一絲不苟:“大暘開國長公主既然傳你姞姓皇室正法,你就是當之無愧的大暘正統傳人——若你願意光復大暘帝國,老朽不才,願攜八百弟子,三萬擔書,爲您輔相,鑄鼎河山。”

若是在這論道的五天之前,顏生見面就說這話,姜望絕對轉身就走,招呼都不帶打一個的。

但現在畢竟已經被指點過,承其情分,不好失禮——由此可見,顏生這老儒,雖然固執矜傲、懷舊泥古,也不是全然不知變通。

姜望問道:“老先生認爲,何處可立社稷?”

顏生毫不遲疑:“莊地正好。你是莊國出身,在莊地享有崇高聲望,能夠被百姓認可。莊國新政才廢,社稷不穩,民心有怨,正是奪旗良時。莊國雖然有道門支持,但時局動盪,短時間內道門給不出太強有力的支持,而老夫在書山呆了這麼多年,可以確保書山對你的支持。天時地利人和皆在,你若舉旗,傳書可定天下。剛剛去國的那幾個,都是你的親近之人,能夠幫你迅速安定局勢……”

這位老先生還真不是一時興起,顯然是有過詳細思考的,說起來頭頭是道,張口就是一篇策書。

但姜望卻沒有聽進去一句,他只問:“您要復暘,卻立國在西境?便即在西境,您覺得這新興的國家,是能夠對抗霸秦,還是能夠對抗那位黎國太祖,又或者能夠對付有墨家支持的雍國?”

“你在何處,暘國正統就在何處。東域現在定勢於一,不是良地。莊境處於四戰之地,正待真龍出世。我有十二字國策,可襄大業——”顏生道:“聯楚抗秦,倚儒抵墨,合黎吞雍!”

“天下事,言易行難。國家事,春秋變鼎。關於年輕人的天真,我的朋友們已經證明過一次。”姜望說到這裡,也不免嘆息,問道:“您去過現在的東國嗎?”

顏生搖頭嘆道:“睹物傷情,千年未往。”

姜望又問:“您見過當今齊天子嗎?”

顏生道:“或有耳聞。”

姜望又接着問:“您確信您知道真正聖明君王的才能嗎?”

顏生瞧着他:“你是說姜述?”

“我曾通讀《史刀鑿海》,很多次都以爲自己讀懂了。我曾爲齊天子值宿,我曾在紫極殿列名,很多次我都以爲我已經很懂齊國的皇帝。”姜望說道:“然而一直到今天,當我問自己懂了什麼,我發現我什麼都不懂。我從來只看到他的只鱗半爪,而那對我來說已是高山大河。”

顏生說道:“能夠認識到自己什麼都不懂,然後承認自己什麼都不懂,這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君主。君王不需要什麼都懂。需要的是讓什麼都懂的人爲你做事。”

“顏先生,僅僅是合格,可沒有跟天下雄主爭鋒的可能。”姜望搖頭道:“建國立廟,卻偏安一隅,難道是您所求?難道是我姜望所求?”

“人應該做自己擅長做的事情。”

他把長相思橫在身前,一任劍鳴千里:“我想我現在只能把握這一柄劍。”

“此庶民劍也!”顏生語帶嘆惋:“你還沒有執過天子劍。不知天下之柄,是何等遼闊。不知山河之鋒,是何等威嚴。以九州爲纓,萬民聚旗,則天下莫可當之,劍割寰宇!”

姜望灑然一笑:“我練的就是庶民劍!不平則鳴,不屈則鬥,若能橫劍爲黎庶,此道何求?成道矣!”

“你這樣的絕世天驕,橫壓同代的人物,難道不渴求最強?”顏生言辭懇懇:“你已是絕巔必證,必然此心不止絕巔。那絕巔之上的風景,你可曾展望?衆所周知,唯六合天子,是最強的超脫之路。你若有我的幫助,舉起大暘旗幟,就有贏得此路的可能。”

這話實在撼動人心,越是天之驕子,越不能抗拒此心。

哪怕並不在意權柄,但誰不想在永恆之中,證就真正的無敵?

可姜望卻波瀾不驚。

“六合天子也好,大成至聖也罷,都是前人所設想卻還未曾實現的最強。”他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平靜地說道:“我想,歷史長河裡如果有一個最強的我,必然不存在他人的設想中。”

我行我道!

道也無窮!

顏生一聲輕嘆:“我很佩服你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決意,這樣的自我。但絕巔之上的路,老夫踮着腳也不能看清楚。世上真有比六合天子更強的路嗎?你如何敢想,又如何敢信?”

“顏老先生!”

姜望聲音加重了一些:“我是必然會走到絕巔的人,您是已經走到絕巔的人。國家於您是一個念想,於我是一種禁錮。”

“大夏千年社稷,滅國七年,今去故地,已不聞夏。”

“暘國滅了一千年。沒有人懷念它。”

他站起身來,對老儒拜了一拜,離席而去。

第一百零一章 八百里清江第2208章 不許風雪過人間第1784章 妖師如來!第1474章 虛幻和真實的邊界第2435章 自在!!!【終】第406章 步步在心第六十一章 世有厄,天傾毓秀第2362章 人非草木第570章 多少事,待從頭第八十八章 第一次見面,就見過你的裸身(爲盟主烏列123加第三更)第1353章 事急第1078章 ?星月如故第一百二十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874章 海主本相第一卷總結兼感言第1703章 衍道奇觀第2306章 永御天寶第2423章 今視壽,視我,視絕巔第540章 神通!神通!第1179章 ?迎面如刀第1629章 喜日第2413章 尊貴第1635章 不亦樂乎第1330章 知則易苦第184章 鑄劍第1762章 欠我憶我須還我第2398章 有惑第933章 人如燈,命如油第2406章 人鬼殊途第1334章 後會有期第1427章 一劍障目,不見人間第1580章 秋風捲落葉第643章 隱秘第2522章 舟楫路窮第1585章 借你吉言第1720章 國仇私恨第2429章 財神謫仙(月初求保底月票)第1016章 應叫人間知霜華第827章 必殺之(爲盟主Raise_lovell加更)第1517章 大定(爲盟主只爲俗人回檔加更2/3第1273章 餘悸第380章 請爲君戲第十九章 願愛不朽第2578章 蟬鳴驚夢又一夏第1126章 猶記否第一百一十七章 你曾擁有着的一切第284章 懸命第2316章 仙瞳第482章 點青第1401章 天下得一都尉難第1271章 仙人開眼第427章 相狩第1443章 揮之不去(爲盟主搬磚樑九加更!)第1312章 ?十九弧式第1897章 你我聯手,天下大可去得第1080章 ?星光似我第八十一章 天堂來信第2595章 焚字到何時第2531章 往事猶記否第1189章 ?內府何在第1777章 地獄之主,閻羅之君,刺客之神!第434章 你有什麼問題第582章 殺威棒第2313章 日月斬衰一張姍姍來遲的請假條第1427章 一劍障目,不見人間第1758章 一池春水映桃花第三十五章 一劍指間橫第1681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244章 路漫漫第417章 即第五十八章 學海無涯第702章 何勞相請第1668章 不敬者死第2337章 哀心在此,不妨成燼第2471章 我曾推窗看海第五十七章 以果尋因第596章 此生終不成佛第277章 飛雪劫第2217章 梅見月第805章 天地以隔第1339章 規天第1551章 我亦貪生第1068章 天下英雄應知我(爲月票六千五加更第2542章 不免懸頭第507章 億萬星光持一劍第2211章 同赴燕山第二十五章 氣血狼煙第七十四章 文字繭第700章 魔窟第1757章 紀念武安侯第2556章 天問第三章 此恨難償!第357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740章 清約第1596章 遙望貴邑第347章 懸空寺第1803章 我們生來入苦海,啼哭在囚籠第302章 一點寒星起第1190章 懼生怒